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23日電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而科技則是戰勝困難的有力武器。隨著數字經濟與傳統領域深度融合,一系列新模式、新業態層出不窮。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這些明顯帶有時代特徵的「新品」,改變了傳統的作業方式,將「不可能」變為「可能」。科技帶動下的智能化發展,正滲透於各個行業,也包括保險這一利國利民的傳統金融業。
12月22日,「重振國壽攻堅突破 網際網路創新業務協同發展」媒體座談會在浙江杭州召開。會上,中國人壽財險向市場展示了「科技財險」的力量。
作為大型國有保險企業,中國人壽財險不斷發力科技創新,加快推進客戶體驗數位化、運營管理智能化、商業模式生態化,推動線上化、數據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深化和融合,著力打造數字經濟時代的保險創新範式。
以變應變,謀篇布局網際網路業務發展
「行業處於加速變革期,『變得快』疊加『變化大』,正不斷挑戰著我們的想像力。在變革時代追求重振,關鍵是轉變心態。」中國人壽財險總裁劉安林曾表示。為此,要想徹底改變以經驗自居、以傳統為主的固化思維,就需要主動擁抱變革,以變化適應變化;堅持創新發展,推進實踐創新、制度創新,以創新創造卓越。
近年來,中國人壽財險僅僅抓牢數字經濟發展與線上化加速推進的機遇期,著力打造數字業務渠道,大力布局新興領域,為服務保障國家重點戰略落地和社會生產生活而奮進。目前,公司已在浙江、上海、深圳等網際網路資源區域高地成立網銷中心,形成了總公司、網銷中心和分支機構三位一體組織架構體系,為數字業務跨越式發展做好了鋪墊。
浙江,作為數字經濟「第一省」,走在了發展的前列。數據顯示,2019年,浙江數字經濟總量達2.7萬億元,佔GDP的43.3%。尤其是其省會城市杭州,正在致力於打造中國「數字經濟第一城」的網際網路之都。
據悉,杭州的數字普惠金融連續多年排名全國城市第一,成為名副其實的「行動支付之城」。這裡集聚了全國超過1/3的電商平臺,實現全國85%的網絡零售、70%的網絡跨境貿易以及60%的B2B交易,數字經濟對杭州市的GDP增長貢獻率保持在50%以上。
正是基於優良的數字經濟基因,2016年12月,中國人壽財險浙江省分公司成立了網際網路業務部。該部門在成立之初即明確主要職能是負責公司網際網路業務的開拓及運營,同時積極探索、踐行網際網路創新業務及管理模式,致力於打造一支「系統標杆、行業一流」具備核心競爭能力的網際網路專業化團隊。
2017年,中國人壽財險浙江省分公司以螞蟻金服退運費項目為契機,推進了項目制運營機制的探索,成立螞蟻金服專項項目組,全權負責項目承保、理賠、客服、對接等事宜;2018年,該公司又立足自身能力建設,在原有的基礎上先後成立了責意險項目組、扶貧項目組、綜合服務保障組,對物流、生活服務、房產、跨境電商、扶貧公益五大領域進行了重點的布局。
如今,中國人壽財險浙江省分公司立足創新能力建設,以總公司網銷中心掛牌為契機,利用相對成熟的項目運營管理經驗以及產品和技術開發經驗,為全國15家省分公司提供運營管理、產品開發、技術對接等。
經歷4年的項目開拓及運營,中國人壽財險浙江省分公司已經與43家平臺建立合作,其中4個平臺年保費破億元,8個平臺年保費突破千萬,上線平臺年保費均突破百萬元。
以「新業態」引領「新業務」,深耕百姓生活場景
網際網路的發力,催生了諸多消費場景,也順勢帶來了無數的網絡場景保險需求。在新發展風口到來之際,中國人壽財險積極捕捉「新業態」帶來的線上保險需求變化,主動應對。通過豐富場景化、數位化保險產品供給,為社會生產生活保駕護航。
生活服務領域,中國人壽財險積極挖掘場景需求,將保險需求碎片及場景化,成功開發了「客如雲食責險」、「放心吃」等個性化產品,同時通過對系統接口的改造,解決了高頻並發投保的場景化需求,最快可支持當天上線,在量級上可支持數十萬級的並發需求。此外,公司還與交易貓、淘手遊等遊戲交易平臺等開展交易安全、虛擬財產等業務合作。
物流領域,成功拓展了順豐、安能、百世、圓通、韻達等業內知名標杆項目,搭建了物流行業全流程線上化業務及風控系統,採用保險+服務的運營模式,從而實現對合作企業的有效賦能。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公司與國內領先的物流企業上海安能聚創供應鏈管理公司達成合作,合作以來已累計為其承保超過3億單,雙方通過合作,共同推進了企業風險保障體系的搭建,為企業安全生產帶來了明顯的經濟效益。
房產領域,以網際網路房產平臺場景為切入口,成功拓展了貝殼找房、自如等行業影響力項目,專項開發了《房產經紀人責任保險》《網絡交易平臺責任保險》等產品,切實滿足了房產平臺場景化保險銷售的需求。
車險業務領域,積極把握車險綜改大機遇,布局發展網際網路直通、線上線下融合車險業務,並與螞蟻、微保、京東等網際網路平臺開展合作,為廣大車主提供便捷、優質的線上保險服務。另外,公司還開發了行業首款輪胎意外損害責任保險,搭建了全流程智能化系統,並與上汽集團等國內各大主機廠、輪胎廠家、經銷商集團建立合作,對於汽車金融場景也開展了線上化GPS產品模式,解決了以往場景信息不透明、操作不便捷等行業痛點。同時正在著手圍繞生態場景相關產品及系統的研發,以通過產品創新以及科技賦能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風險保障。
健康醫療領域,時下最受關注,也是中國人壽財險努力探索的領域。針對老百姓關注的健康醫療問題,中國人壽財險緊跟國家步伐,高效落地城市定製型商業醫療保險實際應用,首創海南、河北省域範圍普惠型保險,並在廈門、福州等多個城市上線城市定製型保險,主動接軌博鰲樂城醫療旅遊先行區先進診療技術和藥物資源,行業首創引入國外抗癌特藥保障的創新產品「藥安心全球特藥險」,創新研發「超醫保」分期繳費型、「特安心」涵蓋輕症給付型、看病報銷金等,聯合京東金融、騰訊微保、水滴、360等知名電商、互助頭部平臺向公眾推廣。
除此之外,中國人壽財險在電商領域、出行領域、保險中介領域等多方面不斷探索、創新,緊跟時代需求,不斷推動傳統業務模式向線上化經營轉型。
以科技賦能公益,創新扶貧新模式
扶貧工作,是中國人壽財險充分發揮央企責任的重要體現。當面對傳統的公益保險工作長期存在時效難、公開化難、核查難等問題時,中國人壽財險也開始了技術性的思考並付諸實踐。
據悉,自2017年起,中國人壽財險將時下火熱的區塊鏈技術應用於以「頂梁柱」健康扶貧公益和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加油木蘭-關注貧困女性」為代表的保險扶貧項目中來,使扶貧保險體驗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全面開啟區塊鏈在保險扶貧領域創新應用的新浪潮。
全流程線上化。通過大數據、圖像識別等網際網路前沿技術,對投保、出險報案、報銷憑證索取、理賠核算、賠款支付等流程節點進行了線上化開發,實現了全流程線上化操作。
信息公開透明。誰捐了多少,誰獲賠了,什麼時候賠,獲賠了多少等信息都在平臺上實時展示,公眾可隨時查詢理賠人數和扶貧資金變化。
理賠簡單高效。理賠各流程節點均實現線上化操作,貧困戶可直接線上報案提交理賠申請,審核結果線上實時反饋,解決了以往扶貧保險理賠手續繁瑣的問題等。
數據安全可靠。項目所有承保、理賠數據均實時上傳公鏈,運用區塊鏈分布式的數據存儲特點,實現了保險公司與基金會、公益平臺多方共同維護數據,沒有任何一方或一個環節能篡改或偽造扶貧數據。
資金流向可追溯。所有資金來源及去向均在公眾平臺進行展示,使公益扶貧在陽光下進行,讓公眾參與從捐贈到理賠的全流程,解決了過去公益扶貧資金公開化的難題。
來自加油木蘭項目的受助人譚玉清表示,技術的應用讓申請幫助的過程變得簡單而快捷,只需要在支付寶上進行報案,提供相關資料後,不到2個工作日她就收到中國人壽財險提供的5500元教育金。而這僅是中國人壽財險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精準扶貧的一個縮影。
據悉,從開展區塊鏈精準扶貧項目開展至今,中國人壽財險已為雲南、四川、新疆、內蒙古、陝西等15省66個貧困縣,為745.67萬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5998.48億元風險保障。截至2020年11月30日,累計理賠人數116134人,賠款支出約1.69億元。
2018年底至2019年6月,清華大學社會創新與鄉村振興研究中心對頂梁柱保險項目影響力的評價是:「頂梁柱保險項目憑藉現代信息技術的科技賦能、保險的槓桿作用和『網際網路+保險+扶貧』的項目模式,對地區精準扶貧工作也產生了促進和示範效應。這一項目將公益情懷、商業運作和專業技術有機結合,為公益行業的項目設計和多元合作提供了頗有價值的參考。」
此外,中國人壽財險還發布了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安心333」行動計劃。該行動主要包括助力「三業」、服務「三農」和關愛「三生」等三大板塊,涵蓋支持特色產業、幫扶重點企業、帶動勞動就業、構建農業普惠保險體系、提升農村保險服務能力、增強農民各類風險保障、保障農業生產、關心農戶生活和關注生命健康等九個方面內容,將為廣大貧困地區群眾帶來覆蓋廣泛、保障全面的綜合化保險服務,並形成長效幫扶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