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菜市場最大規模改造完成 107家菜場「退場」318家「升級」

2020-12-21 荊楚網

一樓菜市場亮麗的霓虹廣告和擺放整潔的商品。記者高勇 攝

武漢晚報訊(記者劉睿徹 吳曈)107家關停轉向,318家改造升級,10月19日,武漢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農貿市場標準化改造新聞發布會,會上透露,迄今最大規模農貿市場標準化改造完成,市民買菜體驗煥然一新。

據悉,納入武漢本輪改造的菜市場共有425家,107家菜市場因不符合城市規劃,或不具備改造條件關停轉向,這意味1/4的武漢菜市場「退場」,另外3/4的菜市場則提檔升級,全新歸來。

武昌區沙湖邊市集由過去的宏祥路生鮮市場改造而成,從曾經的「髒、亂、差」變成了「網紅打卡地」。不僅配備了中央空調,各類菜品擺放有序,還可追溯產地。「90後」張妮說:「在這裡買菜讓人舒適、放心。」

漢陽區鄧甲生鮮市場,公益平價專櫃裡每天低價售賣十餘種新鮮蔬菜,還設立直播帶貨間。蔬菜攤戶褚臘祥感慨:「市場環境好了,來買菜的人更多,生活更有奔頭了。」

菜市場承載著幾代武漢人的生活記憶。武漢大學健康學院譚曉東教授說:「建國後國營菜場是主渠道,農產品統購統銷。到上世紀80年代,各種馬路菜場興起,服務民生同時也帶來『髒、亂、差』。本世紀以來,菜市場歷經多輪升級改造。」

此次農貿市場標準化改造覆蓋面最廣、標準最高、投入最大。對標上海標準化、智慧化、商超化三個等級,今年1月,武漢拉開農貿市場標準化改造大幕,之後「解封」第五天即全面推開。

據悉,318家農貿市場,小到600平方米,大到5000多平方米,基本實行「一場一策」。武漢本輪菜市場改造規模、投入均創歷年之最,市級財政投入2億元,帶動各類市場改造資金共投11.8億元。武漢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徐洪蘭表示,改造後的菜市場,基本解決了過去長期存在的環境「髒、亂、差」、經營設施簡陋、信息化水平低、運營管理模式落後、食品安全溯源缺失等問題。

「做好民生保障基礎工作,為社會治理精細化提供條件,既提升了城市品位,也提高了市民生活品質。」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李曉壯副研究員認為,武漢菜市場改造完成後,後續的常態化管理應該多方參與,共同促進城市治理能力現代化。

相關焦點

  • 便利、智慧、人性、特色、規範 浙江省260家商品市場完成改造
    浙江78家市場對停車導航系統升級改造,在中國輕紡城,只要關注市場公眾號,打開藍牙,輸入車號就能找到自己的車輛;居民辦事難?浙江223家市場設置了「一站式」服務事項辦理功能區,來市場可以順帶申請辦照、查社保、交水電費、公積金、處理違章等政務事項;獲取信息難?203家市場開發了小程序、200家市場上線公眾號,足不出戶就可知產品的實時信息;市場管理難?
  • 三餐幸福感,四季煙火氣 鎮江菜市場的升級之路
    倍全鄰裡中心坐落於潤州區萬科社區的核心位置,上下兩層樓共3000平方米,由倍全公司將其從原來的農貿市場進行升級改造,打造成輻射周邊2萬多名住戶的鄰裡中心。什麼業態適合進入社區性商業,如何解決百姓的餐桌問題?「我們認為最大難點和痛點就是解決周邊住戶一日三餐的問題,同時為了將坪效最大化,方便周邊住戶簡單的生活需求,我們將這裡按『532』模式進行打造。」
  • 南京菜市場又上熱搜了,這些"網紅"菜場你逛過嗎
    這個菜市場正是過去的月苑農貿市場,今年年初剛剛完成改造升級,拋開了髒亂差的舊面貌,現在還有了一個新名字「月苑智慧菜場」。除了煥然一新的整潔環境,還推出了線上銷售、蔬菜盲盒服務,大受歡迎。  其實,南京的網紅菜市場還不少,不僅在周邊居民中耳熟能詳,還吸引了其他地方甚至外地遊客來打卡,比如以周邊豐富小吃聞名的科巷菜場。
  • 三餐幸福感 四季煙火氣 鎮江菜市場的升級之路
    倍全鄰裡中心坐落於潤州區萬科社區的核心位置,上下兩層樓共3000平方米,由倍全公司將其從原來的農貿市場進行升級改造,打造成輻射周邊2萬多名住戶的鄰裡中心。什麼業態適合進入社區性商業,如何解決百姓的餐桌問題?「我們認為最大難點和痛點就是解決周邊住戶一日三餐的問題,同時為了將坪效最大化,方便周邊住戶簡單的生活需求,我們將這裡按『532』模式進行打造。」
  • 武漢一菜場要求女商販不超45歲 工作人員:又不違法!你怎麼看?
    如此奇葩的規定,最近引發了網友的關注↓湖北武漢有40多年歷史的吉慶街勝利街菜場最近正升級改造。22日,有市民路過時發現,正在改造升級的勝利菜場貼出了《入駐須知》。@你說的都對:我們家這的市場就沒有幾個45歲以下的攤主。最新回應23日下午,記者從該菜場建設方獲悉,該菜場是武漢市農改超3.0項目,將會改造成超市,此年齡限制是面向整個社會招聘售貨員的要求,並不針對原經營戶,對希望進駐的原經營戶會適當放寬年齡限制。
  • 菜場改造案例分享,爆紅蘇州的雙塔集市
    近幾年的菜市場可是大變樣,「整改」、「爆改」呼聲不斷,各種風格款式,花樣百出。從臺灣士東菜場到上海蒙西菜場再到臺灣另一家新富—東三水街市場還有深圳的羅湖樂園肉菜街市、北京的三元裡菜市場等等等……每一個爆改都成了年輕人們的打卡聖地。
  • 菜場也是秀場 一群年輕人在菜市場跳起歡快爵士舞
    隨著大型商超與手機購買逐步融入當代人的生活,總有人感嘆:這一屆年輕人正在漸漸退出菜市場。不!會玩的人早就不滿足於在菜場買菜,他們決定在裡面跳起來!9月5日,武漢規模很大的搖擺舞俱樂部的年輕人手拉手來到打烊的明成一品·沙湖邊市集。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升級後的菜場,撫胃更撫心
    「2011年開始,鎮江用3年時間完成了主城區菜市場標準化建設;2016年開始,依據新修訂的菜市場標準,啟動了新一輪菜市場升級改造,目前經營狀況和管理水平都有了明顯的改善。」 「逛菜場,像逛超市!」80後市民祝女士的買菜經歷,從今年1月中旬家門口的南山菜場開業開始。「有停車位、有扶梯、有空調,還有食物代加工,連咖啡書吧都有!」高配亮相的新菜場,徹底改變了她「不進菜場」的生活習慣。南山菜市場升級改造是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
  • 提前7個月 超額13家 浙江省首批260家商品市場完成「五化」改造
    摘要:浙江省首批260家商品市場完成「五化」改造,首批改造的164家農貿市場的1194個監控全部接入浙江省市場監管局「數據駕駛艙」平臺。
  • 去菜場跳搖擺舞,這是集市行樂的武漢
    這場跨界聯合 碰撞出武漢年輕人特有的煙火氣 // 年輕人以搖擺的姿態 回歸菜場 那麼武漢的年輕伢真的退出菜場了嗎? 不!會玩的人早就不滿足於在菜場買菜,他們決定在裡面跳起來!
  • 武漢一菜場要求經營者女不超45歲、男不超50歲,官方最新回應
    想要去菜市場賣菜,還有年齡門檻?近日,武漢一則奇葩規定就引發網友關注!女性超45歲、男性超50歲就不讓賣菜了?武漢的吉慶街勝利街菜場有40多年歷史,近日最近正升級改造。另一位年近八旬的商販表示,自己從39歲開始就在勝利菜場賣雞蛋,這樣規定怕是今後不能入駐了。更有商戶直言,這個菜場商戶大多都在50歲以上,改造後這樣規定怕是大家都無法繼續在此經營。然而菜場招商處的工作人員卻表示,該要求並不違法,具體執行時也會彈性處理。
  • 墨砌商業設計丨菜場改造案例分享,爆紅蘇州的雙塔集市
    從臺灣士東菜場到上海蒙西菜場再到臺灣另一家新富—東三水街市場還有深圳的羅湖樂園肉菜街市、北京的三元裡菜市場等等等……每一個爆改都成了年輕人們的打卡聖地。改造風氣的盛行,市場的魅力,似乎也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看到,他們開始主動走進菜市場,沾染煙火氣,獲得心靈治癒。經過近4個月的封閉施工後,雙塔菜場改名為「雙塔市集」後,於2019年12月17日正式開放,其「顏值」和功能都得到極大提升,瞬間引起廣泛關注與爭議。
  • 老顧客拍視頻留念,開了20多年的迎賓菜市場開啟告別模式
    聽到菜市場停業改造的消息,朱大姐的第一反應是著急,「我覺都睡不著,覺得生活都沒有著落了。」她說,迎賓菜市場容納400多家店鋪,附近的菜場遠遠安排不了。「我們就希望能快點找到攤位,然後安頓下來。」原本,朱大姐打算回老家六合過年,不過因為菜場停業改造改變了計劃。「今年春節不休息了,能賣出一個存貨是一個。」因為擔心顧客找不到,朱大姐還特意印製了名片給客人。
  • 你對家門口的菜場滿意嗎?浦東「最美菜場」評選活動開始啦
    7高行鎮華高菜市場 華高菜市場經過新一輪的升級改造,實現了傳統菜場和盒馬菜市的雙軌經營模式,用全新的社區商業路線,專注輻射周邊生活居住區。9高行鎮萬有集市俱進菜場 萬有集市俱進菜場經過這兩年持續不斷的軟硬體設施升級改造,已經成為煙火氣、生活氣集聚,讓人買得安心、逛得舒心的菜市場。
  • 寶安區71家農貿市場全部完成升級改造
    晶報訊(記者 韓廣蕾 通訊員 嶽輝躍)12月21日,寶安區全區71家農貿市場完成升級改造,改造總店檔10000餘個,改造總面積33萬平方米,改造市場總數、改造店檔總數、改造總面積均為全市第一。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的完成,標誌著市場以全新的面貌服務廣大市民群眾。深圳市寶安區副區長婁巖峰參加了此次活動。
  • 鎮江菜市場華麗轉型,託起...
    自2011年起,鎮江主城區菜市場經過多輪改造升級,不僅撕下了「魚腥味」「亂糟糟」「去晚了就不新鮮」的舊式菜場文化標籤,而且在網際網路技術的加持下,正逐步實現消費場景商超化、數據信息化、食品安全溯源監管可視化的轉型。顏值高、氣質好的菜市場,託起了百姓的幸福、品質生活。
  • 秀水街將迎大規模升級改造,北京新增5家傳統商場一店一策試點
    秀水街相關負責人表示,有別於以往的業態調整,這次改造升級可以說是2005年秀水街「退路進廳」以來最大規模的改造,將由內而外全面升級。北京今年新增5家傳統商場「一店一策」試點日前北京市發布「新消費」22條,在加快推進商業領域城市更新方面,2019年,北京市商務局出臺了《關於本市傳統商場「一店一策」升級改造工作方案》,啟動首批10家試點商場升級改造。今年將繼續新增一批傳統商場「一店一策」試點,鼓勵試點企業加快升級改造進度。
  • 中百倉儲全新業態,中百市集水果湖店改造升級亮相
    為加快推進全市農貿市場(菜市場)環境衛生改造工作,提升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武漢市政府4月13日公布了武漢市農貿市場(菜市場)標準化改造實施方案。中百倉儲積極響應政府號召,主動承接水果湖菜市場升級改造項目。
  • 看看上海購物中心的菜場玩出了什麼新花樣
    上海更是不甘落後,截止今年3月全市986家菜場中,其中標準化菜市場869家,非標準化菜市場117家。今年計劃新建改建的30家菜場更被稱為標準化菜場2.0版,市商務委制訂《示範性標準化菜市場建設指南》,從規劃合理、經營規模、統一結算、電子標籤、追溯完備、基地對接、價格穩定、品牌入駐、供應鏈完善、管理制度等10個方面為示範性標準化菜市場「建章立制」。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蘇州:老舊菜場變身「網紅市集」 提檔...
    目前,「雙塔市集」、橫街「水八仙」、西環菜場的「唐寅文化」、裡河菜場的「老行當」等一批「網紅」已經成為姑蘇區農貿市場改造高顏值、高品質的代言詞;同時,裡河、朝陽、黃鸝坊等市場也完成了智慧支付、食品安全、食品溯源、智慧管理等智能化升級,城市「菜籃子」監管也邁入了智能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