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稅收大數據透視經濟活力」系列觀察三 稅費「減法」換效益...

2020-12-14 荊楚網

編者按:國家稅務總局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全國新增減稅降費累計超過2萬億元。隨著各項宏觀政策的加力提效,我國企業銷售收入增速總體呈現逐季回升向好的態勢。作為觀察經濟運行的「一扇窗」,稅收大數據既能反映經濟運行總體情況,也能助力市場主體有效對接資源、提升效率。人民網財經特別推出「從稅收大數據透視經濟活力」系列觀察,通過增值稅發票等稅收大數據,透視我國經濟運行發展態勢。

作為最具活力和發展韌性的市場主體,民營企業經營收入的穩步上升,正折射出中國經濟企穩向好的大趨勢。稅收大數據顯示,10月份,民營經濟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8.7%,1至10月份累計增長5.1%,高於全國企業總體水平1.9個百分點。

疫情影響下,今年年初,許多小微企業出現資金缺口,稅費減免「真金白銀」的紅利,是不少民營企業走出困境的重要助力。

在浙江省浦江縣的一家服裝廠裡,老闆孫必輝告訴記者,「多虧了減稅降費政策,我們才能撐過困難時期,現在我們的銷售額已經恢復到了去年的九成。」截至10月底,鮮豔服裝廠已享受社保費減免9萬餘元,預計到年底,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還能減免近16萬元。

市場商鋪生意興隆,景區也在恢復生機。東陽市盧宅景區,生意漸漸紅火起來。「今年以來,我們公司已累計享受了疫情期間提供生活服務減免增值稅8萬餘元、社保費減免15萬元。」東陽市一家文旅公司負責人葛燕芳說,減免的稅費讓景區內的個體戶信心不斷增強。

除了享受到稅費減免,不少小微企業還得到延緩繳納企業所得稅的政策助力。「公司在崗員工有293名,疫情發生後,發放員工工資成了最大難題。」新疆一家負責保安服務的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企業去年享受到減免企業所得稅19萬元,今年又享受到近2萬元的企業所得稅延緩至明年1月繳納的好政策,這才得以渡過難關。」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10個月,我國民營企業實現進出口總值12萬億元,同比增長10.5%,佔我國外貿總值的46.2%,比去年同期提升3.9個百分點。進出口增長和比重均有提升,民營企業強大的貿易活力愈發顯現,外貿穩定器作用更加突出。

在廣東汕尾,一家生產觸控螢幕等產品的公司以往的訂單主要出口歐洲國家。受國外疫情影響,企業面臨開工延緩、工人緊缺、訂單銳減、貨品積壓和資金流短缺等嚴峻問題。面對困境,企業及時轉變經營模式,轉產升級多條生產線,出口轉內銷,牢牢穩住內銷市場,同時打通外貿市場。

「我們企業今年1至10月份出口金額超31億元,減稅降費紅利的釋放給我們企業注入了信心,增添了發展動力。」該公司財務總監詹海平說道。據了解,截至今年10月份,該企業國內市場銷售總額為139億元,佔比75%以上,保障了企業總體銷售情況平穩。

在安徽,一家主攻香料生產出口的香料公司,受疫情影響,出口受阻,急需拓展國內市場。阜陽經濟開發區稅務局迅速通過增值稅發票系統進行數據比對,為企業匹配下遊企業。「稅務部門幫我們迅速匹配到20餘個優質下遊企業,我們對接效率更高,極大節省了機會成本,由此實現銷售額增長520餘萬元。」企業財務負責人李曉輝介紹道,「1-10月份,企業僅上海、江蘇、浙江三地的銷售額就達到963萬元,稅收大數據幫助我們積極應變,快速打開國內市場。」

用稅費的「減法」換取企業效益的「加法」,今年以來,稅務部門積極作為,持續推動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措施落地,助力民營企業復工復產,推動民營企業轉型升級。

相關焦點

  • 稅費紅包精準落地「稅收力量」助推河北經濟穩中行進
    去年以來,河北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用稅費的「減法」換取企業效益的「加法」和市場活力的「乘法」,成效已經顯現。在河北兩會會場,減稅降費問題再度成為各方關注的熱點話題。王玎 攝河北省人大代表、省稅務局局長盧自強介紹,河北去年全年實現稅費收入7214億元,同比增長2.7%。新增減稅降費799億元,其中新增減稅642億元,新增降費157億元。具體來講,深化增值稅改革包括的降低稅率和擴大抵扣、加計抵減、留抵退稅這「一主三配套」措施,實現整體淨減稅343.8億元,39.1萬戶納稅人受益。
  • 「站在C位的中國經濟」稅費負擔、辦稅成本雙降 企業活力、營商...
    央廣網北京1月13日消息(記者劉柏煊 張茜)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新年特稿《站在C位的中國經濟》,今天(13日)帶來稅務篇上篇:稅費負擔、辦稅成本雙降,企業活力、營商環境雙提升。
  • 稅收支持 「小店經濟」向陽而生
    稅務部門精準落實各項稅費優惠政策,將稅收支持送到街頭巷尾,助力「小店經濟」向陽而生。「小店經濟」重拾往日紅火落實落細稅費優惠政策、多元化提供「非接觸式」辦稅服務、進一步優化稅收營商環境……今年以來,國家稅務總局烏魯木齊市稅務局用好用足各項助力中小微企業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助力城市恢復煙火氣息。
  • 推動創業創新優惠政策落地 溫州用稅收「減法」換雙創「加法」
    近日, 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2020長三角·溫州創業創新大會、2020中國·溫州民營企業人才周等系列創業創新活動在溫州相繼召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氛圍空前濃厚。在推進「雙創」的浪潮中,溫州市稅務部門積極推動創業創新優惠政策落地,用稅收減法換取「雙創」動能加法,助力溫州經濟高質量發展。高校向來是創業創新的主陣地。在本月中旬舉辦的2020長三角·溫州創業創新大會上,浙江東方職業技術學院展示的全身運動SOFEBIKE移動健身器引人注目。
  • 江蘇稅收大數據助力產業鏈加速「轉動」
    江蘇稅務部門充分發揮稅收大數據優勢,從企業生產經營、政策落實、資本市場等多個維度入手,精準排查企業涉稅需求,集成「鎖」定優惠目標企業,打通企業在產業鏈、資金鍊上的痛點、堵點,為復工復產按下「加速鍵」。作為風電產業鏈條上的關鍵一環,電機企業復產狀況事關整個產業鏈能否順利運轉。
  • 從噼裡啪啦手打鐵算盤 到彈指如飛稅收大數據
    特區稅收事業發展作為深圳改革沃土的豐碩果實之一,也是深圳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和例證。一代代稅務人繼承敢闖敢幹的「拓荒牛」精神,不斷創新稅收徵管模式,持續優化納稅服務,靈活運用信息化手段,將稅收工作推上了現代化進程。
  • 青島市市北區稅務局:巧用稅收大數據 助力國際郵輪母港區建設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李瑤 通訊員 孫敏捷 青島報導  為助力國際郵輪母港區建設,市北區稅務局通過了《市北區稅務局服務國際郵輪港產業發展專班工作方案》,並於近期對如何巧用稅收大數據助力國際郵輪母港區建設工作進行了下一步部署
  • 高水平打造稅收營商環境最佳體驗區
    優化稅收營商環境,是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助力「六穩」 「六保」的重要保障。今年以來,常州稅務部門緊緊圍繞「推進納稅便利降低企業成本」目標,積極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實行辦稅繳費便利化改革,實現稅費負擔、辦稅成本「雙降」,促進企業活力、營商環境「雙升」。
  • 房地產稅費計算公式 房產稅的稅收優惠政策
    作者: 衡水特價房在購買房子的時候大家都找到需要交納一部分稅費,這個稅費不僅一手房源要交納,二手房源也是需要交納的部分,那麼房地產稅費計算公式是什麼呢,根據具體的房屋總價格以及稅費相關的問題來計算不同的費用情況。
  • 7000塊錢的手機,1000塊錢的稅費,原來稅收無處不在
    7000塊錢的手機,1000塊錢的稅費,原來稅收就在我們身邊,人人都是納稅大戶。這幾天無意翻開了之前買手機的發票,被高額稅收震驚了。標價7000元的手機價格中包含1000元的稅費,這不就相當於我們替企業交稅了嗎?
  • 雲南舉行減稅費優服務 助復產促發展新聞發布會
    (三)大數據運用盡力,不斷服務大局精準施策  這段時間,雲南稅務充分利用增值稅發票等稅收大數據,充分挖掘疫情影響下雲南企業復工復產特點及問題,梳理產業鏈、供給端、需求端等方面需要解決的問題,深入開展企業復工復產和經濟運行情況分析,形成了一批有一定質量和深度的分析產品,既為黨委、政府提供決策依據,也為企業提供精準服務。
  • 減稅降費300億出口退稅112億,稅收優惠助京企恢復「元氣」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產生嚴重負面影響,但一系列稅費優惠政策的及時落地,不僅為北京市復工復產按下了「加速鍵」,也暢通經濟循環穩住了企業的訂單。眼下,一系列「減、免、緩」等各類涉稅政策不斷疊加實施,為疫情影響下遭受「旱災」的本市企業送來了「及時雨」。受疫情影響,資金緊張成為許多復工復產企業的「心病」。市稅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本市稅務部門聚焦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指導企業享受支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業稅收優惠政策。
  • 邢臺經濟開發區128家工業企業稅收大增的奧秘
    今年以來,河北省邢臺經濟開發區以「畝均論英雄」改革為契機,嚴格落實《邢臺市工業企業差別化政策八條意見》,將128家佔地3畝以上的工業企業按照畝均稅收高低和「一高兩低」門檻分為ABCD四類,在投資、用地、用能、財政補助和信貸等方面實施差別化政策,加大對A類企業的激勵扶持,促進B類、C類企業加快提升,倒逼D類企業轉型或淘汰出清。
  • 麻辣財經:2020這些稅收大事,大家都特別關注
    2020年,有哪些稅收新聞令你印象深刻?是在個人所得稅APP上完成2019年度彙算,「非接觸式」辦稅大力推行,還是國家出臺的一系列稅費優惠政策? 1月14日,2020年全國十大稅收新聞評選活動揭曉。
  • 稅收宣傳月春風送暖 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4月1日,以「減稅費優服務助復產促發展」為主題的第29個全國稅收宣傳月正式啟動,德宏州稅務部門多渠道開展稅費優惠政策宣傳活動,把稅收春風送入千家萬戶、吹過國門吹到「一帶一路」,為企業保駕護航,為經濟平穩發展助力。
  • 多地稅收大數據顯示: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步子更穩了
    經濟日報記者近期從多地稅務部門了解到,根據稅收大數據統計,不少外貿企業正在加速出口轉內銷,而且步子越來越穩。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稅收經濟分析數據顯示,4月份廣東地區出口企業的內銷金額已突破去年水平,而5月份內銷金額則與4月份基本持平,6月份內銷金額同比增長3.8%。
  • 鄯善縣稅務局發揮稅收職能作用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為營造良好的稅收營商環境,國家稅務總局鄯善縣稅務局充分發揮稅收職能,聚焦納稅人繳費人需求,提升辦稅服務質量,積極落實各項稅收優惠政策,讓政策紅利快速直達市場主體。  黨建引領,助力稅收優惠政策落實  位於鄯善縣的吐魯番樓蘭酒莊股份有限公司是吐魯番葡萄酒行業的龍頭企業,擁有獨立的科研、種植、生產及銷售鏈條,每年生產各種葡萄酒達5000噸以上,其生產的「樓蘭古堡」「樓蘭深根」系列遠銷疆內外,已成為吐魯番葡萄酒的一張名片。
  • 三道減法題 減出輕裝GDP
    在文明生態建設中,東麗人用三道減法題,給出相反的答案。 最近,天鋼集團主動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三項汙染物排放納入國家環保部在線監控系統,這意味著國家環保最高權力機構每天24小時都能了如指掌地掌握天鋼汙染物排放情況。
  • 向上的長沙——樓宇經濟觀察
    樓宇經濟顯活力 長沙高樓不斷湧現,「億元稅收樓」已達45棟 在長沙市芙蓉區,有個被人們稱為「中部第一街」的定王臺街道,這條街道共有63幢寫字樓,年稅收超過億元的樓宇就有5幢。其中一棟2011年就實現稅收5.28億元,比湖南西部一個大縣的年財政總收入還多。 「億元樓」刷新了人們的認知,也成為了城市的標尺。曾如鳳毛麟角的「億元樓」如今已在長沙遍地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