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恢復對於產後女性來說至關重要。因為骨盆是支撐人體的重要構架,處於身體的中端部位,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而孕產階段對於骨盆的損害卻特別的大。由於孕產階段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骨盆腔周圍的肌肉組織和韌帶等都會處於鬆弛的狀態,再加上孕期胎兒的重量下壓,很容易讓女性處於骨盆前傾的狀態。比如我們經常看到孕後期,很多女性都是雙手託著腰走路的。同時有些女性因為坐姿等姿勢不對而出現了骨盆有些傾斜的情況。因此產後要及時的做好恢復,才能恢復身體的健康。
產後骨盆未恢復可能會帶來哪些問題呢?如果您發現自己有這類問題的時候,那麼一定要引起注意了,因為這個時候已經不僅僅是骨盆前傾的問題了。
1、臀部扁平。由於骨盆腔打開的原因造成的臀部鬆弛下榻,因此會比孕期的臀部扁平;
2、o型腿,長短腿。由於孕產階段的姿勢等原因影響而導致的長短腿,甚至o型腿;
3、脊椎變形。骨盆如果出現一些問題,連接的脊柱為了讓身體達到平衡,也會有相應的變形;
4、胯骨變寬。骨盆腔打開為了分娩做準備,肯定會造成胯部變寬,不然不利於分娩。
5、腰酸腿疼。肌肉等組織韌帶鬆弛,骨盆不在原來的位置,腰背部的一些肌肉會處於代償狀態,因而出現酸痛現象。
6、婦科問題。骨盆腔打開,出現傾斜的問題,會讓臟腑不能回歸到原來的位置,盆底肌肌肉鬆弛而造成婦科問題。
7、腹部臃腫。特別是骨盆前傾的女性,腹部容易現象的更加臃腫。
8、漏尿。
9、性生活指數下降。
如何來判斷自己的骨盆情況呢?
平時的生活中,產婦怎麼樣來判斷自己產後骨盆的恢復情況呢。正常如果您沒有出現什麼不舒服,也沒有什麼不良的姿勢,比如說翹二郎腿等情況,那麼說明骨盆基本上問題不大,更多的可能是前傾和骨盆打開的情況。如果平時發現自己腰背酸痛的嚴重,腿部走路不協調,甚至是o型腿和x型腿比較嚴重,那麼就要留意可能不僅僅是骨盆出現了前傾了,還伴隨著其他的一些現象。比如說骨盆一側出現了外旋或者是內扣,或是骶骨上翹等等,那麼最好找專業的人員來判斷。
生活中常見的骨盆問題的自我判斷!
1,尋找腳底參照物。比如以一條線為基準,人正直的站在線的前方;
2,原地雙腳併攏站立,雙手自然下垂至身體二側;
3,閉上眼睛,雙腳原地踏步走,大概60s;
4,觀察自己的行動軌跡。(可以拍照留下自己的行動軌跡)
行動軌跡基本上是以下3中情況的比較多。
1,踏步走後,人在參照物的最前方,平移了原來的位置。這個可以判斷骨盆肯定是屬於前傾的;
2,踏步走後,人在參照物的左斜前方,這個說明,骨盆不僅有前傾的情況,同時有左旋的情況;
3,踏步走後,人在參照物的右斜前方,這個說明,骨盆不僅有前傾的情況,同時有右旋的情況。
通常出現上述3種情況的比較多,都會有骨盆前傾的顯現,因此,產後及時的糾正骨盆前傾非常重要。
產後3個動作,可以有效的改善骨盆前傾的情況,但是貴在堅持。
第一個動作:單鎖腿式
伴隨著吸氣屈右膝抬離地面,雙手放在右小腿前側,左腿保持伸直不動,雙腳勾腳
呼氣雙手將右膝拉向胸腔方向
下一次吸氣,雙手鬆開落回體側
呼氣,右腿向下伸直,換另一側練習
吸氣,屈左膝抬離地面,雙手抱住左小腿前側,勾雙腳
呼氣,雙手將左膝拉向胸腔方向
隨著下一次吸氣,雙手打開放在體側
呼氣,左腿落回地面伸直,雙腿併攏
第二個動作:
躺在墊上,手臂打開,掌心朝上,兩臂與身體形成一個T字,雙腿屈腿抬起,大腿與地面、小腿與大腿夾角約90°
保持兩腿並住的姿勢,將腿部轉向身體一側,感受腰腹部的牽拉感,略作停頓,然後轉向另一側,轉動過程中肩部始終不要離開地面。
第三個動作
放鬆仰躺,立起膝蓋,雙手放在身體兩側。視線往斜上方看;
將左腳放在右腿上;
用雙手將右膝往上半身拉近;
上述三個動作,產婦可以抽時間堅持做,可以有效的改善骨盆前傾的情況。上述展示的都是一側的動作,另一側的動作也是需要進行的,同一側的動作相反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