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民國的旗袍女子旗袍當常服,優雅而美麗

2020-12-12 騰訊網

旗袍自上世紀二十年代開始流行。剪裁得當、能突出優美曲線的旗袍,成為了民國女子們的時裝。

無論年齡,那個年代的女子總能找到一款合適自己的旗袍。一些學校甚至會把旗袍當做校服,如張愛玲曾經就讀的上海聖瑪利亞女中。

把旗袍當做常服,穿著旗袍上街也是常見的景象。

旗袍的用料、圖案、款式都有極為豐富的選擇。從民國到現在,旗袍始終是時裝界的寵兒,不少時裝表演上都有它的出現。

民國時穿旗袍的女子。配上高跟鞋更顯嫵媚優雅。

舊上海當紅明星胡蝶的旗袍裝。胡蝶是當時的電影皇后,氣質出眾,拍攝了《歌女紅牡丹》、《姊妹花》、《孔雀東南飛》等影片

舊上海當紅明星周璇。一副金嗓子,唱出了多少經典名曲。

相關焦點

  • 復古民國風手繪頭像壁紙,優雅的旗袍女子
    春忍在畫畫手繪,民國風旗袍女子。都說穿旗袍的女人最美,最有韻味,今日一見,果不其然。畫中女子的優雅和知性美躍然紙上,著實讓人著迷。見面之日,終止之時。此情無關風花雪月。來日方長,所以更要努力呀。跨國千山萬水,只為與你重逢。清新淡雅的色調,人物慵懶的表情,讓這些旗袍女子更有韻味了。
  • 從《旗袍美探》種追尋民國的旗袍風情
    經過時代的發展,這種服飾在民國20年代之後成為最普遍的女子服裝 ,並且在1929年由中華民國政府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在清代,旗人女子就以穿旗袍為主,不過並不是像《旗袍美探》中那樣款式繁雜,實際上劇中主角蘇雯麗(馬伊琍飾演)小姐的旗袍也並不是傳統款式,她的旗袍是海派旗袍的代表,更加重視旗袍的樣式,裁剪也更加突出女性的曲線之美。
  • 舊照片上的旗袍
    從清末民國之初開始華夏兒女的精英們就已經在思考這個事情,並產生了國民共識的「國服」,這就是能夠體現東方女人美好氣質的旗袍。今天小愛要從難得一見的舊照片上試圖尋找一下旗袍在中國國民服裝心目中的地位。開篇小愛不得不提1938年發生在美國紐約街頭的大型華人遊行抗議活動,當時聚集了12000多愛國人士,一起向世界展示並聲討日本侵華的罪惡行徑。
  • 被王紫璇的旗袍造型驚豔,身材窈窕氣質優雅,真「民國白富美」!
    在充滿了復古氛圍和傳奇色彩的背景下,劇中的服化道具可謂是良心了,王紫璇在劇中上演了一出華麗的旗袍秀,不僅窈窕婀娜的身材完美展現,更展示出優雅又大氣的女人味,真「民國白富美」!學芭蕾出身的王紫璇,不僅是有著高挑纖細的身材,同時也有著溫潤典雅的藝術氣質,一襲旗袍上身,講東方女子的優雅溫婉展現的淋漓盡致。
  • 旗袍,在民國婚禮中,承載了女性對自由、美好的嚮往
    中國自古就對民眾的服裝有著嚴格的制度,民國自然也不例外,1912年民國初期的服裝條例《服制》的規定中,可以看出,當時的男子服裝已經完全西化,而女子仍然是穿著舊服。西方的進步之風,可是不會停下的,於是女子服飾在落後男子服飾一步的情況下,就為傳統服飾的傳承提供了可能——旗袍一時間開始成為新時代女性的首選,而婚禮旗袍更是成為了新時代女性對新時代的嚮往、對美麗的追求。
  • 東方古典美的民國禮服——旗袍
    說旗袍是詩,一點也不過分,它以其流動的旋律和濃鬱的詩意,表現了女子的賢淑、典雅和溫柔,是鐫刻在中國女人骨子裡的美麗。大美中國在山水,秀美中國在旗袍女子。旗袍像一闋舊詞,又像一首委婉含蓄的詩。說不清,究竟是女人,詮釋了旗袍的韻致與美麗;還是旗袍成就了女子的婀娜與風情。無論走到哪裡,永遠都是一道靚麗的風景。
  • 民國旗袍淺談(之一)
    民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它的特殊性表現在很多方面,今天我只和大家談談民國的旗袍。對中國服飾史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在民國之前,服飾是有制度規定的,從廣義上分民服和官服,官服不僅男人有,女人也有,誥命夫人的服裝就是其中的一種,還有很多細的制度我在這裡就不詳述了。到了民國時期完全打破了中國以前的服裝制度。從服裝上再也沒辦法區分官位等級了,旗袍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演變出來的一種中國女士服裝。
  • 民國旗袍:一道亮麗的風景,因新文化運動女權興起,今天成為國粹
    漢服深衣還是旗女袍服美麗的事物,總能引起人們的興趣與關注,關於旗袍的樣式起源,在學術界爭論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有兩種觀點:1、漢服深衣「為古代諸侯、士大夫階層的居家服,也是庶人的常禮服。深衣在製作中,先將上衣下裳分裁,然後在腰部縫合,成為整長衣,以示尊祖承古。
  • 民國旗袍:一道亮麗的風景,因新文化運動女權興起,今天成為國粹
    為古代諸侯、士大夫階層的居家服,也是庶人的常禮服。深衣在製作中,先將上衣下裳分裁,然後在腰部縫合,成為整長衣,以示尊祖承古。漢服自古禮服褒衣博帶、常服短衣寬袖。當西方人用胸甲和裙撐束縛女性身體時,寬大的漢服卻體現了放任身體隨意舒展的特性。《青衣賦》:停停溝側,噭噭青衣。我思遠逝,爾思來追。
  • 旗袍入門科普 | 剪一尺舊時光的優雅披在身上
    而今天我們主要探討的是「民國旗袍」,區別於「旗人之袍」、「旗女之袍」等,主要表示的是在民國時期發展成熟並形成較穩定形態的女子袍服。論及這一風尚的起始時間,通常認為在20世紀民國時期(「原來女子在清代穿短衣,不穿旗袍,旗袍在民國後始御之」 ,鄭逸梅《服御之變遷》)。
  • 馬伊琍的旗袍穿搭,太美了
    民國建立初期,隨著西方文化與思想的大量湧入,女子開始效仿男子穿長袍,改良後的修身旗袍打破了傳統社會對女性的固有審美,成為中國女性尋求思想獨立的一種產物。三四十年代,旗袍風靡一時。這也就不難理解,劇中的蘇小姐作為海歸名媛對旗袍的偏愛。線條明快流暢,造型華貴優雅,她總是將西方的審美趣味與東方的優雅端莊相結合,大膽地穿出女性的體態美。
  • 樂善緣旗袍走進:民國事城圖
    環球獨家視角:由世界文化導演艾文創意策劃;中國發展研究院對外合作部、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城市文奧世界華人文化藝術專委會、上海攝氏25度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新視野國際、上海琅玥珠寶玉器有限公司支持協辦的「上海樂善緣時尚藝術團走進《廖真武「民國事城圖」馬利美術館》暨時尚旗袍風釆主題活動」今天在上海閔行區延安西路3300號上海馬利美術館成功舉行
  • 旗袍由滿族旗人服裝演變而來?不,旗袍是根正苗紅的漢服
    一直到清朝末年,民間服裝,特別是漢族女子服裝,依然保留著明顯的深衣痕跡。 宋朝,士大夫階層崛起,貴族和文人崇尚清逸簡約的道家文化,繼而影響了全體民眾對服飾風格的選擇,由深衣簡化而來的道服成為士人新的常服。 明朝的服飾基本沿襲了宋朝的形制和風格,特別是明朝中後期,道服進階為道袍。
  • 原來旗袍才是中國女性典雅之美的代表,不愧是民國時期的國服
    1984年,旗袍被國務院指定為女性外交人員禮服。2009年,十一屆全國政協第三次會議上,李延聲提議設計中華服作為國服。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 ,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 ,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它表現出了女性的溫柔、優雅、賢淑、美麗等氣質,旗袍連接著過去和未來,連接著生活和藝術,是一種典雅而高貴的美。張愛玲曾說過:「再狠心的女人提起去年那件織錦緞旗袍時,眼神總歸是溫柔的。」
  • 民國旗袍裝造型,宋軼、陳數、袁泉誰更風情萬種?
    旗袍不僅是一件衣服而已,它是一個時代的文化符號,它承載著社會變遷的記憶,看到它我們就會聯想到民國的煙雲歲月。女星中這幾位姐姐穿著旗袍搖曳生姿的樣子實在太迷人了,誰頂得住?,可清冷孤傲、可高貴優雅、可知性大方,每一種都讓人沉醉。
  • 現代旗袍和民國旗袍的區別
    民國時期旗袍30年代和40年代是旗袍的黃金時代,也是近代中國女裝最為光輝燦爛的時期。這時的旗袍造型纖長,與此時歐洲流行的女裝廓形相吻合。此時旗袍已經完全跳出了旗女之袍的局限,完全是一個」中西合璧」的新服式了。先是有了」別裁派」的說法。旗袍的局部被西化,在領、袖外採用西式的處理,如用荷葉領、西式翻領、荷時袖等,或用左右開襟的雙襟。
  • 世界旗袍冠軍&中國旗袍皇后曹美麗:50歲後,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日,臻尚美特別邀請到了世界旗袍冠軍曹美麗女士,在廣州番禺總部現場教學大家如何演繹旗袍的魅力,為更多女性傳播了關於旗袍的知識。曹美麗,人如其名,被稱為中國的「卡門·戴爾·奧利菲斯」。她善於將旗袍的溫婉、端莊、含蓄、高貴、優雅完美地詮釋,一顰一笑別具韻味,被稱為中國的旗袍皇后。她50歲和旗袍結緣,並愛上旗袍,如今陪伴她走到了花甲之年......
  • 女子用旗袍演繹風情萬種,優雅迷人
    旗袍源於秦漢時的深衣,於1929年由中華民國政府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這之後的數百年間,旗袍的經歷可謂是起起伏伏,面對的爭議也從未減少過。白色繡著花朵的旗袍,正如主題一般,體現了女子的謙讓有禮。道具上選擇了枯萎的蓮蓬與二胡,體現了女子的哀愁。
  • 李冰冰戀愛後更年輕了,「旗袍上衣+半裙」如民國女學生,真優雅
    一直以來,民國劇都是導演們熱衷拍攝的題材,燈紅酒綠的舊上海,家仇國恨的民族情節,充滿了傳奇色彩的亂世佳人,總是那麼的牽動人心。如今的民國劇越來越符號化了,像剛剛收官的《旗袍神探》,幾乎就是為馬伊琍量身打造的時尚劇,探案的劇情薄弱,一集換三套旗袍的造型倒是很華麗。
  • 一襲舊旗袍,一段如煙往事
    沉靜而又魅惑,古典隱含性感,穿旗袍的女子永遠清豔如一闋花間詞我們喜歡懷念過去的事物,喜歡旗袍那舊日般溫潤的感覺。也因此旗袍古典的腰身和素雅的花紋一直都烙在我們的心裡,揮之不去.看過電影《花樣年華》之後,除了驚豔張曼玉,至今依舊驚嘆的便是那一件件或素雅、或絢麗、或含蓄、或摩登……的令人眩目的華美旗袍。一名冷香端凝的女子,從頭到尾被23件花團錦簇的旗袍密密實實地包裹著,令人眩目的旗袍使她時而優雅、時而憂鬱,時而雍容,時而悲傷,時而大度每一件旗袍都代表著女主角的心情,張曼玉不停的換旗袍,換不掉的是身上女人柔美成熟的氣息,這絕對是影片的一個大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