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社會調查顯示,母胎單身將會成為當代年輕男女戀愛觀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狀態。
這就不禁讓人感到疑惑:越來越多的人,明明條件也不錯,長得也不賴,為什麼他們都不談戀愛?還是他們真的就不想談戀愛?
當聽到「母胎單身」,大多數人往往會投來鄙夷的眼神,既充滿了不認可,也心生懷疑,二十多歲了竟然還沒有談過戀愛,這也太不可思議了?
甚至還有一種聲音:長得條件好的人之所以單身,都是因為她們眼光太高了,什麼人都看不上,東挑挑,西挑挑,所以到最後都剩下了。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長得好看,單身,反而成了一種吐槽和錯誤?
其實導致單身的原因真的有很多,例如不願將就、情感受挫、缺愛自卑等等,這都可能會成為母胎單身的原因。
有時候,不是不想戀愛,而是沒那麼容易戀愛,我來告訴你為什麼?
感情不願將就
相對來說,這一類人的自身條件還是不錯的,在外在、內在條件上都是不錯的,是優於其他一類人的,再加上在感情中一直比較被動,以前都是對方主動追求,可是等來的
要麼就是給人感覺不靠譜;
要麼是急於求成的渣男;
要麼就是那種實在沒啥好感,根本沒法考慮在一起的男生。
對待感情很慢熱的他們,往往不會輕易確定一份感情,但並非是不願為人付出真心,而是在確定一份感情之前,希望能夠循序漸進的磨合,通過時間來奠定一份可以穩定發展的愛情。
這大概就是對於「低質量的社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這句話最好的詮釋吧!
因為清楚自己所追求的狀態,所以不願意隨便去開始一段戀情。
身邊的朋友可能會說,是你要求太高了所以才會到現在沒有談過戀愛!
其實對於他們來說,就好比我有一百塊錢,我可以選擇任何我想喝的飲料,但我要買的那瓶,一定是我愛的。
這就和愛情一樣,雖然我有很多人喜歡,但是我不亂情,我只會挑一個我喜歡的,如果還沒有遇到,那麼我會在不斷提升自己的過程中繼續等著。
所以啊,這類人的要求高就高在過分追求感覺,讓自己一眼喜歡的人還沒出現,那麼其他人都是將就,而不是所愛。
自身情感受挫
母胎單身並不等於從來沒有心動過,有些人真的會出現一段戀愛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的情況。
她們也會在自己開始懂得情感需求之後,身邊出現的令人怦動的人。
但是在嘗試前進的過程中卻沒有得到對方的回應,而導致在之後的社交過程中都保持著害怕的一種狀態。
我之前就遇到過一個小姑娘,在上學期間喜歡上了自己的師兄,單身22年了,小姑娘終於決定要為自己的幸福衝一把了。
努力了兩個月,最後師兄以不想談戀愛拒絕了她,但是沒多久,她就發現師兄戀愛了,原來不想戀愛只是不想跟她談戀愛而已。
以至於到現在,小姑娘碩士要畢業了,還是在單身中,甚至還在每每遇到讓自己心動的男生時也不敢主動向前進一步,就是因為這樣的心態,讓自己錯過了很多的追求者。
也可能是因為他們身邊朋友在感情中受過太多的傷,導致他們隔岸觀火,深怕引火燒身。
那些情感套路,對他們而言,聽著就累,更別說以身犯險了。所以,獨身的人即使清冷,卻也清醒。不像熱戀中的男女,雖然甜蜜,但是執迷。
因為不想受傷了,更不願意去在一個人身上花費心力和時間,害怕最終的結果不是自己所想的那樣,不敢認真、更不敢開始一段新的戀情。
缺愛自卑型人格
現實生活中還有一少部分的人,會因為自己的外在條件或者其他各方面產生自卑心理。
對於戀愛,這部分人保持著憧憬的狀態,但是真正遇到令人心動的人時,卻又止步於此,內心開始變得十分糾結。
這類朋友經常認為,別人喜歡的不一定是真正的自己,而是自己竭盡全力所扮演出來的存在。
假如自己的缺點就這樣被暴露出來,就會擔心對方能不能接受真正的自己,會不會嘲笑自己。
對自己沒自信,還經常否定自己,覺得自己各方面都差勁不值得別人喜歡,和男生說話容易冷著臉、話不多、總低著頭不敢看別人。
所以男生總以為你高傲冷漠難以接近,其實不知道我內心只是缺乏安全感和過分自卑在作祟罷了 。
這類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到家庭關係的影響或者外界的聲音比較大,導致後期在成長的過程中很容易產生自卑感,從而與戀愛擦肩而過。
以上是比較常見的導致母胎單身的原因。
有些母胎單身的朋友會問我,身邊人問她有沒有談過戀愛的時候,自己要不要說實話,如果說自己是母胎單身,別人會不會嘲笑自己,認為自己很差勁,是不是有什麼問題,才會成為母胎單身。
其實這種想法很常見,打開知乎就可以看到「母胎單身20年,我是不是很奇怪」這種話題!
大家沒有必要因為自己是母胎單身而覺得自己很丟臉,覺得自己跟別人不一樣,害怕自己成為大家嘲笑的對象。
我們可以享受單身,因為單身是跟自己講和的過程,不急不躁,不羨慕,不抱怨,好好地了解自己,認識自己,習慣孤獨,不需要聽從誰的建議而選擇將就,更無需因為年齡而放棄自己的原則。
但真正高質量的單身,不僅是指你一個人的時候也能照顧好自己,它還需要你在遇到對的人的時候,擁有隨時結束單身、進入一段感情的能力。
你可以選擇做主動單身的那個人,但一定不要去做被動單身的那一個,而且永遠都要知道愛是需要相互奔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