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西班牙巴塞隆納,世界移動通訊大會(MWC)。
韓國三星電子在會議上發布了其新智能手錶介面One UI Watch,強化Galaxy Watch與Android智慧型手機間的無縫連接。
這標誌著三星電子徹底放棄了自研系統,全面投靠谷歌的Wear OS。
而就在此前不久的6月2日,華為正式發布華為WATCH 3智能手錶,這距離2015年發布的第一款華為WATCH已有7年時間。
華為WATCH 3作為年度智能手錶旗艦,在軟硬體上全面升級,最為重要的是其採用了華為鴻蒙,即Harmony OS,將給智能手錶的未來格局提供一個新答案!
以智能手錶為載體的IoAI戰爭,即將進入白熱化階段。
智能手錶的前世,要先從智能手環說起。
話說《西遊記》第六回,「觀音赴會問原因 小聖施威降大聖」中,眼看著齊天大聖人擋殺人、神擋殺神,已然制服不住,太上老君捋起衣袖,左膊上取下一個圈子,說道:「這件兵器,乃錕鋼摶煉的,被我將還丹點成,養就一身靈氣,善能變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諸物;一名金鋼琢,又名金鋼套。當年過函關,化胡為佛,甚是虧他,早晚最可防身。等我丟下去打他一下。」
於是乎金剛琢從天而降打到了齊天大聖天靈蓋上,跌了一跤,爬起來再跑又被二郎神的哮天犬咬到,一時竟然敗下陣來。
這個金剛琢,是有文字記載以來的最早的智能手環。
時間到了1982年,日本精工推出了一款可編程手環,算是有史料記載的,最接近當前智能手環的一款實驗性產品。
2007年,美國Fitbit Flex公司成立,其創始人Park與Eric受到任天堂Wii的啟發,想到傳感器同樣能用於便攜設備,由此發布了當時最受歡迎的人氣智能手環Fitbit Flex,並一直發展至今。
Fitbit Flex定義了智能手環的三大基礎功能:健康監測、運動數據和時間管理。
而第一款智能手錶,竟然是來自於中國。
2013年7月3日,盛大旗下果殼電子公司發布 GEAK Watch ,使用谷歌的 Android作業系統,號稱是全球第一款智能手錶,限量發售5000臺。
果殼電子的CEO顧曉斌,是前新浪科技的首任副主編,以及TechWeb聯合創始人。作為老朋友,老虎贈送了我一臺GEAK Watch,成為最早吃螃蟹的「極客」之一。
這款厚度為8毫米的手錶內部,集成了多種智能傳感器,包括溫度、導航、動力加速、陀螺儀等多種智能傳感器,部分採用更高精度更高可靠性軍品級產品,可實現心跳、血壓、脈搏、GPS等數據獲取。
GEAK Watch智能手錶能夠監測佩戴人的運動,是一部7×24小時的計步器,全天記錄行動數據,精準分析脂肪燃燒情況,為立志健身者提供最精準的數據支持。
不僅如此,它還幹起了管理睡眠的事情,手錶內藏一個睡眠跟蹤管理體系,可以跟蹤佩戴者每天的睡眠狀況,給出更好的睡眠意見。
在人們無法使用手機的時候,GEAK Watch智能手錶可以獨立上網,供人們查看郵件、與好友聊天。
另外,GEAK Watch還有一個功能:對講機。
GEAK Watch智能手錶可以變成對講機,即使在沒有任何網絡的高山上,驢友們也可以通過智能手錶組成網絡互相通信。「地瓜地瓜,我是土豆」,這些以往需要身背報話機的場景,現在抬抬手腕就能完成。
GEAK Watch 僅僅實現了「應用層」的創新,所以沒能迎來最終的輝煌,智能手錶的大發展,則要等到谷歌和蘋果兩大OS陣營的對決之後。
1、谷歌Android Wear
2014年6月26,在谷歌的I/O開發者大會上,谷歌發布了專門針對智能手錶的作業系統Android Wear,同時三星和LG分別推出了Gear Live、G Watch、Moto360三款基於Android Wear的作業系統。
Android Wear發展迅速,距LG G Watch和三星Gear Live等首批Android Wear設備發布還不到三個星期,Google Play裡這些智能手錶的專用應用數量已經超過了數千款。
正如安卓手機的市佔率全球最多一樣,基於Wear OS的智能手錶也是全球標準,在中國市場,以小米(含華米)為代表的智能可穿戴設備企業們,為谷歌的Wear OS攻城略地。
2、蘋果Apple Watch
2014年9月10日,蘋果推出了Apple Watch,正式向智能手錶領域進軍。Apple Watch被蘋果CEO蒂姆·庫克稱為「革命性產品」。
Apple Watch首先充滿了科技感,包括:
1、可以實現如 接打電話、Siri 語音、信息、日曆、地圖等功能,通過手錶可以調節iPhone 的GPS。
2、Apple Watch採用磁力MagSafe插頭,支持無線充電,這一設計有效解決了續航問題。Apple Watch也可使用Apple Pay。
3、為了克服手錶錶盤屏幕過小的限制,Apple Watch設置了一個數碼轉輪,通過轉動它可以對圖像進行縮放或移動圖 案。
4、Apple Watch的屏幕同樣支持多點操控。Apple Watch的錶冠下有一顆單獨的溝通按鍵,專門啟動一個 叫Communication的通訊應用。
5、蘋果對Apple Watch的界面進行了全新設計,用戶可以在手錶上看到好友列表,與好友通話,甚至把自己 的心率信息分享給好友。
6、Apple Watch採用蘋果自行開發的S1晶片,背部有很多感應器,當用戶抬手時,顯示屏會自動打開。顯示屏上會出 現點狀圖標,供拉動或點擊。
更重要的是,蘋果沒有忘記自己「Zhuang B」的核心使命,Apple Watch錶盤採用了藍寶石玻璃,具備防水功能。提供有兩種尺寸,以及金色、銀色等不同顏色的錶帶,充分滿足賣腎群體的自豪感。
不出所料的,Apple Watch 一如其他蘋果產品,成為最時尚的科技產品之一,延續至今。
3、華為 鴻蒙harmany OS
2019年8月9日,華為在東莞舉行華為開發者大會,正式發布作業系統華為鴻蒙系統(英文:HUAWEI Harmony OS)。
華為鴻蒙系統是一款全新的面向全場景的分布式作業系統,創造一個超級虛擬終端互聯的世界,將人、設備、場景有機地聯繫在一起,將消費者在全場景生活中接觸的多種智能終端實現極速發現、極速連接、硬體互助、資源共享,用合適的設備提供場景體驗。
2020年9月10日,華為鴻蒙系統升級至Harmony OS 2.0版本。
2021年6月2日晚,華為正式發布Harmony OS 2,以及多款搭載Harmony OS 2的新產品。這其中就包括了華為智能手錶「華為WATCH 3」。
基於華為自身的定義,鴻蒙系統全面兼容安卓,同時又鼓勵開發者為華為鴻蒙設計專屬的應用。
從當前看,要說華為鴻蒙能與谷歌、蘋果相提並論,似乎還有些過早。但正所謂:
「寧欺白須公,莫欺少年窮。終須有日龍穿鳳,唔信一世褲穿窿。」
期盼華為鴻蒙Harmony OS早日獨當一面,自成體系。
【作者 張棟偉 注】
其實最早的智能手錶,應該是美國的Pebble。
Pebble是眾籌募資網站Kickstarter史上最成功的項目之一,在2012年上線籌款,2013年正式發布。Pebble表明了消費者對於一款能夠和智慧型手機進行同步、推送簡訊、電話、提醒的智能手錶產品的巨大興趣,也由此揭開了整個科技界向智能手錶進軍的序幕。
Pebble智能手錶兼容谷歌的安卓,和蘋果的iOS,能與iOS手機或者Android手機建立連接,並採用了更為省電的黑白顯示模式,因此其電池續航時間可以達到數天之久。
但是,科技界的競爭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創意競爭,資本力量才是決定勝負的推手。
Pebble,目前依然作為小眾產品,頑強地活著。但它的歷史使命,已經結束了。
三、中國的智能手錶市場智能手錶已經分化成為三個應用領域,即智能手環、智能手錶、智能化的手錶。
1、智能手環
如上所言,智能手環的誕生之初是為了減肥,所以健康監測、運動數據和時間管理,首先構成了智慧型手機的基礎功能。
2014年,作者張棟偉,也就是我當時還在眾籌網擔任合伙人。
受美國眾籌募資網站Kickstarter最成功的項目之一Pebble智能手錶的影響,中國市場湧現出無數在智能手環和智能手錶領域,以眾籌方式開展冷啟動的創業項目。
但是等到7月22日,所有關於「手環」的創業故事,都要戛然而止。
2014年7月22日,小米公司發布了「小米手環」,以79元定價,橫掃了均價300-500元的智能手環市場。
從此以後,手環=小米手環,就像 搜索=百度搜索。
目前小米手環的最新版是今年 3月末正式發布的「小米手環 6」。
該產品首次採用了跑道全面屏,新增血氧飽和度監測功能、心臟搏動異常提醒。截至 6月 1日,小米手環 6 全球出貨量突破 300 萬隻。
2、智能手錶
此時必須要講講華為,否則海軍們就不高興了。
實際上,不管是智能手環,還是智能手環,華為的IoAI戰略,與小米的IoAI戰略路線是一樣的,所以在從手機、平板、電腦,到手環、手錶、電視機等各個細分領域,兩者都在進行強有力的競爭。
比如上面所說的智能手環,小米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績,而第二名就是華為/榮耀 系,兩者基本上佔據了整個市場空間,給其他品牌留下的份額,也幾乎是「其他」。
所以,這裡簡單介紹一下最新的小米手錶和華為手錶。
(1)小米手錶
小米手錶發布於2019年11月5日,採用1.78英寸AMOLED方形大屏,44mm錶盤像素密度為326PPI精細顯示,大小男女適用。
小米手錶內置全功能eSIM晶片,支持獨立接打電話和上網,可以是備用機,也可以一號雙終端,聯通、移動、電信三大運營商均支持。
全球首發高通驍龍可穿戴旗艦處理器3100 4G版,支持獨立WiFi、獨立藍牙,多功能NFC等配置。內置570mAh大容量電池,36小時續航;預裝開放生態的手錶作業系統MIUI For Watch,提供海量錶盤(超過100款)、能下載App,支持自定義錶盤,喜歡的功能、照片都可設置為錶盤;內置全功能小愛同學,遠程操控智能家居;歐洲賽級運動算法「FIRSTBEAT」,支持VO2max最大攝氧量分析,10種專業運動模式。
小米手錶還內置應用市場,針對手錶深度定製超過40款常用App,並持續增加中。同時與QQ,Keep、QQ音樂、航旅縱橫等多款軟體聯合深度定製。
喜歡外觀時尚一些的,可以考慮「小米手錶Color」,缺點是不能打電話,等於是一個「大號手環」。
(2)華為手錶
華為 WATCH 3,是華為2021年度旗艦智能手錶,也是華為發布的首款Harmony OS智能手錶,運行自研的華為鴻蒙Harmony OS作業系統。
華為WATCH 3擁有運動款、時尚款(真皮錶帶)、時尚款(尼龍錶帶)、尊享款四個款式。
華為 WATCH 3 使用了優雅靈動的流線和曲面,配合了 3D 旋轉錶冠以及 3D 大曲率鏡面設計,內蘊一塊 1.43 英寸的 AMOLED 觸控螢幕,解析度可達 466×466,326PPI,最高可達 1000nits 亮度,提供 60hz 刷新率。
主打萬物互聯的華為 WATCH 3 不僅可以輕鬆控制身邊的IoT設備,後續升級通過手錶還能操控汽車,進行尋車、開車門、開空調,甚至查裡程、油量等,讓用戶一手掌控智慧生活。
在健康能力上,華為 Watch 3 新增了體溫監測功能,可以實時監測到用戶的體溫數據。
另外,華為Watch 3還支持跌倒檢測與SOS(適合老年人)、全天候連續血氧飽和度測量,並加入 301 醫院心臟健康研究,支持房顫早搏風險篩查、睡眠呼吸暫停風險篩查等。後續,華為還將與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等專業健康機構聯合發起呼吸健康研究。
(3)其他
在常規的智能手錶規格列表中,還有曾經華為旗下的榮耀,以及Vivo等品牌,只要你的預算在1000元以下,實際上可以選擇的範圍還是比較多。
3、智能的手錶
之所以將這個標題單獨列出來,是因為智能手錶畢竟是「可穿戴設備」之一,它的基本屬性是「手錶」,而不僅僅是智能。
手錶從發明至今,對於公眾來說,已經不再是必需的計時器,手機已經完全取代了時鐘的功能。繼續購買和佩戴手錶,最大的需求已經是裝飾品。
因此,智能手錶就出現了兩個分支方向,一種是手環化,能實現千元以下的良好性價比;另一種則是佩飾化,外觀越來越高端,性能越來越極端。
這裡簡要介紹幾款光彩熠熠的「智能的手錶」。
(1)華米Amazfit GTR 2 eSIM
Amazfit GTR 2 eSIM 版內置了獨立通信模塊,支持三大運營商的 eSIM 服務。在開通 eSIM 一號雙終端或手錶獨立號碼後,即使不帶手機,也能時刻保持聯繫。
採用無邊界設計理念1,曲面玻璃覆蓋下的 1.39 英寸高清 AMOLED 大屏與精心打磨的表身自然過渡,帶來更佳的設計感和更廣的視野。
視網膜級的 AMOLED 高清大屏,不管是顯示時間信息還是各種應用內容,都清晰生動。錶盤商店則提供了數十款風格不同的錶盤供你選擇更換,更支持自定義錶盤,可以將喜歡的圖片設置成錶盤背景。
(2)華米Amazfit X
華米Amazfit X除了具備上述智能手錶功能之外,就是一個字「NB」。
Amazfit X 屏幕玻璃採用熱彎 3D 工藝,通過 700℃ 高溫加熱及 6 道熱彎工藝,讓玻璃達到了 92°的超大弧度,貼合曲面造型,如玉鐲般晶瑩優美。
(3)華為Watch 3
華為WATCH 3 不僅是手錶,還是一個能獨立上網,能裝 App 的腕上智能終端。
HUAWEI WATCH 3 支持 4G eSIM 功能,它能脫離手機做很多事情,搭載 HarmonyOS 2,能與多種設備聯動,讓你體驗眾多前所未有的功能。
客廳的掃地機器人,兒童房的空調,主人房的床頭燈······家裡的智能家電,都可以用 HUAWEI WATCH 3 遠程遙控,手錶就是你的全屋智能家電遙控器。
1.43 英寸 AMOLED 彩色屏幕,支持全屏觸摸操作,包括滑動、點擊、長按,不鏽鋼+陶瓷的材質,盡顯奢華,時刻提示著你,這是一款手錶。
內置加速度傳感器、陀螺儀傳感器、地磁傳感器、光學心率傳感器、環境光傳感器、氣壓傳感器、體溫傳感器,滿足 ISO 22810:2010 標準 5 ATM 防護等級要求,防水達到 50 米,可用於遊泳池或海濱遊泳等淺水域的水上活動。
顏值即正義。
(4)華為 WATCH GT2 Pro
華為 Watch GT2 Pro,雖然是2020年9月發布的款式,但是作為運動款智能手錶,依然是最能打的。
藍寶石鏡面、鈦金屬表框、陶瓷背殼,支持應用市場安裝APP,支持軌跡返航、戶外信息展示(日出日落等),無線充電、反向充電,24小時血氧監測、心電採集(ECG 版),該有的都有。
作為一款手錶,重要的依然是顏值,上圖!
(5)Apple WATCH
關於蘋果的Apple WATCH,我就不多說了。
尾聲:窮玩車,富玩表,原本是想很理性地分析一下智慧型手機的市場格局,等開始動筆,就成了一邊碼字一邊流淚,好東西太多了!
智能手錶作為 IoAI 戰略裡,與用戶個人捆綁最緊密的終端,是連接個人場景(手機)、商務場景(電腦)和家庭場景(家電)的核心數據平臺和控制平臺,必將成為核心戰場。
鑑於篇幅原因,本文暫時收筆,之後再分別以續篇做詳細的對比。
賣腎去了!
作者:張棟偉(市場營銷專家、資深網際網路人士、大學生就業創業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