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水果在哪裡?

2021-01-12 直播港澳臺

臺灣的水果是有顏色的,而且每個人眼中它們的顏色還不一樣。可是在大陸人眼裡來看,水果只有好吃不好吃的問題。我第一次對臺灣水果有印象,是在2009年文博會期間,當時臺灣很多農漁業者參展,在深圳造成不小的轟動,多家媒體都有報導。之後,深圳的超市和水果店裡開始較多地出現了產自臺灣的水果。當時的臺農芒,是市場上的搶手貨。

更早幾年,我還在廣州的時候,有次去經常光顧的一家水果撈店。老闆說今天不要吃楊枝甘露和其他有芒果的食品。我為什麼,老闆說今天的芒果很酸。那天客人不多,我就順便多問了幾句。老闆說,店裡一直選用的是呂宋芒,產自菲律賓,但是前陣子菲律賓遭遇颱風,來不及出港的芒果只能全部放在冷庫裡,等到颱風過去再出港。這就造成了供應鏈的破壞。因為按照一般的程序,芒果的採摘時間相當苛刻,必須是在成熟之前就採摘,這樣一來,在精確計算好時間的運輸和清關過程中,芒果將繼續自熟,等到目的市場時就熟得剛剛好。而颱風造成一批芒果過長時間進入冷庫,影響其自熟過程,因此到了目的市場的時候,芒果還沒有成熟,發酸。

而產自臺灣的芒果,運輸時間更短,供應鏈管理是較菲律賓為簡便的。因而盛名在外的臺農芒總以其鮮美的滋味成為深圳食客的饕餮之物。然而所有農產品是一種商品屬性較低的商品,最容易受到生產要素變化的影響。果然,不出幾年,臺灣以及其他地區的資本湧入適宜栽種臺農芒的大陸以及東南亞地區,以臺灣技術種植出品質同樣優秀的芒果。這下臺農芒的地位就尷尬了。

作為最早登陸的臺灣水果,臺灣芒果逐漸被資本淘汰。不過很妙的是,臺農芒進入大陸市場激發了大陸食客對芒果的需求,在源自香港的「撈水果」的絕妙吃法之下,芒果從食譜的背面走向了餐桌的中央。大中華地區對吃的執著追求就這樣改寫了一種農作物的命運。

然而後繼的臺灣水果卻沒有這麼幸運,例如芭樂,或者叫番石榴。這種「水果中的芹菜」由於獨特的味道和口感,但是缺少文化作為媒介的轉換和推動,因而始終在大陸市場上居於小眾地位。

芒果搭上的順風車,其他臺灣產水果未必能搭得上。而作為一個食客,我的直觀感受是,這兩年來,在大陸網際網路產業風起雲湧,海量信息大浪淘沙的情況下,關於臺灣水果的信息已經逐漸湮滅。例如,在我老家湖南,葡萄和橙子等水果採摘時有了網絡直播,食客們一邊看直播一邊下訂單,前幾個下單的還能看到自己下單的那一箱水果被打包發快遞。而臺灣水果的信息,則被淹沒了。

在我看來,臺灣的業者失去了開拓市場的動能。而在水果市場繼續新的品種來填充越來越多樣化的味蕾的情況下,一種以往一直被中國人排斥的水果竟然獨領風騷——榴槤。這種散發著臭味的水果太過於異域風情,多少年來都無法走進中國人的廚房,而今卻以一種尊貴的姿態走進了中國人的客廳。與當年的芒果不同,榴槤的出現沒有自帶華麗的吃法。但是中國食客竟然硬生生地創造出榴槤火鍋、榴槤燉雞、榴槤披薩這樣聽起來簡直是黑暗料理的烹調方式來善用大自然的恩澤。而榴槤做到的,臺灣水果全都沒有做到。

更糟糕的是,在臺灣的政治生態下,銷往大陸的水果被簡單粗暴地染上了顏色,甚至一些果商也樂此不疲地給自己的水果塗上顏色。

比糟糕更糟糕的是,農業也有其摩爾定律,隨著每一種作物的生長規律而不同。從2009年我第一次對臺灣水果有印象到如今已經過去了十年。各種水果的自然規律我不曉得,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資本在十幾年前已經流向熱帶水果種植業、加上種植技術的發展,扁平的地球早已消弭了水果產地的邊界。市場需要越來越多的新水果來滿足越發難以伺候的味蕾。這些挑剔的味蕾也一刻不曾消停——當我們食客在一邊感嘆水果越來越貴,又一邊乖乖掏出手機下訂單的同時,臺灣水果卻仍在為它們是什麼顏色而掙扎。

水果就是水果。趕緊賣過來就是了。

相關焦點

  • 臺灣水果
    臺灣蓮霧        蓮霧,又名天桃,原產於馬來半島,在臺灣普遍栽培,是一種主要生長於熱帶的水果。臺灣柳丁        橙子在臺灣叫柳丁,沒有大陸的果粒大,但是吃起來比我們的要甜一些,也是臺灣人民常年都能吃到的水果。
  • 臺灣水果遭「搶購」
    黑龍江日報6月19日訊 在A館臺灣展區,宋女士買了不少臺灣水果。她告訴記者:「開館當天買過這裡的鳳梨,皮薄還容易去皮,也不用鹽水泡就能直接吃,所以今天特意又來多買些,回去給家裡人都嘗嘗。」蓮霧、番石榴、愛文芒果、牛奶鳳梨……獨具特色的臺灣水果展臺成為展會中最熱鬧的地方之一。
  • 臺灣旅遊攻略:臺灣旅遊必吃的「水果四大天王」和「水果F4」
    吃貨眼中的臺灣水果示意圖▲圖片來源:網絡來源臺灣素有「水果王國」的美稱,由於其特殊的地理和氣候條件,這裡生長出來的水果水分充足、口味清甜、果香淡雅,一年四季可供應的新鮮水果高達56個種類、上千個品種,這些造就了臺灣的水果傳奇
  • 好吃的水果從哪裡來?
    單單記住了「 愛玉」這個可愛的名字,完全沒想到它的原材料居然是一種天然的水果——愛玉果。愛玉是臺灣特有亞種,一般只有臺灣有愛玉。「放到水中搓一搓就會結凍」這種怪異的食物到底是怎麼被發現的?據1921年連雅堂所著的《臺灣通史》記載愛玉的發現與命名是清朝道光年間有福建同安商人來到臺灣嘉義山區採購土產在大埔溪流中見水面成凍,掬而飲之,涼沁心脾檢視周邊環境後判斷是愛玉子產生的果膠因此將其帶回家交由名為「愛玉」的15歲女兒搓洗販售
  • 臺灣水果特賣會香港開鑼 夏季水果空運到港
    人民網香港6月5日電 由臺灣農委會委託香港臺北貿易中心舉辦的「臺灣優質夏季水果特賣會」,自6月4日至15日,在香港永安百貨彌敦道店「臺灣食品廣場」舉行。十三種臺灣最具代表性的時令鮮果由臺灣空運到香港,以確保水果的品質及新鮮度。
  • (臺灣水果篇)晚上老是忍不住想吃東西怎麼辦
    有小夥伴問我:「臺灣是不是有很多好吃又便宜的水果啊?」呃……我覺得這個問題很難一下子回答上來。我思考了一下,其實不全是,而且這個表述不準確。首先,說一說「很多」。拜託都二十一世紀了,物流這麼發達,還以為像大唐盛世「一騎紅塵妃子笑」,要吃個荔枝都要先騎死好幾匹馬啊!
  • 沃爾瑪持續發力水果產地直採正宗臺灣水果覆蓋全國門店
    2018年1月12日,「2018年沃爾瑪臺灣水果節」啟動儀式在北京西城區宣武店舉行。正宗臺灣當季水果全面覆蓋沃爾瑪全國400多家實體門店及線上京東到家平臺。本次推出的多款臺灣水果中:楊桃、蓮霧、蜜棗等的種植者曾榮獲「神農獎」。
  • 香港舉辦「臺灣優質夏季水果特賣會」
    人民網香港7月21日電 香港臺北貿易中心日前舉辦「臺灣優質夏季水果特賣會」媒體品賞會,愛文芒果、金煌芒果、鳳梨、芭樂、百香果、小玉西瓜、巨峰葡萄等12種臺灣優質水果在現場展出,供嘉賓品鑑。 主辦方表示,香港是臺灣水果第二大出口市場,但是近十年來由於推廣不足,臺灣水果在香港銷量有所下降。
  • 臺商:臺灣水果在陸暢銷 兩岸情懷是最大因素
    圖片來源:《東森新聞雲》)     華夏經緯網4月4日訊:據臺灣媒體《東森新聞雲》報導,高雄市長韓國瑜上月訪問港澳深廈,籤下金額52億元(新臺幣,下同)的農產品訂單,其中水果佔很大一部份,也令人好奇,臺灣水果對大陸消費者的吸引力為何?
  • 「三通」十年來,臺灣水果銷量翻了20倍
    ,廈門口岸連續10年保持大陸進口臺灣水果最大進口口岸地位。自2009年至2018年11月,廈門關區累計進口臺灣水果22.4萬噸,價值23億人民幣。 「現在臺東農民都記得我。」大陸通路不斷打開,讓溫仁得忙得很有成就感。
  • 臺灣哪種水果無法被超越?網一面倒推這個
    臺灣位於亞熱帶,四季溫暖潮溼,種出來的水果既飽滿又美味,有水果王國的美譽,十分受歡迎。一名網友日前在網路上發文詢問到底有什麼臺灣水果可以稱得上世界第一呢?,引發網友熱烈討論。一名網友在PTT上發文表示,臺灣的水果普遍來講也真的是很好吃,但是要論世界第一好吃的話,我好像想不出哪種水果可以穩居寶座。原PO舉例,蘋果最好吃的應該是日本。日本的草莓、橘子和臺灣都不相上下。葡萄應該比不過麝香葡萄。相比之下,臺灣水果也沒比日本的好吃。原PO還覺得,要說香蕉代表臺灣的話,香蕉其實吃起來也不會比菲律賓那些的好吃,到底有什麼臺灣水果可以稱得上世界第一呢?
  • 多買臺灣水果?沒了「兩岸一家親」,臺灣農產品不再那麼「好吃」
    臺灣盛產多種水果,品質口味都很不錯。然而近年來每到產銷季,各種水果「賣難」一直困擾著臺灣果農。果農拒絕採摘、農業部門低價收購後傾倒荒野之事經常發生。出現這一情況根本原因不是臺灣水果「供大於求」,而是民進黨當局為「臺獨」實施的經濟「脫中」政策。蔡英文剛一上臺,就宣布要擺脫對單一經濟體的依賴,在經濟政策上重拾李登輝當年的「南向政策」,號稱「新南向」。
  • 2013臺灣冬季優質水果特賣會在港舉行
    人民網香港11月7日電11月7日至18日,由香港臺北貿易中心舉辦的「2013年臺灣冬季優質水果特賣會」在香港永安百貨彌敦道店的臺灣食品廣場舉行。此次活動將展售臺灣黑鑽石蓮霧、竹崎椪柑、燕巢番石榴、金鑽菠蘿、巨峰葡萄等多種臺灣優質水果。
  • 臺灣物流集運中心在哪裡
    臺灣物流集運中心在哪裡,TNT、UPS國際專線、快遞出口、空運出口,空運專線,海運專線,鐵路專線。 臺北「總統府」之廳舍位於臺灣臺北市博愛特區,最初做為日據時代的臺灣總督府辦公廳舍之用,自1919年落成以來,就一直是臺灣的最高權力中心所在。
  • 臺灣有機水果匯聚全國名優農產品交易會
    臺灣有機水果匯聚全國名優農產品交易會 2016年04月19日 13:18: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4月19日大連訊 4
  • 臺灣水果吃個遍!誰也別攔我!
    不過,小島也算是珍惜這份眷顧,用充足的陽光與水分滋潤著水果們,讓它們茁壯成長,健康發育,個大味鮮。隆冬時節,多吃水果不僅可以幫你緩解乾燥,還能保健瘦身。因酷似佛祖頭而得名,又叫「番荔枝」。大概四百多年前有荷蘭人把它帶到了臺灣,才在臺東臺南這邊開始生長。番荔枝大小與石榴相近,為熱帶水果,果實清甜,果肉乳白色。釋迦果軟糯的白色果實富含多種營養,味道甜過初戀。
  • 不得不關注的臺灣水果、口水淌一地
    臺灣水果營養豐富,下面介紹臺灣水果這些水果美味必嘗,而且有益健康。
  • 好吃的臺灣水果——芒果
    不過,芒果季在臺灣人的字典裡,主要還是和炎熱掛鈎的。短冬過去,隨著氣溫轉暖,就有了芒果的足跡,盛夏開始就是芒果豐收的季節了。豐收,在這裡還意味著隨便買,個個甜。當時引進了很多品種,試種後愛文芒果最適合臺灣的土地,果實又大又甜,所以大量種植,聲名遠播。
  • 自帶「臺灣腔」的一芳水果茶
    TA就是一芳,作為古早味茶飲的引領者傳承了祖母的小名和秘方採用新鮮水果,不添加任何濃縮汁調味,滿口都是水果自身的鮮甜因此,在網絡上也掀起了一股打卡熱潮.全球連鎖店超一千家的一芳自然有它獨特的秘密茶底選自臺灣南投原產茶葉:日月潭紅茶、包種綠茶、松柏嶺青茶、鹿谷烏龍,茶底清香,回味悠長,一芳家含茶的飲品均用以上四款茶底為基礎!
  • 八種臺灣特色水果,或許有你沒見過的
    寶島臺灣夏季炎熱,冬季溫暖,全年光照降水充足,優越的自然條件使其素有「水果王國」之稱。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幾種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臺灣水果(本文部分圖片引自網絡)一、芭樂 也叫「番石榴」,是臺灣土生土長的水果之一,幾乎無籽,味甜綿香爽口,臺灣人還喜歡喜歡將其切了沾著酸梅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