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好奇心會隨著年齡而遞減,保護和發展孩子的好奇心很重要

2020-12-18 徐文聊育兒

隨著孩子的長大,家長們會發現自己的孩子,總喜歡問一下稀奇古怪的問題,一次兩次的家長能夠比較有耐心的解答,但是孩子一直問,並且刨根問底,這就讓很多家長架不住了,並且有些問題太古古怪,家長也不知道該如何解釋。

例如孩子向家長問道,「媽媽你為什麼喊爸爸為老公?為什麼咱倆的叫法不一樣?」「飛機的翅膀是不動的為什麼能夠在天上飛?」等等問題可能也出現過你的家庭當中。

我在公園裡散步的時候,看見一個小孩正在專心致志的觀看螞蟻搬家,我想這就是孩子的好奇心吧,容易被事物所吸引。

但是在一旁的家長表現的卻十分不耐煩,沒過一會說道「這有什麼好看的,你看夠了沒有?我們要回家了」這位家長和大多家長一樣,面對孩子表現出來的好奇心,絲毫不放在心上,在不知不覺之間扼殺了孩子的想像力。

蘇霍姆林斯是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基說過,他說:「每個人內心都有好奇心和求知慾,並且孩子的好奇心是最為強烈的,家長需要給予正確的引導,要讓孩子感受到認知的樂趣,積極的接觸事實和現象,這樣才能讓孩子的好奇心得到好的發展。」

一、孩子想像力與好奇心的重要性

1、想像力是智力的翅膀。

孩子天馬行空的象形力,裡面蘊藏著巨大的能量,我們都知道世界上第一架飛機創造者美國人萊特兄弟,它們就擁有這強大的想像力,在他們很小的時候,他的父親用一個會飛的玩具作為它們的禮物,但沒有想到,就是這個小玩具,改變了它們的一生,甚至改變了人類的進程。

萊特兄弟非常喜歡這個玩具,但是他們覺得這個玩具飛的太短了,他們想著如果這個玩具再大一些是不是就能夠飛的更遠了?

於是他們立馬造了一個很大的機器,果不其然,這些大玩具能夠飛的更遠,他們望向正在飛的玩具,想像人能夠在天上飛那該多好,隨著他們的長大,他們的積累知識越來越完善,製造能力也也越來越強,經過他們的不斷研究和嘗試,第一架飛機誕生了。

麥考萊在他的書中提到:「在全部人裡,孩子的想像力是最為豐富的。」

這就是孩子想像力的魅力,讓腦海中的東西打造成現實的東西,從而更好的推動世界發展,想像力讓人們有著無窮無盡的創新,所以說想像力是智力的翅膀。

2、好奇心是智力的養料。

孩子的好奇心是與生俱來,這是上天給予每一個人的禮物,有了好奇心,人們對於世界的現象就會用於探索,想把這些未知的現象解釋出所以然來,也是好奇心推動著我們不斷前進。愛因斯坦講過:「永遠保持著好奇心的人是永遠進步的人。」

這種好奇心在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發揮的淋漓盡致,李四光好奇的對象是一塊石頭,他一直想要弄清楚這塊巨石的來歷,他問老師,老師不知道,問家長,家長也不清楚。

但是他沒有放棄,反而更激發了他的求知慾,為了能弄清楚這個石頭的由來,他去了英國學習相關的地質知識。他還為此,用腳踏遍祖國的土地,還特地回到老家去研究那塊頭,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終於他解開了心中的疑惑,這塊石頭是冰川裡的浮礫。它是第四紀冰川的古蹟,他的這個發現震驚了世界。

哈佛大學校長陸登庭說:「如果人沒有好奇心和純粹的求知慾為動力,世界上就不可能產生那些有著革命意義,劃時代意義的偉大創造。。」

我們可以看出好奇心推動著孩子不斷的去學習,去研究,可以說沒有想像力,孩子就沒有求知的欲望,沒有這些,孩子的智力要怎樣進步?

二、為什麼孩子的好奇心會隨著年齡遞減

陶行知在文集《師範生第一變》中講到,你如果想要兒童變成順從並守教條的人,你就會採取壓服的教育方法;而如果你讓他能獨立地、批判地思考並有想像力,你就應該採取能夠加強這些智慧品質的方法。活教育教人變活,死教育教人變死。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想像力,沒有知識框架,以及常識的束縛,所以表現的更有跳躍感,讓人覺得天馬行空,不可思議,孩子們不會考慮這樣想是否符合邏輯,符合現實。

孩子向家長表現出好奇心的時候,家長不要對孩子表現出漠不關心,或是隨意敷衍,這都會對孩子的好奇心產生打擊,孩子可能認為,這樣想是錯誤的,會給爸爸媽媽添麻煩。

我記得有一次我的孩子畫了一幅畫作,興高採烈的跑過來讓我評價,我隨意看了一下,這不就是孩子隨意的亂畫嗎?這有什麼好欣賞評價的,我對孩子說:「這有什好欣賞的?你能不能好好的畫一幅畫,你這樣就是在浪費紙張」

孩子委屈的咱那裡一動不動,事後我也十分後悔,孩子的畫自己都沒有認真的看就批評孩子後來我認真看了孩子的畫,他的畫中玫瑰花長在了雲朵上,小狗在荷葉上睡覺。我十分後悔我對孩子的批評,孩子的好奇心就是在這樣的批評中喪失的。

我們經過學校的教育和自己學習,大腦中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備「認知系統」,對周圍的事物也就沒有那麼好奇,但是孩子還沒有具備這樣的系統,我們不能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問題,在我們看來那是不值一提的事情。

但是在孩子那裡可能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不能要求孩子用大人眼光看待問題,這樣會讓孩子的想像力固化,孩子的一些學習也是需要發揮孩子的相信力的。

例如,孩子的語文作文中,有看圖寫作,這就需要孩子對著漫畫或是圖片展開聯想,如果家長在平常扼殺了孩子的想像力,孩子是寫不出優秀的文章的。人腦中是否有著完備的認知系統,以及家長的不正確引導,這些都是孩子好奇心隨著年齡遞減的原因。

三、家長該如何去保護和發展孩子的好奇心和想像力?

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說:天才,就是強烈的興趣和頑強的入迷,現在家長已經清楚了孩子的好奇心和創造力的重要性,那麼家長在日常的教育中應該如何培養呢?

1、為孩子創造提問的環境

家長要有意識的創造一個好的提問環境,讓孩子可以多提出問題,例如當孩子在講述著天上的每一朵雲彩像什麼時,家長不能對孩子的問題進行批評,不能進行否定。

要嘗試鼓勵孩子多問問題,不管是生活中還是在看動畫片的時候的疑問,讓孩子模仿動畫片學習怎麼發問,這也是幫助孩子的一種方法。而創造提問的環境的這個過程中,家長要做的是引導孩子去尋找答案,切不可否定孩子的問題。

2、常常對孩子提問啟發孩子。

家長要改變自己原有的思維,作為孩子的啟蒙老師,要嘗試著用孩子的眼光看待問題,,不只是孩子可以向家長提問,家長也可以向孩子問題,這樣也有利於孩子激發好奇心。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孩子在成長需要得到家長正確的引導。為提升孩子的好奇心和想像力,家長多向孩子提問題啟發孩子。

家長試著向孩子提出問題「為什麼雲彩大多是白色的」「為什麼一般花朵冬天不開花」讓孩子對周邊的事物產生好奇心,在家長發問的引導下,可以很好的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求和欲望,家長也要鼓勵孩子說出自己對事物的看法,並且帶孩子去網上查資料,或是去圖書館,一起解決問題,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增長知識提高智力。

3、培訓孩子發散的思維

發散思維指的是,當人遇到問題的時候,會從不同角度上去思考,會從現有信息上去擴展到其他方面,以不同的思路去解決問題。

家長在培養孩子好奇心和想像力的時候,可以利用發散的思維,家長可以提問孩子一個問題,讓孩子嘗試不同的答案,家長要放棄自己原有的思維答案。

讓孩子發揮想像力,嘗試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也可以在看動畫片的時候,根據動畫片的場景進行發散式的提問,例如問問孩子,如果你是孫悟空,你會怎樣降服白骨精呢?激發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發揮想像力去尋找答案。

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家長要重視孩子的好奇心,不能因為覺得孩子的問題麻煩,就置之不理家長要善待孩子的好奇心和想像力,相信在家長和呵護下,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對世界好奇的孩子,未來很可期?娃的好奇心,請爸媽一定來保護
    一、孩子的「好奇心」都有哪些發展規律好奇心簡單來說就是求知慾,在孩子的成長中,求知慾是有著發展規律的,相對應孩子的年齡階段,對應分為對外界的好奇和對內的好奇。」看待東西和問題停留於表面,當開始上幼兒園之後,就開始了各種為什麼,比如自己為什麼會餓,玩具為什麼會響,小狗的媽媽為什麼讓它跑跳,過馬路為什麼要等紅綠燈等等,這種好奇心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轉變為對知識的探索。
  • 如何保護幼兒的好奇心
    然而在實際中,許多家長或個別老師對於幼兒好奇心保護不夠,扼殺了幼兒的天性。下面為廣大考生介紹如何保護幼兒的好奇心,以便考生在教師招聘結構化面試中遇到此類問題時能夠從容應對。1.保護幼兒好奇心的重要性第一,對幼兒的日常生活和學習起著關鍵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幼兒容易對新鮮事物或事件產生好奇心,從而具有較高的學習新鮮事物的興趣。
  • 如何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大石街「家長學堂」給家長們支招
    好奇心是個體學習的內在動機之一,是個體尋求知識的動力,是創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徵。好奇心強的孩子,他的求知慾望就會很強,表現出來的就是孩子會主動探索生活和學習。因為時間長了,孩子就學會了——別人告訴他「你不要動,動了你會承擔不了啊!」慢慢地,他自己就形成一套壓抑的模式了,而且會自動啟動對自己好奇心的扼殺、扼制的自動程序。
  • 懂得保護孩子的好奇心,是家長最高級的愛
    懂得保護孩子的好奇心,是家長最高級的愛 2020-12-11 15: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面對孩子各種好奇心,你是怎麼做的?
    我們都知道孩子初來這個世界,對外界抱有各種各樣的好奇心這並不奇怪,有的時候他就像是一本加厚版的《十萬個為什麼》,只要是遇到讓人覺得新奇的事物就喜歡圍著你一直問,有的家長會覺得有趣,有耐心的並一點一點的慢慢講給孩子聽;也有的時候受到其他壓力、情緒的影響
  • 點亮孩子的好奇心
    進一步加強青少年科普教育,激發青少年科學興趣,培養一批科技後備人才,為提升公民科學素養、增強國家科技競爭力打下堅實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指出:「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對科學興趣的引導和培養要從娃娃抓起,使他們更多了解科學知識,掌握科學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備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群體
  • 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家長可以用「狼性法則」,給他們增加「狼性」
    良好的溝通能力一定程度上是孩子抓住機遇的敲門磚,與其費盡心思提高孩子的溝通能力,不如一開始就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最後,利於孩子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好奇心的力量,大到可以讓科學家瓦特好奇於水沸騰以後不停在動的水壺蓋子,繼而經過獨立思考和大量的實驗後發明了蒸汽機,直接觸發世界第一次工業革命。
  • 孩子其實都熱愛學習,但父母對學習太狹隘,激發孩子好奇心很重要
    一.孩子的好奇心是天生的如果沒有好奇心和純粹的求知慾為動力,就不可能產生那些對人類和社會具有巨大價值的發明創造。例如孩子孩子會在三個月的時候就學習抬頭,到了孩子一歲的時候開走路,以及孩子大了之後會學習一些自己喜歡感興趣的知識,這都是孩子的好奇心所推動的,孩子會從學習這些事情中感到滿足感,進而會樂此不疲的去學習。
  • 孩子的好奇心是激發潛能的源泉,父母別輕易將它扼殺
    狼性法則就是利用狼具有最強好奇心的特點,通過不斷探索達到了解捕食對象和外界環境的作用,為順利獲取食物增加了機率。 孩子也一樣,在剛出生的時候會對外界充滿了疑惑與好奇,因此在面對未知事物時,會更有激情和動力。
  • 孩子擁有好奇心是好事,好奇心有3大益處
    有好奇心的孩子,一般性格會比較活潑開朗,外向的孩子就容易交到朋友,並且保持好奇心,很容易可以找到生活中的各種樂趣.一個有樂趣的人是不會缺朋友的。而且,好奇心重的孩子會對身邊的人、事、物,都保持一種探究的心態,可以更加注意朋友和環境的改變和特點,並且時不時地請教別人,也有利於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 孩子的好奇心藏著他的未來!
    就在最近,網絡上展開了一場討論,討論的主要內容是孩子的好奇心問題,引得了眾多網友和家長們紛紛留言,有網友說:孩子的好奇心很珍貴,應該好好保護,這樣孩子就能對學習產生無窮的興趣了。也有網友說:孩子的好奇心很普通,而且也是孩子一時性的好奇,不需要怎麼理睬。然而,我們的教育專家給出的觀點是:請家長們好好呵護孩子的好奇心,孩子的好奇心藏著他的未來。
  • 孩子問「我是從哪來的」,別再說從垃圾桶撿的,滿足好奇心最重要
    孩子上了初中高中之後就很容易產生早戀,甚至會發生一些性關係,那麼這些我們又該如何去杜絕它去發生呢?這個話題一直以來都是很有爭議性的話題,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議論一下,這孩子到底應不應該學習性教育的知識呢?其實孩子要一定的程度上了解這些知識,只有了解這些知識的孩子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至於為什麼要給孩子學習這些知識呢?
  • 如何培養孩子的好奇心?用好「潘多拉效應」讓孩子充滿好奇
    媽媽經常被氣的發火,為此,孩子沒少挨揍。可無論怎麼懲罰孩子,他這個毛病始終改不了。相信很多家長也和這位媽媽一樣,遇到這樣的情況,苦不堪言,不知如何管教孩子。其實,媽媽們也不必過於擔心,對孩子來說,好奇心是天性。他們通過模仿和嘗試,擴大對世界的認知。拆卸玩具,搞破壞,這些看似不好的行為其實正是孩子好奇心強的表現,孩子是在用這種方式去探索世界、認識世界。什麼是好奇心呢?
  • 家裡戶外,用心呵護孩子對世界的好奇心
    科學家培根曾經說過:「好奇心是幼兒智慧的嫩芽」,幼兒對世界的認識是從好奇開始的,強烈的好奇心會增強幼兒的求知慾,對創造性思維與想像力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另外,寶寶的好奇心還有以下作用:訓練正確的判斷及決定能力;培養責任心;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提升觀察力和敏銳度;培養自主能力;擴大視野,增加見識;培養耐心與恆心。孩子其實天生就有對世界巨大的好奇,往往在成長過程中被成人世界的一些規則和束縛給破壞閹割了。家長所做的不是如何培養,而是如何用心呵護。
  • 孩子好奇心強不是壞事,家長巧妙利用,幫助孩子成才
    好奇心可以激發一個人的潛能,小孩子剛出生對周圍的事物很好奇。慢慢長大的他們還會不斷地去探尋未知的世界,在成長過程中家長只有巧妙地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才可以讓孩子繼續前進,慢慢的接近成功,保持好奇心是一件好事,會讓孩子朝著正確的方向一直努力。
  • 錢學森:能成為學霸的孩子,都得有足夠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好奇心是人類的天性也是成功的重要基石,不應該被抹殺。那面對孩子的好奇心,父母應該如何正確引導與培養呢?下面根據張衡父母對孩子興趣的培養方式,總結了三種方法,以供各位父母學習。父母在生活中經常與孩子分享自己的好奇心,孩子在不自覺中接受了這一信號,好奇心也會慢慢增長。父母可以在平時和孩子聊天中,分享自己因好奇心而做的趣事。例如,在聊天中說:「媽媽在上次煮麵時,沒有熱水下鍋。而是溫水,但是煮出來的麵條要比熱水下鍋的麵條更加勁道。
  • 好奇心給娃發育帶來2大優勢,家長別不重視,5招呵護娃的好奇心
    ,這種自發的探索世界,可以讓孩子促進自己的認知發展,有效刺激大腦皮層發育,好奇心能夠幫助娃對這個世界有一個基礎的認識,會讓大腦對這個世界的規則構築更立體,認知更深刻。 好奇心不僅能在嬰幼兒時期幫助娃成長,即便在兒童時期和青少年甚至是成年時期,都會很有益處。 2011年英國一項調研對象包含5萬名學生的綜合統計結果顯示。好奇心被父母好好呵護的孩子,在學業表現上會更加突出,好奇心帶來的優勢至少持續到了14周歲,有的甚至到了18周歲。
  • 別總對孩子說「不要做這件事」,保持孩子的好奇心很重要
    誇張的表情,貼合孩子的心理低幼小寶寶逐漸有了自己的想法,形成了自己的探索意識,也開始注重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小瑞誇張的表情,將心理活動表露無疑,又貼合了孩子們的好奇心,自然發生了神奇的「化學反應」。
  • 伊利諾伊大學物理學教授:如何科學地激發孩子的好奇心?
    這樣的實驗方法,可以讓人回歸到科技之中,會對你能建立的聯繫感到驚喜。老師和家長如何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在學習成長中,孩子的好奇心越多,專注力就越出色,學習的主動性越強,越有可能成功。在對學習產生好奇心之前,孩子都會對他身邊幾乎一切的事物都充滿好奇心,然而,家長往往會忽視或者壓制孩子以探索求知為目的的好奇心。
  • 李開復:孩子可以挑戰父母,珍視好奇心、批判思維和創造力
    幼時的鼓勵和肯定,會對孩子的一生產生積極的作用。父母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允許孩子去多發問,允許孩子挑戰父母。當家長不知道答案時,跟孩子一起去尋找答案。自信心、好奇心和團隊精神隨著中國進入智能時代,這種開拓創新的精神也成了新一代父母在教育孩子中希望培養出來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