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彙算清繳來了:什麼條件不用補稅?哪些情形可退稅?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向好,此前各地暫緩的2019年度個稅彙算陸續開始,北京的個稅彙算清繳也於4月10日正式啟動。

按照規定,辦理2019年度個稅彙算清繳的截止時間是6月30日,對於很多需要辦理申報的納稅人,還有不到3個月的時間。

關於個稅彙算清繳,大家有很多疑問。如個稅彙算清繳是什麼?為什麼要辦理?究竟什麼情況要補稅、退稅?今天新浪金融研究院就來為大家一一解答。

什麼是個稅彙算清繳?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需要講到個稅改革的大背景。2019年1月1日,新修改的個人所得稅法全面實施。這次個稅修法,最根本性的變革是稅制模式的變化,實現了從分類走向分類與綜合相結合。

此前,我國對個稅實施的是分類徵收,對不同收入採取不同的徵收辦法。改革之後,引入了國際上通行的症候群稅的概念,將原先分別計稅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這四項收入所得合計在一起進行症候群稅。

目前,個稅還是以「月」或者「次」來徵收,但實際上是預扣預繳,只有到年底才能精準計算出納稅人的全年實際收入,以及應該抵扣的數目。所以就需要個稅彙算清繳,根據實際的收入和抵扣,對應所得稅稅率進行計算。

圖片來源:國家稅務總局官網

誰需要辦理個稅彙算清繳?

簡單來說,就是如果居民個人在2019年度內取得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時預繳的個稅,與這四項所得全年加總後計算的個稅存在差異,就需要關注個稅彙算清繳。

如果預繳的稅款高於全年應納稅款,可以通過辦理年度彙算申報以獲得退稅;如預繳的稅款少於全年應納稅款,應當辦理年度彙算申報並補繳稅款。

為了減輕納稅人負擔,國家還給出了一項「福利」。如果居民個人綜合所得年收入不超過12萬元但需要年度彙算補稅或者年度彙算補稅金額不超過400元,且在取得所得時已依法預扣預繳了個人所得稅,那麼居民個人無須辦理年度彙算申報,也無須補繳稅款。

需要注意的是,綜合所得年收入不超過12萬元,此處指的是「毛收入」,即不減除任何費用、扣除、稅款前的收入。對於工資薪金而言,通俗理解即為應發工資;對於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而言,通俗理解即為稅前收入,而不是個人實際拿到手的錢。

那如果居民個人多預繳了稅款呢?無論多小的稅款,居民個人都可以辦理年度彙算申報並申請退稅;如果放棄退稅,那麼也不用辦理年度彙算申報。

看到這裡,您可能會說,還是太複雜了,如果我全年只在一個單位拿工資,需要辦理年度彙算麼?一般情況下,如果您沒有可抵扣的項目,或者已足額享受各項扣除,單位通過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個稅,這種情況下預繳稅額和應納稅額是一致的,個人無需辦理彙算清繳,這種情況適用於很多普通上班族。

哪些情形可以申請退稅?

目前,大家比較關心的是退稅的具體條件。其實很簡單,只要2019年度內已預繳稅額高於年度應納稅額,就都可以申請退稅。

比較常見的情形有:年度綜合所得年收入額不足6萬元,但平時預繳過個稅;有符合條件的專項附加扣除,但預繳稅款時沒有申報扣除;沒有任職受僱單位,需要通過年度彙算辦理各種稅前扣除;有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捐贈支出,但預繳稅款時未辦理扣除等。

對應的,哪些情形需要補稅?也有一些比較常見的情形,如在兩個以上單位任職受僱並領取工資薪金,預繳稅款時重複扣除了基本減除費用(5000 元/月);除工資薪金外,還有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各項綜合所得的收入加總後,導致適用綜合所得年稅率高於預扣率等。

如果不能確定自己全年預繳的稅款與應納稅款是否一致,可以登錄個稅APP或者自然人電子稅務局網站。在補充相關收入、扣除信息後,系統可以自動計算出差額。

APP辦稅全流程

4月10日,北京的個稅彙算清繳正式啟動了,新浪金融研究院的同事在當天就體驗了一把。雖然沒能領到「退稅紅包」,但文章最後,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手機APP辦理的全流程。

1

登錄個人所得稅APP,並點擊首頁的「我要辦稅」

2

在辦稅頁面,點擊「綜合所得年度彙算」

3

選擇填報方式。有兩種申報方式可選,一種是「使用已申報數據」,一種是「自行填寫」。工薪一族選擇前一種選項會更便捷一些。在這一頁的「查看收入納稅數據」中,還可以看到2019年度已納稅和抵扣的情況。

4

點擊「使用已申報數據」後,會彈出「標準申報須知」,提示信息中,就有本文中提到的「福利」,無須補稅的條件。

5

點擊閱讀並知曉,進入申報頁面。申報需經過三個流程:基本信息,收入和稅前扣除,稅款計算。首先核對基本信息,無誤後進入收入和稅前扣除頁面。收入和稅前扣除頁面中會有詳細的收入、費用明細,您可以根據系統提示,對需要申報的項目進行填寫後保存,並進入下一步,稅款計算。

6

最後來到稅款計算頁面,系統會自動計算出應補稅額。提交申報後,申報過程就完成了。

7

申報完成後,再次點擊綜合所得年度彙算時,會提示您已申報,如需更正、繳退稅或作廢操作,可以點擊下方的「申報詳情」進行操作。

8

點擊進入申報詳情,就可以看到已申報的記錄了。頁面最下方有「作廢」和「更正」兩個按鈕,可以分別對應操作。

最後,新浪金融研究院在此提示,其實國家稅務總局也發布了一份十分詳盡的攻略——《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彙算辦稅指引》,在國家稅務總局官網就可以查詢到。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問題,建議大家去查閱這份官方指引。

圖片來源:國家稅務總局

相關焦點

  • 2020年個稅彙算清繳政策 如何申請個稅退稅?
    關於個稅彙算清繳,大家有很多疑問。如個稅彙算清繳是什麼?為什麼要辦理?究竟什麼情況要補稅、退稅?今天新浪金融研究院就來為大家一一解答。  什麼是個稅彙算清繳?無論多小的稅款,居民個人都可以辦理年度彙算申報並申請退稅;如果放棄退稅,那麼也不用辦理年度彙算申報。  看到這裡,您可能會說,還是太複雜了,如果我全年只在一個單位拿工資,需要辦理年度彙算麼?
  • 常見退稅情形有哪些?個稅彙算審核顯示不通過咋辦?
    常見退稅情形有哪些?個稅彙算審核顯示不通過咋辦? 來源:HH老周 • 2020-06-30 10:45:10 1、我辦理年度彙算是否一定會有退稅?
  • 2020年個稅首次彙算清繳退稅如何辦理?附補稅辦理方法
    2020年3月1日將啟動我國首次個稅彙算清繳,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官方消息可進一步了解到2020年個稅彙算清繳的辦理方法。那麼退稅如何辦理呢?補稅又該怎麼操作?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看看吧!2020年個稅首次彙算清繳退稅如何辦理?
  • 【答疑】個稅彙算清繳放棄退稅後能否再申請退稅
    問:我是山東青島的自然人,2019年度個稅彙算清繳我能否選擇放棄退稅,如果放棄以後還可以申請退稅嗎? 答:《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辦理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44號)第二條規定,納稅人在2019年度已依法預繳個人所得稅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無需辦理年度彙算:(一)納稅人年度彙算需補稅但年度綜合所得收入不超過12萬元的;(二)納稅人年度彙算需補稅金額不超過400元的;(三)納稅人已預繳稅額與年度應納稅額一致或者不申請年度彙算退稅的
  • 退稅來了!首次個稅年度彙算開啟:有人退好幾千 還有補稅的!15問15答
    來源:東方財富網原標題:退稅來了!首次個稅年度彙算開啟: 有人退好幾千,還有補稅的!15問15答 本來應該從3月1日開始的史上首次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以下簡稱「個稅年度彙算」),在此前因疫情而暫緩開通後,近期多地正在陸續恢復。
  • 個稅年度彙算清繳是什麼意思?具體如何操作?附詳細流程!
    個人所得稅年度彙算最近成為網絡熱點,相信很多朋友已經操作退稅完畢,但是有的朋友還不知道怎麼操作。那個稅年度彙算清繳是什麼意思?具體怎麼操作呢?詳細流程如下:一、個稅年度彙算清繳是什麼意思?個稅年度彙算清繳,其實就是指上年度所得稅清算的一個過程。按照稅務政策規定,把應該調整增加的增加,該調整減少的減少。納稅人取得綜合所得需要辦理彙算清繳。
  • 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彙算清繳開始啦!有人退稅10000元!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正式發布《關於辦理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事項的公告》,納稅人辦理2019年度彙算清繳的時間為2020年3月1日至6月30日。【什麼是彙算清繳?】彙算清繳,即在一個納稅年度結束後,將納稅人當年度的收入按照個人所得稅法確定的稅率進行計算,對個人在當年個稅多申報部分予以退回,對少申報部分進行補徵。
  • 深圳個稅年度彙算辦理將於6月底截至,退稅與補稅抓緊辦
    南都訊 記者王睦廣今年3月,我國迎來了個人所得稅新稅制實施後的首次年度綜合所得彙算清繳,納稅人辦理2019年度個稅年度彙算的時間為2020年3月1日至6月30日。個稅年度彙算辦理的截止日期越來越近,深圳市稅務局發布致扣繳義務人的一封信,提示扣繳義務人應提醒單位員工儘快按規定辦理,確保大家及時獲得退稅,也避免逾期申報補稅而產生稅收滯納金。
  • 【個稅年度彙算】退稅還是補稅?這些基本概念您需要了解哦
    【個稅年度彙算】退稅還是補稅?最近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年度彙算全民進行中,小夥伴們到底是退稅還是補稅?01不是每個人都能退稅哦!申稅小微最近發現某些媒體和個人在宣傳個人所得稅彙算清繳時的部分標題和內容過分誇張,有失嚴謹。例如「趕緊看!個稅退稅啦!有人退1萬多!」、「國家有筆錢要發給你,年收入不足6萬和6萬以上都退」等。一眾讀者一開始以為是自己能獲得2020年第一筆「橫財」!興高採烈,手舞足蹈。
  • 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退稅補稅什麼意思
    個人所得稅退稅補稅什麼意思  通俗來說,個人所得稅補稅就是,居民個人將一個納稅年度內取得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合併後按年計算全年最終應納的個人所得稅,再減除納稅年度已預繳的稅款後,應退或應補的稅額,向稅務機關辦理申報並進行稅款結算的行為。
  • 有人退稅三千有人卻要補稅?個稅年度彙算了解一下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有人退稅三千有人卻要補稅?個稅年度彙算趕緊了解一下近期,不少納稅人紛紛在社交媒體上曬出個稅退稅這筆「意外之財」, 4月3日,林女士給記者展示了她剛剛退的400元稅,「操作非常簡單,幾分鐘就弄好了,突然多了一筆錢,還是很開心的。」
  • 看看你是否滿足個稅退稅條件
    這個消息關乎你的錢袋子,個稅彙算清繳定了!國稅總局發布了辦理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事項的公告。今年3月開始,你可能需要補繳一筆個稅,也可能會收到一筆退稅,因為2019年度個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將會開始。個稅彙算清繳,簡而言之就是「多退少補」。
  • 個稅年度彙算30日截止,需要辦理補稅退稅請抓緊
    距離 2019 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彙算結束日期(6 月 30 日)還剩 3 天時間。還沒進行年度彙算清繳的,趕快登陸個人所得稅 APP" 綜合所得年度彙算 " 模塊查看有關信息並辦理。一般情況下,提交退稅申請,並通過稅務審核、國庫處理,退稅到帳時間在一周左右。
  • 個稅app怎麼退稅?2020個稅退稅怎麼操作「個人所得稅」年度彙算...
    「個人所得稅」APP辦理年度彙算啦,你們都去申請退稅了嗎?這是自2019年1月1日新個稅法全面實施以來,個人納稅者首次參與到個人綜合所得稅的年度彙算當中。個稅app怎麼退稅?如何進行彙算?那麼,為什麼有人可退,有人要補?怎麼拿到退稅?哪些情況需要注意?日前,國家稅務總局發布《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彙算辦稅指引》(以下簡稱「《指引》」)。一起來看下具體內容。什麼是「綜合所得年度彙算」?為什麼我們能夠通過申請獲得退稅?「綜合所得年度彙算」究竟是什麼?
  • 有人退稅近4000元!個稅年度彙算開始了,怎麼辦理看這裡
    由於疫情延宕近一個月的2019年個人所得稅年度彙算,終於開始了。從4月1日起,全國各地已經全面開放彙算清繳辦理渠道,包括「個人所得稅」手機APP端和網頁WEB端辦理通道。年收入不超過12萬可免個稅彙算清繳。
  • 個稅彙算:補稅還沒辦理?退稅還未到帳?實操攻略看這裡→
    個稅彙算:補稅還沒辦理?退稅還未到帳?二、為什麼我需要補稅?需補稅的常見情形如下:No.1年中跳槽補稅當中最常見的一個情形是因為跳槽。因為新個稅實行的是累計預扣法,而這個累計會因為中途換了公司而重新計算。比如小王在3月份離職了,4月份進入一家新的公司。
  • 個人所得稅退稅時間到什麼時候?什麼情況個人所得稅會補稅
    「我的退稅可吃頓火鍋」,也有網友需要補稅,很多網友在朋友圈曬出了自己個稅退稅的金額,從幾十元到幾千元不等,有人甚至收到了6000多元的退稅,也有網友直呼「退稅真香」。  4月1日,記者從國家稅務總局湖南省稅務局官網獲悉,湖南省自2020年3月31日起,為納稅人開通手機、網頁等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彙算遠程辦稅渠道。
  • 個稅清繳後需要補稅,可以當做沒看見不補嗎?
    ▼▼在這個世界上除了死亡和稅收以外,沒有什麼事情是確定無疑的。——班傑明·富蘭克林聽說很多人在個稅app都獲得了補稅!小A趕緊下載了想去退稅,誰知道進去後一看自己要補稅幾千,心情掉入谷底,疫情期間已經很艱難了,居然還要從我口袋掏錢,趕緊把程序退出,卸載了,想著這樣就萬事大吉了。可惜這個事情可不是納稅人當做不知道,就可以撇開關係的事情。換句話說,就是交稅是必須的。補稅法定,退稅自願好險君查了與此有關的相關規定。
  • 個稅可以退稅了!個人就可自主辦理!這樣操作……
    個稅可以退稅了!個人就可自主辦理!該稅務機關負責納稅人年度彙算相關納稅服務與管理,需準確填寫。您可按以下順序依次選擇:Ø  任職受僱單位所在地如您有兩處及以上任職受僱單位,可選擇其一填寫。Ø  戶籍所在地或者經常居住地。【我選擇彙算清繳地後可以變更嗎?】2019 年度彙算申報表提交後,一般情況下不可以變更彙算清繳地。
  • 個稅彙算:申報退稅≠申請退稅!
    個稅彙算:申報退稅≠申請退稅!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個稅彙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