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家鋰電設備上市公司業績匯總:IPO提速 需求擴容

2020-12-13 電池網

近日新能源補貼新政落地,給新能源行業從業者吃下定心丸,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持續增長態勢不變,有望驅動鋰電設備企業擴產來滿足市場需求。

2019年,新能源電池行業市場遇冷,整個動力電池產業鏈陷入寒冬,鋰電設備需求與鋰電池的需求量及技術迭代息息相關,業績表現又將如何?

應收帳款高企 業績壓力猛增

電池網(微號:mybattery)統計17家鋰電設備上市公司2019年及2020年一季度業績,營業收入方面,2020年一季度營業收入總額71.3億元,平均營業收入4.19億元,其中,12家營業收入超億元,大族雷射、諾力股份營業收入超10億元;2019年營業收入總額380.40億元,平均營業收入22.38億元,其中,大族雷射、璞泰來、先導智能、北方華創、諾力股份、科瑞技術、科恆股份、贏合科技、百利科技、杭可科技、正業科技等11家營業收入超10億元。2019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為正值的9家。

淨利潤方面,2020年一季度淨利潤總額5.52億元,平均淨利潤0.32億元,其中,贏合科技、大族雷射淨利潤超億元;2019年淨利潤總額11.29億元,平均淨利潤0.66億元,先導智能、璞泰來、大族雷射、北方華創、杭可科技、科瑞技術、諾力股份、贏合科技等8家淨利潤超億元。2020年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率為正的5家,2019年淨利潤同比增長率為正的8家。

此前,電池網(微號:mybattery)在統計鋰電設備企業2019年中報業績時曾總結得出,應收帳款高企在鋰電設備領域顯得尤為嚴重,甚至有多家企業應收帳款高於上半年營業收入,應收帳款的增長也遠超營業收入的增長。應收帳款會造成企業現金流緊張,同時存在減值風險,其中,贏合科技、金銀河、百利科技、先導智能等均表示2019年應收帳款高企導致企業盈利能力下滑。

另外,2019年新能源補貼「腰斬」,動力電池企業降本增效壓力下設備價格和毛利率都明顯下滑,擠壓設備企業利潤空間,為應對日益加劇的市場競爭,設備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以提高核心競爭力,上述統計的17家企業中,2019年研發費用同比增長率為正的15家。

多家鋰電設備企業IPO加速

電池網還注意到,為募集資金,擴產主業,降低市場風險,越來越多的鋰電企業走上IPO之路。

自2019年7月22日,首批25家企業在科創板上市交易以來,今年4月29日,光雲科技登陸科創板,至此科創板迎來第100家上市企業。近日,鋰電設備上市公司杭可科技、瀚川智能公布了科創板上市以來首份年度報告。

杭可科技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13.13億元,同比增長18.36%;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2.91億元,同比增長1.73%;基本每股收益為0.77元。公司擁有韓國三星、韓國LG、日本索尼(現為日本村田)、寧德新能源、比亞迪、國軒高科、天津力神等國內外知名鋰離子電池製造商配套供應各類鋰離子電池生產線後處理系統設備。

瀚川智能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4.57億元,同比增長4.93%;實現歸屬淨利潤0.73億元,同比增長4.31%;綜合毛利率為36.14%,比上年同期增加0.53%。公司擁有億緯鋰能、欣旺達等優質客戶。

鋰電設備生產商科創板IPO在途的企業還有:聯贏雷射(註冊生效)、奧特維(註冊生效)、先惠技術(已問詢)、科威爾(已問詢)。

另外,去年科瑞技術中小板IPO順利過會,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72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9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62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1.64%。其中,新能源業務實現銷售收入4.26億元,同比增長33.63%,擁有億緯鋰能、欣旺達等優質客戶。

結語:近日新能源補貼新政落地,給新能源行業從業者吃下定心丸,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持續增長態勢不變,有望驅動鋰電設備企業擴產來滿足市場需求。

杭可科技在年報中稱,2019年由於國內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造成國內鋰電池行業投資下降。但隨著歐洲電氣化進程的加速,吸引了包括三星SDI、LG化學、SKI、寧德時代、GS湯淺等中日韓電池企業前往歐洲建廠擴產,不僅在歐洲,國外電池企業也增加了在中國、美國的投資。隨著歐洲以及北美電動汽車市場的興起,各地限制燃油車時間表的出臺,可以預見,2020年到2023年,在全球範圍內將會迎來第三輪鋰電行業的投資高峰期,預計對鋰電設備的需求將會有3-5倍的增長預期。

日前,經電池網(微號:mybattery)統計發現,不管是比亞迪、長城汽車、吉利集團、上汽集團、長安汽車等,還是特斯拉、大眾、戴姆勒、本田、通用、大眾等,全球越來越多的車企開始通過自建或合資的方式入局動力電池領域,而進入2020年,動力電池市場龍頭企業寧德時代、國軒高科、欣旺達、億緯鋰能、孚能科技等也相繼大手筆投資擴產。

華泰證券表示,動力電池行業降本增效的需求從下遊向上遊傳導,考慮到每GWh電池產能所需生產設備的投資額逐年下降,預計2020-2023年全球龍頭電池企業設備採購額將分別達到304/324/302/270億元,4年合計約為1212億元。鋰電設備需求高增有望帶動國產設備業績增長,上述統計的17家企業年報,11家針對2020年營業收入增長率進行預測,均為正值。

鋰電設備市場前景向好,但企業還需注意客戶結構的優化,穩步提高技術實力,加強風險管控措施,降低應收帳款高企風險。

相關焦點

  • 中金鋰電前瞻:迎接TWh時代的技術 需求機遇
    高工鋰電預計2020年鋰電設備、正極材料、電解液、負極、動力電池、隔膜等環節企業數量分別約400、220、52、48、45、34家,除正極仍具備較大格局優化空間之外,其餘環節格局基本趨於穩定。隨著需求快速成長、供需結構趨緊,產能建設第二輪強波逐步開啟。在此過程中,中國鋰電材料整體已佔據全球6成以上的供應份額,並通過出口、海外建廠、合資或兼併收購等方式逐步進軍全球。
  • 孚能已上市,星恆/天能/派能/博力威等20家鋰電企業IPO蓄勢待發!
    7月17日,孚能科技正式上市,當前該公司總市值超過300億元,其募集的34.4億資金,除補充運營資金外,即將推進年產8GWh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孚能鎮江三期工程)。孚能科技新一輪發展在即。其它衝刺IPO的鋰電產業鏈企業也在快速推進。
  • 10家跨界企業敗走鋰電 - 第一電動網
    而隨著標的估值暴增、兼併購難度增大、標的企業競爭力下滑、對賭失敗概率高等風險的出現,跨界企業資本退潮之後徒留一地雞毛,據高工鋰電不完全統計,2018年至今鋰電行業終止收購案例已經發生超15起,比如兆新股份6家鋰電標的收購告吹。
  • 上市潮!又一家鋰電企業重啟IPO
    近日,起點鋰電大數據注意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河南監管局更新了河南轄區在輔導企業名錄,新增河南惠強新能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惠強新材」)為在輔導企業。根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的惠強新材輔導備案公示,公司擬在A股市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正在接受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對其進行輔導,已於2020年11月30日在河南證監局進行輔導備案。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並非惠強新材首次IPO輔導備案。
  • 上市公司2020年業績搶先看!118家預計淨利潤翻倍
    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4日晚,共有611家A股上市公司對外披露2020年全年業績預告。248家預喜,預喜比例達40.59%。從行業角度看,醫藥製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食品製造業相關上市公司業績表現較為突出。
  • 思進智能今日敲鐘上市 寧波境內外上市公司擴容至112家
    今日(12月11日),思進智能(申購代碼:003025)在深交所中小板敲鐘上市,發行價格21.34元/股,發行市盈率22.99倍。這意味著,寧波境內外上市公司擴容至112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增至93家。思進智能是今年寧波第13家A股上市公司。
  • 光伏及鋰電新能源需求高景氣 設備端受益技術更迭及擴產
    2020 年鋰電有望迎來內外需共振,國內方面,20 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預計將明顯改善,電池企業均有較大擴產規劃。海外方面,特斯拉19 年Q4 產銷量超預期,隨著model3 持續熱賣以及新車型model Y 上市在即,整體銷量有望從19 年36.7 萬輛達到2020 年50-60 萬輛,帶動電池需求;歐洲方面,排放標準面臨嚴格升級,預計歐洲整體新能源汽車2020年有望翻倍增長,大眾、寶馬、戴姆勒等加速電動化進程;由此帶動全球鋰電龍頭LG、CATL 需求快速增長,產能擴張需求在即。
  • 科創板日報:上市企業擴容至200家華大基因兄弟公司「報考」科創板
    今日科創板日報主要內容有:科創50指數跌0.53%,尚未盈利醫藥股跌幅居前;33家科創板公司提前預告2020年業績;科創板企業擴容至200家,總市值規模近3.2萬億元;華大基因兄弟公司「報考」科創板;亞洲矽業開啟科創板上市之路,擬募資15億元擴大多晶矽產能。
  • 上市公司2019年業績披露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表現如何?
    記者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截至3月16日,1887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9年業績(116家發布年報,1771家發布業績快報),接近上市公司數量的一半。1887家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1.14萬億元,同比增長15%;合計實現淨利潤1.13萬億元,同比增長19.41%。
  • 12月17日晚間上市公司重要公告匯總
    12月17日晚間,滬深兩市多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以下是重要公告匯總。正業科技:中標1.38億元寧德時代設備採購項目正業科技(300410)12月17日晚公告,近日,寧德時代通過發送電子郵件定點的方式向公司發送訂單中標通知,此次公司中標寧德時代設備未稅金額為13780萬元。
  • 鋰電設備行業全景研究與投資策略分析
    後段設備技術門檻相對較低,因此目前國產化率較高。根據高工鋰電數據,目前國內共計擁有40多家化成分容設備企業,已經基本能滿足國內市場需求,設備國產化程度高達95%以上。行業內尚未形成龍頭,但市場份額主要集中在排名前十的企業。根據鉅大鋰電數據,2018年排名前十的化成分容設備企業市場佔比可達到60%,預計2019-2020年,這一比例將達到80%-90%。
  • 深交所走進上市公司:聚焦企業發展需求 合力提升上市公司質量
    &nbsp&nbsp&nbsp&nbsp近日,深交所開展2020年「走進上市公司」調研活動。一方面向上市公司宣講《意見》主要內容,幫助上市公司掌握政策精髓,強化大股東、董監高等關鍵少數的合規經營意識;另一方面深交所調研組按照「一司一策」原則,就不同上市公司遇到的發展難點,與上市公司充分探討化解舉措。
  • 全年業績高增40%,疊加十四五規劃強力支持,仍有2倍以上擴容空間
    2019年中國股票化率59%,且顯著低於美國(>160%)、目本(>120%) ,大國1980s末期、英國1980s中期水平較為相近,對標美日,我國股票化率仍有超2倍擴容空間。1990-2000年,美國股票化率從52%提升至147%,期間上市公司總市值復GAGR(年複合增長率)為17.2%。1984-2000年,芙國股票化率從57%提升至155%,期間上市公司總市值CAGR16.1%。
  • 鋼材市場體量繼續擴容 預計2021年鋼材市場總量需求繼續穩定增長
    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最新統計數據,2020年10月,國內納入統計的25家主機製造企業共計銷售各類挖掘機械產品27331臺,同比漲幅達到60.5%。這是挖掘機銷售數據連續7個月同比增速超過50%。挖掘機銷量連續保持高增長,預示我國基建投資項目密集開工,基建投資增速進一步加快。這不僅預示著新一年內鋼材國內總量需求繼續得到強化,還意味著建築用鋼材在需求總量中的強勢地位。
  • 上市公司馳援隊伍擴容 捐款捐物各顯身手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上市公司以各種方式支援疫情防控。截至2月23日18時,支援抗「疫」一線的上市公司大軍再次擴容。截至2月21日12時,東方集團已向包括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同濟醫院在內的59家機構,完成約定捐贈大米350.68噸,範圍覆蓋武漢市等十個湖北省內地市,目前已將281.4噸大米物資送達相關機構。
  • 騰信股份中報擬10轉20 多家公司發布業績
    公司表示,上半年業績下降主要是由於國際油價維持低位,LNG產品經濟性不明顯,以及國內經濟增速趨緩致LNG車用裝備需求有所下降;受益於環保需求和政策支持,船罐和速必達產品的市場需求有所上升,但增長尚緩慢;國際重裝設備市場競爭激烈,產品毛利率有所下降;新產品仍在小量試產,未形成批量銷售。
  • 正業科技:中標1.38億元寧德時代鋰電X檢測設備採購項目
    中證網訊(記者 萬宇)正業科技(300410)12月17日晚間公告稱,近日,寧德時代通過發送電子郵件定點的方式向公司發送訂單中標通知,公司中標寧德時代採購鋰電
  • 完美世界Q1遊戲淨利增67%,17家A股遊戲公司業績下滑
    為此,競核整理了部分A股上市遊戲公司2020年一季度業績預告。有9家公司預計淨利潤增長,其中三七互娛、姚記科技預計淨利潤能破6億。此外,掌趣科技、中青寶等4家公司預計淨利潤下降,任子行首次虧損。遊戲產業媒體遊戲葡萄在此基礎上,將統計範圍拓展到32家,並表示超一半(17家)A股上市遊戲公司Q1業績預告出現下滑。
  • 7家染料上市公司公布2020年一季度業績
    7家染料上市公司公布2020年一季度業績 2020-05-16 14:59:24 來源:全球紡織網 近日,包括龍盛、閏土、海翔藥業、吉華、安諾其、錦雞、亞邦在內的
  • IPO「老油條」挖金客再衝創業板,精雕細琢打造「亮眼」業績
    ID:ipofinance作者 | 宋旭光編輯 | 李浩楠校對 | 孫 恆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委員會定於2020年11月17日召開2020年第46次上市委員會審議會議,就北京挖金客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申請做出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