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板橋——清廉、勤政、愛民

2020-12-23 騰訊網

01

鄭板橋介紹

鄭板橋(1693-1765),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他是康熙時代的秀才,也是雍正時代十年舉人,更是乾隆元年的進士。當過山東範縣還有濰縣縣令,政績不錯,到了後期客居在揚州,賣畫為生。

鄭板橋

鄭板橋是"揚州八怪"重要的代表性人物。他有一個名言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難得糊塗」和「吃虧是福」。

鄭板橋是個很糾結的人為什麼這麼說呢,鄭板橋是一個自認為很有道德情操的一個人,但是卻總是流連於煙花柳巷之地在此間醉生夢死。

02

鄭板橋為官清廉、愛民

在蔣寶齡的《墨林今話》中是這樣記載鄭板橋當任時期的政績的「以進士選範縣令,日事詩酒,及調濰縣,又如故,為上官河斥。」

有人說鄭板橋在任職期間整天不思進取,日日喝酒誤事,不理政事,我起初也是這樣認為,但是經過廣泛查證,發現鄭板橋是一個勤於政務,情系百姓的好官,鄭板橋在範縣任職期間,他重視農業,關心百姓、百姓安居樂業,

雖然心思百姓,官場上的不思進取,再加上不懂左右逢源,不懂上下打點,這樣的態度就放到現在也是挨罵受訓的一類人,它的上司訓斥他也很正常,這樣的態度就更不要指望在仕途中能夠得到升遷了。

《墨竹圖》

03

鄭板橋的「怪」

鄭板橋在當時的文學藝術界混的有聲有色,單單靠他自己的畫作詩詞就創出了一番天地,放到現在來看就說一個藝術家,不是當官的料。他的藝術沒得說當時人們對他的評價 「索詩文者,必曰板橋。」和「凡王公大人,卿士大夫,騷人詞伯,得其一片紙,隻字書,皆珍惜藏庋。」 用現在的話來說就說對鄭板橋進行強大的包裝和宣揚,讓他的作品聞名全國,當時人們都形成了一個特殊的意識,都以我家裡有鄭板橋的畫而炫耀。畢竟當過縣長一級別的人,為了方便買畫,乾脆對自己的畫作進行明碼標價,美曰其名《板橋潤格》:「大幅6兩,中幅4兩,小幅2兩,條幅對聯1兩,扇子鬥方5錢。」後期鄭板橋沒了工作也是由此為生,畢竟沒了收入來源,畢竟需要生活嗎。

《竹石圖》

04

鄭板橋一心愛民卻無奈現實

鄭板橋有一件事更能體現出他心裡有百姓,他也曾為了救民擅自開倉救濟這不得不提,也無論怎麼黑都是要承認的事實,鄭板橋這樣的行為自認會觸犯了很多人的利益,所以就有人告發他,說他中飽私囊,但是因為鄭板橋本來就沒什麼錢,查也查不出來什麼。可以說鄭板橋也許是看透了官場的兇險和狡詐,也許是自己厭倦了當官的約束,於是在乾隆十八年的時候,鄭板橋辭官,臨走的時候沒有忘記把開倉放糧當時老百姓的借條一把火燒了即便是百姓們再三挽留,甚至替鄭板橋建造了「生祠」這種行為都完全沒有讓鄭板橋改變他辭官的決心。

鄭燮行書橫幅《難得糊塗》

我認為可以從「難得糊塗」這幾個字當中可以看得出來鄭板橋當時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現實中,這種心境可以說是整個清朝都是普遍存在的情緒了,當時的文人想要生活只有兩種選擇,要麼做官之後貪贓枉法靠這種方式來養活自己,要麼直接乾脆讓別人養活自己,明清這兩個朝代做官的俸祿很低很低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當時官員花費也高不能和百姓比),清廉的官員下場有個代表海瑞,這是大多數人都不能承受東西。這都不難理解鄭板橋為什麼會辭官,更不難理解為什麼會寫下「難得糊塗」這四個字。

鄭燮《行書金農詩橫幅》 紙本 天津藝術

這時他已經61歲了,他辭官後的就經常往來於揚州、興化這兩地,專門賣畫作畫,一家當只有三隻毛驢。鄭板橋做了12年的縣令,也做到可以說是清官的行列當中了。

我之前看過很多文章,每個人對鄭板橋的態度褒貶不一,有人說鄭板橋愛民如子,政治場上不得意仕途坎坷,有的人認為鄭板橋在任上不思進取整體無所事事。我自己更認為偏向於前者,其實影響我的還是基於現如今流傳下來的史料記載和他自己所作的詩詞分析出來的,畢竟一千個人有一千個看法。

相關焦點

  • 曾相信民進黨勤政、清廉? 林國慶嘆:我錯了
    前「立委」林國慶嘆,過去他和朋友為陳明文被收押聲援抗議,因為堅信他不會涉案,相信民進黨的核心價值,「勤政、清廉、愛郷土」,但他必須承認錯了。    「立委」陳明文11年前擔任嘉義縣長任內,被控涉嫌洩漏民雄汙水下水道工程底價給特定廠商,涉嫌洩密等罪,一審判他無罪,二審改判6月徒刑,去年底「最高法院」駁回上訴,陳明文依洩密罪判處有期徒刑6月,可易科罰金確定。
  • 「堅」「清」「情」——由三首詩窺探鄭板橋的為官之德
    近日,偶讀清代著名書畫家、文學家鄭板橋的三首詩歌,品其文字,如沐春風;思其志趣,魅力無窮。詩歌雖然簡短,卻無不折射出他高尚的官德。於是,結合鄭板橋的生平及為官經歷,仔細品味體悟他所秉承的行為規範和處事準則,從中窺探他的「三字」為官之德:立場、信念、意志之「堅」,為官、為事、為人之「清」,愛民、憂民、惠民之「情」。
  • 鄭板橋人性化斷案,詼諧有趣,堪稱又一絕
    「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詩書畫皆精,被世人稱作三絕。他一肚子學問,但44歲上才考中進士,49歲才被委任官職,做了個芝麻大的縣令。他為人耿介剛直,所以不為時俗接納,做了12年官,到離職的是時候,還是縣令,而且還是因為得罪了大官才離職的。鄭板橋一生信奉「糊塗」哲學,他的「難得糊塗」無人不知。
  • 鄭板橋的「糊塗」人生,是別人無法超越的大境界?
    這真氣、真意、真趣,頗見鄭板橋對藝術的追求,也體現了鄭板橋的藝術風格,更是對鄭板橋人生境界的高度概括,鄭板橋用真我來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鄭板橋三歲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家中的乳母費氏是一個善良又勤奮、仁厚又慈愛的女人。
  • 盜賊猖狂半夜行竊鄭板橋居所,鄭板橋不動聲色以兩副對聯嚇退盜賊
    鄭板橋,清代的書畫家、文學家,其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鄭板橋是清朝之時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 代表作品有《清光留照圖》《甘谷菊泉圖》《修竹新篁圖》《蘭竹芳馨圖》等,著有《鄭板橋集》。如此有名人物,關於其掌故自然民間流傳不少。
  • 嘉德春拍預展拍賣品 「揚州八怪」鄭板橋的書畫印章在列
    在今年的拍賣品中,「揚州八怪」鄭板橋的兩件巨幅作品,以及他的一枚印章,格外引人注目。不僅展現出他的藝術成就,更是體現他「一枝一葉總關情」的愛民情懷。紀曉嵐第七世孫女收藏《逃荒行》體現愛民情懷預展的鄭板橋書法作品,高180cm,寬41cm,名為《逃荒行》,註明在「山東作」,時間為「乾隆丁丑暮春」,落款為「板橋居士鄭燮書於佔月亭」。這是鄭板橋於乾隆十一年(1746)由範縣蒞濰縣任知縣,正際濰縣連年災荒,出現「歲連歉」、「人相食,鬥食值錢千百」的哀鴻遍野的局面。
  • 廉潤初心沐清風,高青縣舉辦清廉主題系列文化活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王建煒通訊員劉珊珊蔡成風「國無德不興,德政促廉政,千古一曲清風頌,……」8月14日晚,一曲深情的《清風頌》拉開了山東省高青縣「新時代中國夢話清廉」主題演出的序幕,節目形式多樣,風格高雅,全面展示了清廉文化建設成果,營造了風清氣正的良好氛圍
  • 文物志|鄭板橋「難得糊塗」在濰坊
    文物志|鄭板橋「難得糊塗」在濰坊大眾日報記者 張依盟2020-10-31 06:36:31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鄭板橋「難得糊塗」在濰坊2020-10-31提起揚州畫派的代表人物鄭板橋,人們很容易想起他的名言「難得糊塗」。在濰坊市博物館有一塊鄭板橋的「難得糊塗」碑,下方就刻著這幾行小字。石碑深受遊客喜愛,由此開發的文創產品也備受追捧。那麼,這塊碑為何在濰坊?鄭板橋,名燮,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揚州八怪」之一。
  • 挖掘本土清廉元素 嵊州打造「越鄉清風」文化品牌
    近年來,在清廉浙江建設的指引下,堅持梳廉脈、編廉文、演廉戲、鋪廉路、建廉館「五廉並舉」,不斷打響「越鄉清風」清廉文化品牌。充分發揮清廉文化的廉潔導向和道德感化作用,積極倡導以清為美、以廉為榮的社會新風尚,讓崇清尚廉之風吹遍剡溪兩岸。
  • 詩書畫三絕的鄭板橋為何只畫「蘭竹石」?
    同樣是詠物詩,鄭板橋的《竹石》也同樣展示了詩人的不屈精神及頑強品格。今日小覓分享:竹石—清鄭板橋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鄭板橋原名鄭燮,號板橋。他不僅是個詩人,還是個畫家。且他一生只畫蘭竹石,現如今不少鄭板橋所畫的竹石圖依然留存於世。鄭板橋早年家道中落,雖生活困苦,但一直立志於科考,無奈屢試不中,只能以賣畫為生。過了10年,終於高中,卻只在山東做了兩任縣令便辭官歸了家。
  • 「青春飛揚 清廉隨行」主題徵文來啦!
    為深入推進「清廉建德」建設,充分發揮年輕幹部在廉政勤政中的先鋒作用,進一步弘揚青春精神、展示青春形象,切實增強紀律和規矩意識,在全市營造崇廉尚廉守廉的清廉氛圍。建德市紀委和建德團市委聯合發起的「青春飛揚·清廉隨行」徵文活動開始啦!
  • 鄭板橋的拳拳為民心
    鄭板橋的《竹石圖》。乾隆十一年(1746年)春的一個清晨,乍暖還寒,北風捲地,黃沙滿天。鄭板橋在書童陪伴下,從範縣(在今河南濮陽)出發,跨黃河,過濟南,渡淄水,沿驛道一路東行。來日剩一身,茫茫即長路……」百姓的苦,百姓的難,鄭板橋看在眼裡,痛在心裡。長夜難眠,秉燭提筆,洋洋灑灑一首《逃荒行》,詳細描述了饑荒下流民的艱難處境。鄭板橋,原名鄭燮,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生於江蘇興化。
  • 千古怪才鄭板橋:吃虧是福,難得糊塗
    他,就是清朝揚州八怪之首——鄭板橋。如果沒有在讀書時學過鄭板橋的詩,大部分人可能會以為板橋就是他的名或字,也不會知道鄭夑是誰。其實鄭燮就是鄭板橋,鄭板橋就是鄭燮,燮是他的名,而板橋是他的號。在他的家鄉興化,臨近護城河邊的要道口上,有一座建於宋朝的木橋,當地人都稱之為「板橋」,幼時的他常在橋上玩耍駐足,古板橋於他而言,是深刻的童年回憶。
  • 鄭板橋:老年得子不溺愛,臨終教子傳家風
    鄭板橋,江蘇興化人,是「揚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以「詩書畫三絕」聞名於世。他為官清廉,體察民情,留下許多佳話。鄭板橋是興化人的驕傲,在民間流傳著他的故事家喻戶曉。鄭板橋在山東濰縣做縣官,兒子在老家,他寫信給堂弟,請堂弟對兒子小寶從嚴教育。據說,鄭板橋在彌留之際,把兒子叫到床前,要兒子親手做饅頭給他吃。兒子忙了好一陣子才把饅頭蒸好,準備送給父親吃時,父親已經走完了他曲折坎坷的人生之路,永遠閉上眼睛,兒子放聲痛哭。
  • 清代八大山人之一,多才多藝,難得糊塗鄭板橋
    鄭板橋,是清代八大山人之一,多才多藝,詩文、書法、繪畫等造詣很高,為人也好,做官也好,都很正直,甚至可以說是狂狷,名垂後世。在那個黑暗的時代,漢族知識分子是沒有多少出路的,尤其象鄭板橋這樣正直的知識分子,更是如此,在歷經社會的沉浮洗禮之後,其處世名言——難得糊塗,也就問世了,雖然不見得驚天動地,但也是影響深遠。正所謂,渡盡劫波生命在,人世如夢糊塗過!
  • 和尚與尼姑戀愛被抓,鄭板橋寫下一詩,讓人捧腹大笑,並流傳至今
    正是因為這樣的思想,當鄭板橋見到一對因談戀愛被抓的和尚和尼姑之時,忍不住便寫出了一首令人捧腹大笑的作品,並流傳至今。鄭板橋,名燮,字克柔,號板橋、板橋道人,江蘇省淮揚海道揚州府興化縣(今江蘇省泰州市興化市大垛鎮)人,祖籍蘇州閶門,清朝官員、學者、書畫家,擅長畫竹。鄭板橋為官清廉,後來因老病罷官客居揚州,身無長物,只有寥寥幾捲圖書,便以賣畫為生。
  • 有人說鄭板橋的書法很古怪,但是怪在哪呢?
    有人說鄭板橋的書法很古怪,但是怪在哪呢?大家都知道,鄭板橋是我國清代著名的畫家、書法家。一提到鄭板橋就讓人想起他畫的竹子,他畫的竹子富有特色,亦頗具清廉高尚的節氣。所以一想到鄭板橋就自然地想到了他筆下的竹子。
  • 鄭板橋的書法被形容為「亂石鋪街」,應該怎麼看待呢?
    我們應該如何欣賞鄭板橋這樣的書法呢? 鄭板橋書法作品所謂「字如其人」,欣賞鄭板橋書法,必須先懂其人品,鄭板橋出生於書香門第,早年家道破落,母親早逝,家境貧寒,他四處求學,刻苦努力,20歲就中了秀才,相繼在雍正十年中了舉人
  • 鄭板橋的這首《沁園春·恨》,讀過之後,才明白何為世間真狂放
    「揚州八怪」鄭板橋鄭燮,號板橋,說起鄭板橋,相信大多數人都聽過他的畫家身份。鄭板橋一生只畫蘭,竹,石,不論鄭板橋畫其中的任意一物,都堪稱一絕。鄭板橋的性格如何?用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傲。鄭板橋睥睨權貴,有些官宦想要買他的畫,鄭板橋理都不理。而鄭板橋在做官時,心繫百姓,發生了饑荒,鄭板橋不惜捐出自己的俸祿讓百姓們吃飽。在詩作與書法上,鄭板橋也有著非凡的造詣。可以這麼說,鄭板橋不僅是個才子,也是個狂士。下文要給諸位讀者帶來的詞,名為《沁園春·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