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文獻珍品首次亮相圖書節(圖)

2021-01-08 人民網

原標題:古籍文獻珍品首次亮相圖書節(圖)

  欽定書經圖說

  十誦律卷第四

  續高僧傳

  伊川擊壤集

  由北京市委宣傳部和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主辦的「第十二屆北京國際圖書節」將於2014年9月1日至7日在中華世紀壇舉行。同時在門頭溝永定河文化廣場、北京圖書大廈等地設立分會場,中國書店將參加世紀壇主會場和門頭溝永定河文化廣場分會場的活動。組委會會同中國書店、北京市文物局圖書資料中心等單位籌辦「古籍善本特展」。

  展覽

  30部古籍亮相圖書節

  為了能夠讓公眾更直觀地了解中華古籍,感受傳統典籍文化,深入理解古籍重要的文化意義,中國書店、北京市文物局圖書資料中心選取了30部具有代表性的古籍文獻珍品,以反映中華古籍基本面貌及中國印刷術的發展歷史。其中,以文獻時代說,有隋寫經一部、宋本二部、元本三部、明本十部、清本十部及民國印本四部;以收藏典故說,有經過清乾隆皇帝「天祿琳琅」收藏過的宋本《重刊許氏說文五音韻譜》,經梁啓超批校的辛棄疾《稼軒詞》等;以版式特點說,有刻本、活字本、套印本、彩繪本、手抄本、插圖本等,涉及雕版、活字、套印、手繪、影抄、餖版、拱花等多種印刷元素,基本涵蓋了各個歷史時期的出版物。

  拍賣

  元明清古籍均有拍品

  受組委會之邀,中國書店控股的北京海王村拍賣公司9月1日至6日(1-5日預展,6日拍賣)將在古文化街琉璃廠東街115號中國書店分會場三樓舉辦「北京國際圖書節古籍文物暨中國書店第67期大眾收藏書刊資料文物拍賣會」。公司準備了包括古籍善本、碑帖拓片、名人書札、影像資料、西文典籍等在內的拍賣品共計557件。

  在古籍善本中有距今700餘年前元朝時期浙江餘杭縣大普寧寺刊印的《續高僧傳》,還有同時期泰定三年(1326)刊印的佛教戒律書《十誦律》。在明代刻本中有浙江嘉興楞嚴寺刊印的北宋理學家邵雍的詩集《伊川擊壤集》。清代古籍所佔比例比較大,如第160號拍賣品是清康熙時期著名大才子納蘭性德通志堂刊印的宋朝人林希逸所撰《鬳齋考工記解》。第170號拍賣品為同時期(1704年)汪氏垂雲堂刊印的《才調集》。喜歡美術作品的收藏者可以競買到清光緒時期套色印刷的《十竹齋書畫譜》、1921年上海千頃堂書局石版印刷的《芥子園畫譜》、1928年世界書局石版印刷的《馬駘畫寶》等。清中後期用紅、黃、藍、綠、黑五種顏色套版印刷的《古文淵鑑》為康熙帝御選,大臣徐乾學等編輯並注釋,是中國雕版印刷術套色印刷的代表。由洋務派主持的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即外交部)採用國外傳入的石版印刷技藝印製的《欽定書經圖說》,是孫家鼐等大臣奉慈禧皇太后懿旨編纂而成,此拍品函套、書衣、書籤等均為清時宮內原裝。此外清末民初著名藏書家、出版家劉世珩據宋版影抄的《文選》,著名金石學家羅振玉舊藏的清嘉慶十年(1806)顧氏思適齋刊本《爾雅郭注》,清光緒十四年(1888)邁宋書館用銅版印刷的《銅版西清古鑑》等均在拍賣之列。碑帖拓片有清及民國期間槌拓的《史晨碑》、《乙瑛碑》、《鄭固碑》、《天香樓藏帖》、《晏褒釋閣碑》等。

  在紅色收藏品中,有中共早期領導人瞿秋白翻譯,魯迅先生編輯,1936年東北新華書店遼東分店出版的《海上述林》;1947年中國出版社出版的記述解放戰爭初期中原解放軍大轉移的《中原突圍記》;1973年上海書畫社用中國傳統雕版印刷術印刷的《共產黨宣言》等。

  在西文典籍中,有1698年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出版,介紹中國儒家思想的《中國近事回憶錄》,1888年法國巴黎出版的展示服飾文化發展變遷的《拉西奈世界服飾史》。19世紀90年代奧地利維也納出版的《聖經》,同時期在德國紐倫堡用珂羅版印刷技藝出版的《丟勒版畫作品集》。此外,1910年英國倫敦出版的介紹中國瓷器著作《中國瓷器手冊》,20世紀初美國紐約出版的英國著名作家查爾斯·狄更斯的代表作《大衛·科波菲爾》彩色插圖本,1928年法國巴黎出版的歌德名著《少年維特之煩惱》彩色插圖本, 1959年捷克布拉格出版的《中國當代名家畫集》等均聯袂登場。

  在此次拍賣會上,還有一定數量的美術參考書、老照片和諸如臧克家、馮其庸、俞振飛、歐陽山尊等名人的書札將一同拍賣。

  展銷

  木版刷印和線裝影印圖書亮相展場

  為參加此次圖書節,中國書店此次圖書展銷主要是文史哲類、藝術類新書、古舊書中國書店出版社2007年至2014年出版成果的全品種陳列;新、舊圖書,共計一萬五千餘種。

  在中國書店出版社展示的出版成果中,以木版刷印和線裝影印圖書最為突出:其中包括《世界民間藏中國敦煌文獻》(第一輯),《紅樓夢程甲本》(四函三十六冊),《趙孟頫書道德經》(一函一冊,為雕版刷印本),《茶經 續茶經》(一函七冊),《十竹齋箋譜》(一函四冊)等等。

  綠色印刷倡導

  環保健康閱讀

  新京報訊 綠色、環保已經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本屆北京國際圖書節的綠色印刷主題展區將讓讀者直觀了解綠色印刷,體驗健康閱讀。

  本屆圖書節的綠色印刷主題展區設置在中華世紀壇室內一層的西南角,這已是綠色印刷第三次亮相北京國際圖書節了。市新聞出版廣電局連續三年實施優秀青少年讀物綠色印刷示範項目,已經累計印製完成近千個品種、1700萬冊綠色環保的圖書。本次精選了300種圖書供在場兒童免費閱讀,同時,還有上千種優秀的綠色印刷青少年圖書現場打折銷售。

  本次北京大恆印刷有限公司專門為圖書節準備的大字版的個性化國學經典名著,讓讀者體驗什麼才是真正的按需印刷。上海域達三維圖像科技有限公司給讀者帶來世界上唯一的基於紙張為原材料的3D列印設備,1秒鐘完成人體三維圖像掃描,超過一百萬的色彩解析度,一次性完成彩色3D列印成形。此外,活動主辦方還為到場觀眾準備了綠色印刷筆記本以及一千份大獎。

  王蒙對話四代晚輩

  新京報訊 「文學大時代:五代作家的跨時代對話暨王蒙最新長篇小說《悶與狂》首發儀式」,將於9月1日在中華世紀壇隆重舉行。著名作家王蒙將與四代晚輩作家和評論家現場對話。

  據主辦方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和磨鐵圖書公司介紹,與會的各位作家與評論家都是王蒙最新長篇小說《悶與狂》的首批讀者。《悶與狂》是八十高齡的王蒙繼2004年《青狐》發表後,十年來創作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全書28萬字一氣呵成,深情款款而詩意盎然,看似是從嬰孩時期寫到耄耋之年的感官回憶錄,卻比回憶錄更為寬闊遼遠,是文學與時代碰撞的產物。

  出生於上世紀30年代的「文壇常青樹」王蒙,將與另四位成長於不同年代的中國代表性作家對話:出生於50年代的劉震雲、出生於60年代的麥家、出生於70年代的盛可以、出生於80年代的張悅然。中國作協副主席、文學評論家李敬澤、中山大學教授、文學評論家謝有順也將出席發言和擔任特邀主持。

相關焦點

  • 瀋陽故宮典藏珍品 首次來京系統展出
    12月31日,「金玉滿堂——瀋陽故宮典藏清代宮廷珍品」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北4展廳開幕。據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本次展覽是瀋陽故宮博物院典藏文物、在國內最為全面的一次展示,展期擬定為3個月。瀋陽故宮與北京故宮,並列為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
  • 摸清古籍家底讓江蘇珍品居全國之首!探秘南圖107件新晉國寶
    全國之首 新晉國寶版本多樣珍品迭出此次南京圖書館共有107部珍貴古籍入選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佔全國總量的14.2%。採訪中記者獲悉,此次南圖入選的古籍不僅數量過百,且版本多樣,珍品迭出。南圖歷史文獻部副主任周蓉告訴記者。新晉國寶之一——《藏海詩話》(四庫底本)成為除國家圖書館外,入選數量最多的古籍收藏單位,並不讓業內意外。南京圖書館作為江蘇省省級公共圖書館,前身可追溯至1907年創辦的江南圖書館和1933年籌建的國立中央圖書館,文化積澱深厚。
  • 快來看,帶著千年墨香的古籍珍品了解一下?
    那麼,帶著千年墨香的古籍珍品,要不要來了解一下?請跟隨國家圖書館專家的指引,開啟一趟古籍探寶之旅吧。《古迂陳氏家藏夢溪筆談》現存最早的《夢溪筆談》刻本說到北宋時期沈括所著的《夢溪筆談》,大家想必不會陌生。在中國科技史上有著重要價值的這部書有著多個版本。
  • 國圖110周年,宋刻孤本《揚子法言》、司馬光殘稿明起亮相
    澎湃新聞獲悉,海內孤本宋淳熙八年刻本《揚子法言》、唯一秦朝政府檔案裡耶秦簡、司馬光《資治通鑑》殘稿、宋刻本《注東坡先生詩》等被列入《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珍品,以及傅增湘、鄭振鐸、周叔弢等歷代藏書家珍貴古籍,總計330餘種珍貴典籍,將於9月7日亮相國家典籍博物館「中華傳統文化典籍保護傳承大展」。
  • 重慶市辦特展全面展示所藏國家珍貴古籍
    圖為觀眾圍觀重慶市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 周毅 攝中新網重慶12月15日電 (記者 鍾旖)「冊府千華——重慶市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15日在重慶圖書館開幕。作為重慶市目前為止最高規格的古籍展覽,展陳內容分上下兩篇,從重慶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274部珍稀古籍中精選出50餘部加以詳細介紹,並將分批次展示150部珍貴古籍原書,揭示這些古籍的珍貴价值所在。重慶圖書館特藏文獻中心館員左鵬介紹,此次展示的古籍不少是獨特珍品。
  • 帶著國寶古籍和近百款文創產品,上海圖書館亮相長三角文博會
    實習記者 顧嘉琪2020年11月19日至23日,第三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上海圖書館的各類成果在文博會上亮相。圖片來源:長三角文博會作為國家一級圖書館和首批國家重點古籍保護單位,上海圖書館遴選了各類古籍精品進行展出,包括張柯輯、張元濟續輯《涉園圖詠手卷》、清內府四色鈔本《江流記》、《進瓜記》,也有宋拓本《九成宮醴泉銘》、泉州本《淳化閣帖》卷九等「國之重寶」。泉州本《淳化閣帖》卷九。圖片來源:長三角文博會展覽期間,上圖還將傳統技藝再現。
  • 上圖年度文獻大展上瞧一瞧-裝潢,蝴蝶裝...
    《幸浙盛典圖記》,線裝  上海圖書館歷史文獻中心館員梁穎介紹,今人所見的珍貴古籍,大多經過歷代藏書家的重裝。上圖館藏中,吳湖帆、龔心釗兩大家的藏品最多,黃丕烈的收藏也不少,不同藏書家的個人裝潢風格各有特色。
  • 5700餘件重磅珍品即將亮相中國嘉德2020秋季拍賣會
    如約而至的中國嘉德2020秋季拍賣會,共計38個專場,5700餘件重磅珍品,包括中國書畫、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瓷器及古董珍玩、古典家具及工藝品、古籍善本、名人手跡、郵品錢幣、珠寶翡翠、佳釀臻茗等各門類,將繼續多角度、深層次地展現藝術世界的魅力和藝術品市場的潛力。無限美好,無盡驚喜,敬請期待!
  •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指導組到興寧館調研指導古籍文獻保護工作
    7月14日,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首席研究員劉洪輝,副館長、省古籍保護中心副主任倪俊明,省古籍保護中心秘書長林銳,省立中山圖書館特藏部副主任肖玲一行,到興寧市圖書館調研指導工作。一行人到興寧市圖書館古籍室,了解古籍文獻保護情況,指導館藏古籍文獻普查登記,建立古籍普查登記目錄,並要求進入中心館網站或其他方式向社會公開,實現共建共享。據了解,興寧市圖書館在民間發現有清乾隆及民國時期、解放初期興寧各地的地契、房契,以及興寧周邊地區的歷史文獻等約300份。
  • 多元紛呈,華而有實:近兩千件珍品亮相華藝國際北京首拍
    北京首拍陣容強勁 多元紛呈 本場拍賣涵蓋中國書畫、瓷器·玉器·工藝品、現當代藝術、珠寶鐘錶尚品、名釀·陳茶·養生五大版塊近兩千件精品震撼登場,多個重要專場尤其亮眼,包括百年來首次亮相拍場的「亞東遺珍」專場,以及被喻為「一個史詩級專場、數十位藝術巨匠、近百件巔峰力作」的「大美——中國書畫珍品之夜專場」;瓷器·玉器·工藝品版塊重頭戲
  • 中國嘉德2020秋季拍賣會即將舉槌 5700餘件珍品將悉數亮相
    11月27日,中國嘉德2020秋季拍賣會即將舉槌開拍,朱敦儒《暌索帖》、傅抱石《東坡先生》、張大千《 雨後嵐新》、朱耷《山水花鳥書法冊》等5700餘件珍品將齊聚亮相。此次拍賣會共計38個專場,包括中國書畫、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瓷器及古董珍玩、古典家具及工藝品、古籍善本、名人手跡、郵品錢幣、珠寶翡翠、佳釀臻茗等各門類,將繼續多角度、深層次地展現藝術世界的魅力和藝術品市場的潛力。
  • 棗強古籍修復師陰秀根:毫米與千年全在指間
    在棗強縣,就有一位這樣的古籍修復師,那些殘缺、破碎的古籍,經他之手,重新煥發生機。他叫陰秀根,被譽為為古籍續命的「醫者」。棗強古籍修復師陰秀根:毫米與千年全在指間.「補天之手,貫蝨之睛,靈慧虛和,心細如髮」,這是明代周嘉胄在所撰《裝潢志》裡要求古籍修復師所具備的本領。古籍修復不僅是個手藝活兒,還要有中國古典文化知識的積累。
  • 上海圖書館推出「古籍今讀」節目 讓中華文化的重要物證「活」起來
    古籍是中華文化的根脈和重要物證,如何讓書寫在故紙堆裡的文字「活」起來?上海圖書館從館藏近3萬種古籍善本中精心遴選出十種珍品,借東方衛視《詩書畫》欄目推出「古籍今讀」特別節目,從5月26日起連續十天,每天介紹一種,向大眾普及古籍知識及蘊含其中的優秀傳統文化。  提到古籍,人們不免想到那些泛黃的紙張、殘損的書卷,事實上古籍的意義遠不止於此。這些歷經千年的古籍,是漫長光陰中的倖存者,更是中華文明的傳承者,閃耀世界的中國智慧在字裡行間熠熠生輝。
  • 古籍善本2018拍賣成交價位如何 【邦瀚斯拍賣藝術品火熱徵集】
    在業界,1911年從前的書本稱為古籍,1949年之前的稱為舊書。所謂古籍善本,指的是古代貴重的文獻資料,貴重、稀有、內容精善的古書刻本、寫本都可統稱為「善本」,還包括書本、雕版、信札、石碑、檔案等。王世襄是我國當代負有盛名的大收藏家和著作等身的大鑑賞家,在2013年11月17日中國藝術品交易秋拍舉行的「錦灰集珍——王世襄先生舊藏」專場中,370部藏書首次向大家揭露了王世襄先生的藏書家身份。其中宋代李誡編修《李明仲營造法式》以189.7萬元成交,位列首位。
  • 傅抱石、朱敦儒、八大山人傑作亮相中國嘉德2020秋拍
    此次秋拍共推出38個專場、5700餘件珍品,包括中國書畫、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瓷器及古董珍玩、古典家具及工藝品、古籍善本、名人手跡、郵品錢幣、珠寶翡翠、佳釀臻茗等各門類,將繼續多角度、深層次展現古今藝術傑作的魅力和藝術品市場的潛力。
  • 祝允明、徐悲鴻等名家領銜4500餘件藝術珍品亮相嘉德四季拍賣
    近4500餘件藝術珍品將於2020年11月亮相嘉德四季第57期拍賣會。本期拍賣會將於11月6日至8日預展,11月9日至12日舉槌拍賣,展拍地點均在嘉德藝術中心。屆時,將有中國書畫、瓷器、玉器、工藝品、古籍善本、信札寫本等重要門類,共11個專場。
  • 2020年古籍修復技藝提高培訓班在蓉開班
    四川省文聯主席鄭曉幸表示,四川西部文獻修復中心籌建的洛帶·藝匠古籍文獻修復博物館是國內唯一一家以展示紙質文獻修復技藝為主題的文化場館,得到了中國古籍保護協會的大力支持。鄭曉幸說,希望四川西部文獻修復中心作為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國家文化遺產保護和公共文化建設,努力成為古籍文獻修復技藝教育、傳承、交流的良好平臺,為更多同行專家服好務,感召更多社會有識之士,搶救修復更多的珍貴典籍,帶動更多公眾深入了解並受惠於古籍中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