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希望孩子長大以後可以獨立,有自己的生活和事業,就算沒有大人的保護也可以生活得很好,然而有很多孩子長大後卻依然在啃老,33歲的女大學生範成金就是啃老族中的一員,並且這一啃就是十幾年。
前段時間看了一期節目,節目的主人公是33歲的範成金和他的媽媽。
節目一開始母女兩人就在激烈的爭吵著,誰也不讓誰,女兒說自己喜歡雕刻,媽媽卻說喜歡那個有啥用?
節目中媽媽又一次的否定讓範成金憤怒到了極點,好像往事一下湧了上來,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說話的語氣也變得「聲嘶力竭」,母女兩人的關係像「仇人」一樣。
範成金說,媽媽每次都是這樣,不管自己提出什麼意見或者想法他總是先否定,對自己進行打擊,然後還嫌自己一事無成。
每次幹點啥的時候,她總說自己要是能成事,狗都能成事,如果自己能成事,他就下跪等類似的話打擊自己。
從小沒聽到過父母的鼓勵和支持,父母做得最多的就是打擊自己。
小時候她對設計特別感興趣,而且自己還設計了一款帶有輪滑並且還可以自動收縮的鞋子,但是當他拿給媽媽看的時候,媽媽卻說作業做完了沒?成天弄這些沒用的。
不僅沒得到鼓勵和誇讚,還被斥責了一頓。
媽媽的這種打擊式教育已經影響到了她的生活,大學時期和同學一起在超市做兼職。
因為一直被否定,導致她對自己極度不自信,面對陌生人時不知道說什麼,磕磕巴巴的說不出話。
自己不出去工作也不是自己不想去,是因為害怕和別人交流,自己想幹點什麼家人又不支持。所以自己現在才一事無成。
在範成金心中,父母剪斷了她的翅膀,現在卻還怪他不會飛翔,所以現在只要父母說她不出去工作的事,她就會有很強烈的反應,和父母爭吵。
由於從小接受的打擊式教育讓她對自己沒有信心,導致她始終不願意出去工作。
打擊式教育對孩子來講,弊大於利,一味地打擊孩子,會讓孩子對生活失去熱情,對自己沒有信心,失去獨立能力。更嚴重者還會出現心理問題。
打擊式教育不是好的教育方式,盤點打擊式教育帶來的危害。
1 對自己沒有信心
不管孩子做什麼,父母第一時間都是否定孩子,對孩子進行打擊,父母長時間的不肯定會讓孩子對自己也產生懷疑的態度,久而久之,孩子變得沒有自信,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產生自卑感。
2 沒有獨立能力
當孩子想放手一博的時候內心是充滿幹勁兒和信心的,如果這個時候父母不支持鼓勵孩子,並且還對孩子說出各種否定的話,會導致孩子失去原本的幹勁兒。
本來心有成竹的事情也因為父母的影響變得不確定。對自己產生懷疑的態度,時間長了,不想去奮鬥,沒有獨立能力。
3 影響親子關係
試想一下,當孩子興致衝衝的和你說一件她以為很棒的事情想得到你的誇獎的時候,你否定孩子甚至還打擊她,那麼孩子內心是不是會難受傷心。
時間長了還會疏遠父母,除此之外,如果父母一直抱怨孩子一事無成的話,有的孩子還會對父母產生怨恨。
有的父母擔心一味的誇獎鼓勵孩子會讓孩子「自以為是」,所以對孩子進行打擊,但是真正的教育不應該打擊。
1 尊重孩子
在生活中父母不僅要尊重孩子的生活習慣更應該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他們自己的想法,有時候孩子的想法也會非常新奇獨特。
所以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想法,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方式去發展。另外被尊重的孩子更善於表達自己的想法,獨立能力也更加強。
2 學會誇讚支持孩子
經常被誇贊的孩子更有自信,做起事來對自己也更加的肯定,其實當孩子給你看某些東西或者說某些事情時,想得到的是你的肯定,或者建議。
所以不管孩子做得好與壞,父母都要鼓勵孩子,有覺得不足的地方委婉的給孩子提出建議,做得好誇讚孩子,支持他們的想法,絕對不能對孩子進行敷衍或打擊。
打擊式教育對孩子的傷害是無法估量的,嚴重的還會應該孩子的以後,打擊式教育是絕對不可取的,孩子都需要得到父母的支持和肯定,所以為了孩子的將來,請父母少點打擊,多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