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微博更新的幾條骨盆對比照引起了課程諮詢手機的巨大震動,很多小夥伴都對骨盆歪斜的問題感興趣
有擔心骨盆傾斜導致身高變矮的
有詢問什麼才是正確走路姿勢的
還有萬年不離不棄催視頻的
這次文章就給大家排排雷
哪些問題可能會造成骨盆傾斜?
像圖中這樣癱坐在沙發上,又蹺著二郎腿的習慣會更快導致脊柱兩側肌力差異,造成脊柱側彎、骨盆歪斜的問題
蹺二郎腿一時爽,骨盆脊柱受不了
A圖中左腿翹在右腿上,本應分擔一半重量傳遞的左大腿後側沒能接觸地面,使骨盆整體向左傾斜,人體保持平衡自然會讓腰椎、胸椎代償來保持頭部的水平
代償後的結果如B圖所示,蹺二郎腿使骨盆向左側側傾,腰椎向左代償保持上半身水平,導致脊柱側彎和高低肩的問題
在我們看來,受傷簡直是人類健康、體型體態的頭號敵人,多數較輕的受傷在當時並不會有很大的影響,但是由一個小傷病引起的代償最終可能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最後形成了讓人不得不重視的問題表現
嚴重的受傷導致骨折或者器官損傷的自不用提,人人都知道會對身體造成影響,比較小的受傷、甚至說很多年前的一次受傷經歷是如何能影響到現在的身體、面部表現的呢?
比如小腿後側出現了一處燙傷,最初只會造成行走的不便,但隨著瘢痕組織的形成,燙傷這條腿的力線開始紊亂、出現代償,日常動作中腿部應該完成的動作幅度由其他部位協助完成,而骨盆和足踝就是代償的受害者。
因此腿部的傷病史是造成骨盆歪斜、脊柱側彎的一大主力軍。
這位學員的骨盆後傾就是由於
身體傷病史逐漸代償造成
七月一期線上課程今天開始招生
有改善面部、身體的小夥伴
掃描上方二維碼諮詢矯正建議吧!
大家可能對視覺差異不甚了解,簡單來說,就是你哪一側的眼睛看東西更清楚,大腦就會把這側眼睛當做「主視眼」,同時因視覺信息在大腦所有信息中的重要性和佔比,身體會被調動,以配合主視眼看得更清晰
上面這個測試可以幫你測試出你的「主視眼」是哪一側:雙手括在一起形成一個圈,把電腦或者什麼小物件框在其中,依次閉左眼和右眼,看看閉哪一隻眼睛的時候圈中物體的偏移量更大,閉上的那隻眼睛就是你的主視眼
如果你正在玩手機的話可以試試下面這個方法:
盯著下面這個字看
白
依次閉左眼、閉右眼。當你發現閉哪隻眼睛「白」字變了位置,你就找到了你的主視眼
主視眼本身不會對骨盆、體態造成影響,但是主視眼會帶來以下的問題:
為了讓主視眼獲得更大的視野,頭部會向輔助眼一側旋轉;
身體力量逐漸偏向主視眼一側,出現右利手、左利手;
行走兩側步幅不同,步姿不正確。
錯誤的行走姿勢既可以是表現,也可以是成因,或二者都有。有的朋友會覺得走路姿勢萬年不變,為什麼只有最近這段時間才開始覺得對身體有影響呢?
「走路姿勢不變」只是大腦對你的欺騙,因為相比視覺、聽覺提供給大腦的重要信息來說,走路這一平淡無奇的信息反饋不值一提,只有你特別注意時才會發現:哦,原來我的走路姿勢是這樣...
就像是關注晚上睡覺時,舌頭放在嘴裡什麼位置一樣,開始關注走路姿勢後可能會發現越走越彆扭,再關注一會就不會走路了
而且人體的自我調節能力(也可以叫做自我代償能力)十分強大,機器人掉了個輪子就走不動了,而我們崴腳之後活動下腳腕又可以接著走,只不過這時候扭傷的腳發力更小,未受傷側的腳發力更大而已
因此,錯誤走路姿勢的成因就有了:
因受傷代償導致的不良步姿;
因身體左右力量不同帶來的步姿差異;
步姿本身存在問題(先天疾病等)。
什麼樣的走路姿勢是正確的?
長按識別上方二維碼進入視頻訓練
雖然叫做仙女步,但其實是大家都適合練習的動作。平時的走路姿勢可以將仙女步動作幅度減小,用到每天的行走姿勢上
當骨盆的位移發生時,既可以只有其中的一種:只有前傾或者側傾;
也有可能是幾種問題共同影響:即有骨盆前傾,又伴隨著側移或者旋轉
當我們存在骨盆前傾的問題時,儘管它從體表和X光影像上都可能只有輕微的表現,但是從本體感受上來說,每一次伸腿走路的奇怪感覺、坐下時不蹺二郎腿就會不舒服、躺在床上睡覺感覺身子是歪的這種感受卻是真實存在的
於是有很多人處於這樣的尷尬境地,搞不清楚自己的身體到底怎麼了,總之就是覺得走路不舒服、躺著也不舒服,去醫院檢查沒有結果,醫生也很困擾
「你沒病老跑醫院幹嘛呀?」
但是這不是醫生的問題,醫院不是調整體態、糾正發力的地方,你帶著渾身的不舒服跑去醫院,醫生很無奈,雖然能看到骨盆存在歪斜、前傾等這樣或者那樣的表現,可是這不是一種疾病啊:X光上顯示的骨骼結構全部正常,甚至還能看到含水量豐富的白色椎間盤
不是疾病沒辦法下診斷,沒有診斷更不能開藥,況且骨盆前後傾的問題也沒有藥物治療的選擇,醫生為了照顧你「看病」的心理,最多可能診斷成腰肌勞損,並且開具幾貼膏藥、叮囑你注意休息,以期你骨盆紊亂前傾後傾帶來的不適感能夠自己消失
直到量變積累促成質變,骨盆前傾的不適感終於有了成果,身體出現疼痛再到醫院一檢查,終於發現「原因」了
「我就說呢,你這是腰突早期!」
如果在診斷時就發現骨盆前傾、椎間盤受力加大的問題,通過動作或者其他方式進行有效的調整就完全有可能避免腰突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