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星巴克!全球第一的罐裝咖啡,居然是可口可樂家的

2020-12-13 新零售財經

現代人,對咖啡的嗜好,完全不亞於喝奶茶。

不管是工作日還是周末出行,在享受片刻寧靜的時候,總會想喝一杯咖啡。

咖啡=「續命水」。

每日午後,我司的前臺就會出現幾十個星巴克、瑞幸咖啡的外賣。

在各大咖啡品牌正鬥得如火如荼時,飲料界的巨頭也想來分一杯羹。

說的就是可口可樂了。

全球銷量第一的罐裝咖啡

可口可樂涉及咖啡圈,可能很多人都覺得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

尤其是當時可口可樂準備出罐裝的可口可樂咖啡,肥宅黨瞬間鋪天蓋地地讓可口可樂別搞事情。

可能你以為這只是可口可樂跨界的營銷動作而已。

不,這已經不是可口可樂第一次推出與咖啡相關的飲品了。

早在 1975 年,可口可樂日本子公司,就推出了 Georgia 。

Georgia 這個名字或許聽起來陌生了些。

但它在日本,乃至全球,是罐裝咖啡的龍頭大佬。

怎樣,意想不到吧。

可口可樂只比星巴克遲了 4 年,就開拓了咖啡市場。

Georgia 經常出現在日本街頭的自動販賣機中,一年的銷售額就超過了 10 億的美金。

它主打的是採用罐裝的形式,將意式和深度烘焙的咖啡裝入。

和星巴克的罐裝咖啡不同,Georgia 的罐裝咖啡口味就超過了 60 種。

有拿鐵、摩卡、美式還有多種混合咖啡等等,可以隨性地挑選當天想喝的口味,性價比頗高。

印象中的罐裝咖啡和現衝、手衝的口感相差甚遠。

Georgia 選用的是巴西和越南的咖啡豆,醇香的咖啡儲存在罐中。

這就是 Georgia 開拓新的罐裝咖啡市場,高度還原咖啡的口感。

難怪它能夠成為罐裝咖啡的龍頭大佬。

2014 年可口可樂把 Georgia 引進中國市場,還專門為中國人量身定製了獨有的配方。

但反響卻不怎麼樣,而罐裝咖啡的競爭也越來越大……

51 億美元收購英國最大的咖啡品牌

在咖啡連鎖品牌裡,星巴克是第一,Costa 只能是「千年老二」。

前段時間可口可樂公布以 51 億美元收購了 Costa ,確實震驚了不少人。

震驚的並不是可口可樂收購 Costa 這件事,而是為何可口可樂用用這麼多錢去收購 Costa ,這可是可口可樂歷史上最「貴」的一次收購。

「美國有星巴克,英國有 Costa 」。

難道可口可樂是想要用 Costa ,來佔領咖啡界的一席之地。

雖然經常路過 Costa 的門店,但講真進去的次數屈指可數。

不過在英國 Costa 的銷量遠比星巴克要高得多,甚至完勝星巴克。

當然這也因為英國是它的主營地,星巴克要攻擂太難了。

Costa 用精品咖啡的理念打造連鎖品牌,Arabica 和Robusta 咖啡豆搭配出來的咖啡是它們最經典的風味。

到現在都所有的咖啡豆都會在英國烘焙,再經過咖啡大師的品鑑之後,才會送到全球各地的門店。

咖啡豆也只選用全球僅有百分之一的雨林聯盟咖啡豆,在品質上確實無法挑剔。

可口可樂的 CEO James Quincey 也表示,正因為 Costa 有著豐富的咖啡經驗,讓可口可樂打開新的大門。

當可口可樂收購了 Costa 之後,率先推出的,就是罐裝咖啡。

這個罐裝咖啡系列總共有三種口味:美式、拿鐵和焦糖拿鐵。所選用的咖啡豆和 Costa 門店用的一致,也是獲得了雨林聯盟認證的咖啡豆。

它主打的是低糖咖啡,比市面上大多罐裝咖啡減少了 30% 的糖分,更適合怕胖的人喝。

續命水+肥宅水=可口可樂咖啡

剛剛上面也提到了,先前可口可樂推出了一款新品「可樂+咖啡」汽水。

它在碳酸飲料的基礎上加入了咖啡粉,咖啡因含量增加了 50% 。

此外,因為咖啡因比重增加,可樂熱量還比常規可口可樂減少了 50% 。

上班族們表示聽後紛紛扔掉了手中的星巴克。

可口可樂表示:「這是一款能讓人們在工作與休息、在通勤路上都能迅速轉換心情的碳酸飲料」。

大部分肥宅們就不願意了,我喝可口可樂不就是為了喝碳酸飲料嗎,不就是為了那一聲飽嗝嗎。

不過這款咖啡可樂率先在日本上市,卻收到一水的好評。

既能提神又能喝碳酸飲料,口感還不錯,上班族真的很需要了。

罐裝咖啡的時代來了?

如果你細心閱讀完,是否也發現了可口可樂的這一連串動作,都和一種東西有關。

那就是「罐裝咖啡」。

咖啡的時代持續在變化,從速溶、罐裝咖啡,到膠囊咖啡再到精品手衝咖啡。

但近幾年,各大品牌都陸續地製作罐裝咖啡。

星巴克就不用說了,另一個新晉熱門咖啡品牌 Blue Bottle 也在出罐裝咖啡,還包括了 Peet’s 、Never Coffee 、百事可樂、哇哈哈和農夫山泉等等。

就好像是咖啡的輪迴時代。

這就不得不來聊一聊「罐裝咖啡」的歷史了。

罐裝咖啡是從日本的自動販賣機火起來的,到現在已經有幾十年時間。

當時每個喝咖啡的人裡,喝罐裝咖啡的就佔了一大半。

但後來速溶咖啡和咖啡連鎖品牌的崛起,讓罐裝咖啡頓時失去了色彩。

當然也和罐裝咖啡的口感有很大關係。

不過到了這個時代,罐裝咖啡不但口味多了不少,口感也有質的飆升。

現在的罐裝咖啡精細能有到不同烘焙程度等等的選擇。

在價格和便攜程度上,相對上班族快速的節奏更加友好。

這就難免罐裝咖啡在咖啡時代能重新有出頭之日。

接下來幾年,相信有更多的罐裝咖啡出現在大家面前。

如果是你,你會選擇來一罐嗎?

相關焦點

  • 透明可口可樂、星巴克罐裝新品星倍醇、韓國針筒氮氣咖啡 | 一周新品
    本周新品:1、星巴克中國罐裝濃咖啡新品星倍醇上市2、星巴克臺灣推出限量咖啡油香氛蠟燭3、Nespresso與郵局合作回收膠囊4、康師傅「芝士奶茶」新品上市5、東鵬推出一款油柑檸檬茶新品,主打吸油脂功效6、可口可樂史上最矚目「透明可樂」問世7、可口可樂首款含酒精飲料
  • 罐裝咖啡飲料 星巴克、雀巢、貓屎咖啡三大咖啡品牌深度測評
    而牛奶咖啡,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拿鐵咖啡,有使用真牛奶或者奶粉或不明粉類製作而成的。一杯好喝的拿鐵,要既有牛奶的香甜,也可以喝到咖啡的風味,綿密的奶泡讓每一口都柔軟。接下來進入正題,說說幾大品牌的罐裝咖啡,這次針對星巴克、雀巢、貓屎咖啡三大人氣罐裝咖啡進行測評。首先,說到咖啡,就不得不提到大家熟知的星爸爸。每隔一段時間,幾乎就會有星爸爸的爆文出現。
  • 可口可樂第一款罐裝咖啡問世,「重口味」轉型能否成功?
    6月16日,可口可樂宣布即將推出即飲咖啡,沒想到六爺一直期待的咖啡可樂這麼快就被安排上了!其實在去年,可口可樂就以51億美元收購了全球第二大咖啡連鎖店Costa,之後可口可樂開始拓展Costa咖世家咖啡的業務,據了解,可口可樂此次推出的Costa即飲咖啡系列包括經典拿鐵、焦糖拿鐵和美式咖啡。咖啡可樂全球化已近在咫尺,續命水與快樂水將合二為一!
  • 星巴克:切入即飲市場的罐裝咖啡,或是一匹「黑馬」
    在中國的城市中,商店、shopping mall 等購物場所很多,但真正能夠坐下來喝東西聊點天的場所非常少,咖啡館擊中了這一痛點,於是「咖啡館=商務會談、朋友聊天場所」的印象在消費者的心目中逐漸形成,由此,星巴克「第三空間」理論在中國市場也跑得通。在「第三空間」裡,星巴克為咖啡重度患者提供了一系列咖啡以及伴生產品。第一位置的是咖啡豆。
  • 別小看罐裝咖啡,它比你想像的更與時俱進 | 咖啡三十年 No.1
    天真的我們以為這就是咖啡應有的味道,苦中帶甜,還伴有奶香味。殊不知,速溶咖啡和罐裝咖啡只是帶有咖啡味的飲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咖啡。直到一家家星巴克、Costa在中國遍地開花,咖啡才算真正走進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 別小看罐裝咖啡,它比你想像的更與時俱進
    天真的我們以為這就是咖啡應有的味道,苦中帶甜,還伴有奶香味。殊不知,速溶咖啡和罐裝咖啡只是帶有咖啡味的飲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咖啡。直到一家家星巴克、Costa在中國遍地開花,咖啡才算真正走進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 咖啡市場大爆發,可口可樂也坐不住了?
    去年,可口可樂以51億美元收購全球第二大咖啡連鎖店Costa,並表示將藉助Costa咖世家咖啡的供應鏈、分銷渠道等,擴大可口可樂在咖啡領域的影響。全球巨頭碳酸飲料的入局,咖啡市場也更加熱鬧了。早些時候,可口可樂CEO兼總裁詹姆斯·昆西表示:「熱飲是可口可樂公司少數幾個沒有全球品牌的領域之一,而Costa強大的咖啡平臺讓我們得以進入這個市場,並表示將藉助Costa的咖啡供應鏈、自動售貨和分銷渠道等補充可口可樂現有的咖啡專業能力。」對有些人來說,咖啡是生活品質的象徵,在另一些人看來,咖啡只是用來提神的日常消費品。
  • 日本人為什麼這麼愛喝罐裝咖啡
    大到星巴克、藍瓶子等連鎖品牌,小到層出不窮的精品獨立咖啡館,論咖啡店數量和品質,日本完全可以躋身世界前列。但根據《日本咖啡協會》公布數據顯示:日本人平均每周喝掉的約11杯咖啡中,罐裝咖啡的比例高達20%,平均每年每人會喝掉約91瓶罐裝咖啡。
  • 分析速溶咖啡和罐裝咖啡成份,這些「咖啡」的味道,是怎麼「做」出來的?
    配料表中排名第一位的是白砂糖,第二名是植脂末,居然每條有0.08克的反式脂肪酸(加工工藝有待改進),最後一位是速溶咖啡粉。這個品牌好的一點是把糖、奶、咖啡的比例也標註了,根據這個可以計算出每條提供的咖啡因69.12毫克,在所有標註咖啡因的品牌中含量最高。
  • 被好咖啡「寵壞」的日本人,為什麼這麼愛喝罐裝咖啡?
    本文經公眾號「食帖(ID: witheating)」授權轉載眾所周知,日本一直是咖啡的「激戰區」。大到星巴克、藍瓶子等連鎖品牌,小到層出不窮的精品獨立咖啡館,論咖啡店數量和品質,日本完全可以躋身世界前列。
  • 一直想問,日本人這麼愛喝罐裝咖啡是為何?
    眾所周知,日本一直是咖啡的「激戰區」。大到星巴克、藍瓶子等連鎖品牌,小到層出不窮的精品獨立咖啡館,論咖啡店數量和品質,日本完全可以躋身世界前列。低價、便利——是大多數人對日本罐裝咖啡的第一印象。在工作生活節奏很快的日本,能夠24小時買到的罐裝咖啡,也在很大程度上培養著人們日常喝咖啡的習慣。\ 琳琅滿目的咖啡品種 /從1970年代開始,不二家、可口可樂等大型飲料公司相繼進入罐裝咖啡市場,為了精確定位市場需求,罐裝咖啡的種類不斷增加。
  • 可口可樂攜Costa來勢洶洶,星巴克危險了?
    從2018年起,星巴克為了對抗瑞幸咖啡的強勢競爭,與阿里巴巴結盟,在國內100 個城市 3000 家門店提供「專星送」服務,通過盒馬、餓了麼,實現30分鐘內送貨上門;2019年7月,又試水新零售,以"線上下單,線下自提+外送"的新零售模式,率先在中國區門店嘗試「啡快」業務。然而星巴克面臨的挑戰遠不止於此。
  • 罐裝咖啡,咖啡市場的下一個風口?
    與常溫罐裝咖啡相比,冷藏罐裝咖啡其風味較為接近現煮咖啡,發展較晚與運輸,販售環境改變有關,近年由於現煮咖啡佔據大半市場,部分冷藏罐裝咖啡價格與其相近因此競爭排擠,不像罐裝咖啡仍有明顯的低價優勢保有其地位,因此除了本身對於原料的溯源與自主管理之外,味全中央研究所咖啡品質鑑定師劉俊呈表示,取得國際公證單位SCAA的咖啡品質鑑定師資格,
  • 終於選出最好喝的罐裝咖啡!不是星巴克…
    so,今天印象君特意從超市買來六款賣得比較火的罐裝咖啡,一口氣喝完6罐18杯,只為了給仙女們找出最棒的那個!所以一杯好的咖啡,熱量和脂肪量一定要低低低低低~熱量最高的是星巴克,每100g裡含有70.98大卡!這是什麼概念?就是說你需要慢跑1-2小時才能消耗掉這一小罐咖啡的熱量!
  • 一瓶罐裝咖啡裡裝著多少秘密?
    ,但是在便利店和超市裡低調的罐裝咖啡,才是這個市場上最受寵愛的選擇。Costa在被可口可樂收購後推出的即飲咖啡產品。不過在中國這個咖啡消費還稱不上成熟的市場,人們往往把坐下喝杯咖啡賦予社交和生活方式的複雜意味,隨時隨地飲用的即飲咖啡滿足的更像是生理上的提神,或許遠不如現磨咖啡那麼有儀式感。
  • 星巴克全球旗艦店【上海】
    星巴克是目前全球最大最成功的咖啡連鎖店,其總部位於美國的西雅圖市。
  • 【特寫】一瓶罐裝咖啡裡裝著多少秘密?
    今年各大品牌在即飲咖啡市場格外活躍——伊利不久前才推出號稱加入100%紐西蘭奶源的聖瑞思咖啡飲料;農夫山泉與被可口可樂收購的Costa都推出了風味獨特的碳酸咖啡;味全貝納頌在今年推出了更高端的單品咖啡豆即飲冷杯,而星巴克則在今年開賣咖啡因翻倍的星倍醇銳能系列……
  • COSTA咖啡大面積關店?要對抗星巴克的COSTA這是怎麼了?
    這個創辦於1971年的英國品牌,曾把星巴克視作最大的競爭對手,總愛開在星巴克旁邊。但現在,星巴克依舊在攻城略地,而COSTA咖啡已從不少人的身邊消失。據青島新聞網報導,8月開始,COSTA陸續撤離了在青島的全部門店,有些原本COSTA的門店正在裝修新品牌,有些已經換成了別的品牌。
  • 即飲咖啡戰局,可口可樂新品能否搶佔「C」位?
    收購COSTA後可口可樂新即飲產品要在中國上市了近日獲悉,可口可樂將在3月底正式在中國市場推出COSTA即飲咖啡,並在北京首發。這是可口可樂51億美元收購COSTA後,推出的第一款即飲咖啡。即飲咖啡熱鬧非凡品類創新不斷即飲咖啡正在成為各食品飲料巨頭的新戰場。除了星巴克、雀巢、可口可樂推出新品,中國咖啡市場呈現出的增長潛力,也吸引了乳品巨頭蒙牛、伊利,飲品巨頭農夫山泉等企業從中分一杯羹。
  • 別噴我:日本咖啡文化如此繁榮,為什麼那麼多人愛喝罐裝咖啡?
    別黑我,客觀的說,日本的咖啡文化是非常發達的,除了星巴克這樣的連鎖企業,各種精緻的獨立咖啡館也是非常多,而且就品質來講,也能算是世界前列。根據日本咖啡協會的數據統計,日本人平均每天喝咖啡1.6杯,是每天!中國人年均喝咖啡是0.45杯,是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