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歲女大學生畢業不就業,在家啃老10年,談及原因卻指責都怪父母

2020-12-14 騰訊網

前幾天,我在網絡上偶然看到了一個心理訪談節目。雖然只是一個只有幾分鐘的片段,但是片段的內容卻讓我記憶猶新。在這個片段中,主人公是一個33歲的大學生。提起大學生這個身份,很多朋友覺得雖然現在大學生的數量比較多,但在社會上,憑藉著學歷總能混一口飯吃。可是這個女大學生至今仍在家啃老,沒有工作,也沒有收入來源。在節目中,女兒和母親之間的交談非常不愉快,說兩句話就要大吵一架。看到這,可能很多朋友覺得這個女兒本身有很大的問題,更有人覺得這個孩子太不孝順了。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這個女孩名字叫做範成金,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範成金從小對於設計和科學抱有極為濃厚的興趣,在讀書階段,甚至親手設計了自己的作品。每當她把自己設計的圖紙給父母看之後,父母卻總在用言語打擊著她。在父母眼裡看來,學這些東西就是不務正業,將來根本沒有辦法靠這些東西掙錢。除了父母之外,範成金還有一個姐姐。在家中最小的她,卻沒有受到應有的寵愛。範成金在家中經常會為家人做飯,但即便已經30歲的她,也會因為做飯的口味問題而被家人斥責。

範成金回憶起自己從小到大的生活,她談到自己的父母很少表揚自己,無論什麼事情只要自己犯了錯,收穫的都是父母一味的批評和自責。因此自己從小到大她都非常自卑,覺得自己不如其他的孩子。在大學期間,範成金曾嘗試著融入整個集體,但是到頭來他發現這對於自己來說實在是太難了。為了減輕家人的負擔,她曾經在超市做過兼職,這份工作每天都需要與很多人打交道,但是她發現自己連抬頭與他她人正視這件簡單的事都做不到。一看到陌生人,就開始緊張整個人發抖,根本沒辦法做到與他人對視。後來,範成金也意識到自己可能是患有社交恐懼症。

在她跟家人說了自己的症狀之後,她的父母並沒有第一時間想要解決問題,或者帶她去看醫生。相反卻一味的指責她,覺得他只是在為了逃避工作而找了一個藉口。她的父母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社交恐懼症,也不知道她究竟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症狀。範成金30多歲了仍在家啃老,並不僅僅是因為她自身的問題,更多的還是在於父母對於她採用了錯誤的教育方式。

身為父母的你是否對孩子使用過批評教育這種方式呢?在一些父母眼裡看來,過度表揚孩子,會使孩子迷失自我,讓他們不能夠認清自己的真實水平。有一些父母並不善於誇獎孩子,讚揚的話很難說出口。即使心裡覺得自己的孩子非常優秀,但是卻不願意誇誇自己的孩子。因為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讓我們不願意好好誇誇自己的孩子,總是用批評的方式促進孩子更好的成長。

但是過度批評教育會讓孩子產生一種自卑心理,覺得自己不如同齡人。比如一個孩子從小非常喜歡唱歌,當她每次給父母唱歌的時候,父母總會說你唱的太難聽了,天生五音不全。這個時候,孩子就會從心底裡默認自己唱歌水平的確不行,因此不敢在他人面前展現自己的歌聲。孩子在成長的路上是需要父母的肯定和鼓勵的,這也會讓孩子變得更加自信。如果孩子自己都否定自己的話,又怎麼能贏得他人的肯定呢?範成金至今未找工作,一部分原因可能是自己的社交恐懼症比較嚴重,但並不是每一份工作都需要與他人打交道的。我覺得範成金可能至今仍在跟父母賭氣,通過和父母吵架的方式,把自己多年來的委屈和怒火發洩出來。看了這檔節目的朋友也會發現,範成金在面對鏡頭的時候,並沒有像她所說的那樣患有嚴重的社恐。

解鈴還須繫鈴人,範成金的父母如果一直意識不到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出了什麼問題,那麼範成金可能永遠都不會走出自己親手搭建的那堵圍牆。

身為父母的你,是否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採用了批評教育這種方式呢?你對這種教育方式是怎麼看的呢?

相關焦點

  • 33歲女大學生理直氣壯在家啃老10年,剪掉翅膀,又埋怨我飛不起來
    前言:33歲女大學生不工作,理直氣壯在家啃老10年,「剪掉了翅膀,又埋怨飛不起來」「寒門再難出貴子」,為何會有這樣的論斷?而今天要跟大家聊的就是家庭教育觀念的這個話題,如今天的案例:33歲女大學生不工作,理直氣壯在家啃老10年,眾人無奈吐槽:「剪掉了翅膀,又埋怨飛不起來」導致女大學生如此病態的現狀重要的關鍵點就在於「社交恐懼症」,但視頻中女子面對鏡頭各種不滿吐槽卻有人持有不同的觀點。
  • 33歲女大學生啃老十年,哭訴:父母折斷了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翱翔
    說到啃老,不管是父母輩的人還是年輕一輩的人,都很唾棄這種行為。父母養大一個孩子,最後不僅沒能迎來幸福晚年,還背負了一個「巨嬰」的負擔,著實讓人生氣。33歲女大學生啃老十年,稱父母欠我一個道歉央視出品的《心理訪談》曾經有過這麼一個節目,說的是一位在家啃老10年的女大學生範成金和父母之間的矛盾。範成金23歲大學畢業,出去工作過幾個月,後來因為性格原因辭職回家,一待就是10年。這10年裡,她都沒有經濟來源,依靠啃老過日子。
  • 33歲女大學生不找工作,在家啃老十年,啃老理由令人無語
    父母對孩子都有美好的期望,內心都想孩子長大後可以出人頭地,能有一番作為,即便沒有大作為,踏實努力去找一份工作,照顧自己應該是最起碼的。可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孩子,非但沒有朝著父母期望的方向努力,反而理直氣壯在家啃老十年,這讓年邁的父母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了,自己的孩子,不養又有什麼辦法呢?
  • 33歲女大學生畢業後啃老10年:父母的打擊教育,剪斷了孩子的翅膀
    央視《心理訪談》的一期節目"啃老十年的背後"播出後,引發網友關於33歲女大學生畢業後啃老行為的大討論。這個無業女青年名叫範成金,畢業之後沒有找到工作,10年以來一直依靠父母生活。一旦父母責罵她不出去工作,她就是直接懟回去,啃老啃得理直氣壯。
  • 女大學生33歲啃老十年哭訴:你們剪掉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
    有這樣一個女大學生,畢業10年卻仍不肯出去找工作,賴在家啃父母的養老金生活,她就是33歲的範成金。啃老在我們眼裡,是這個人無能的表現。女大學生啃老十年背後,是一個有天賦孩子的毀滅。然而這一切是否都只是範成金一個人的過錯?母女對峙範成金由於「啃老」的事跡,一欄訪談節目專門前來了解這個事情的來龍去脈。
  • 33歲女啃老10年,還天天和父母吵架,到底是養廢了還是不出息
    當媽有點歪,育兒非常正(文|歪媽)33歲女子,自大學畢業後就沒有正經上班,在家啃老10年,還天天跟父母吵架、氣得母親哭了無數次!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33歲女子啃老10年覺得理所應當!2018年,央視的《心理訪談》有一期節目讓人印象深刻:一女子從節目開始到結束都沒有停過吼父母,聲音大到嚇人,語氣裡滿滿的是對母親的指責和出言不遜,媽媽被氣到痛哭。據了解,這位女士姓範,她大學剛畢業的時候出去工作受挫,覺得自己沒法適應,於是就回到家裡安心過上了「啃老」的生活。
  • 一個33歲的女大學生,已經老了十年:父母折斷了我的翅膀,卻抱怨我不...
    本文由萱爸育兒經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提到「啃老族」,在父母的刻板印象中,大多數都是上進心不足、學業不佳的孩子才會成為其中一員。而現如今,雖然每年大學生都層出不窮,但是據相關教育部和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的本科率只有4%左右。所以,大學生應該不會成為「啃老族」吧?父母的腦海中產生了這種想法,並對此深信不疑。
  • 悲劇:大學生畢業不找工作,理直氣壯在家啃老十年背後的故事
    原標題:【女大學生33歲不找工作,理直氣壯在家啃老十年,父母:說她反被罵】範成金大學畢業十年了,至今卻還在家啃老。女兒天天在家裡不工作,當父母的也十分著急,可是只要一說找工作女兒就急眼。範成金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論,說這要跟個人發展和人生規劃結合考慮,另外她說她現在的身體情況也不允許她出去工作,一跟陌生人說話就緊張,這是心理問題需要治療。範成金的父母已經年近七十,眼看就沒有能力再供養女兒了,如何說服她出去工作成了老兩口的一塊心病。
  • 女大學生啃老十年啟示錄:要想毀掉一個孩子,就狠狠地打擊他
    「啃老」已經不是什麼新鮮話題,無論是綜藝節目,還是影視劇,「啃老」的年輕人形象個個不討喜。33歲女大學生範成金在家啃老十年,本來以為又是一個不思進取的人,想著在家裡啃老坐吃山空。但這一次,我們卻看到了女大學生啃老十年背後的真相:啃老表面看是年輕人的問題,其實深層原因都在父母,總之這不是一代人的問題。
  • 女大學生畢業後在家啃老十年:你們剪斷了我的翅膀,還想讓我飛翔
    你剪斷了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在蒼白無力的世界中,愛就是為自己、為他人,留有一塊自由翱翔的彩色地帶。《肖申克的救贖》每一個孩子都在同一個起點奔跑,有的孩子在父母的幫助下,跑得越來越快,越來越遠,甚至學會了彎道超車。有的孩子在父母的嘲弄下,漸漸停下了腳步,逐漸背離了原來的人生軌跡。
  • 大學生畢業不找工作,真的是因為就業難?父母和老師應該怎麼辦
    我們傳統的觀念是大學生畢業後直接工作,如果不參加工作也是在備考公務員或者準備考研,絕對不會閒下來。但是國外大學生畢業後不是直接參加工作,而是給自己一次機會,體驗不同的生活方式。他們會做一次特殊的旅行,這次旅行的時間長達半年或者一年,目的是培養積極的人生態度,這段時間被稱為「間隔年」。
  • 為「逼母親」向自己道歉,女大學生啃老十年,女兒「是她毀了我」
    不會好好說話已經成為了中國式父母的通病。很多人都說現在的大學生不值錢,因為考上大學的孩子越來越多,導致大學生的含金量也開始降低。但是在10多年前,農村家庭出一個大學生還是一件稀罕的事,甚至可以說是光耀門楣的事。
  • 「剪掉我的翅膀,還怪我不會飛翔」33歲大學生啃老,遭網友熱議
    文|秘籍君這幾天,某地「33歲大學生在家啃老十年」引起了網友的熱議,而當記者採訪她和家人時,母親對於女兒在家「啃老」的行為很是失望:覺得辛辛苦苦把女兒養大了,但她就是不出去工作,就是沒出息的表現;但是,女兒這邊也有怨言,女孩覺得自己從小到大,
  • 33歲大學生啃老十年,背後真相惹人憤怒:父母總說這句話,孩子難有大...
    根據美國愛荷華大學一項研究顯示,父母每天對孩子說的話語中,只有不到20%的表述是積極和充滿鼓勵的,每個孩子平均一天會得到超過400條的負面評論,而正面評論卻只有30多條。 正如,最近被熱議的一個女大學生的故事,很多網友都表示看到了自己小時候的影子。
  • 33歲女大學生啃老十年自述:你們折斷我的翅膀,卻責怪我不會飛翔
    不知道大家看見這個題目是什麼樣的想法,一個已經33歲的女生,大學畢業已經10年,但是她一直沒有出去找工作,待在家裡啃老。這位女生名叫範成金,她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主角,很多人認識她是從《心理訪談》中知道的,儘管只是一些截圖或者是片段,但是我們也不難發現,她和她的家庭都存在著很大的問題。
  • 33歲女大學生畢業10年不工作,竟是因為媽媽說了這幾句話……
    33歲的女大學生範某,大學畢業十年了,至今還在家啃老。並不是因為不求上進,而是因為她有嚴重的心理障礙,一跟陌生人說話就緊張。深入了解後才發現,這一切早有源頭:從小到大,她都是在父母的打擊和否定之下成長的。高中,她愛設計,媽媽卻看都不看:「這有啥用?學習去」!她喜歡雕刻,媽媽說:「你喜歡管啥用?
  • 打擊式教育,33歲啃老10年,你親手剪了我的翅膀,讓我怎麼飛翔?
    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個人,正是因為不好的家庭教育態度,導致孩子墮落,直到33歲一直在家裡啃老,而她也表示是父母親手毀了她,讓她無法飛翔,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這個人叫做範金成,現如今已經33歲了,距離她大學畢業也已經過去了整整10年,按照其他人來說,應該已經步入社會賺錢養家,孝敬父母,而範金成卻不是,33歲的她還在家裡當著啃老族,
  • 33歲女大學生啃老十年,打擊式教育的背後,孩子失去獨立能力
    父母都希望孩子長大以後可以獨立,有自己的生活和事業,就算沒有大人的保護也可以生活得很好,然而有很多孩子長大後卻依然在啃老,33歲的女大學生範成金就是啃老族中的一員,並且這一啃就是十幾年。前段時間看了一期節目,節目的主人公是33歲的範成金和他的媽媽。
  • 女大學生為「逼母親」向自己道歉,竟做出這種事
    現在人們的思想已不像以前那樣迂腐,尤其是在農村中,許多家庭重男輕女思想已經不那麼嚴重,幾乎所有孩子都能上學,家長對他們未來可期,希望他們以後能過上好日子。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但是對於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能培養出一個大學生還是非常不容易的,他們將所有的寄託都投注到他們身上。
  • 女大學生33歲不找工作,啃老十年,父母說她反被罵|孩子的差評師
    昨日,看到這樣一則新聞:範金成大學畢業十年了,至今卻還在家啃老。女兒天天在家裡不工作,當父母的也十分著急。可是只要一說到工作女兒就急眼。範金成有自己的一套理論,說這要跟個人發展和人生規劃結合考慮。另外她說自己現在的身體狀況也不允許她出去工作,只要跟陌生人說話就緊張,這是心理問題需要治療。範金成的父母已經年近七十,眼看就沒有能力再供養女兒了,如何說服她出去工作成了老倆口的一塊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