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女孩鋼釘穿膛不告訴父母:是什麼讓孩子失去求助父母的本能?

2020-12-23 福林媽咪

文|福林媽咪

一個6歲的小女孩去爸爸的工地玩耍,結果在收拾工具準備回家的時候,女孩一不小心觸發了氣釘槍,一枚鋼釘直接射進了女孩的胸膛。

由於當時沒有流血,女孩兒怕被責罵,所以就一直忍著沒說。

可是到了晚上,胸口開始疼痛,最後忍不住了才去告訴父母。

後來女孩兒被送進了醫院,檢查後發現這枚鋼釘長達7釐米,距離心臟只差26毫米!

不過女孩兒是萬幸的,躲過了死神,現在也基本康復了。

這是前段時間看到的一條新聞,發生在江蘇常州。

但是通過這件事,細想一下又覺得女孩的家長做得有些失敗。

在孩子的世界裡,父母是最親近的人,當孩子受了委屈,受了傷,第一個想要求助的人應該是父母,可為什麼7釐米的鋼釘穿進去,寧可忍著都不告訴父母?

01

「痛苦要是說給你聽,我會得到雙倍痛苦。」

——《我家那閨女》焦俊豔對父親說的話

你可以看看下面這些表達方式。

「你怎麼這麼不小心?」「你咋走個路都能摔倒?」「我說你什麼好?你真是笨死了!」

……

很多孩子受了欺負,受了傷都不敢告訴父母,除非實在忍不住了才說。

因為孩子說了之後不僅得不到安慰,甚至還會被父母責備。

也許家長會說:「我也是著急嘛,這麼大孩子了,一點都不知道保護自己!」

家長時常認為這是「愛之深,責之切」,但是孩子的認知是「責罵我,說明我錯了」。

「我受傷了,責罵了我,我錯了,那下次受傷,還是我錯了,我不想被責罵,所以不說會更好。」

孩子的思想裡形成了一個因果關係:受傷=犯錯,犯錯就會被責備。

因此,孩子以後再受傷就會選擇隱瞞。身體的傷口會癒合,但是心裡的傷更害怕。

02

為什麼滿滿的關心,出口卻是責備?

答:因為責備可以減輕自己的愧疚感。

心理學有一個這樣的分析:

當一個人因為另一個人產生類似悲傷、愧疚等負面情緒的時候,隨之而來的就是憤怒。

所以,當看到孩子受傷的時候,會有一些感覺自己沒有照顧好孩子的自責,但是緊接就是憤怒的情緒,明明很心疼,可臉上的表情和話語卻都變了味道。

孩子會察言觀色聽語氣,但以孩子的心智,還掌握不了「讀心」的本領,所以只能理解表面的東西,皺著眉頭的表情,言辭有些激動,這就是生氣的樣子。

所以認定自己是犯錯惹爸爸媽媽生氣了。

我的大學室友,有一次提著熱水瓶下樓打熱水,回來的時候,剛推開宿舍,熱水瓶的提手斷掉了,還好熱水瓶防爆,裡面雖然碎了,但是水流了出來。

我們一寢室人都被嚇一跳,扭頭去看她。她卻說:「沒事沒事,我沒事啊!我這就收拾一下。」

我離門口近,就上前查看情況,走近一看,穿著涼拖的她,腳都被燙紅。趕緊扶著她,讓她去衝涼水。

然後我問她還疼不疼的時候,她竟然哭了出來,我問她:「你都疼哭了還說沒事?」

她搖了搖頭,吸了一下鼻涕答道:「不是……」

等她緩解了之後她說道:「沒有想到我會得到這樣的關心。」

我們寢室的人都愣住了。

她說自己小時候把碗摔碎了,爸爸就罵她「笨死了」,明明她的手都劃傷了也不敢說,說了也只會怕爸爸覺得她活該。

我們都急忙安慰她:「不是的呀,咱們的父母那一輩人啊都這樣,嘴上說的不好聽,但他還是很擔心你的。」

其實,每一次孩子因為受傷、被欺負,大哭吸引家長的注意,都是為了得到及時的關心,但如果爸爸媽媽一次又一次的用責備回應孩子,孩子就會很無助。

03

「你是刀子嘴,豆腐心嗎?」

2019年7月中旬,一個廢棄的房屋中找到失蹤的6歲小女孩的屍體,現場勘查和法醫鑑定的結果均顯示他殺。

原來,女孩跟兩個同伴一起在廢棄房屋內玩耍,玩耍過程中從木架上跌落,當場昏迷,和女孩一起玩耍的兩個同伴中,12歲的大孩子怕女孩兒醒來後告訴家長,於是就用木板擊打這個小女孩,導致女孩兒死亡。

同伴墜落昏迷,第一時間不是想要求助大人,而是選擇不擇手段地去掩飾錯誤,只是因為害怕父母責罰。

不管一個刀子嘴有沒有豆腐心,最先讓人感受到的都是刀子嘴。

孩子遇事求助父母,是一種本能,需要父母的關心或是一個擁抱,但如果一次次的用刀子嘴去責備孩子,最後孩子只剩滿滿的失望和逼著自己堅強,以至於逐漸失去了對父母求助的本能。

當有一天你發現,你給孩子打電話,孩子回答的都是「我在忙」,一次兩次忙可以,次次忙就要想想是不是孩子敷衍你。

你去關心,孩子卻對你說:「我的事情不用你操心!」

你是什麼樣的心情?

你的關心來得太遲了……

04

愛孩子是本能,但會愛孩子是本領,需要學習

如果你是,請改變你的「刀子嘴」!

①看見孩子,是第一步

我記得福林三四歲的時候,有一次不小心把我放在桌邊的玻璃杯打翻,我第一反應是:「你怎麼回事啊?!」

福林被嚇得一哆嗦,站在原地滿眼恐懼地望著我,那一刻我立刻意識到,我錯了。

孩子的笨手笨腳、粗心大意、犯過的錯誤重複犯,確實會讓家長抓狂、情緒失控,但是誰小時候不是一點點在犯錯中掙扎著長大的呢?

畢竟孩子手小小的,力量又不足,對事物的認知又不夠,出錯在所難免。

當你看到孩子的不容易,你也就能放鬆心情了。

好在我有彌補的機會,福林再一次不小心把牛奶打翻在身上,杯子倒在了桌子上,丁玲咣當的,他想要去用手掩蓋,我立馬過去安慰道:「沒事沒事,我知道你嚇到了。」

接著,他「哇」的一聲就哭了出來,害怕的情緒也終於釋放了出來……

等他哭夠了,他說道:「媽媽,我不是故意的。」

我說:「沒關係,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可能是杯子太大了,你拿不住,下次媽媽給你換個小一點的杯子,拿的時候輕拿輕放就好了。」

福林點點頭「嗯」的答道。

看見孩子的不容易,看見孩子的情緒,都需要父母去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一下,這樣才能更好的與孩子相處,似朋友一般,讓孩子對爸媽敞開心扉。

②語氣、措辭和表情,是表達情感的秘密武器

「你眼睛幹嘛用的?出氣兒用的?」「你那手是腳嗎?笨死啦!」

這樣的語氣和措辭,只是在訓孩子,在發洩自己的壞情緒,對孩子沒有一點積極的引導。

而且孩子犯錯是因為不小心?還是因為不懂、不會?我想家長自己思考都能知道。

但是訓斥並不能幫孩子避免下次犯錯,只會讓孩子恐懼,哪怕這次不小心對自己也造成了傷害,看著家長激動的情緒,想要求安慰也不敢了。

如果孩子損壞了東西,關心要第一步到,先看孩子有沒有受傷,表情不要憤怒,而是應該溫柔。

接著幫孩子尋找原因,是不是玻璃製品放的太靠桌簷了?是不是給孩子的東西太大,孩子拿不住了?還是說孩子不專心,沒看路被絆倒時把東西摔壞了?這些原因都要爸爸媽媽去考慮,去詢問。

最後才是教育,教孩子如何避免下次出錯。

③事後的彌補,讓親子關係更進一步

吼孩子的家長不在少數,就算我學習了很多溝通技巧、育兒知識,也有情緒失控的時候。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這本書,被譽為「情感引導式教育」的開山之作,但是這本書的作者金伯莉·布雷恩都在書中講述自己在情緒失控的時候也會對孩子們大吼大叫。

她在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失控後,讓自己平靜,等情緒緩和了,她去找孩子們給他們誠懇地道了歉,然後取得了孩子們的原諒。孩子們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這樣,家裡就又恢復了「母慈子孝」的狀態。

別覺得拉不下臉來,不要總覺得自己是高高在上的家長,需要把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就算是家長,也有犯錯的時候,承認錯誤沒那麼難。

別等孩子用「我在忙」敷衍你,用「不用你操心」拒絕你的幫助時,去責怪孩子是白眼狼,一切的果都有因。

相關焦點

  • 6歲女孩被鋼釘穿膛,不敢告訴父母:真相讓人心酸!
    被鋼釘穿膛後選擇隱瞞被鋼釘擊穿胸膛是什麼感受?真是想想都覺得頭皮發麻。但這卻是一個小女孩「獨自」去承受的事情。近日,常州一名6歲女孩隨爸爸到工地玩耍,在收拾工具回家時,女孩不慎觸發氣釘槍。一枚鋼釘直接穿穿膛射進去了。
  • 6歲女孩被鋼釘穿膛,卻不敢告訴父母,背後真相讓人心酸
    前段時間,常州一名6歲女孩隨爸爸到工地玩耍,在收拾工具回家時,女孩不慎觸發氣釘槍。
  • 6歲女孩鋼釘穿胸不敢告訴父母:打心眼裡害怕父母的孩子,有多可憐?
    焦點 | 育兒 | 片刻 | WeLive | 好物當孩子犯錯不敢和你說時,就是親子關係出現問題的時候。一個失去了溝通的家庭有多可怕?前些時間,江蘇常州的一個小女生,在爸爸工地玩耍的時候,不小心碰到了裝修用的氣釘槍。氣釘槍中的鋼釘直接打進了小女生的胸膛。
  • 六歲女童鋼釘穿胸不敢告訴父母:背後真相讓人心酸
    父母都要上班,6歲的勤勤就隨爸爸來到了工地。 懂事的她為了讓爸爸早點下班,便主動幫爸爸收拾起工具。 拔釘槍時,勤勤用手拔不動,就俯身去抱,不小心碰到開關,一顆7公分的鋼釘瞬間射進了她的胸腔。 當時還沒有立即流血,她預計會因為「闖禍」遭到父母的責難,所以選擇瞞著父母,獨自咬牙,強忍劇痛。
  • 9歲女孩跳樓身亡,真相太傷人:孩子不會停止愛你,但會放棄愛自己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讓人心碎的新聞一個9歲的小女孩,在家跳樓身亡,原因竟是「沒能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家人在書桌上看到了女孩留下的遺書,上面寫著:「媽媽對不起,這是我的決定」「為什麼我幹什麼都不行」這兩句話,字字扎心。
  • 19歲女孩臉上「長」出鋼釘?真相讓人震驚
    然而,就是為了這迷人的酒窩,一名19歲女孩的臉上居然「長」出了鋼釘,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愛美女孩在培訓學校「種酒窩」小易今年19歲,家在安徽。據她說,兩年前開始接觸刺青文化後,自己對這方面很感興趣。去年5月,她在朋友的介紹下,從老家來到湖北武漢江漢路一家名叫鐵木針的文身紋繡培訓學校做學徒,並交了1.28萬元學費。
  • 姐姐求助,「12歲弟弟在家只穿內褲怎麼辦?」這項教育父母要重視
    這個夏季,似乎更突出了一個問題,父母對孩子性教育的缺失。一提到性教育,很多父母覺得不好意,沒必要,其實關於孩子的性教育,更多的是自我保護意識。前幾天寫過一條動態,說的是11歲女孩胸部開始發育了,媽媽卻沒有給還孩子買內衣穿。
  • 6歲女孩餐桌扔筷子擊中外婆,父母不要將家庭矛盾對年幼孩子說
    在視頻開頭,一個6歲的小女孩講述,當年因為外婆的「重男輕女」思想,自己差點沒辦法出生。講述過程中,孩子的眼神中充滿了怨氣。後來通過女孩媽媽的講述才知道,原來當年媽媽在懷孕92天的時候,就知道了自己懷的是一個女孩。然而當媽媽把這個消息告訴外婆的時候,外婆的反應卻非常強烈,她要求女兒必須把這個孩子做掉,絕對不能留。
  • 10歲男孩誘騙6歲女孩舔下體,男孩父母拒不道歉:女孩是自願的!
    最近,一條新聞的爆出瞬間在網上炸開了鍋:5月21日,孩子媽媽帶著孩子在上海七寶萬科西西弗裡書店看書,本想讓孩子感受一下書卷氣息,沒想到卻受到了一個10歲男孩的侮辱!視頻中,男孩的手腳已經開始不規矩了,博主稱,後面還有更噁心的——脫小女孩的內褲直接摸下體,讓小女孩舔自己的下體,這些不堪的畫面商場就不讓她拍了。
  • 7歲女孩寫信:「爸爸,我都不想花您的錢了……」有的孩子還在埋怨父母給的太少
    寫信的女孩叫貝貝(化名),她的爸爸許橋在杭州開貨運車。貝貝只有7歲,暑假裡從老家安徽來到浙江杭州,陪爸爸一起開貨車,在離別之際,看到辛苦的爸爸,女兒悄悄給他寫了這封信。許橋說,這是女兒第一次給他寫信。許橋給女兒買的零食,貝貝都會說吃不下了,分一半往爸爸嘴裡塞。這封信,也戳到了很多網友的淚點。「孩子很懂事」「才7歲啊,感情卻這麼細膩」「懂得感恩很重要」……小女孩的乖巧懂事感動了她爸爸,也打動了我們。
  • 25年後,那個被謊稱病死的羅馬尼亞女孩,終於和親生父母團聚
    8歲那年,實在忍不住女兒無數次的發問,貝勒的父母向她坦白:「你出生在羅馬尼亞,是我們收養的孩子。你原本的姓氏是貝勒,而你的親生父母把你拋棄了!」顯然,這樣的實情對一個兒童來說根本就是無法承受之重的存在。雖然貝勒沒說什麼,但她幼小的內心種下了屈辱的種子,「我是個被拋棄的孩子,我的爸爸媽媽不要我了!」
  • 火過李子柒的6歲女孩Miumiu拒籤平臺:父母的格局決定孩子的一生
    一個孩子能否擁有終身強大的能力,還是只圖眼前一時的利益,都離不開父母的格局。 前段時間,6歲的南京女孩Miumiu(周昭妍)的樂器演奏視頻在外網爆火,被網友當作「文化輸出典範」,熱度甚至超過李子柒!
  • 孩子叛逆的背後,是父母無盡的限制!
    細問之下,原來小姑娘的媽媽自從她上了初中,就辭職在家照顧她,並且因為是女孩,所以管的格外嚴格:晚飯是一定要在家吃的,十點不睡覺是絕對不行的,難得的休息日想要出去逛街?可以呀,媽媽陪你一起。當我們看向網上、看向身邊會發現,類似的孩子被家長過度控制的例子層出不窮。就在前幾天,當全國都沉浸在高考的緊張氛圍中,一則新聞上了熱搜:高考前一天,來自四川的女生小王發現自己的身份證和戶口本都找不到了,當她向母親求助時,媽媽卻說,找不到就算了「大不了不考了」。
  • 2歲女孩因惡作劇墜樓!「魔鬼」or「天使」,關鍵在父母的舉動!
    「他還是個孩子,別和他計較。」「孩子還小懂什麼啊,你是大人,要讓著他。」······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聽到這些對話。父母會以孩子小為由,為孩子一些「不懂事」的行為進行開脫。當電梯到達18層的一瞬間,2歲的小姑娘本能地朝外面走,沒想到頂樓的護欄失修,莉莉一腳踩空,從18樓墜樓身亡。再回看電梯裡的監控錄像,2歲的莉莉獨自一人被關在電梯裡,驚慌地拍打電梯門的畫面,令人心痛...
  • 38歲男子誘騙小女孩發生17次性行為:孩子「性無知」的代價,父母真的承受不起
    一名38歲的無業男子,剛和女孩認識3個月,就在公廁撫摸女孩的身體。甚至還經常在女孩家附近,趁父母不注意,把女孩帶到樓頂發生性關係,高達17次。對孩子進行必要的「性教育」,已經是迫不及待的事情了。因為,孩子「性無知」的代價,父母真的承受不起,對孩子來說也太殘酷了。
  • 被父母信任的孩子,到底有多幸運?
    然而,很多父母儘管有愛孩子的本能,卻少有相信孩子的能力,甚至一步一步走向了信任的背面——懷疑。 缺了信任,再多的愛又有何用?不過是黃連裹蜜糖。糖再多,也掩蓋不了黃連澀澀的苦。 那麼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到底要怎麼樣做才能真正做到用信任,陪伴著孩子前行呢? 今天,童博士就來跟家長們聊一聊關於信任這個課題。
  • 男孩穿裙子女孩打耳洞,父母尊重孩子要不要有底線?
    已經播出的第二集中,18歲的TK和19歲的袁奇奇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二。 TK和袁奇奇互為辯論的正反方,討論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辯題,叫作「男孩想穿裙子去幼兒園,父母該不該阻止?」男孩穿裙子,女孩穿耳洞,這都是孩子某個階段自由意志選擇的結果,這裡我不想做過多討論。但值得深思的是,當孩子的選擇不符合社會約定俗成的標準時,父母該採取怎樣的教養方法。最近孫莉在接受採訪時回應,女兒想要染髮,打耳洞,越阻止孩子就會越叛逆,不如尊重她的選擇。所以女兒想要染頭髮,她還會幫忙挑選色號。而且她認為,「她是一個有思想的人,她有她的秘密,她的想法,她的人生。
  • 17歲青春期女孩:父母重男輕女,討厭、模仿男性,不適應女性角色
    在父母影響下,女孩子便認為「男孩優於女孩」,最終導致女孩子不願接受自己的女性角色,這種表現可以稱為「男性傾慕」。因此,讓孩子早點清楚自己是男性或女性,這很重要。在7、8歲時,有許多孩子仍覺得在某個時刻會突然變成女性或者男性,這不可取。在孩子2歲的時候,父母就應該幫助孩子明確自己性別,這個真的很重要。
  • 3歲女孩被強行餵到70斤做吃播,這是什麼垃圾父母?
    女孩酒後跳江漂6小時80公裡手機被圍觀者拿走打遊戲8月19日凌晨0點18分,四川瀘州一名24歲女子小楊,因感情糾紛,酒後在沱江一橋處跳橋輕生本來,小楊跳水前把自己的手機留在岸上,想著也許會有人發現她的手機,幫她求助。沒想到,撿到手機的人不僅沒有幫她求助,反而拿著她的手機打了一晚上遊戲,「我回來以後想確認一下是不是那幾個小男生拿的,就登我的遊戲帳號上去看,凌晨2點4點6點都有打遊戲的記錄,還打的特別差。當時我旁邊只有他們4個小男孩,應該就是他們拿走的。」
  • 父母的嘴,就是孩子的「風水」
    一把把他從沙發上抱下來:「自己收拾,收拾不完不要吃飯!」那一晚,孩子都小心翼翼的不敢說話。冷靜下來後,媽媽又很自責:「上了一天班,本來就很累,其實撕了紙巾,掃掃地,不是什麼大事兒,但是我那一聲吼,會不會把孩子的想像力和快樂都吼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