Prejudice let you can't accept me ,pride let me can't love you 。
傲慢讓別人無法來愛我,偏見讓我無法去愛別人。
《傲慢與偏見》是英國作家簡·奧斯汀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成書至今200餘年,在世界文學領域仍有一定的影響。它主要講述了一個平凡鄉紳的女兒伊莉莎白與上層社會公子達西的愛情故事。並通過這部作品,形象地描述了18世紀末19世紀初英國鄉村的中產階級的生活狀態及社會意識。相信很多朋友,即使沒看過小說也看過這部唯美的愛情電影。今天想就該作品的文化背景,來更深入地理解這個故事。
創作背景
作者簡·奧斯汀出生在十八世紀末英國鄉村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那時正是英國資本主義的上升時期。在父權階級制度下,女性被剝奪各種發展機會,無論在家庭中還是社會活動中都無法實現自己的意志,進行自由選擇。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帶動的不僅是經濟的發展還有人們對自由和平等的渴望。在長期的等級壓迫和性別歧視下,作為被壓迫的女性之一簡·奧斯汀為了抒發內心的情感與對社會的不滿,《傲慢與偏見》應運而生。
父權下的繼承制與女性的唯一出路
凡是有錢的單身漢,總想娶位太太,這已經成了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這是《傲慢與偏見》開篇的第一句話。班內特一家有五個女兒,母親迫切地想要替女兒們找到「有錢的單身漢」來做丈夫,所以故事中班內特太太從頭至尾都在操心著女兒的婚事。作為母親,這本是無可厚非的。但總有一些觀眾或讀者表示,這上趕著的架勢,用現在比較流行的一句話來形容就是,「吃相太難看」。
但如果我們能了解故事的時代背景,就能理解如今看似荒誕的行為在當時的合理性。因為班內特先生沒有兒子,所以他名下的所有財產包括住的房屋得由一個遠方親戚來繼承,也就是大家知道的表哥柯林斯。故事中的這處情節,也反映了當時英國的父權制,根據法律規定:
女性只要有兄弟,甚至遠方堂兄弟,就沒有繼承父親財產的權利,而只能讓其兄弟或堂兄弟來繼承家產。
也就是說女子是沒有繼承家產的權利的。在父親去世後,繼承了家產與房子的表哥在法律的庇護下,可以光明正大得將五姐妹從家裡趕出去。
這就是父權制度的突出表現,男子可以經商、參軍或者當牧師獲得經濟權利和社會地位,而一般女人只有結婚或當家庭教師或許才會有出路。
班內特曾說「我真不知道誰來養你」,很多人會問,為什麼要靠人養?女人不能養活自己嗎?要知道,在當時的英國,女人是沒有多少謀生的手段的。尤其是班內特一家,屬於中產階級家庭,雖不及貴族但也衣食無憂,家裡有廚師有車夫。作為中產階級家庭的小姐,既不會做粗活,又沒辦法繼承家產,無法謀生的他們除了嫁給「有錢的單身漢」似乎並沒有別的出路。所以班內特太太這種急切地想要通過婚配的形式來保障女兒的生活的想法,從某種層面來說,雖不能令很多新時代的女性認同,但也可以理解。
通過對比幾段婚姻來倡導獨立女性的婚戀觀
伊莉莎白作為貝內特先生最疼愛的二女兒,不僅聰明貌美,更是性格獨立,大方灑脫。很顯然,這也是作者最偏愛的人物。她想通過伊莉莎白來表達自己對不受階級門第財富所束縛的自由婚戀的渴望。同時也藉機通過對比姐妹們幾種不同的婚姻來強調女性獨立自主的婚戀觀。
①夏洛特和柯林斯:建立在物質基礎上沒有愛情的婚姻。很多人說故事中最聰明的女性就是閨蜜夏洛特。他們婚姻的結合完全就是各取所取。柯斯林雖一眼看中了簡,隨後又被伊莉莎白所拒,但他想要的只是一段婚姻,至於是誰,不重要。而夏洛特一個27歲的年紀,能有一個人為她提供下半生的保障便已足矣,這是她僅有的追求。但是我們都可以想像,沒有愛情的婚姻毫無幸福可言。
②莉迪亞和威克姆:既沒有物質也沒有愛情的婚姻。用最近電視劇裡很火的一句話說,都是激情犯的錯。兩個人都是在主角人物中品行不佳之人,莉迪亞愚蠢貪婪,而威克娒則是狡詐而又貪婪。頭腦發熱的莉迪亞與威克娒私奔差點為家族蒙羞,在那個社會下,家族榮耀關乎著每一個家庭成員的社會地位。於是在金錢驅使下他們倉促結婚,而揮霍無度之後沒有經濟來源的婚姻結果可想而知。
③簡和賓利:門不當戶不對但真心相愛。雖然感嘆有情人終成眷屬,但是在這段感情裡,簡明顯的卑微的。因為階級觀念,簡不敢輕易表達自己的情感,而怯懦的賓利也在達西的勸說下差點放棄這段感情。這種細微的心理在激情褪去後,是不是會重新放大變成婚姻中一根難咽的刺。
④伊莉莎白與達西:精神上的勢均力敵。伊莉莎白只是中產階級一個鄉紳的女兒,而達西卻是貴族家的公子家財萬貫。同是傲慢之人,也因為階級問題對彼此都有偏見。達西認為班內特一家的攀附貴族目的太過於明顯,而伊莉莎白也因為威克娒的話對達西有誤會。
和班內特家其它姐妹不同的是,伊莉莎白一直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即使在女性主權被壓迫的時代,她也敢說:「我只會為真摯的愛而結婚。」她的這種自信與灑脫也吸引了達西,讓他對伊莉莎白產生了濃烈的愛戀。但是當他掙扎了很久拋開世俗表白的時候,伊莉莎白卻在他傲慢的語氣中拒絕了達西。她拒絕的不僅是一份感情,她是在拒絕一份傲慢,一份無理和一段註定卑微的感情。
她渴求的是一份男女平等,相互尊重且彼此愛慕的感情。而在誤會解除後,她也終於能夠正視並接受這一份熾熱的愛。
《簡愛》裡有這樣一句話:「愛是一場博弈,必須保持永遠與對方勢均力敵,才能長此以往地相依相息,因為過強的對手讓人疲憊,太弱的對手令人厭倦。」
諷刺的是,伊莉莎白的家庭背景幾乎就是簡奧斯汀當時的家庭寫照。但她可以給伊莉莎白一段完美的愛情,而自己卻因為階級束縛只能錯過愛人孤獨一生。
總結
女性在當今社會實現了相對的男女平等,也獲得了一定的獨立自由。但在婚姻的選擇上,仍有一部分人在展示著他們的勢力與貪婪,這值得引起我們的思考。不過,我雖反對金錢至上的婚戀觀,但也不提倡愛情至上的盲目。有這麼一句話說得好:只考慮金錢的婚姻是荒謬的,不考慮金錢的婚姻是愚蠢的。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