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中的稻米——沙蓬屬植物

2021-02-12 荒野拾遺錄

沙蓬屬簡介

沙蓬屬(Agriophyllum Bieb.)是隸屬於莧科(Amaranthaceae)藜亞科(SubFam. Chenopodioideae )蟲實族(Trib. Corispermeae Moq.)的一個屬。本屬6種分布於中亞及西亞。

屬名(Agriophyllum )來自希臘語拉丁化的名字agriophyllon,可以理解為兇猛尖銳鋒利的葉子。

屬的特徵

一年生草本。莖直立,從基部分枝,光滑或被分枝狀茸毛。葉互生,無柄或具柄,條狀、披針狀條形,披針形或卵圓形,全緣,先端漸尖具小尖頭,基部漸狹或圓楔形,具3至多條葉脈。花序穗狀,具苞片,無小苞片,苞片覆瓦狀排列,基部寬,先端急縮呈銳尖頭,後折,背部密被分枝狀毛;花兩性,無柄,單生於苞片1-5,分離,膜質,白色,矩圓形或披針形,頂端齧蝕狀撕裂;雄蕊1-5,下位,花絲扁平,分離或僅基部聯合,花葯矩圓形;子房上位,無柄,卵狀,腹背壓扁,無毛或被毛,花柱短,柱頭2,絲狀。果實矩圓形至近圓形,無毛或被毛,上部邊緣具翅或無;果實頂端具果喙,果喙分裂成兩個喙,果喙基部外側翅或無;果皮與種皮分離。種子直生,扁平,圓形或橢圓形;胚環形,胚乳較豐富,胚根向下。

沙蓬屬(Agriophyllum )我國有3種,新疆均產。

側花沙蓬 Agriophyllum lateriflorum (Lam.) Moq.

Note:分布於新疆北部。生於沙丘。植株高10-40釐米。莖具不明顯的條稜,密被分枝毛,後脫落;從基部分枝,葉無柄,狹披針形或條形,基部漸狹,葉脈突起,穗狀花序小,尖塔狀,花被片膜質,通常3枚;雄蕊5。果實矩圓形,背腹扁平,上部邊緣無冠狀翅緣;果喙在中部以上成兩個針狀小喙,在果喙基部外例各具一明顯的、扁平的狹三角狀側翅,通常小喙較側翅長或相等長,堅硬,光滑。種子圓形,具雜色的斑點。花果期7-9月(調查發現花果期會根據氣候推遲或提前,如2017年北疆氣候乾燥少雨5.27日拍攝時較大的植株已開始開花)。

小沙蓬 Agriophyllum minus Fisch. et Mey.

Note:分布於新疆北部,生於荒漠地區。植株高5-40釐米。莖直立,幼時被分枝毛,後期脫落。葉條形至鑽狀,葉脈明顯。穗狀花序尖塔形,較小。花被片小,膜質;雄蕊5。果實卵圓形,無毛,背腹壓扁,背部凸起;上部邊緣具明顯的、不規則淺裂的冠狀翅緣;果喙僅在其上部分裂成2個針狀小喙,其中部以下外側各具一明顯的扁平的狹三角狀側翅,略彎曲,堅硬,光滑,通常小喙較兩側翅短。種子矩圓形,腹面扁平或凹入,背部凸起,色淺。花果期5-8月。

沙蓬 Agriophyllum squarrosum (L.) Moq.


Note:分布於新疆各沙區。植株高14-60釐米。莖直立,具不明顯的條稜,幼時密被分枝毛,後脫落;葉無柄,披針形、披針狀條形或條形,葉脈浮凸,穗狀花序緊密,1-(3)腋生;苞片寬卵形,花被片1-3,膜質;雄蕊2-3;果喙深裂成兩個扁平的條狀小喙,微向外彎,小喙先端外側各具一小齒突。種子近圓形,光滑,有時具淺褐色的斑點。花果期8-10月。

沙蓬植物的現實意義

大饑荒中的救世主

1930年代的大饑荒是哈薩克草原上的第二次大饑荒,大饑荒直接造成百萬哈薩克人死亡。哈薩克人都應該知道並且記住這個大悲劇,但更應該記住一種植物——沙蓬。

在中亞哈薩克斯坦等地存在著大片的荒漠戈壁,沙蓬喜生於流動沙地、半固定沙地和丘間低地,只需要極少的融雪和降水便能正常生長開花結實。沙蓬植物種子又稱為「沙米」,長不過1.3-2毫米,種子不大,硬易壓碎,但卻富含豐富澱粉。哈薩克人會在9-10月收集成熟的沙蓬植株,然後晾曬、捶打、揚場去雜。碾碎的沙米,可煮粥或者鐵鍋炒食也可製作成麵包。這些收穫的沙米支撐饑荒中的人們熬過漫長的冬季,它與哈薩克斯坦的命運有著直接的聯繫,沙米使得一部分哈薩克人倖免於大饑荒。

食用歷史和營養價值

沙蓬屬植物種子「沙米」都可以食用,沙米的食用歷史悠久。具有至少1300年的食用歷史,是舊時重要的救荒植物,也是現在西北地區的美食原料,如沙米涼粉、沙米羊肉刀轉面、沙米珍子面、沙米撒飯、沙米糕點、沙米炒麵和炒沙米等。沙米還是名酒的必備配料,如漢武御、濱河酒和瀘州九糧窖等。

(民勤小吃 沙米涼粉)

沙米營養豐富,可媲美「宇航食品」藜麥,約含蛋白質23.2%、脂肪9.7%、碳水化合物45.0%、粗纖維8.6%、灰分5.0%。其蛋白質含量高於藜麥,是小麥和稻米的2到3倍;脂肪含量也高於藜麥,是小麥和稻米的7至10倍;碳水化合物含量低於藜麥,只有小麥和稻米的3/5左右。沙米脂肪的主成分為亞油酸,含量多於藜麥,油酸少於藜麥而次亞油酸和藜麥持平。亞油酸是公認必需脂肪酸的一種,可預防或減少心血管病的發病率,特別是對高血壓、高血脂、心絞痛、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等的防治極為有利。沙米中硒的含量較高,硒是一種強抗氧化劑,能抵抗致癌物質的發生,促進人體能量代謝,預防血管破裂,防止膽固醇沉積,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另外,沙米中還含有對人體有利的生理活性物質如皂甙、異黃酮、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綠原酸和生物鹼等,且其含量也高於一般食品。皂甙、異黃酮、SOD可以有效的清除體內的自由基,可以延緩衰老,提高肌體免疫力,增強心肌收縮力;綠原酸、生物鹼對致癌物和致癌突變物有抵抗作用等。

發展潛力和生態應用

(沙坡頭沙漠研究試驗站,EMS誘導得到的無毛突變體沙蓬)

沙蓬屬植物適應沙漠和亞洲的半沙漠地區的流動沙丘,具有耐乾旱、耐高溫、耐鹽鹼、耐貧瘠和耐風蝕沙埋等特性,早已適應沙區的嚴酷生境。它的營養成分均衡,脂類和蛋白質含量相對較高,營養成分與豆類相似。沙米的蛋白質含有各種必需胺基酸。卡路裡的含量更類似於小麥。這些特性加上沙漠的抗逆性使沙蓬成為一種潛在的糧食作物,有助於應對氣候變化。它對全球氣候變化較不敏感。如在將來自然環境惡化,水資源減少常見糧食作物產量不能達到預期時,沙蓬可作為馴化提供糧食的良好候選物種。

流動沙丘先鋒植物,多生於乾旱、半乾旱地區的流動沙地、半固定沙地和丘間低地,沙蓬屬植物死亡後2-3年仍聳立於沙丘,具有較好的防風固沙作用。它的種子分批脫離母體這是一種適應荒漠環境的生活策略,比如上圖左側的沙蓬是2016年的植株,但植株上依然有保存完好的種子。

沙蓬植物在沙漠系統中具有重要的生態功能,為沙漠動物(昆蟲,鳥類和大型食草動物)提供食物、推動沙漠生態系統植被演替等。荒漠地區的重要飼用植物。駱駝和山羊終年採食,綿羊、牛和馬喜食幼嫩的莖葉。

趙傑才(1987),男,山西靜樂人,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沙米馴化育種研究。

相關焦點

  • 瀕危植物紅皮書中的球根類,沙漠裡的鳶尾花
    學海無涯,木有盡期,奇花異草,美毒不竭,自譯部分資料,內蓋夫鳶尾(Iris mariae)僅在內蓋夫沙漠的西部、西奈沙漠臨近內蓋夫的邊界地區有分布,生境雖然狹窄但原先數量並不少,後因過度的放牧導致瀕臨絕種,現已編入瀕危植物紅皮書。
  • 沙漠中獨特植物,耐旱程度超乎想像,生命力極強!
    喜歡養花的朋友想必都清楚養花的難處,首先就是養護比較難做,稍不留神花就枯萎了,內心極其苦悶,同時由於工作時間,不可能經常照看,今天給大家介紹幾種沙漠植物,這個不需要經常澆水,同時觀賞性比較好,非常適合上班族朋友種植。
  • 華中農業大學揭示稻米中油脂合成的新途徑
    稻米中油脂合成的遺傳結構以及初步的油脂合成代謝途徑  近日,華中農業大學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水稻分子育種團隊在Molecular Plant在線發表了題為「Genetic Architecture
  • 鴨稻米與普通大米的區別
    如今在星火大米鴨稻的生產基地上,這句古詩就改為了「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嘎』聲一片」什麼是鴨稻米?鴨稻米是生態有機大米的一種種植模式的簡稱,即在插秧15天左右的稻田裡放養出生20天的小鴨,只有無化肥、農藥殘留的有機生態環境才能保證小鴨安全長大。
  • 【趣味百科】沙漠植物生存挑戰
    胡楊沙漠中最美麗的景色要數胡楊林了。胡楊是沙漠中唯一能成林的樹種。 沙漠玫瑰沙漠玫瑰生長在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中,又名
  • 白蟻vs植物:專家揭開沙漠中仙女圈的神秘面紗
    「仙女圈」中間沒有植物,而邊緣通常被很高的青草形成的矮牆包圍。關於「仙女圈」的形成有多種理論解釋:例如白蟻巢穴或植物爭奪稀缺營養物質和水分等。 而現在,普林斯頓的科學家推出了一種新的解釋:認為這兩種原因共同作用導致了「仙女圈」的形成。
  • 水稻中含多少蛋白質?蛋白質含量低於8%,優質稻米食味品質好
    評價水稻是否優質,按農民的話講就是要好種、好看、好吃、出米多、飯香,好吃對應的是稻米的蒸煮食味品質。稻米的主要組成成分是澱粉和蛋白質,稻米蛋白質是優質植物蛋白,通過食用大米獲得的蛋白質佔人體總蛋白質攝入量的41%-46%,是人體的重要營養來源。
  • 我科學家揭示稻米蛋白品質形成分子機制
    新華社北京1月26日電(記者董峻)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的科研人員日前研究克隆了水稻蛋白品質形成新基因GPA5,並闡明了其關鍵作用,這項研究對改良稻米蛋白品質有重要意義。據作物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任玉龍介紹,稻米中含有的大量貯藏蛋白是僅次於澱粉的第二大類營養物質。谷蛋白是稻米中含量最高的貯藏蛋白,佔稻米總蛋白含量的60%以上。因此,谷蛋白是稻米蛋白品質改良的首選目標。
  • 專家呼籲支持我國稻米油產業發展
    近日,由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全國糧油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油料及油脂分技術委員會聯合主辦、豐益(上海)生物技術研發中心有限公司承辦的「稻穀循環經濟產業鏈及稻米油三產融合發展研討會」在哈爾濱舉行,與會專家呼籲希望國家進一步重視稻米油產業,在政策、資金、稅收等方面給予支持,以加快稻米油產業發展。  據了解,稻米油又稱米糠油。
  • 被譽為「心臟油」的稻米油,究竟有多受歡迎?
    生活中人們會吃很多種類的油,這其中就包括稻米油,稻米油具有非常高的營養價值,對人體健康有很多好處。那麼,稻米油到底是什麼呢?具體對身體健康有哪些好處?做菜又有哪些好處?一起跟小編來了解下!2、歷史悠久事實上,日本自古就是個重「稻」的國家,日本人從米皮和胚芽中萃取精華成分,提煉成稻米油,來作為日常的烹飪用油,其中所含的營養成分非常高,稻米油已經替代了傳統的食用油脂,被日本厚生省指定用於日本國內各中小學的營養午餐的專用烹調用油。
  • 年貨節丨義大利Vitariz有機稻米奶!買1送1包郵!
    植物奶正流行植物奶是完全基於植物提取的飲品,不傷害動物,還對地球環境友好,所以素食者和動物愛好者可以放心無負擔地飲用。在這麼多植物奶種類中,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一款產自義大利的維朵綠有機稻米奶。稻米奶香蕉奶昔不管您是在減肥還是排毒,一杯稻米奶香蕉奶昔都是很好的選擇。
  • 沙漠植物,超級耐旱,十天半月都不用澆水!
    養花最難的地方在於澆水,澆水好不好,關係到根系的生長,對於不會澆水的花友來說,最好養的植物就是那些耐旱的沙漠植物,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推薦幾種沙漠植物
  • 用花盆布置一個沙漠植物景觀,這幾種仙人掌、大戟科植物少不了!
    用花盆布置一個沙漠植物景觀,這幾種仙人掌、大戟科植物少不了!而今日要分享的便是用一些沙漠植物來布局綠色植物園林景觀,他們能夠布局在一個花盆,還可以布局在一根枯木上,或用一些廢料的器皿,還可以布局沙漠植物園林景觀。在房間內種植沙漠植物一定要搞好一些事,分別是較多的陽光照射、溫暖的自然環境、優良的自然通風和排水管道優良的土壤層,平時保養期內還要留意瀝乾水分。
  • 華中農大/揚州大學分別揭示了稻米好看又好吃的等位基因
    但若稻米中的直鏈澱粉含量過低(10%以下),往往會呈現半透明或不透明,影響稻米的外觀。稻米中直鏈澱粉主要由蠟質基因(Wx)負責合成。因此,發掘新的Wx等位基因型並解析其影響稻米品質的遺傳基礎,是優質高產水稻新品種培育的重要育種目標。
  • 高鋅硒低鎘稻米育種新材料來了—新聞—科學網
    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植物學報》(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該所種質創新課題組以多年表現穩定的低鎘稻米材料為基礎,與控制稻米營養元素鋅和硒含量的主效數量遺傳位點聚合,結合分子標記輔助選擇,創製出了上述新材料。
  • 世界上最「奇怪」植物,形似大章魚,能在沙漠生存千年!
    在世界當中更是擁有著非常多奇奇怪怪的東西的,而且在世界當中也是擁有著非常多奇怪的植物景觀的,而且有一些植物景觀,它們的外形就好像是大章魚一樣,但是這個職務就僅僅只是生長在沙漠當中,而且他只要是能夠生長出來的的話,就可以在上面當中生長了上千年的時間。
  • 「太空種子」紮根平原示範區,開啟稻米產業新徵程
    中宏網河南6月23日電 6月18日,在平原示範區原武鎮政府會議室,舉辦了一場特殊的儀式,農技專家、鄉鎮幹部和稻米種植戶,為搭乘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遨遊太空歸來的40克原武稻種「接風」。為把平原示範區原武鎮的大米品牌發揚光大,把「中國第一米」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原武鎮積極打造稻米產業園,不斷加大水稻培育、品種改良等方面的投入。為提升稻米品質,借力太空育種,原武鎮於今年3月份,主動對接中國航天育種試驗部門,將原武水稻品種中曾獲全國稻米金獎的「水晶3號」送上太空。
  • 動物如何在沙漠中求生
    沙漠裡幾乎沒有水,但是很多動物卻可以在沙漠裡生存,這些動物是怎麼找到水並且生存下來的呢?沙漠白天炎熱而乾燥,而晚上卻很冷,清晨我們常常能看見植物表面上有露珠,這是因為冷空氣的含水量沒有熱空氣裡的多,小昆蟲喝植物上的露珠,而大一點的動物連著有露珠的植物一起吃,小鳥和小動物從昆蟲體內得到水分,大一點的動物是從小動物體內得到水分。南美洲有一種鳥叫走鵑,他奔跑的速度很快,可以抓到小蛇蜥蜴和蠍子。
  • 專家說秘訣竟然是稻米油?
    在眾多植物油裡,米油的植物固醇含量位居首位!稻米油能降低血清膽固醇的功效被認為是所有植物油中最專業的,在日本被譽為最有保健功能的食用油。谷維素是一種強抗氧化劑,具有調節植物神經、改善睡眠、緩解疲勞的獨特功效。
  • 國產稻米油驚豔「亮相」布魯塞爾
    新華網布魯塞爾6月14日電(記者潘革平)12日晚,在比利時布魯塞爾一家米其林二星級餐廳舉行的品鑑晚宴上,一道道用中國產稻米油烹飪的菜品被逐一端上,為現場的歐洲媒體人士、比中經貿委員會主席德威特和專業品鑑者呈現了一場味蕾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