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能吃辣的地方,究竟在哪?

2020-12-16 懂球帝官方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錦繡人文地理」(id:globalcateg),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清稗類鈔》中,記錄了一則曾國藩吃辣椒的故事。

曾國藩上任兩江總督,有個下屬官吏想要拍他「馬屁」,偷偷賄賂了曾的夥夫。夥夫說,該有的都有了,不用挖空心思整花樣,每道菜上桌之前,給我看看就行了。

過了一會兒,送來一碗官燕,讓夥夫瞧。夥夫二話不說,拿出一個竹管制的容器,向碗中亂灑。

官吏驚呆了,問他在幹啥。夥夫說,這是辣椒粉,老爺每餐都不能少。官吏大吃一驚,他以為曾國藩位高權重,口味應該很講究,至少不至於吃辣。

在那個年代,吃辣是窮人的專利,代表清廉。

01  辣椒是個「舶來品」

眾所周知,辣椒原產於墨西哥,最早跟隨哥倫布的船隊返回歐洲,開始小範圍傳播。爾後,隨著遠洋貿易的船隊抵達中國東南沿海。

口味講究清淡、新鮮的沿海省份並不能接受這種新奇食物。

於是,在杭州戲曲家高濂的筆下,這種特殊的植物有了最早的記載:「番椒叢生,白花,果儼似禿筆頭,味辣色紅,甚可觀。」

現代辣椒盆栽

可見,剛登陸中國的番椒(辣椒)並沒有被直接端上餐桌,而是被移植進花盤,成了裝點江南園林的奇珍花卉。

辣椒被人觀賞了百年之後,直到康熙年間,才被「吃不起鹽」的貴州人搬上了餐桌。

當時,貴州交通閉塞,是南方地區最缺鹽的省份,自己既不產鹽,外面的鹽也運不進來,但鹽又是維持人體體液平衡的重要物質,長期不吃鹽將無法生活。

貴州人以含有少量鹽分和電解質的辣椒代替日常的食用鹽作為佐餐用料,辣椒從此開始走「紅」。

貴州鎮遠辣椒

02  中國最早的「辣」

中國人吃辣椒的歷史至今約有400年,但早在辣椒被搬上餐桌以前,極富智慧的祖先已經體驗過這種舌尖上的快感,那時還不叫「辣」。

先秦時期,民間流傳的五味是「酸、甜、苦、辛、鹹」,而「辛」即在辣椒出現以前,中國人能夠體會到的「辣」。

從先秦到明清,能發出「辛」氣味的調料,是以茱萸、花椒、姜為代表的「三香」。

茱萸

絹地茱萸紋繡,1972年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在湖南省博物館裡,藏有「絹地茱萸紋繡」(殘片),古人甚至將茱萸紋樣做進了瓷器裡面。這些都說明茱萸已經超越了一種調味品,成為了一種文化符號,深深紮根在古代中國人的心中。

在辣椒出現之前,茱萸成了中國人腦海中「辣」的記憶。

大家對它並不陌生,唐代詩人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這裡的「茱萸」即古人重陽節登山佩戴的「茱萸囊」,因為茱萸自身散發出的辛香味,可除蟲防黴。

茱萸

同時,人們用茱萸為食物去腥增香。

與王維同時代的詩人李頎作詩句:「菊花闢惡酒,湯餅茱萸香。」就是說人們在重陽節不僅喜歡喝菊花酒,還喜歡在吃麵時灑上茱萸,增加辛辣。

茱萸喜溫喜溼,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是它生長的樂土,因此得到廣泛栽種。

花椒

花椒

作為三香之首,茱萸的小夥伴花椒,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頻繁活躍於歷史舞臺。

《詩經》曰:「椒聊之實,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碩大無朋。」

這裡的「椒聊」即花椒。花椒多籽,在古代具有多子多福的寓意,常被用作定情信物,饋贈男女。

歷史上,四川一直是中國花椒重要的原產地之一。因此,花椒也有蜀椒、巴椒、川椒之名。有相關記載,在古代的四川人家裡,不是種竹子,就是種花椒。

時至今日,在四川人食譜中,花椒的辛麻,依然是眾多食客嗜之如命的味覺體驗。

生薑

生薑

生薑誕生之初也是用於驅邪,後來,人們逐漸發現了它不一樣的功效。

姜,味辛溫,辛能散之,溫能散寒。

先秦時期,喜歡吃辣的人總在吃飯時嚼上兩口姜。孔子便是其中的代表,傳聞他每次吃飯都要吃薑,不吃薑,食不甘味。

胡椒

胡椒

在傳統的「三香」之外,古代中國的有錢人家還普遍喜歡從胡椒等植物中汲取辛辣感受。

胡椒原產於南亞、東南亞地區,隨著絲綢之路的開拓進入中土。從晉代起,胡椒就廣泛入饌。西晉張華《博物志》一書中記載了胡椒泡酒的藥方:「胡椒酒方,以好酒五升,乾薑一兩,胡椒七十枚,末好石榴五枚,管收計著中下氣。」

那時,胡椒在運輸過程中需要進行幾次中轉,價格相當昂貴。到了唐代,胡椒甚至可以比價黃金,用於替代官員的年俸。中唐宰相元載被抄家時,家裡尚存有約等於今天 64噸重的胡椒,這就算貪汙了。

辣椒出現後,這些中國人最早獲得辛辣來源的調料不再吃香。

生薑、胡椒跌下神壇,成了現代家庭烹飪時常用的闢腥佐料,「茱萸」則乾脆跑到教科書上供學生背誦,唯有花椒,在嗜辣的四川人食譜之中尚存一席之地。

花椒

為什麼中國人的嗜辣口味迅速發生轉變呢?

原因在於,吃辣者,無非都喜歡被辣到之後,口腔中那種「灼痛」帶來的快感。這主要歸功於一種叫「辣椒素」的物質,能使人體心跳加快,唾液和汗液分泌加速,腸胃蠕動加速,強烈的刺激造成的興奮感,導致大腦釋放內啡肽,隨著內啡肽的增加,類似於腎上腺素的多巴胺濃度升高,使人在短時間內處於愉悅狀態。

辣椒中含有的辣椒素比「老三樣」高得多,被端上餐桌後迅速佔領了市場。

一場關於中國人吃辣的演繹,就此展開。

新疆沙灣縣安集海鎮辣椒種植基地

03 中國吃辣地圖

都說不吃辣是一種「社會病」。一項針對飲食狀況的調查顯示,各種口味中,喜歡「辣」的人數最多,佔40.5%。

47.28%的人每天至少吃一頓辣菜,23%的人兩天吃一次,18.78%的人一周吃一次。不過,對於辣的詮釋,各個地區有所不同。

Part1: 川渝地區:糊、麻辣

「又吃火鍋噻,吃兔兒嘛。」

成都火鍋、麻辣兔頭是四川人聚會中吃辣的先頭軍。有人統計,這裡每年消耗2到3億隻兔子,1個人每年用掉1斤花椒,成都人每5頓飯就有1頓是火鍋。

成都火鍋

四川地處中國西南內陸地區,地跨青藏高原、橫斷山脈、雲貴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幾大地貌單元。

由於複雜的地形和不同季風環流的交替影響,四川氣候覆雜多樣。夏季,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會源源不斷的把水汽往我國內陸地區輸送,可以到達四川盆地西部的橫斷山脈地區。

除了東南季風之外,由於四川盆地位於我國的西南地區,也會得到部分來自印度洋西南季風的水汽。

位於四川西面的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稱,水汽很難翻越過去,因此,處於盆地上的四川經常出陰雨多霧的天氣,人們需要用辣來排除體內多餘的溼氣。

不過,秉承川菜「一菜一味,百菜百格」的優良傳統,四川的辣講究的是分門別類,辣得豐富多彩。

不同個性的辣椒,在四川人的手裡玩出了不同的花樣。

川北熱涼粉

七星椒的鮮辣,是四川涼拌菜的最佳搭配,無論是涼拌魚的鹹鮮味美,還是涼粉的清辣爽滑,鮮香味辣總能促進唾液分泌。

新鮮二荊條,清辣爽神且回甜,給油膩的菜品帶來清香的風味。由它製作的泡菜,口感酸香脆辣,回味悠長。

幹辣椒濃縮的辣味,成了眾多當地名菜必不可少的點睛之筆。無論是宮保雞丁的胡辣荔枝小甜味,還是辣子雞的香辣鮮美,都少不了它的身影。

四川人奉行「萬物皆可辣」的信條,從紅油冰淇淋到火鍋底料蛋糕,在這塊火辣的土地上玩「糊「了。

相較於四川,重慶只專注於麻辣一味。在這座吃辣大城裡,辣椒這個外國貨邂逅了本土的好伴侶花椒。

重慶豌雜小面

早晨,它們攜手鑽入重慶人專屬早餐「豌雜小面」中,喚醒重慶人最早的味蕾體驗。

中午,晚上。它們投身於滾燙的牛油當中,從傳統的「水八塊」、毛血旺火鍋到口水雞、水煮肉片等各類「水系列」,它們都一起闖過。

重慶火鍋·燙

在這裡無論是麻還是辣,都不是最純粹的。秉承川渝一家的傳統,講究的麻辣相間,又麻又辣,辣中帶麻,麻中帶香。

Part2: 貴州的辣,千變萬化

在四川隔壁,辣味對於貴州人來說就更加重要了。

過去由於缺鹽,辣椒成了貴州人攝入鹽分的來源之一。經過數百年的發展,今天貴州地區想要吃鹽已經不是難事。但貴州人還是堅持用辣椒來填補自己的一日三餐。

在貴州,辣還可細分為釅辣、糟辣、香辣、鮮辣、酸辣等多種不同層次、不同變化的辣:以幹辣椒、蒜末、食鹽搗成醬汁,拌入雞肉中,猛火爆炒,可吃出食材本身的釅辣。

將幹辣椒碾碎後,加入醬油,辣椒本身的焦香味撲鼻而來。

貴州遵義,村民正在處理辣椒。

遵義一帶民間好用燈籠辣椒,將其搗碎,加入糯米麵、米酒、食鹽等,再密封倒扣,過段時日,即可吃上鮮辣十足的「倒扣辣椒」。

不過,俗話說,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貴州的辣,如果離開了酸,大概是沒有靈魂的。

故而,在貴州人嗜辣的過程中,酸辣始終佔據著重要份額,酸湯時常活躍在黔菜的搭配上。酸湯的種類繁多,大致分為白酸湯和紅酸湯兩種,但不管人們選擇哪種,最終都跟辣椒脫不了干係。

辣子雞。貴州人要「酸辣」,辣椒常被醃製發酵後食用。

不過,要說貴州酸辣的精髓,必然是「蘸水」。如果說川渝的辣是一種演繹美食的烹飪方式——萬物皆可辣。那麼貴州的酸辣蘸水,呈現的就是一個萬物皆可蘸的世界。

此「蘸水」非彼蘸水,貴州的蘸水有幹有溼,幾乎所有的食材提味都離不開萬變的蘸水。

豆花蘸水、絲娃娃蘸水、魚火鍋蘸水、滷鍋香、串串香蘸水...或用油辣椒增香,或用花椒去腥,或用糊辣椒加味,各有安排。

當然也可以直接以蘸水拌主食,三兩米飯輕鬆下肚,舒服!

另外,說到吃辣的全球影響力,川渝地區還需濃油赤醬的火鍋打響名號,貴州只靠一瓶老乾媽就夠了。

Part3: 湖南的辣,辣的純粹

作為嗦粉大省,湖南人吃起辣來,也不甘示弱。

別的省澆在粉面裡的都是頗有講究的各式澆頭,而湖南人簡單粗暴,上來就是一勺滾燙的辣椒紅油。

都說四川人是不怕辣,貴州人是辣不怕,而湖南人則是怕不辣。的確如此,湖南人在吃起辣來就是如此純粹。

湖南衡東特產山樟黃貢椒

這或許與辣椒在湖南本土呆的時間長有關。

首先改變辣椒進入中國後被觀賞命運的省份,就是湖南。

乾隆年間《辰州府志》記載:「辰人(今湖南懷化人)呼為辣子,用以代胡椒,取之者多青紅皆並其殼,切以和食品。」因此,在享用辣味時,湖南人並沒有像貴州、四川那樣精分。

截圖自中新網新聞內容:湖南寧鄉炭河古城在舉辦「辣王」爭霸賽,選手蹲坐在放滿辣椒的水缸中挑戰吃辣椒。

辣是用來吃的,不是用來裝點門面、精緻劃分作配角的。

因此,在湖南吃辣,是不存在微辣一說的。因為,湖南人無時無刻都在吃辣,即便不放辣椒,鍋也是辣的。

在中國吃辣版圖上,湘軍足以抗衡川軍。與川菜中水煮系列一樣,讓人辣得滿臉通紅的湘菜也有一套完整的「口味」系列:口味蛇、口味雞、口味鴨、口味鵝等等。

不過,這些辣口味的知名度卻遠不及剁椒魚頭這道湘菜代表。

剁椒魚頭。湖南人推崇「勁辣」,往菜裡放辣椒,放辣椒,放辣椒即可。

在中國八大菜系中,雖然川菜也以辣為神韻,但代表作卻是一道不辣的「開水白菜」。只有這道代表八大菜系之一湘菜的剁椒魚頭,以辣椒剁碎和魚頭同蒸,鮮辣爽口,色亮味濃,讓全國人民都眼前一亮。

在湖南的辣中,雖有香辣、鹹辣之分,但不管什麼辣,都離不了剁椒。剁椒,以新鮮辣椒為主料,切成小圈或直接剁碎,配以生薑、白酒、鹽、蒜末等即成。

湖南人每做一道菜,只需將這紅豔豔的汁液往菜品上一澆,香辣味撲鼻而來,讓人食指大動。

Part4: 江西:默默無聞的辣,才是真辣

與上述的四川、貴州、湖南相比,江西在吃辣上的知名度似乎不如這三位老大哥。

不過要論起辣度來,也許川、貴、湘三位大佬還不及一個江西老表。江西的辣,沒那麼多講究,也不刻意,仿佛辣一直都在他們的血液中,從未遠離。

江西人炒辣椒就可以被稱之為一道極受歡迎的菜。做法簡單粗暴,直接把辣椒拍扁,丟到鍋裡翻炒即可。初入口,清脆,越嚼越有味,直到最後靈魂深深地顫抖一下。

江西景德鎮地區,辣椒除了可以下鍋炒菜外,還可以跟糯米、糖、鹽等混合蒸熟、晾乾製成像牛肉乾一樣的「辣椒粑」,當零食吃。

江西奉新

有相關研究人員收集了川渝、湖南、貴州、江西、上海、北京等12個省市的菜譜作為樣本,把菜譜中每一種菜所加的辛辣作料(包括辣椒、花椒等)進行詳細統計,並對他們的入菜形式做了口感辛辣度修正,以此來計算出每個地區菜品的辛辣指數。

在這個基礎上將中國的飲食口味劃分為三個辛辣口味層次地區:長江中遊辛辣重區,其中包含江西西南部,辛辣指數151至25左右;北方微辣區,屬於中間層次辛辣指數在26到5之間;東南沿海淡味區,辛辣指數在17至8之間。

據另一組數據顯示,江西是目前全國種植辣椒大省,年產量過百萬噸,為中國八大辣椒主產地之一。

江西婺源家家戶戶的曬秋

每年秋高氣爽時,身在江西農村的人們,紛紛在自家的磚牆、曬架上,鋪開一層層紅豔似火的辣椒,慶祝豐收。

可見,江西的辣,雖然不出名,卻是真辣!

Part5: 花式辣,辣出花樣

與上述以吃辣為己任的省份相比,雲南、廣西、陝西地區吃起辣來就有趣得多了。

身處雲貴高原的雲南,在吃辣上沒有貴州那麼看重。對於雲南人而言,菌菇才是他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材,至於辣,只是給菌菇在口味上增加了更多可選擇性。

每年6、7月是雲南地區辣椒成熟的季節,這個時候的菌菇若能配上剛成熟的當季辣椒,必然能夠產生出別致的風味。

在雲南,人們通常比較喜歡吃一種叫做牛肝菌的菇類,牛肝菌本身即具有毒性,但若加入辣椒猛火爆炒,牛肝菌的毒性即可減弱至消除,因此,頗受當地人喜歡。

如果說貴州吃辣是千變萬化,那麼雲南人吃辣可謂是巧立名目。

芒果蘸配辣椒大概只有腦路清奇的雲南人才想得出來,一口酸甜,一口辣,口感層次豐富。古怪吃辣的雲南,自然也生長著古怪的辣椒。

在雲南西雙版納地區,盛產一種被稱為「涮涮辣」的辣椒,其辣度是川湘地區常用的朝天椒辣度的30倍。估計這種辣,即便是以辣為主食的貴州、以辣為主菜的湖南和「蔫辣」的江西都不一定能承受。

除此之外,在雲南當地還特產一種皺皮青椒。與表皮光滑的辣椒不同,長的彎彎扭扭的皺皮椒看起來很可愛,其實辣度辣度也很高,果肉比較薄,清香熱辣。

螺獅粉

靠近傳統非辣區廣東的廣西,也是一個潛藏的吃辣地區。

受地理環境和人文因素的影響,在廣西西北部的百色、桂林、柳州等地,一來因鄰近雲南、四川和湖南,在吃辣上也佔有較大比例;二來,因少數民族雲集,在飲食上博採眾長,辣味免不了佔有幾分地位,老友粉、賓陽酸粉、羅秀米粉、柳州螺獅粉、桂林米粉都有辣味的影子。

廣西本地人喜歡吃的切粉,以朝天椒四五顆切碎放油鍋中炒香,再拌上切好的米粉,辣的程度,可自行腦補……

油潑麵

傳統吃辣區一般都在中國南方,這是氣候環境和人文因素決定的。殊不知,在北方,人們同樣喜吃辣,如豪爽的東北人和陝西的關中漢子。

受民族文化的影響,在東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每年冬季,大白菜再次上市後,朝鮮族人民總要屯上一批貨,用來製作傳統美食「辣白菜」。

將大白菜對半切開,加入延邊梨、蘋果、蘿蔔絲等,拌上辣醬,密封發酵8-15天即可,口味冰冷香辣。

相較於冰冰涼的辣白菜,在北方的另一頭,關中的漢子喜歡稱辣椒為辣子。

他們在咥(吃)面時,總喜歡在裝有麵食的碗裡加入辣椒粉和碾碎的花生米、芝麻等,再澆上一勺滾燙的熟油,比如油潑辣子褲帶面。

Part6: 由不辣到辣

在傳統印象中,北京、上海以及廣東都是不吃辣的。這主要取決於這些地區本身的優越條件。

辣椒作為食材,是以辣帶給人們的灼熱感,讓人暫時忘記食物的本味,充分投入到辣的愉悅當中。

北京是「帝都」,天下美味盡聚於此。長三角與廣東毗鄰大海,面向世界,物阜民豐,完全不需要以辣椒填飽肚子。辣椒逐漸被送上餐桌後,很長一段時間,這些地區的人們都是不需要吃辣,也是不屑於吃辣。

麻辣火鍋

但隨著川味火鍋的盛行以及新派美食的崛起、餐飲模式的變更,人們更易接受美食的多樣化。再就是現如今的北京、上海、廣東地區,都屬於經濟發達地區,相較於全國大部分地區而言,大都市的生活節奏明顯更快,快節奏的生活自然導致人們壓力陡然上升。

辣椒這種可以給人們提供快感的食物,自然也開始受到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喜愛。

之前發布的一組《北京吃貨大數據》顯示,在八大菜系中,北京人更熱衷於選擇吃川菜、粵菜和湘菜。川菜和湘菜,尤以辣著稱。

在長江出海口的上海,儘管人們活得很精緻,但不可否認的是,辣這種最開始屬於「窮人」的味道,也被上海人看上了。

根據近年來各大餐飲平臺用海量數據得出的結論,在團購美食和外賣送餐業務中,全國哪裡的吃貨最愛吃辣?結果居然是上海人。

來源: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X淘寶吃貨

而在全國最不能接受辣的省份——廣東,儘管清水打邊爐依舊是主調,但是最不能吃辣的廣東人也逐漸走向從不辣到微辣,再到辣的轉變。

根據前幾年某企業公布的《中國城市吃辣報告》顯示,各省吃辣地域分布,廣東佔比19.1%,排在第二位。

在吃辣上,廣東人也逆襲了!

民以食為天,同一種味道,將我們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縱覽各地吃辣風俗,辣味的背後,詮釋的都是地道的風味人間。

這就是,屬於中國人的「辣」。

創作團隊

撰文:大唐梁金吾

圖片:圖蟲創意、攝圖網,部分截圖自視頻《大師的菜》

...   完   ...

相關焦點

  • 中國最能吃辣的三個省,一個不怕辣,一個辣不怕,還有一個怕不辣!
    這極高的評價就體現了美食在大家心中特別的地位,美食種類千萬,但是最特別最讓大家印象深刻的一定是辣!「無辣不歡」成了大家口中的標準,但凡一頓飯裡面沒有辣椒菜,那估計這段飯即使再珍饈美味,食之也寡淡無味。喜歡吃辣的地方很多,但是最能吃辣的掰掰手指數數也就那麼幾個。坊間還有說法,說這幾個能吃辣的省份為了「最能吃辣」這個名頭已經明爭暗鬥好多年了,那你知道中國最能吃辣的三個省份是哪三個嗎?
  • 中國,哪裡的人最能吃辣?
    古代的貴州苗族土司地區,山區地形複雜,能種植作物少之又少,食物匱乏,當地居民只能吃一些寡淡的雜糧度日。但是作為最早的吃辣地區,辣椒尤其適合長在這裡:種植起來佔地面積小,栽種門檻低,還產量高,四月播種六月就能收穫。而且,收完一茬,沒過多久又能再長一茬,斷斷續續能吃上大半年。
  • 浙江最能吃辣的地方,招牌美食辣到直接飆淚,川渝遊客都招架不住
    導讀:浙江最能吃辣的地方,招牌美食辣到直接飆淚,川渝遊客都招架不住 帶你日行三千裡,吃貨相見泯恩仇,RR帶你看世界,大家好,我就是那個靠臉吃飯的小R。
  • 外國人究竟最喜歡哪幾種中國零食呢?
    中國特色美食數以萬計,如今,不少外國人也喜歡我們上了一個中國傳統美食,除了對於那些飯店酒樓中的大菜之外,他們還愛上了自己不少發展中國的零食,甚至有不少學習外國學生朋友可以回國的時候企業還不忘帶上幾十斤的中國作為零食。那麼,外國人究竟最喜歡哪幾種中國進行零食呢?
  • 中國最具代表性的5種地方特色美食,快看看你吃過哪一種!
    中國最具代表性的5種地方特色美食,快看看你吃過哪一種!中國地大物博,中國的美食也是各有千秋,味道差異也很大,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幾種中國最具特色的地方美食,看看你吃過幾種。北京烤鴨北京烤鴨可以說是我們國內最有名氣的一種美食了,不要說我們國內的朋友,很多外國朋友到了北京也會專門去吃一次北京烤鴨,小編感覺味道都差不多吧,價格可是貴了不少呢。重慶火鍋火鍋各地都有,但是最好吃的要屬重慶火鍋,不過不喜歡吃辣的朋友還是不要輕易的嘗試重慶火鍋哦,真的能辣的你掉眼淚的。對於像小編這樣無辣不歡的人,看到圖片都流口水了。
  • 中國十大最能吃辣城市,十個最辣代表菜,一口辣到你心火燒!
    「辣」味被評為中國人最愛的「至尊味道」。在中國,很多地方都喜歡吃辣,有的甚至無辣不歡!而要說到最能吃辣的城市,相關機構評出了這10個城市,並選出了10個最辣的代表菜,據說,這些菜,一口就能辣到你心火燒!今天讓大家一起來看看是哪些菜! 以下城市排名不分前後!
  • 中國最能吃辣省份,哪個排名第一呢
    原產於墨西哥的辣椒自明朝末期傳入中國起就把中國人徵服了,深受人們喜愛,尤其是有些城市更是吃辣椒吃得猛烈呀,沒有辣椒是吃不下飯的。那麼在那麼多個能吃辣的省份裡,哪個是最能吃辣排行榜的第一呢?吃上一口讓人從舌尖辣到大腦,瞬間從嘴唇紅到脖子根,卻又停不下來。不一會一桌的人個個面紅耳赤,兩眼通紅,大汗淋漓,在溼度比較大的重慶能出汗把身體裡多餘的溼氣排出來那叫一個痛快呀。所以在重慶無論大人小孩都能吃辣,吃辣已經成為一種本能了,上火這種事重慶人是不能理解的。
  • 最能吃辣,脾氣最大,而且最想當家的,是哪幾個星座的女生呢?
    俗語說:「能吃辣,能當家」。 也因此,一般口味比較重,吃辣比較厲害的女生,一般在性格上就有三個特徵:1.性子比較急,脾氣比較大。2.比較強勢,什麼事情都喜歡自己說了算。3.性格比較直接,不喜歡囉嗦的人,也不喜歡麻煩的事。
  • 10種「勁辣好吃」的泡麵,辣出香腸嘴也要吃,你最愛哪一款?
    咱們身邊都不乏很能吃辣的人兒,小汐每次跟朋友去吃火鍋,為了照顧我這個有辣心沒辣體的「負累」,都會點個兩全其美的鴛鴦鍋,而本人的操作是這樣der……素菜和能吸湯的豆皮之類全部刷清湯這一邊,肉類和丸子這些不太蘸辣油的全都不死心地扔到旁邊的紅油辣鍋裡
  • 中國最能吃辣的4個省,吃辣椒就像青菜白飯,四川都靠邊站
    哈嘍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吃貨少女,烹飪美食並品嘗它,是我最喜歡的時刻!吃辣是中國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說起吃辣,大家一般都會想到南方幾個地方,比如說四川,湖南等地方。接下來我們就來分析下,哪個省份最能吃辣。
  • 中國最辣的10大城市,太愛了
    你喜歡吃辣嗎?其實辣不是一種味覺,而是一種痛覺~吃完還叫人上癮,對辣簡直欲罷不能,太愛了。確實沒辣味的美食常常被拒絕!吃涼皮得有辣椒油,火鍋、臭豆腐、炒飯更別提了,炒菜都得放點老乾媽,在中國愛吃辣的城市真不少!而且每個地方偏愛的辣味不一樣,最愛吃辣的十大城市,有哪些呢?
  • 你能吃辣?最辣的辣椒你敢挑戰嗎!
    最近一點菌做了一個小調查,你認為哪裡的人最能吃辣呢?
  • 辣!辣!中國到底哪裡的辣最好吃?
    圖/網絡-風物君語-無辣不成歡和喝酒一樣,中國人吃辣特別能吃出攀比心理。圖/視覺中國湖南人吃辣吃得香,還和「嗦」字訣脫不開關係。名滿天下的湖南米粉自不必贅述,即便火辣辣的夏天,街頭都隨處可見汲著拖鞋嗦著粉的湖南人,《一碗米粉裡,藏著他們「嗦」不盡的潑辣直爽》。
  • 老外評選全球最辣方便麵!中國居然墊底?!
    第10名:【中國】今麥郎麻辣牛肉麵今麥郎是中國家喻戶曉的品牌,也是唯一進入這份榜單的中國方便麵。這款麻辣牛肉麵的湯汁超級無敵辣,麵條也非常筋道,喜歡吃辣的小夥伴千萬不要錯過!三養火雞面的辣已經到達變態級別,後勁真的強!料包都沒放完,已經辣哭了,但是真的還是挺好吃的 ,想挑戰自我吃辣極限的朋友,可以試一下~
  • 最辣方便麵匯總,據說最能吃辣的人都只敢吃三口,你敢試試嗎?
    那就是無辣不歡的人!emart哈瓦那辣椒拉麵 勁辣指數:★★★★★這款巨辣的泡麵來自韓國,已經連續五年登上辣麵榜單冠軍寶座!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除了直接把辣椒油倒下去之外沒有任何泡麵能辣過它,哈瓦那辣椒就是傳說中的魔鬼辣椒,辣得非常殘暴;湯汁持續地傳遞辣度,簡直讓人瘋狂。你敢用舌頭舔燃燒的蠟燭嗎?
  • 吃辣自虐:辣椒的魅力究竟何在?
    是的,你時不時地需要在平庸現實中得到一些刺激。辣椒素通過刺激細胞,在大腦中形成了類似於灼燒的微量刺激的感覺,不是由味蕾所感受到的味覺,而是一種痛覺。所以,其實不管是舌頭還是身體的其他器官,只要有神經能感覺到的地方就能感受到——辣!
  • 全球最辣的辣椒排名和全球最能吃辣的國家Top10
    不辣不過癮,辣味有史以來就一直受到世界各地人們的喜愛,當辣椒刺激味蕾的那一刻起,那種感覺對於喜歡吃辣的人來說用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爽死了」,今天玩哪兒小編要帶大家盤點一下世界上10大最能吃辣的國家,看看哪個被你猜到了!第十名:希普卡辣椒
  • 四川、貴州、湖南,到底誰最能吃辣?辣椒醬見分曉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很多美食雖然食材差不多,但是調料存在較大差別,所以味道差別也比較大。我國有很多省份都喜歡吃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四川、貴州和湖南,這三個省份到底誰最能吃辣,一直以來爭論不休。其實從當地的辣椒醬就可以看出來。
  • 湖南人年均消費辣椒100斤 不愧是最能吃辣第一名!中國各省吃辣能力...
    另據武漢晚報:中國各省吃辣能力排行榜熱傳 湖南貴州領銜全國追求更辣,是「非主流」辣椒,還須「辨味」近日,微博上流傳著一個「中國各省吃辣能力排行榜」,湖南以最能吃辣排在第一位,貴州第二,四川和重慶並列第三,湖北排名第五,其代表辣菜為鴨脖。
  • 中國最辣的六種美食!不是吃辣的人,第2道還沒吃完,就被辣哭!
    導讀:中國最辣的六種美食!不是吃辣的人,第2道還沒吃完,就被辣哭!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每個人的口味也不相同,有人喜歡甜的,有人喜歡酸的 有人喜歡苦味的,辣全球流行,那麼我中國最辣有哪些?前些時間就有朋友給我推薦了6道她眼中中國最辣的6道菜!第二道沒吃完,我以被辣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