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未病調理 打造養生高地

2020-12-26 齊魯晚報數字報刊
  
  陽光透亮,樹影斑駁,進入6月,泉城的夏天來了。由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打造的探秘身邊中醫欄目——《壹點探館》帶您走進慈惠仁養生堂。在亞健康調理的路上,他們用簡單的方法還原身體平和的狀態。在養生行業,他們專注沉澱了20年,立足祖國傳統醫學,採用通、調、補、養、美五位一體的健康方法,傳承並創新了傳統中醫之經絡排毒反相學理念。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焦守廣 韓爽       

  慈惠仁養生堂(洪山總店)位於濟南市歷下區旅遊路21737號,洪山公園東側,成立於2000年,是中國中醫科學院養生保健適宜項目推廣基地,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機關服務局認證的亞健康調理示範基地。目前在濟南有13家直營店,在全國有600多家品牌加盟店,成為一個以中醫養生為核心,中醫傳統文化為紐帶的大健康「航母」。
  走進養生堂接待大廳,古色古香的中式裝修,聲聲繞梁的古樂,平復著人們內心的浮躁。醫館二樓是調理區,調理間按中醫臟腑命名,根據名稱調理相對應的病症。其中「腎俞」主要做一些補陽氣的艾灸理療;「肝俞」主要做一些拔罐排毒。
  慈惠仁創始人付海洋告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慈惠仁專注未病調理,著力幫助人們「治未病」。「未病」,按傳統中醫觀點其內涵有三:一是健康未病態;一是欲病未病態;三是已病未傳態。除第一種外,身體已經出現陰陽、臟腑、氣血的不平銜狀態,即身體的亞健康狀態。
  「但很多人一提養生只關注吃穿起居。其實,養生第一條要先養心,中醫有『下士養身,中士養氣,上士養心』的說法。」付海洋表示,慈惠仁在做的,就是讓更多人認識養生的真正含義,即:調養、養護生命。
  立足祖國傳統醫學,慈惠仁推出了創新性的外治發明專利——「用於亞健康調理的經絡排毒膏及其製備方法」,並形成「慈惠仁經絡排毒一元五行論」,用實際行動推動著中醫藥治未病事業的發展。
  付海洋介紹,接下來慈惠仁團隊將梳理每種慢性疾病的調理流程、操作手法、解析經絡排毒所排毒素的成分、二級甲等醫院出具的診療數據等信息,召集專家論證、評審會,開展不同症類的亞健康人群中醫預防指南的研究制訂;規範調理身體各處的酸、麻、腫、脹、痛、癢,以及神經性失眠等亞健康表現的技術方法;進一步增強調理技術的公信力、影響力和說服力,力爭成為行業標杆,使嚴格規範成為行業的自覺行動。
福利來啦!參加艾文化節,免費獲880元灸療一次
  為弘揚傳統中醫藥文化,普及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艾文化及艾灸養生知識,慈惠仁舉辦的濟南市歷下區首屆艾灸文化月活動將於6月25日上午開幕,現場將會進行中醫艾文化展示講解、交流和義診活動。每位參與市民均可獲參觀券一張,憑此券可到店兌換價值521元乾坤圓滿灸或880元的固元大灸(2選1)。活動地址: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旅遊路21737號慈惠仁養生(洪山總店);電話:4008019477、0531-88813721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大型探秘中醫欄目——《壹點探館》,以記者第一視角,用圖文報導、海報、vlog、科普短視頻、VR全景等方式,立體多角度呈現我們身邊的中醫機構。欄目合作電話0531-85196055、微信337170880。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

齊魯晚報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焦點

  • 刁吉祥:臟腑的病機、病證調理及養生(一)
    臟腑的病機、病證調理及養生(一)一、五臟養生:心  附(小腸)心居胸中,心包圍護其外心,心和小腸相表裡,在體為脈又心包為心之外衛,故溫邪逆傳,多為心包所受,而心本髒之病多起於內傷,如稟賦薄弱,髒氣虛弱,或病後失調,以及思慮過度,傷及心脾,都是導致心陰或心陽虛的病因。心陰虛的主要病機為心血虧耗,心陽虛的主要病機則為心氣不足,兩者都能表現為心神不足。若情志抑鬱,化火生痰,痰火上擾,或氣滯脈中,瘀血阻絡,或飲邪阻遏心陽,均可出現心之熱症和實症。
  • 專注亞健康調理 生態產業加速形成
    在廈門,一場新派養生方式變革,乘著數字科技的東風,帶來了市場新商機。19日,在艾幫主產品代言籤約暨「愛幫健行」公益計劃盛典上,全新的便捷式康養產品一一亮相,AI養生模式引人關注。 登錄養生管家系統,接入龐大的健康管理資源,可以隨時隨地對自己的健康狀況進行諮詢管理。「在中國,亞健康問題較普遍地存在,我們希望立足廈門,打造起一條新派健康管理產業鏈。」
  • 預防疾病,調理養生
    癌症病逐漸向年青人發展,,以前談癌色變,現在司空見慣,習以為常。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人民健康。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打造健康中國」;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2016年10月,國務院正式發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黨的十九大報告將「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
  • 《食材調理積病指南》-何洪政
    食材調理積病指南(一):基本概念,即養生、食材、積病、調理概念1、養生:古代稱為攝生、道生、養心、養性、衛生、保生、壽世等等。養生一詞最早見於《莊子內篇養生主》。食材的搭配、配伍使之具有營養全面、均衡、調理、抗病、食療的作用。就像中藥處方有君臣佐使,食藥配伍也可遵循君臣佐使,起到協作增效作用。3、積病簡單講就是指長期生活習慣形成的某種或某幾種營養缺乏、或過剩而形成的營養性、代謝性、功能性疾病。
  • 金鈴頭道湯健康養生調理中心簡介
    本中心主要以特色頭療、皇室採耳、頸肩腰腿疼調理、艾灸、祛寒溼、八大淋巴排毒,八大腺體調理,中醫按摩、刮痧、拔罐、.等養生調理項目為主,為您量身打造全身健康調理方案的一家專業機構
  • 秋冬季調理養生首選膏方
    ……近段時間,在區中醫院門診部,來院諮詢開膏方調理治病的市民絡繹不絕,有帶小孩來開膏方的家長,有職場白領,也有體弱多病的老年、兒童,大家眾說紛紜,訴說膏方養生又治病的優勢。  44款膏方調養身體  區中醫院根據「三因制宜」的中醫學思想,因時、因地、因人制宜,制定其適宜的個性化膏方。
  • 中醫調理話養生冬病夏治三伏貼 專家:不可自行盲目敷貼
    這些宿疾可在陽氣旺盛而未發病的夏季,尤其是在三伏天,通過中藥敷貼等方法進行治療和調理,以減輕在冬季發作時的症狀和病情,從而促進其康復。三伏天指的是夏至過後第三、四個庚日及立秋後第一個庚日,具體到今年來說,是從7月16日開始進入初伏,7月26日進入中伏,末伏是8月15日開始,這幾十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時候,也是貼三伏貼的最佳時機。
  • 養生從瑜伽開始 每日瑜伽「養生調理瑜伽」新課上線
    據報導,目前我國7成以上的人口存在亞健康問題,由亞健康引發的各種疾病,再加上空氣、水汙染、食品安全等外界因素的影響,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健康養生的重要性。既然無法改變大環境,那麼至少可以從自身做起,增強身體素質,提高免疫力,緩慢改善亞健康狀態。瑜伽中的養生之道養生,顧名思義就是頤養生命的意思。
  • 養生路上的調理反應
    1、飯量減少:是新陳代謝加快了,胃動力未解決好。    2、飯量增加了:是胃功能恢復了,新陳代謝也加快後的反應胖了或瘦了是內分泌在調整過程中的反應,尤其甲亢都會胖。瘦了,是體內細胞活力加強了,細胞內的毒素,脂肪大列排出形成的,在服用初期,個別人會出現胖,長肉。
  • 中醫養生方向:不治乙病治未病,提高免疫力才是養生之道!
    大家好,我們您的中醫體質調理師殷醫生何為不治病治未病:意思我們不能等這個病來了你才去治,那就是防病於未然,提高人體免疫力,中醫:補氣養血。那麼我們首要任務是防病提高人體免疫力才是養生之道一、免疫系統的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皮膚及鼻部黏膜,能阻擋90%的病菌;第二道防線:皮膚劃破後分泌的黏液,白細胞;
  • 川贛合作 為攀枝花打造區域醫療衛生高地再添新動能
    四川在線記者 唐子晴12月20日,四川在線記者從攀枝花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獲悉,該院於近日與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成功籤約,雙方將就熱敏灸技術、中醫婦科、骨傷等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為攀枝花打造「康養+醫療」名片和區域醫療衛生高地增添新動能。
  • 【每日養生】打通胃經 穴位打造健康養生
    如果一個人胃疼,多半是胃經的問題,但是膝蓋疼也可能是胃經的問題,腳疼也可能是胃經的問題,還有些年輕人臉上長青春痘,從胃經方面治療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祖國醫學認為,胃主受納、脾主運化,胃氣宜降、脾氣宜升,脾胃的升降功能主宰了胃腸動力的平衡。  俗話說,「十人九胃」、「胃靠三分治,七分養」。可見,注重胃的保養是治療胃病的關鍵之一。
  • 淺析腸道水療SPA淨排對宿便和便秘等的養生調理作用
    "病從口入",腸毒才是萬病之源。腸道內的「宿便」如同臭水溝裡的「青苔」,長時間停滯不能排出,被大腸重複吸收到人體的肝臟再到心臟再到血液循環最後到全身各個器官,於是便產生了疾病和衰老得現象。腸毒在腸道的積蓄易導致腸癌、闌尾炎、痔瘡、腸炎、便秘、體臭口臭等腸道疾病,還會導致體重增加、小肚腩、肌膚發暗粗糙等連貫身體症狀。
  • 專注養生休閒的新型服務平臺
    2020年8月底,在養生休閒行業面臨「前所未有」之困局與挑戰之際,當我們正在努力思索行業未來如何進行突圍,如何進行商業模式創新與變革之時,就在這金秋的收穫季節裡,小編獲悉養生休閒一站式服務平臺「舒服點」即將正式上線運營。
  • 本草元堂健康生活館教你 秋季如何養生
    鍾南山院士在接受採訪時談到「全球疫情還未結束,中國仍然面臨危險,尤其是要警惕第二波疫情的暴發」。張文宏教授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秋冬暴發二次疫情基本上是肯定的」;面對如何兇險的新型冠狀病毒在秋季會再次暴發,我們除了戴口罩、勤洗手、注意消毒、保持社交距離之外,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提高自身的抵抗力,那最好的方法莫過於從當下做起。
  • 三伏天這些「冬病」迎來「夏治」好時機 中醫專家支招特色調理方
    三伏天處於陽盛之時是調理這些「冬病」的好時機三伏天中冬病夏治是每年都有的慣例,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中西醫結合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副教授陶紅在這個時節的門診中常常碰到「熟面孔」,她告訴記者,很多每年都堅持來做治療的慢性病患者,他們的身體狀況一直保持得不錯,順時養生的「冬病夏治」究竟有著怎樣的奧秘呢?
  • 脾胃不好怎麼調理?這樣做,比吃藥方便多了!
    淡紫鈴蘭美食養生個人微信號/QQ:973353893 每天為你更新不同的菜譜,中式西式美食,甜品甜點,粥湯美食
  • 打造國內高端製造業等「六個高地」
    要在全國乃至世界坐標系中找準城市定位,在城市綜合實力方面,要積極推動高質量發展,力爭躋身二線城市;在區域發展方面,要深度融入山東半島城市群和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努力進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第一梯隊城市;在綠色和協調發展方面,要繼續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大力發展文旅、康養等產業,努力打造生態秀美的宜居宜業城市;在對外開放方面,要打造面向日韓、聯通歐亞、融入「一帶一路」的國家縱深開放北方戰略支點城市
  • 嵊州人,調理身體要抓住「三伏黃金時間」,我市各醫療機構「冬病夏...
    什麼是伏前調理 伏前調理,就是通過內服外調,使人體氣血運行通暢,五臟六腑得到滋養,機體功能狀態有了很好的調整,對下一步「三伏天」穴位貼敷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