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歲女大學生啃老十年,打擊式教育的背後,孩子失去獨立能力

2020-12-17 小欣講育兒

父母都希望孩子長大以後可以獨立,有自己的生活和事業,就算沒有大人的保護也可以生活得很好,然而有很多孩子長大後卻依然在啃老,33歲的女大學生範成金就是啃老族中的一員,並且這一啃就是十幾年。

前段時間看了一期節目,節目的主人公是33歲的範成金和他的媽媽。

節目一開始母女兩人就在激烈的爭吵著,誰也不讓誰,女兒說自己喜歡雕刻,媽媽卻說喜歡那個有啥用?

節目中媽媽又一次的否定讓範成金憤怒到了極點,好像往事一下湧了上來,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說話的語氣也變得「聲嘶力竭」,母女兩人的關係像「仇人」一樣。

範成金說,媽媽每次都是這樣,不管自己提出什麼意見或者想法他總是先否定,對自己進行打擊,然後還嫌自己一事無成。

每次幹點啥的時候,她總說自己要是能成事,狗都能成事,如果自己能成事,他就下跪等類似的話打擊自己。

從小沒聽到過父母的鼓勵和支持,父母做得最多的就是打擊自己。

小時候她對設計特別感興趣,而且自己還設計了一款帶有輪滑並且還可以自動收縮的鞋子,但是當他拿給媽媽看的時候,媽媽卻說作業做完了沒?成天弄這些沒用的。

不僅沒得到鼓勵和誇讚,還被斥責了一頓。

媽媽的這種打擊式教育已經影響到了她的生活,大學時期和同學一起在超市做兼職。

因為一直被否定,導致她對自己極度不自信,面對陌生人時不知道說什麼,磕磕巴巴的說不出話。

自己不出去工作也不是自己不想去,是因為害怕和別人交流,自己想幹點什麼家人又不支持。所以自己現在才一事無成。

在範成金心中,父母剪斷了她的翅膀,現在卻還怪他不會飛翔,所以現在只要父母說她不出去工作的事,她就會有很強烈的反應,和父母爭吵。

由於從小接受的打擊式教育讓她對自己沒有信心,導致她始終不願意出去工作。

打擊式教育對孩子來講,弊大於利,一味地打擊孩子,會讓孩子對生活失去熱情,對自己沒有信心,失去獨立能力。更嚴重者還會出現心理問題。

打擊式教育不是好的教育方式,盤點打擊式教育帶來的危害。

1 對自己沒有信心

不管孩子做什麼,父母第一時間都是否定孩子,對孩子進行打擊,父母長時間的不肯定會讓孩子對自己也產生懷疑的態度,久而久之,孩子變得沒有自信,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產生自卑感。

2 沒有獨立能力

當孩子想放手一博的時候內心是充滿幹勁兒和信心的,如果這個時候父母不支持鼓勵孩子,並且還對孩子說出各種否定的話,會導致孩子失去原本的幹勁兒。

本來心有成竹的事情也因為父母的影響變得不確定。對自己產生懷疑的態度,時間長了,不想去奮鬥,沒有獨立能力。

3 影響親子關係

試想一下,當孩子興致衝衝的和你說一件她以為很棒的事情想得到你的誇獎的時候,你否定孩子甚至還打擊她,那麼孩子內心是不是會難受傷心。

時間長了還會疏遠父母,除此之外,如果父母一直抱怨孩子一事無成的話,有的孩子還會對父母產生怨恨。

有的父母擔心一味的誇獎鼓勵孩子會讓孩子「自以為是」,所以對孩子進行打擊,但是真正的教育不應該打擊。

1 尊重孩子

在生活中父母不僅要尊重孩子的生活習慣更應該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他們自己的想法,有時候孩子的想法也會非常新奇獨特。

所以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想法,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方式去發展。另外被尊重的孩子更善於表達自己的想法,獨立能力也更加強。

2 學會誇讚支持孩子

經常被誇贊的孩子更有自信,做起事來對自己也更加的肯定,其實當孩子給你看某些東西或者說某些事情時,想得到的是你的肯定,或者建議。

所以不管孩子做得好與壞,父母都要鼓勵孩子,有覺得不足的地方委婉的給孩子提出建議,做得好誇讚孩子,支持他們的想法,絕對不能對孩子進行敷衍或打擊。

打擊式教育對孩子的傷害是無法估量的,嚴重的還會應該孩子的以後,打擊式教育是絕對不可取的,孩子都需要得到父母的支持和肯定,所以為了孩子的將來,請父母少點打擊,多點支持。

相關焦點

  • 33歲女大學生畢業後啃老10年:父母的打擊教育,剪斷了孩子的翅膀
    央視《心理訪談》的一期節目"啃老十年的背後"播出後,引發網友關於33歲女大學生畢業後啃老行為的大討論。這個無業女青年名叫範成金,畢業之後沒有找到工作,10年以來一直依靠父母生活。一旦父母責罵她不出去工作,她就是直接懟回去,啃老啃得理直氣壯。
  • 33歲女大學生啃老十年,哭訴:父母折斷了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翱翔
    33歲女大學生啃老十年,稱父母欠我一個道歉央視出品的《心理訪談》曾經有過這麼一個節目,說的是一位在家啃老10年的女大學生範成金和父母之間的矛盾。範成金23歲大學畢業,出去工作過幾個月,後來因為性格原因辭職回家,一待就是10年。這10年裡,她都沒有經濟來源,依靠啃老過日子。
  • 女大學生啃老十年啟示錄:要想毀掉一個孩子,就狠狠地打擊他
    「啃老」已經不是什麼新鮮話題,無論是綜藝節目,還是影視劇,「啃老」的年輕人形象個個不討喜。33歲女大學生範成金在家啃老十年,本來以為又是一個不思進取的人,想著在家裡啃老坐吃山空。但這一次,我們卻看到了女大學生啃老十年背後的真相:啃老表面看是年輕人的問題,其實深層原因都在父母,總之這不是一代人的問題。
  • 33歲女大學生不找工作,在家啃老十年,啃老理由令人無語
    父母對孩子都有美好的期望,內心都想孩子長大後可以出人頭地,能有一番作為,即便沒有大作為,踏實努力去找一份工作,照顧自己應該是最起碼的。可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孩子,非但沒有朝著父母期望的方向努力,反而理直氣壯在家啃老十年,這讓年邁的父母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了,自己的孩子,不養又有什麼辦法呢?
  • 為「逼母親」向自己道歉,女大學生啃老十年,女兒「是她毀了我」
    不會好好說話已經成為了中國式父母的通病。很多人都說現在的大學生不值錢,因為考上大學的孩子越來越多,導致大學生的含金量也開始降低。但是在10多年前,農村家庭出一個大學生還是一件稀罕的事,甚至可以說是光耀門楣的事。
  • 女大學生33歲啃老十年哭訴:你們剪掉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
    有這樣一個女大學生,畢業10年卻仍不肯出去找工作,賴在家啃父母的養老金生活,她就是33歲的範成金。啃老在我們眼裡,是這個人無能的表現。女大學生啃老十年背後,是一個有天賦孩子的毀滅。然而這一切是否都只是範成金一個人的過錯?母女對峙範成金由於「啃老」的事跡,一欄訪談節目專門前來了解這個事情的來龍去脈。
  • 33歲女大學生理直氣壯在家啃老10年,剪掉翅膀,又埋怨我飛不起來
    前言:33歲女大學生不工作,理直氣壯在家啃老10年,「剪掉了翅膀,又埋怨飛不起來」「寒門再難出貴子」,為何會有這樣的論斷?而今天要跟大家聊的就是家庭教育觀念的這個話題,如今天的案例:33歲女大學生不工作,理直氣壯在家啃老10年,眾人無奈吐槽:「剪掉了翅膀,又埋怨飛不起來」導致女大學生如此病態的現狀重要的關鍵點就在於「社交恐懼症」,但視頻中女子面對鏡頭各種不滿吐槽卻有人持有不同的觀點。
  • 悲劇:大學生畢業不找工作,理直氣壯在家啃老十年背後的故事
    原標題:【女大學生33歲不找工作,理直氣壯在家啃老十年,父母:說她反被罵】範成金大學畢業十年了,至今卻還在家啃老。女兒天天在家裡不工作,當父母的也十分著急,可是只要一說找工作女兒就急眼。範成金的父母已經年近七十,眼看就沒有能力再供養女兒了,如何說服她出去工作成了老兩口的一塊心病。
  • 打擊式教育,33歲啃老10年,你親手剪了我的翅膀,讓我怎麼飛翔?
    父母的教育和態度,在很大的情況下非常影響孩子,過於嚴厲的父母可能會培養出一個膽小的孩子,對於孩子一直處於反對態度,也很容易導致孩子的叛逆心理產生。因此家庭教育裡父母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
  • 一個33歲的女大學生,已經老了十年:父母折斷了我的翅膀,卻抱怨我不...
    33歲女大學生啃老10年,哭訴不會溝通,媽媽:你成事,我給你跪下「我就撂下一句話,你要是未來有出息,我就給你跪下!」33歲的女大學生範金成聽見這些話後,內心十分悲憤,她本來就缺乏自信心,聽到這些話後更是沒有生活的動力。那麼,這些話是誰對範金成說的呢?她的母親。
  • 女大學生畢業後在家啃老十年:你們剪斷了我的翅膀,還想讓我飛翔
    《肖申克的救贖》每一個孩子都在同一個起點奔跑,有的孩子在父母的幫助下,跑得越來越快,越來越遠,甚至學會了彎道超車。有的孩子在父母的嘲弄下,漸漸停下了腳步,逐漸背離了原來的人生軌跡。33歲女大學生畢業後因父母的打擊教育,抑鬱不得志,在家啃老十年前不久,央視有一檔心理採訪欄目講述了一位啃老族的故事。
  • 33歲大學生啃老十年,背後真相惹人憤怒:父母總說這句話,孩子難有大...
    這是多少孩子童年的陰影,像緊箍咒一樣環繞在腦子裡。 根據美國愛荷華大學一項研究顯示,父母每天對孩子說的話語中,只有不到20%的表述是積極和充滿鼓勵的,每個孩子平均一天會得到超過400條的負面評論,而正面評論卻只有30多條。 正如,最近被熱議的一個女大學生的故事,很多網友都表示看到了自己小時候的影子。
  • 女大學生33歲不找工作,啃老十年,父母說她反被罵|孩子的差評師
    昨日,看到這樣一則新聞:範金成大學畢業十年了,至今卻還在家啃老。女兒天天在家裡不工作,當父母的也十分著急。可是只要一說到工作女兒就急眼。範金成有自己的一套理論,說這要跟個人發展和人生規劃結合考慮。看完視頻以後,我看了很多網友的評論:是個悲劇,父母沒有文化,他們以為打擊教育就是教育,不知道這會毀了孩子。你剪掉了我的翅膀,又怨我飛不起來。
  • 「剪掉我的翅膀,還怪我不會飛翔」33歲大學生啃老,遭網友熱議
    文|秘籍君這幾天,某地「33歲大學生在家啃老十年」引起了網友的熱議,而當記者採訪她和家人時,母親對於女兒在家「啃老」的行為很是失望:覺得辛辛苦苦把女兒養大了,但她就是不出去工作,就是沒出息的表現;但是,女兒這邊也有怨言,女孩覺得自己從小到大,
  • 33歲女大學生畢業不就業,在家啃老10年,談及原因卻指責都怪父母
    在這個片段中,主人公是一個33歲的大學生。提起大學生這個身份,很多朋友覺得雖然現在大學生的數量比較多,但在社會上,憑藉著學歷總能混一口飯吃。可是這個女大學生至今仍在家啃老,沒有工作,也沒有收入來源。在節目中,女兒和母親之間的交談非常不愉快,說兩句話就要大吵一架。看到這,可能很多朋友覺得這個女兒本身有很大的問題,更有人覺得這個孩子太不孝順了。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33歲女大學生啃老十年自述:你們折斷我的翅膀,卻責怪我不會飛翔
    不知道大家看見這個題目是什麼樣的想法,一個已經33歲的女生,大學畢業已經10年,但是她一直沒有出去找工作,待在家裡啃老。這位女生名叫範成金,她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主角,很多人認識她是從《心理訪談》中知道的,儘管只是一些截圖或者是片段,但是我們也不難發現,她和她的家庭都存在著很大的問題。
  • 30歲女大學生啃老十年的背後:媽媽,是你剪掉了我起飛的翅膀
    女大學生範某自大學畢業後就一直在家,十年了不出去工作,父母看著很糟心,天天與她拌嘴吵架,家無寧日。沒辦法她母親求助於電視臺,看看有什麼辦法能讓她走出去。看著節目裡母親的淚水,父親的無奈,令人對範某忍不住氣憤:連起碼的自立能力都沒有,何談孝順父母?可是隨著節目一步步的深入,發現範某有今天是父母從小到大一直否定她的結果。
  • 女大學生為「逼母親」向自己道歉,竟做出這種事
    女大學生為「逼母親」向自己道歉,在家啃老10年一檔訪談節目中,講述33歲範成金啃老的故事,範成金曾是個樂觀的大學生,她喜歡設計,設計出來的服飾還準備老師讚揚過,認為她可以向這方面發展,並闖出一片天地。可如今她已經畢業10年,一直在家啃老。只為「逼母親」向自己道歉。
  • 33歲女大學生畢業10年不工作,竟是因為媽媽說了這幾句話……
    33歲的女大學生範某,大學畢業十年了,至今還在家啃老。並不是因為不求上進,而是因為她有嚴重的心理障礙,一跟陌生人說話就緊張。深入了解後才發現,這一切早有源頭:從小到大,她都是在父母的打擊和否定之下成長的。高中,她愛設計,媽媽卻看都不看:「這有啥用?學習去」!她喜歡雕刻,媽媽說:「你喜歡管啥用?
  • 33歲女啃老10年,還天天和父母吵架,到底是養廢了還是不出息
    當媽有點歪,育兒非常正(文|歪媽)33歲女子,自大學畢業後就沒有正經上班,在家啃老10年,還天天跟父母吵架、氣得母親哭了無數次!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33歲女子啃老10年覺得理所應當!據了解,這位女士姓範,她大學剛畢業的時候出去工作受挫,覺得自己沒法適應,於是就回到家裡安心過上了「啃老」的生活。這10多年來,父母和姐姐幫她看了許多種工作,她要麼去呆一兩天就回來了,要麼就乾脆不去。於是,已經33歲的她,還沒有做成任何一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