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哈羅娃:美國應該將所有核武器搬回本土

2020-12-21 感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

「遇事不決先亮核武器」,一直都是普京與俄羅斯對外戰略的鮮明風格。然而,即便手握核按鈕,普京也有自己的擔心。

美國核彈頭數量雖不及俄羅斯,但性能、質量卻要超過俄軍核彈頭。另一方面,美軍基地遍布全球,在中東、歐盟和東歐,美軍核武器都對俄本土形成了巨大戰略威懾力。

在這種情況下,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做了一個重要表態。

12月16日,扎哈羅娃表示,美國在無核國家部署核武器的做法,實際上違反了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相關協定,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只有一個辦法,即美國將所有核武器撤回本土,並消除美國可在歐洲的北約國家存儲、維護和快速部署核武器的基礎設施。

但很顯然,美國不會聽俄羅斯的。

在過去幾天內,一怒之下,普京連射了6枚核彈頭,此事在西方國家引起了軒然大波。一時之間,德國等無核國家可謂是擔憂不已。在歐盟及北約成員看來,美國是確保俄軍不敢輕舉妄動的「大哥」,因此絕不可讓美軍撤走核武器。

在核武領域的角逐,一直都備受世界關注,美俄擁有的核彈頭數量都可摧毀對方及其盟友。如何避免緊張局勢的出現,是普京和拜登必須考慮的問題。

相關焦點

  • 美本土一聲巨響,潘多拉魔盒開啟,俄用這個回敬對手
    據《環球時報》6月11日援引美媒消息,美國桑迪亞國家實驗室近日披露了美軍在戰術核武器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3個月前,美軍在位於本土內華達州的試驗場使用F-15E「攻擊鷹」型戰機成功地完成B61-12型戰術核彈的模擬彈測試。伴隨著一聲巨響,美軍模擬彈成功擊中預定靶標。
  • 美國在什麼情況下會對某些國家使用核武器?
    美國在什麼情況下會對某些國家使用核武器?如果美國僅僅是因為被激怒而使用核武器而對其他國家進行核武器打擊的概率幾乎為零。美國的核武器為了進一步說明這個問題,得搞清楚在何種情況下美國才會使用核武器,個人認為在以下4點:1、美國本土遭受攻擊,且事態進一步擴大,美國已經無力用常規武器和手段消滅之。2、美國海外重要軍事基地和核設施及力量遭到致命突襲且損失慘重。
  • 川普針對中國搞小圈子,俄發言人扎哈羅娃回應絕了
    在將原定6月底舉行的七國集團(G7)峰會推遲至9月後,美國總統川普批評G7是一個「非常過時」的國家組織,並邀請俄羅斯、印度、韓國和澳大利亞與會。此次會議還將討論中國問題。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6月2日報導,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對川普「G7已經過時」的觀點表示贊同,認為該組織已經無法代表當今世界大勢。
  • 冷戰理論復活:用小單量核武器來化解衝突,不算真正的使用核武器
    正如前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所說,"飛彈核武器時代,幾百萬士兵就是幾百萬穿著軍大衣的肉。"核戰的危險是所有國家都明白的,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核武器的存在在一定意義上能夠遏制住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當今世界範圍內,美俄兩國合計擁有上萬枚核彈頭,但是近年來美國為了維繫全球霸權,不斷推出核武器的使用理論,意圖打擦邊球的使用核武器,但美國的這一意圖就以俄羅斯來說是絕對不會順從的。美國一直在展示核武庫今年9月初,美軍再次從本土發射了一枚洲際飛彈,再次向世界大秀肌肉,展示美軍的陸基核武威懾力量。
  • 工廠從中國搬回美國,一年後,老闆傻眼了
    美國這個家有著149年歷史的工廠,在去年搬回美國後,利潤一直在下降,每生產一個產品都處於虧損狀態。
  • 毛主席為何堅持發展核武器?中國曾3次被美國將原子彈抵到家門口
    韓戰然而,令美國人萬萬沒想到,武器裝備遠遠不如他們的志願軍,憑藉高昂的戰鬥意志和高超的指揮藝術,將不可一世的美軍打的落花流水,美軍的戰線從鴨綠江畔一路被打回三八線。1953年,朝鮮停戰談判進入最關鍵的階段之後,為了增加大對中國及朝鮮的壓力,美國人更是將核武器作為制勝法寶,部署在朝鮮半島的美國空軍已經做好了對遠東地區進行核空襲的作戰計劃。美國第156次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上還達成了「如果停戰談判破裂,美國必須以其核軍力去打擊中共軍隊」的決議。
  • 應對大國戰爭,美軍上將透露將首先動用核武器:不給對手獲勝機會
    媒體報導,俄軍總參謀部戰役指揮總局局長安德烈·斯特林說,美國旨在實施使用新式武器的「快速打擊」理念,其中包括使用高超音速武器,而且所有這些打擊手段都可能帶有核裝藥。美國已經在2018年表示,美軍將會實行先發制人的核打擊。
  • Nike 計劃關閉中國工廠,搬回美國
    過去數年,耐克一直試圖將工廠遷移至更靠近歐洲和美國等龐大消費市場的地方,被稱為「把工廠搬回美國」計劃。2019年耐克公司曾宣布,準備投資1億8500萬美元(折約人民幣12.7億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嘉年市新建一間生產廠,預計僱用員工505名。   該工廠將從事技術含量更高的氣墊生產,而非全鞋製造。建成之後,它將成為耐克在美國的第三家氣墊鞋底製造工廠。
  • 神秘戰艦殘骸現身美國本土,軍方火速到場封鎖
    圖為內華達號戰列艦的殘骸近日,美國本土海底出現了一艘巨艦的殘骸,它就是內華達號戰列艦,根據船體上的痕跡來看,該艦疑似遭受過原子彈轟擊,內華達號剛被打撈上來時,美國軍方就火速到場對該區域進行了封鎖其實內華達號只是在壽命達到末期的時候被用來當靶船了而已,所以船體上才會留下痕跡,神秘戰艦殘骸現身美國本土這一消息被傳出去後,引發了世界各國的關注,目前,軍方已下令要對其進行嚴密保護。
  • 工廠從中國搬回美國,這家帽商遭遇的困境折射了什麼?
    搬回美國後,Bollman的製造成本上升 位於亞當斯敦(皮特凱恩的首府,隸屬英國)的工廠負責了約20%Kangol的生產,其餘的工廠分布在英國、義大利、中國臺灣、中國大陸和越南。 Bollman在2001年收購了Kangol。 像塞繆爾·L·傑克遜、布拉德皮特和格溫·史蒂芬妮這樣的名人都是Kangol帽子品牌的粉絲。
  • 美國本土傳來一聲巨響,潘多拉魔盒開啟,俄羅斯果斷出手反制
    蘇聯解體,冷戰結束之後,俄羅斯成為了美國新的「假想敵」。號稱戰鬥民族的俄羅斯,在面對一直以「世界霸主」自居的美國也毫不膽怯,顯示出強硬的大國風範。美國為了遏制俄羅斯也採取了不少的手段,近期,就有媒體報導了這樣一則消息。
  • 時殷弘:銷毀核武器取得美國信任,放下歷史,支持日本加入五常國
    很多人應該對時殷弘是熟悉的,他發表過很多對美、對日的國際文章,而且每一次都能引起大家廣泛的討論。時殷弘看待中美關係問題:在《戰略與管理》等雜誌上,時殷弘曾發表過這樣的文章:我們應該銷毀核武器,以取得美國的信任!
  • 美國疫情嚴重,在美臺灣人紛紛帶孩子搬回臺「避難」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美國疫情尤為嚴重,有些住在美國的臺灣人因為孩子無法上學,只能在家視頻上課,平時也不太能外出,因此決定搬回臺灣,讓孩子能過正常的生活。國民黨「立委」蔣萬安說,他身邊有不少朋友從美國搬回臺灣,決定先住個半年或一年,之後視美國的疫情發展情況再看是否搬回去。
  • 美國第一個擁有核武器,為什麼沒有統一全球?
    在美國成功研製核武器的4年後,蘇聯緊隨其後,在1949年成功試爆原子彈,成為了全球第二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從目前全球格局來說,誰擁有了核武器,就意味著擁有了國際話語權,這也是美國能成為超級大國的基石所在。
  • 屢遭美國打壓,伊朗為何不肯放棄核武器?
    在國際上活蹦亂跳舉止乖張的薩達姆,成功吸引了西方的所有注意,為伊朗迎來了寶貴的戰略潛伏期。1990~1996年,伊朗開始了自己的戰後重建計劃,迅速恢復和擴大油氣生產、加工和石油化工設施。也就是說,美國對伊朗的一切制裁、以色列對伊朗核科學家的暗殺全是以莫須有的罪名進行的,我說你有你就有,我讓你死就得死。美國真的關心伊朗有沒有核武器嗎?
  • 將Yeezy搬回美國生產甚至要繼續競選總統的侃爺,到底要幹什麼?
    導讀:將Yeezy搬回美國生產甚至要繼續競選總統的侃爺,到底要幹什麼?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時尚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威力比原子彈小,第三代核武器中子彈,為何被稱為最乾淨的核武器
    出現於20世紀40年代的原子彈是人類研發的最早的第一代核武器。原子彈在引爆的時候,會通過核裂變反應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從而對敵人起到殺傷與破壞作用。到了50年代,蘇聯與美國先後試爆第二代核武器氫彈,這種核彈爆炸威力更強大。除了威力強大外,原子彈與氫彈在爆炸時還會向外界釋放放射性物質,對環境會造成無法挽回的破壞。
  • 美國有大動作,此前俄警告:發射什麼都回應核武器
    早在2月2日,美國就宣布暫停履行《中導條約》義務,啟動退約程序。這一系列動作表示美國想模糊非戰略核武器和戰略核武器之間的概念,對此俄方表示:「我只有一種反擊方式,無論你向我發射什麼,我只回應核武器」!美國認為非核與核武並沒有明顯界限,但是在這個「談核色變」的年代,核打擊的毀滅性有多大看看日本就知道了。
  • 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遺憾未能從事中國方向工作
    俄羅斯《觀點報》12日報導稱,扎哈羅娃表示,她在上大學時的計劃是,畢業後進入外交部從事亞洲方向的工作,尤其是中國方向。為此她在大學期間做了5年的準備,學習漢語、研究中國,還參加了許多關於中國的課外活動。然而在她進入外交部工作後卻因為沒有相關的空缺崗位,「不得不自我調整,將夢想轉向」。
  • 臉書曬拳擊手套照,扎哈羅娃:不要離我...
    【環球網報導 見習記者 王博雅琪】當地時間8月9日晚,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在臉書上貼出一張自己手戴拳擊手套的照片,引發網友討論,收穫了不少關注者的「表白」。9日稍晚時候,扎哈羅娃在臉書上寫道,「你們可不要離我太近了:我不止是一隻小貓咪,還是一個拳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