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努力中的公眾號
長的好看的人都關注了
在消費主義浪潮的裹挾中,購買奢侈品已經不是一小部分人的特權。隨著國內消費者對奢侈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奢侈品的購買渠道也越來越豐富:專櫃、海淘、代購、二手奢侈品店……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假貨也跟著在市面上流通起來。雖然現在的假貨技術越來越厲害,已經能將高仿做到普通人真假難辨的地步,但是誰也不想花幾個月的工資最後卻做了冤大頭。
事實上,只要不是在專櫃或官網購入,都難以規避買到假貨的風險——於是,「奢侈品鑑定」這個行業在近幾年逐漸進入了大眾的視野。
而之所以奢侈品鑑定行業能在亞洲,尤其是日本和中國兩地盛行的原因,不只是因為這兩個地區顧客群對奢侈品需求日益增大,還是由不盡相同的市場現象驅使著。
對於日本來說,能讓奢侈品鑑定行業紮根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它身為全亞洲乃世界都排得上名的中古產業大國。
中古的日文為 ちゅうこ,原意為二手奢侈品。當下日本市面上會存在如此大量的各個年代二手奢侈品是因為在上世紀70年代,日本經歷了戰後重建和經濟的大爆發,大量湧現的中產階級們手上有了許多可支配的現金,就以瘋狂購入奢侈品的方式來炫耀財富,日本的奢侈品產業也因此欣欣向榮。
但在經濟泡沫破滅之後,日本民眾漸漸開始回歸理性消費,將再也用不到的奢侈品們進行二手轉賣。在政府出臺了完善的二手交易政策後,五花八門的中古店也就應運而生。
「奢侈品鑑定師的主要職責就是辨別奢侈品的真假,由於學習過大量專業知識,並有長時間的實踐訓練,比一般人的鑑定更可靠,在日本,出自鑑定師之手的鑑定報告,可以得到相關部門的認可。」日本奢侈品交流促進協會秘書長李娜說,她在奢侈品行業多年,做過6年的國際買手,3年的奢侈品鑑定師。
如今在國內,盯準了奢侈品鑑定這個極速順風車,而放棄原本從事多年的行業的人不算少。
據杭州新聞網對來自義烏林老闆的採訪,就能大致窺見半路轉行從事奢侈品鑑定行業的人,都歷經了一個什麼樣的流程。
儘管這些所謂培訓課程的效果肯定是有的,起碼可以讓普通人做到對奢侈品快速入門,但目前國內針對奢侈品鑑定師開出的培訓課程並不完善,也並未被納入中國人社部核定的職業。不比日本、韓國、中國香港等地,奢侈品鑑定早已職業化。
據業內人士透露,2015年的時候想要拿到奢侈品鑑定師的證書,最低門檻就已經是必須通過鑑定考試,並擁有一年以上在二手奢侈品店工作的經歷。而想要成為中級鑑定師,則需要3到5年的相關工作經驗。這個曾經聽起來就得花些功夫的門檻,在如今只會更加嚴格。
不過根據《工人日報》的一篇報導,奢侈品鑑定平臺的水很深,「有的平臺不做回收,只做鑑定。業內普遍認為這是對自己鑑定技術沒有信心的表現,所以不敢花錢回收二手奢侈品。」一位受訪者表示。
另一位受訪鑑定師認為,鑑定師本身需要長期使用和購買正品,「大部分品牌每年都會在技術上進行革新,必須不停積累才能發現細節上的差別。」
「沒有什麼(鑑定)是百分之百的,但是98-99%我認為是有的,專業鑑定機構裡經驗豐富的專業鑑定師是可信的。」Vicky則持有不同的觀點,「假貨不可能做到百分百真,始終都會有區別。」
專櫃支持驗貨
奢侈品領域內的從業人員都清楚,沒有一家奢侈品品牌給專櫃的銷售進行過「真偽鑑定培訓」,因此專櫃銷售人員,即便是店長級別的員工也沒有技術能力去判斷商品真偽。
國內代工廠「原單」
很多網店、微店商家的口號是「出售的都是國內代工廠的『原單』『尾單』」。其實,各大品牌對奢侈品製作材料的供應是嚴格把控的,比如需要代工廠做100個包,就只給110件商品的材料,數量不會很多,更不會大批量的對外出貨。這些所謂從代工廠流出的貨品有很多是「拼裝貨」,即金屬配件+自配皮質。
走線不齊就是假貨
通過走線不齊、開膠、螺絲掉落等即判斷為假貨有些武斷。實際上每個奢侈品牌都有自己做工的優缺點,出現一些質量問題也在所難免。比如一款MIUMIU手提包,開合部分的按扣卻出現了'PRADA'的按扣,作為業內人士就會比較清楚,由於MIUMIU和prada共享工廠,很可能導致了按扣混淆的情況,並不奇怪。
奢侈品專櫃售假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商品入庫、出庫、銷售數據都會經過專櫃系統,如果消費者是在專櫃或奧特萊斯購買商品,原則上來說不太可能買到假貨。另外,「奢侈品專櫃看人下菜碟」、「奢侈品有A貨、4A、5A級」等的說法完全是謠言。
如何簡單迅速判別奢侈品箱包真偽,如果有刺鼻的橡膠味兒基本可以判斷為仿品;另外,如果金屬件有水紋,說明所用的金屬材質比較差,有可能為仿品。
編碼:奢侈品都有出身證明即編碼,一般是由六個字符組成,前兩位是英文字母,後四位是阿拉伯數字。
說明:包內會有一塊小皮,上面用英文寫著品名、產地和型號。正品印字很淺,但每個字母都規範、平均和工整。
走線:大牌包走線呈柳葉狀,第一針線尾和第二針線頭有間距,線身有一定斜度,不是一針一線緊緊連接在一起。
布質:內部布質大多採用帆布,這種帆布質感較硬,布紋相對粗糙,如果是新的,摩擦帆布會發出比較脆的聲音。
紋路:仿製包可以模仿正品手袋的皮革「脈紋」,但模仿不出皮革柔軟的感覺,仿冒品可能金屬件量輕,拉鏈會卡住。
味道:正品皮質的包會散發天然皮革香,純正且獨有。假包味道千奇百怪,有的甚至會有濃烈的膠質味。
未來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2025年我國奢侈品市場規模預計達1.4萬億元,但二手奢侈品市場規模佔奢侈品行業市場規模的5%,在發達國家,二手奢侈品的消費額達到奢侈品消費額的20%以上甚至30%,未來我國二手奢侈品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市場稀缺的奢侈品鑑定師
根據貝恩諮詢公司中國公司2015年發布中國奢侈品年度報告,2015年中國奢侈品消費總額接近4000億元,2011年到2016年奢侈品閒置存量為3000億,奢侈品鑑定師的需求量也會隨著奢侈品的消費及閒置流通的發展而需求巨大。目前市場預估對奢侈品鑑定師的需求量為30萬人,而目前全國僅存受認證的奢侈品鑑定師僅60人。
➤奢侈品鑑定師培訓,填補市場需求的巨大空缺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奢侈品鑑定中心奢侈品鑑定師課程針對有願望從事奢侈品行業創業者、代理商、經銷商、奢侈品愛好者、時尚買手、閒置奢侈品店主、微商、奢侈品質檢、奢侈品鑑定從業者而創立。
奢侈品鑑定師課程填補了市場需求的空缺,為未來所需的30萬鑑定師隊伍輸送人才,課程採取集訓的形式,力求在短時間內高效的將有關奢侈品鑑定的精華知識進行濃縮提煉,讓學員在短時間內掌握鑑定師的基本技能,並能在畢業後立刻上崗。
1、中國二手奢侈品行業仍處於起步階段
近年來,二手奢侈品市場開始逐漸興起,國內外企業紛紛入局,二手奢侈品行業投融資事件從2014年的0起增長到了2020年的5起,金額達8.81億元人民幣。從投融資輪次來看,主要集中在A、B輪,說明二手奢侈品市場還處在發展階段。
2、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存量大、流通率低
2025年我國奢侈品市場規模預計達1.4萬億元,市場存量巨大,但二手奢侈品市場規模佔奢侈品行業市場規模的5%,在發達國家,二手奢侈品的消費額達到奢侈品消費額的20%以上甚至30%。
相比之下,中國的二手奢侈品市場處在起步萌芽期,若以二手奢侈品市場的平均佔比來估算,未來我國二手奢侈品市場可達萬億規模,發展潛力巨大。
預計未來3-5年,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或將迎來高峰期。2019年5月31日美國二手奢侈品寄售電商平臺The RealReal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納斯達克上市申請,成為全球最大的二手奢侈品上市公司。2015-2019年間,中國二手奢侈品行業的新興二手電商平臺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二手奢侈品的熱度指數高,成為新一代年輕群體偏好購買的商品。未來中國二手奢侈品行業市場規模仍具有增長空間,預計到2025年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規模將達約348億元人民幣,複合增長率達15%。
1、名表鑑定課程
培訓6天,課程費用14800元(含考證費,中檢證書)
2、箱包首飾鑑定課程
培訓6天,課程費用14800元(含考證費,中檢證書)
3、奢侈品護理課程
培訓6天,課程費用14800元(含考證費,中檢證書)
5、名酒鑑定課程
培訓3天,課程費用9800元(含考證費,中檢證書)
6、鑽石貴金屬鑑定課程
培訓2天,課程費用7800元(不發證)
奢品匯·楊帥
微信號:AppShuai
推薦理由:專注奢侈品精英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