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呼籲支持我國稻米油產業發展

2021-01-07 中國網財經

  近日,由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全國糧油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油料及油脂分技術委員會聯合主辦、豐益(上海)生物技術研發中心有限公司承辦的「稻穀循環經濟產業鏈及稻米油三產融合發展研討會」在哈爾濱舉行,與會專家呼籲希望國家進一步重視稻米油產業,在政策、資金、稅收等方面給予支持,以加快稻米油產業發展。

  據了解,稻米油又稱米糠油。稻米油以其均衡的營養比例,擁有「稻穀黃金」的美譽,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健康食用油。稻米油中富含抗氧化劑谷維素,可以調節人體植物神經,改善睡眠,緩解疲勞,改善亞健康狀態。稻米油中的植物甾醇有利於降低人體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疾病。稻米油中不飽和脂肪酸高達80%-85%,其中亞油酸和油酸比例約為1∶1,符合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最佳比例。

  我國是稻穀生產和消費大國。據統計,2014年我國規模以上的大米加工企業9830家,年產米糠1461萬噸,米糠含油率平均為18%左右,與大豆相當。根據測算,如果能夠全部利用,按實際出油率15%計算,每年可生產米糠油220萬噸。到2020年,米糠油利用率如果能達到50%以上,就能為國家生產米糠油110~120萬噸,可以起到提高我國食用油自給率3個百分點的顯著效果。

  然而,由於目前我國大米加工企業小而分散,米糠資源難以利用,我國米糠利用率不到20%,大部分米糠作為飼料使用,甚至作為廢料拋棄,資源浪費嚴重。

  王瑞元介紹說,我國米糠制油利用不高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點:一是我國稻米加工企業點多面廣、小型分散,米糠集中難,以及米糠易酸敗變質、難保存等技術問題不易解決;二是支持稻米油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力度不夠。目前,技術瓶頸已經得到突破,據悉,金龍魚母公司益海嘉裡集團開創了分散保鮮,集中製取,集中精煉的全新稻米油生產模式,使天然谷維素、維生素及甾醇等穀物活性營養物質得以最大程度的保留。

  據了解,米糠制油是益海嘉裡水稻循環經濟的一環。依靠米糠保鮮技術,既提升金龍魚稻米油得率和質量,又能從米糠油副產品和米糠粕中提取脂肪酸、米糠蠟、米糠脂、谷維素、阿魏酸等多種高附加值產品,這些衍生產品被廣泛應用於食品專用油脂、油脂化工、化妝品等行業。

  與會專家還就稻米油及米糠開發產品標準和稻米油加工技術等問題作了研討。李慧斌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相關焦點

  • 登陸北美市場 金龍魚稻米油能改全球食用油行業格局嗎?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雖然我國是稻穀生產大國,但並不是稻米油的發源地。10多年前,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穆彥魁在日本超市發現了一個中國沒有的食用油品類,日文標註品類叫「米油」。他很不解,隨後找到超市售貨員進行諮詢。當得知這種油是從稻米的米糠中提煉出來的,他眼前一亮,全新的產業布局藍圖在腦海中有了輪廓。
  • 代表心聲|張憲民:依託生態資源優勢 發展綠色稻米產業
    伴隨著2016年魚臺大米獲得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認證,我充分發揮人大代表聯繫廣泛的優勢,深入到田間調查,先後到天津、河北、江蘇等地請專家座談,經過反覆論證,提出了發展綠色稻米的建議。2017年初,縣委縣政府將實施綠色稻米產業發展戰略提上議事日程。
  • 商城縣首屆優質稻米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給出答案
    12月22下午,參加商城縣首屆優質稻米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賽米大會的專家學者們,在按照評選標準,先後對送選的多個米樣和現場煮出的米飯,進行眼觀、手試、鼻測、口嘗等多環節細細品鑑後,無不為商城縣的優質稻米品質點讚、喝彩。「中國飯,商城米,這可真不是吹的。
  • 中國企業分享稻米油全球機遇
    來源:人民日報5月24日至25日,由國際稻米油理事會主辦的第五屆國際稻米油大會在越南首都河內舉行,來自20個國家和地區的約200名專家學者及企業界人士就稻米油邁向全球市場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等議題充分交流。
  • 專家說秘訣竟然是稻米油?
    所以日本專家推崇用稻米油烹飪油炸食品,吃了不僅不會發胖,反而還有利於瘦身!日本作為食米一族,其稻米油發展也有近百年歷史。近年來,日本民眾裡也出現了越來越多支持稻米油的聲音。5年前左右開始使用米油。無論做什麼食物都想嘗試只使用米油,是一個米油追隨者。最近幾乎連植物油都很少使用了。
  • 仁化縣鴨稻米以全產業鏈式做強品牌
    仁化縣鴨稻米以全產業鏈式做強品牌 2020-04-10 14: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首屆中國核桃產業與核桃油發展論壇即將啟動
    我國是世界核桃產量最大的國家,特別是2014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木本油料產業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4〕68 號)後,我國核桃產業發展迅速。雖然我國是核桃生產大國,卻不是核桃生產強國,核桃產業缺乏全球的整體競爭力。
  • 智「匯」南黃海 行業專家為如東「十四五」能源產業發展獻策開方
    智「匯」南黃海 行業專家為如東「十四五」能源產業發展獻策開方 2020-12-02 1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稻米市場發展遇改革升級,香滿園大米領銜品牌消費
    稻米市場發展遇改革升級,香滿園大米領銜品牌消費 時間:2018-04-12 10:35:37 來源: 早在7000年以前,中國長江下遊的原始居民已經完全掌握水稻的種植技術,並把稻米作為主要食糧
  • 專家學者論道幹細胞產業發展
    如何為山西省幹細胞發展賦能,推動產業跨越式邁進?12月19日,由省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主題為「幹細胞,開啟未來大健康的『秘鑰』」專家與媒體面對面活動在太原舉辦。來自北京、徐州、內蒙古等地的專家學者結合自身領域實際,圍繞幹細胞的含義及應用、行業發展態勢等話題進行深入探討,旨在科普幹細胞領域相關知識,積極聯動醫學資源,推動幹細胞技術的研究與臨床應用,為我省幹細胞產業的跨越式發展貢獻力量。
  • 被譽為「心臟油」的稻米油,究竟有多受歡迎?
    生活中人們會吃很多種類的油,這其中就包括稻米油,稻米油具有非常高的營養價值,對人體健康有很多好處。那麼,稻米油到底是什麼呢?具體對身體健康有哪些好處?做菜又有哪些好處?一起跟小編來了解下!2、歷史悠久事實上,日本自古就是個重「稻」的國家,日本人從米皮和胚芽中萃取精華成分,提煉成稻米油,來作為日常的烹飪用油,其中所含的營養成分非常高,稻米油已經替代了傳統的食用油脂,被日本厚生省指定用於日本國內各中小學的營養午餐的專用烹調用油。
  • 三大主要食用油價格上漲 專家:我國有能力保障「油瓶子」安全
    今年,國內食用油價格持續上漲,「油瓶子」安全問題成為百姓關注的熱點。對此,專家表示,雖然我國食用油對外依賴程度較高,但我國油脂油料生產能力不斷提高,有完善的糧油儲備制度,也有多元化的油脂油料進口渠道。因此,我國有能力保障「油瓶子」安全。
  • 我國堅果產業發展情況調研與分析報告!
    近年來,我國堅果行業保持持續快速增的強勁勢頭,規模已達千億。過去10年我國堅果產量增長了96%。我國已是世界第二大堅果生產國,佔世界總產量的10%。報告對我國堅果產業發展情況和優勢產區、國內堅果供需格局和趨勢、國外堅果產業發展,以及我國堅果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調研和剖析,提出了我國堅果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 三大主要食用油價格全線上漲 專家:我國有能力保障「油瓶子」安全
    今年,國內食用油價格持續上漲,「油瓶子」安全問題成為百姓關注的熱點。對此,專家表示,雖然我國食用油對外依賴程度較高,但我國油脂油料生產能力不斷提高,有完善的糧油儲備制度,也有多元化的油脂油料進口渠道。因此,我國有能力保障「油瓶子」安全。
  • 核桃產業升級突圍 打破常規創新發展
    圖集 我國核桃資源十分豐富,是世界核桃產量最大的國家,特別是 2015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木本油料產業發展的意見》後,我國核桃產業發展迅速。雖然我國是核桃生產大國,卻不是核桃產業強國,核桃產業缺乏全球的整體競爭力。
  • 2020年廣東絲苗米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暨國際高端優質稻觀摩活動在...
    豐收的季節,田野金黃,稻米飄香。11月7日,由省農業農村廳和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0年廣東絲苗米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暨國際高端優質稻觀摩活動在新興縣舉行。本次大會以「禪都論稻,民富糧安」為主題,全方位展示廣東優質稻產業和雲浮市鄉村振興的發展成果,探索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助力培育一批新興特色絲苗米品牌,為保障我省糧食安全和實現鄉村振興提供新路徑。
  • 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歷史進程與未來趨向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金元浦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文化產業取得長足發展,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精神食糧,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作出了重要貢獻。深入把握40年來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歷史進程,對於在新時代推動我國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國產稻米油驚豔「亮相」布魯塞爾
    新華網布魯塞爾6月14日電(記者潘革平)12日晚,在比利時布魯塞爾一家米其林二星級餐廳舉行的品鑑晚宴上,一道道用中國產稻米油烹飪的菜品被逐一端上,為現場的歐洲媒體人士、比中經貿委員會主席德威特和專業品鑑者呈現了一場味蕾盛宴。
  • 中石化煉化工程領域首席專家亢萬忠:以持續創新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
    圖註:中石化煉化工程領域首席專家—亢萬忠以持續創新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那麼新時期如何讓石化產業更健康地發展?中國化工報記者採訪了中石化煉化工程領域首席專家亢萬忠。「我們要認清產業現狀,從而堅定信念、心無旁騖、下真功夫補齊我們的短板,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復興夢早日實現。」亢萬忠表示。
  • 「太空種子」紮根平原示範區,開啟稻米產業新徵程
    中宏網河南6月23日電 6月18日,在平原示範區原武鎮政府會議室,舉辦了一場特殊的儀式,農技專家、鄉鎮幹部和稻米種植戶,為搭乘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遨遊太空歸來的40克原武稻種「接風」。為把平原示範區原武鎮的大米品牌發揚光大,把「中國第一米」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原武鎮積極打造稻米產業園,不斷加大水稻培育、品種改良等方面的投入。為提升稻米品質,借力太空育種,原武鎮於今年3月份,主動對接中國航天育種試驗部門,將原武水稻品種中曾獲全國稻米金獎的「水晶3號」送上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