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最大化妝品集團愛茉莉太平洋旗下品牌悅詩風吟(innisfree),5年時間,在中國開店超過400家,年銷量破40億人民幣,並且韓國業界認為,以悅詩風吟每年30%以上速度增長來看,悅詩風吟的年銷售額達到1兆億韓元只是時間的問題。年輕消費者90%的時間都在手機端,悅詩風吟從開業第一天起就專注於數位化營銷。在「顏值即正義」的時代,鋪天蓋地的化妝品廣告的背後,各大美妝品牌的營銷策略也正不斷地花樣翻新。從單一的二維手段傳播,到360°的感官體驗。營銷人已經選擇要在技術上做文章了。所以這幾年VR、AR等各種之前看起來高大上的技術紛紛被運用在營銷領域,並且玩得風生水起。於是各大品牌主也開始思考:怎麼才能將技術、渠道和內容進行有機融合,讓用戶能夠樂於接受品牌想要傳遞的信息呢?
1、消費者在哪裡,我們就在哪裡
悅詩風吟的目標消費群體是90後、95後。「90後、95後消費者決定了未來的消費理念和趨勢,是大眾時尚美妝的主流影響者。」悅詩風吟品牌相關負責人表示,悅詩風吟從第一家店開始就明確了品牌定位,為了捕捉年輕消費者的需求,在過去的五年中,悅詩風吟一直秉承「快速和創新」的理念,以「變」應萬變。「年輕消費者90%的時間都在手機端,悅詩風吟從開業第一天起就專注於數位化營銷。」
2、跨界營銷
一、跨界「各路豪傑」,傳播品牌力量
把悅詩風吟稱為化妝品界的「跨界之王」一點也不為過。之前,悅詩風吟曾和許多IP有過合作,比如:
和網紅動漫形象阿狸合作推出「Travel to Jeju with Ali」的限量產品系列;
和emoji跨界合作推出11款趣味設計,還可以隨著不同的心情換盒子;
為迎接每年四月的地球環保月,和LINE FRIENDS 合作,將風靡全球的布朗熊、可妮兔、莎莉、青蛙雷納德融入在聯名合作款限量氣墊盒及限量綠茶四件套包裝設計中。
還與QQ family來了一次IP跨界合作。合作款只送不賣,想要的只能參加活動。
二、與本土品牌跨界合作,讓情懷營銷落地
除了在內容創意中積極創新外,悅詩風吟還與本土品牌玩起了跨界合作。就是人稱「證件照大佬」的天真藍(年輕群體高度認可的拍照品牌)。通過合作,悅詩風吟了解了年輕人的線下活動軌跡,與他們實現真正的交流溝通,讓品牌能夠滲透入更多用戶的生活體驗中。所以悅詩風吟攜手天真藍,用美妝與鏡頭為用戶記錄人生中「最美麗「,「最童顏」的時刻,創造值得銘記一生的美好記憶。全面落地的渠道,時尚新穎的獎品,令品牌傳播更加接地氣,更具參與性,拉近與目標用戶的距離,用體驗贏取口碑。
三、把手伸向了餐飲業
幾年前,韓國濟州島開設了第一家Innisfree 飲品店。由於品牌受眾比較年輕,所以顏值絕對在線,而且飲料菜單還會根據季節做相應調整和更新,主打當季新鮮材料,這也是為了突出悅詩風吟的品牌價值觀——堅持自然主義。近兩年,「Innisfree咖啡館」也成了當之無愧的網紅,裝修風格很Innisfree,都是綠色和木製品。悅詩風吟這樣一邊賣化妝品,一邊賣咖啡並不是不務正業,其實在咖啡店中不難發現會有很多產品的展示,而且這也延長了消費者店內消費時間,提升消費者體驗,也給了消費者另一個喜歡它的理由。
3、發掘潛力偶像,擴散覆蓋人群
一直以清新自然為品牌形象特點的悅詩風吟,合作的明星依然延續了這一風格。
ASMR技術強化內容體驗,感受明星生活日常
ASMR中文名叫自發性知覺經絡反應,有人形象地稱之為「顱內高潮」。因為這種聲音進入耳朵,會讓某些聽眾產生頭皮發麻,甚至是酥麻飄然的愉悅感,仿佛在給大腦按摩。近幾年很多YouTuber也開始製作ASMR短片或直播,現在它已經走進了國人視線。
悅詩風吟就利用了ASMR技術。各種自然又高度純淨的聲音成為了傳遞信息的主體。隔絕外界幹擾之後,用戶能通過聽覺最真實地沉浸到寂靜的寒冬之中,感受極致自我。短片中,林允兒的一舉一動仿佛就在你的耳邊。卷筆刀的聲音,穿上拖鞋裹緊毯子的聲音,指尖在玻璃上輕畫的聲音……女神冬日裡的每一寸氣息、每一個動作都真實而立體地傳達到受眾面前。
4、定製化營銷
悅詩風吟繼續拓展營銷的思路。於是「私人定製」氣墊霜誕生了。100款各種顏色樣式的氣墊盒、 14款粉凝霜、3款氣墊粉撲任意搭配,還可以在氣墊上刻上自己的名字。這樣的定製營銷活動其實很簡單,但對於消費者來說,其實是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個性化選擇,同時很符合現在年輕人喜歡追求「獨特」的性格,有助於品牌和消費者之間建立起一個良好的關係。配合「私人定製」氣墊霜活動,悅詩風吟還為這100個款式的氣墊盒打造了一個氣墊美術館,現場布置了與氣墊相同色調的家具空間,清新簡約,還將大量的氣墊用藝術的形式表現,讓每一款氣墊都展示出了自己的美。
5、總結
好的營銷不僅要靠大聲量的傳播,創意美感、內容情懷、用戶審美、粉絲個性各個維度都缺一不可。當下的媒體環境,既賦予了品牌廣泛傳播的可能,也給品牌營銷提出了更多挑戰。想要抓住消費者,也絕不只是砸錢能辦到的事。只有真正從用戶出發,不斷去探尋他們真正需要的東西,才能真正實現有效而又有意義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