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滋」電流聲中的機房,「智能守護者」機房巡檢AI機器人白加黑24小時不知疲倦地巡邏,保障機房的穩定運行,平均30秒內完成單個機櫃的巡檢;繁忙的醫院,靠譜的「跑腿小哥」室內運送AI機器人靈敏地穿行,協助醫護人員進行藥品物資的智能化運送,節約醫院50%的人力……
近日,京東數科憑藉其自主研發的機房巡檢機器人在工商銀行數據中心、室內運送機器人在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的落地應用,以及其他多款機器人在產業場景的創新突破,陸續斬獲「2020年度中國IDC產業創新技術獎」、「2020年度中國特種機器人民用創新獎」、「2020中國機器人徵戰防疫前線傑出貢獻獎」等系列獎項,並在2020中國機器人行業年會上,躋身於「中國機器人領軍企業TOP30」。
從2018正式進軍機器人產業、自主研發第一款智慧機器人產品「機房巡檢機器人」至今,短短幾年的時間裡,京東數科已成為機器人行業的一匹黑馬。瞄向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京東數科堅持從0到1,在機器人這條賽道上做「最苦最累最有價值的事」,相繼發布了多款行業領先的AI機器人產品,並通過合作夥伴生態體系,提供了通信、交通、能源、醫療、政務等多個場景的解決方案,以科技+產業+生態的TIE模式服務產業,不斷為客戶和社會創造價值。
京東數科自主研發的AI機器人系列產品
據了解,截至目前,京東數科AI機器人系列產品已落地服務於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鐵信息工程集團、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等多家大型企業和機構。
京東數科在AI機器人領域的成就,既是京東數科AI機器人與產業共進、服務實體產業,幫助產業智能化升級的行業認可,也是京東數科在「以AI驅動產業數位化」理念下,立足自主科技創新,為產業夥伴提供「科技(Technology)+產業(Industry)+生態(Ecosystem)」全方位聯結(TIE)服務的一大例證。
AI技術是機器人產業發展中的分水嶺京東數科首提「三腦三體」體系
在工業自動化時代,機器人被稱為「製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在自動化能力的驅動下,產能得以有效釋放,社會生產力獲得極大提升,最終成就了時代的偉大;而在數位化時代的背景下,伴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技術發展的日新月異,基於AI技術的加持,AI機器人的產品形態、服務場景和商業模式,未來會有哪些新的變化和方向,又將如何刷新人們的認知,拓展未知的邊界?
在機器人領域屢獲殊榮的京東數科AI機器人,通過一系列產品在行業應用的搶眼表現,或許給我們帶來了部分答案。
在京東數科智慧機器人業務部總經理姚秀軍看來,AI技術是機器人產業發展中的分水嶺,代表著從自動化時代邁入新的智能化時代。「在AI和機器人大規模結合以前,主要還是以自動化為主,解決一些重複性勞動和勞動強度的問題。而AI機器人則是需要把大量的外部數據整合起來,對環境的感知能力就會作出統一的協作,這是它本身硬體環境之間的一些協作,以及機器與人之間的協作也會強化。」
面向智慧機器人的未來,京東數科在行業創新提出「三腦三體」的概念,雲腦即雲計算,在雲端強大的算力下,幫助AI機器人有效解決複雜場景的各種問題;機腦即邊緣計算處理能力,能夠解決具體場景裡面的個性化問題;人腦即人類的腦力,人類參與進來與機器人進行交互,加速機器人的智能進化。「三腦」還需要一個物理實體真正跟外界去交互,在此基礎上,就會產生機械體、數字體、以及人體。
針對「三腦三體」之間如何產生應用價值,姚秀軍表示,「三腦三體體系之間並不是孤立的,相互之間的融合性和數據交互會越來越強。而且隨著整個智能化技術的發展和機器人產業的發展,也會慢慢形成機器人的網絡體系,讓機器人的效率大幅提升,同時也有效提升機器人之間的協作能力。」
「我們認為在1-3年機器人行業會保持持續快速發展,在5年以內會有一個比較大的爆發期」,在AI機器人發展的廣闊前景面前,姚秀軍認為挑戰仍然存在,「如何有效壓低上層供應鏈的成本。以機器人為例,現階段其大規模的核心零部件,像雷射雷達、驅動器、傳感器、晶片等,近兩年成本下降趨勢非常明顯。未來這樣的趨勢能否延續,一定程度上也將影響AI等技術設備的市場化應用。」
摒棄流量思維深扎產業 構築機器人產業生態鏈
以AI機器人服務產業,意味著要真正扎進行業裡切實解決行業問題。姚秀軍認為,「機器人並不是傳統網際網路的玩法,依靠網際網路流量或者精準營銷很難實現面向B端場景的產業化,真正解決實際產業中的痛點。機器人的產業鏈無比冗長,技術研發、生產投入、落地運維等能力的建設都需要深入產業場景,與合作夥伴一起紮下去,沉住氣,進行長時間的沉澱與積累。」
也正是在這種服務產業的務實精神下,京東數科AI機器人依託持續的技術實力積累,為多個產業場景提供著有價值的服務。比如今年疫情期間,機房巡檢AI機器人落地工商銀行數據中心,通過自動巡檢、人體追蹤與跟隨、數據識別與分析等功能,代替人工實時監測機房環境信息、設備運行狀態、設備溫度信息等情況,做到故障告警和資產盤點。據了解,機房巡檢機器人可在平均30秒內完成單個機櫃的巡檢,且檢測準確率達到98%以上,SLAM自主導航精度誤差在20毫米以內,大幅提升了運維管理數位化和智能化水平,據估算每年能夠為數據中心的機房運維成本降低50%。
京東數科機房巡檢機器人落地工商銀行數據中心
京東數科還在疫情期間與銀翼醫療聯合,在短短20天時間裡緊急部署,推出室內運送AI機器人,快速落地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協助醫護人員進行藥品物資等的智能化運送,節約醫院50%的人力,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還降低人員被感染的風險;此外,基於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新址搬遷、建設智慧法院的背景,京東數科還在室內運送機器人通用底盤基礎上「改造」為卷宗運送機器人,助力卷宗運送,減輕辦案人員的非審判性工作負擔。
京東數科室內運送機器人落地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
然而,在多個場景下的單純產品突破並非京東數科做機器人的野心,而是希望通過現有產品打磨基礎能力,將基礎能力開放給機器人產業的細分市場,構築產業鏈生態。「在我們自身產品能力的基礎上,我們會把所有的能力開放出來,如軟體SDK、硬體接口、電氣標準等,讓合作夥伴去適配更複雜、個性化的場景,而京東數科則是做生態性、平臺性的那方。」姚秀軍表示。
在AI機器人發展的行業機遇與挑戰下,京東數科AI機器人將以TIE模式與產業共進,持續推動產業數位化進程中的科技創新,與合作夥伴共建機器人產業生態體系。
聲明:本站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本網站對此聲明具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