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某公司當小職員的樊樺很不開心,因為他發現自己天天辛苦上班,早出晚歸,有時還要加班加點,卻每月只賺4000多元,還不如鄰居老王夫妻退休在家,輕鬆拿著5-6千元工資,這也太不公平了。對此,我們認為,小孫在認識方面存在錯誤,小孫的工資是企業根據他的貢獻支付的勞動報酬,現在民企的薪資待遇都不會很高。而隔壁鄰居老王的養老金是社保基金統一發放,兩者完全是不同的支付系統,並不具有什麼可比性。
平心而論,2019年全國平均養老金只有3000元,能夠領到5000元養老金的人確實也不會很多,主要是在北、上、深等特大城市多一些,因為大城市企業經濟效益好,職工的收入也比較高,而且都能頂格替職工交納養老金,如果連交幾十年養老金,那麼養老金拿得相對較高一些也很正常,而中小城市企業效益相對差一些,當地人工資水平也不高,社保交得少,時間能交足15年就不錯了,所以中小城市退休人員拿得退休工資就會少一些。
現在問題是,如今一個月能拿到5000元養老金的人,都是從事什麼工作的呢?
第一,特殊地區的職工養老金普遍較高。根據資料顯示,2018年全國離退休職工平均養老金超過5000元/月的只有西藏這一個地區。因為西藏的人口比較少,福利待遇也比較好。到2019年,退休人員養老金約為5095.8元,所以西藏這個地方是比較特別的一個地區。
第二,養老金是壟斷國企職工拿得較高一些。比如電力、菸草、燃氣、石油等壟斷國企工作的退休員工是最容易實現一個月養老金達到5000元的目標。想想原因也很簡單,如果你年輕的時候進入到這些企業,基本上是做到退休,國企也會一直幫你交社保交下去,而由於國企效益較好,肯定是頂格交納社保,結果是這樣的國企退休人員拿得退休工去外面超過5000元的比較普遍。
第三,除了國企職工外,公務員、教師、醫生等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職工中,每個月的養老金超過5000元的也有很多,甚至有的人能使到七八千元。這些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平時福利待遇好,社保繳費的標準也很高,有的人還主要要求少拿點工資,也要讓自己多交一些社保,這樣不僅晚年有更豐厚的保障,還能拿公積金買房,這類群體退休後能拿養老金自然不會低。
第四,私企業中也有人退休後的收入比較高,主要有兩類人:
第一類,私企的高管,不僅是繳五險一金,而且再繳納企業年金;第二類,高科技私企職工,平時收入高,待遇也不錯,退休後也會享受較高的養老金待遇。
現在有一些人辛辛苦苦上班一個月,卻到手工資還不如退休人員收入高。實際上,那些一個月拿5000元以上養老金的人,幾乎都是從事優質的工作崗位,平時福利待遇也不錯,再加上社保繳納得多,時間又比較長,所以退休後拿到的養老金就不少,這種情況比較多見,並不奇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