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樣一句話:管住嘴,踩在腿上,自然會進行減肥!
曾經由於種種原因,離開大屏幕的著名主持人倪萍,一度發胖到觀眾粉絲都認不出來的地步。當大家以為她在發胖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的時候,倪萍卻華麗轉身,肉眼可見的瘦身成功,至少比之前年輕了10歲。
如今的倪萍成功瘦身20斤,有媒體追問其瘦身秘訣,經紀人透露道:控制飲食並搭配健身運動,才有今天的成效。倪萍自己也坦言到:減肥是沒有捷徑可以走的,自律才是唯一的瘦身秘訣。
事實上,倪萍表示,飢餓問題不是絕食,而是一日三餐的合理設計搭配。
在我身邊,有一個女性朋友,40歲了,兩年來堅持「健康飲食」,每天步行1萬步,但臉色卻變得越來越黃,健康狀態也很差:手腳涼,很容易累。想多運動,但是運動之後特別疲乏,效果不佳。
其實,她覺得的「健康」,就是讓她衰老的原因!
看看她是怎麼安排一天飲食的。
早上:一杯紅糖姜水,然後喝20克燕麥粥配點乳黃瓜小菜,還加上3個棗。中午:有葷有素,三分之一碗米飯(一碗是2兩),兩小塊棗大的肉或者兩三口炒豆腐,一份涼拌木耳或者蘑菇什麼的菌類,還有一份炒綠葉菜,而且用熱水把油涮掉。晚上:要吃少,吃一個蘋果,一把葡萄乾,還有10粒榛子。
她吃錯在哪兒?華中科技大學協和醫院營養專家蔡紅琳說,我們必須在總能量和營養素滿足的情況下,選擇所謂的健康食物。
對照中國居民膳食寶塔測算一下:按正常情況,女性一天應當攝入至少半斤糧食(250克)。
我這位朋友早上吃了20克左右的燕麥片,中午三分之一碗飯大概30克,一天總共只吃了50克主食。奶類、蛋類完全沒吃,肉類標準是50-75克,她只吃兩小塊大概能有30克左右,還是和豆腐替換的,不是每天吃。
魚類和水產品75-100克,她一口沒吃。蔬菜的量也差遠了,而且品種太少。水果類一個富士蘋果加上葡萄乾能達標了,只是這兩樣維生素C含量都太低。
蔡紅琳說,人的生命活動是要靠各種營養素來支撐的,身體的正常運轉需要幾十種營養成分和幾百種保健成分,如果營養素嚴重不足,身體必然會出問題,而且沒法用喝點紅糖水或者喝杯玫瑰茶之類或者某些「偏方」來彌補。
女性容易被偽「健康理念「套牢,往往就被所謂的「減肥專家」帶進了誤區。現在網上健康飲食的說法五花八門,與其相信那些似是而非的健康說辭,不如好好感受一下身體的反應。
誤區一:全麥是全能食品還可減肥
不要以為吃全麥食品肯定不會發胖,因為對於減肥而言,不在於你吃什麼,在於你吃多少。
成年人每人每天最好能吃50克以上的粗糧,老年人有容易便秘、患心腦血管病、糖尿病、肥胖病等問題,每日可吃到100克,但消瘦、營養不良、消化不良的老人則要少吃些。
誤區二:全素食是健康飲食
年輕女性為了保持身材,中老年女性希望健康長壽,她們往往盲目地成為「全素食主義者」:不吃肉,不沾葷,甚至拒絕蛋和奶。
這將導致身體缺乏多種重要的營養素,陷入營養不良的狀態。動物蛋白質中的蛋、奶、肉、魚等以及植物的大豆蛋白質是優質蛋白,在組成天然蛋白質的20種胺基酸中,有8種胺基酸是人體無法自行合成,而必須從食物中獲得的,是維持生命代謝和進行生長發育必不可少的成分。
誤區三:戰便秘依賴益生菌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消化內科晏維副教授說,飲食多樣性,是保障腸道菌群多樣性的重點。只服用益生菌製劑,存活率很低,可能還會引起大腸黑變病,導致腸道腫瘤發病率增加。
晏維還強調,一個普通身高體重的人,正常情況下,每天至少需要1200毫升的飲水,便秘患者需要遠遠多於此的飲水量(至少2000毫升)。此外,他鄭重提醒女性:早晨排便遠比化妝重要得多!
誤區四:脫脂奶更好,低脂肪意味著健康
乳製品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鈣、蛋白質和維生素D,很多女性害怕其中有大量的脂肪、膽固醇和卡路裡,於是去選脫脂奶。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婦女保健科文莉副主任醫師認為,完全沒有必要。
她分析,市場上的脫脂奶多為部分脫脂奶,一份250毫升的脫脂奶,脫去的脂肪也就3-4克,每天喝500毫升,也就減6-8克脂肪。除了有肥胖症或高血脂者外,正常人不一定要喝脫脂奶。牛奶中的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D、E、K)會隨脫脂而損失,雖然工廠可能會添加維生素來作補充,但人工合成的維生素畢竟不如天然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