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職教育心理課堂丨多愛自己一點不是錯

2020-12-14 河北超職教育

心理學研究表明:

多數成年人的「缺愛」,

尋其本源,缺的並非是同齡人的愛,

而是「父母的愛」。

昨天我看到一句話,說:「你怎麼愛你自己,就是在教別人怎麼愛你。」

但有很多人不知道怎麼愛自己,所以造成了一種假象——我很缺愛。

社會就像一個放大器,越是看到那些被愛包裹的人展示著浪漫,心裡越是感覺空空的,進而確認自己就是缺愛。

所以,如果試圖從戀愛和婚姻中找補回缺失的愛,實在困難,畢竟,父母給孩子的,與伴侶給自己的愛,不是一回事。

01

經歷了什麼才會缺愛?

■ ■■■■

單親家庭,或是父母一方長期不在身邊,由老人帶大孩子

② 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偏誤,父母曾用暴力對待孩子(言語冷暴力、身體攻擊)

③ 父母不會表達愛,用行為代替言語(中國家庭常見的問題)

④ 常常聽「別人家的孩子」,被比較著長大,沒有受到過父母的表揚與認可

⑤ 父母的教育是「恐嚇」式的,比如考不好就罰你跪搓衣板,早戀就打斷腿

心理學研究有一個結論:一個人如果在童年時期,沒有與父母建立起強關聯的依戀關係,ta的安全感是無法被歲月彌補的。所以缺愛的人要改變的第一個認知就是,不要指望歲月和什麼人來幫助你消解不安全感。

但ta又會對愛情抱著強烈的期待,這就是因為童年缺失,長大後渴望得到補償,也就是心理學上的補償心理防禦機制。

其次,缺愛的人也要認識到,安全感的本質,不是你的周圍絕對安全,而是你不再害怕危險。

02

心理防禦機制帶來的麻煩

■ ■■■■

有補償心理防禦機制的人,成年後會遇到一些困擾:

1、不會表達需要

在親密關係中,缺愛的人最顯著的一個特徵就是:羞於表達自己的需要。

在他們的認知中,表達需要就是示弱,就是「不行」,嚴重的情況下,他們會認為「只有廢物才會要別人幫助」,儘管有時他們渴望依靠。

有個姑娘就是這樣,和老公結婚後,一直秉承著「獨立」原則,絕對不找老公要禮物,也不會跟老公提出想去哪裡旅遊。

有次下班,她老公說要接她,她說「不用了我自己回去」。

後來她跟我說,還是挺希望老公去接她的。

有人肯定說,這不就是作嗎?

這就是防禦機制帶給缺愛的人的第一個困擾,他們心理上極度渴望依賴別人,但他們又希望別人能讀心,抱著一種「我不說他肯定懂」的想法。

結果就是,當天她老公真沒去接她,她後來把這件事當成「男人結婚後就變心」的證據。

這個問題,折射出的是她嬰兒時期的需求模式:

嬰兒的內心需求最多只能支撐7秒,7秒內如果沒有得到讓自己滿意的回覆,嬰兒就會大哭。

2、「我不配」

缺愛的人,內心活動可以用一句話概括:

「我總覺得,好東西不屬於我,我拿了,自然有代價。」

他們潛意識裡不相信無條件的愛。

他們也會對一腔熱血,不管不顧追求愛的行為不屑一顧——反正愛都會消失的,而且無條件的愛也不會降臨到我頭上。

什麼時候他們才能確認對方「是真愛」了呢?

我問過一個人,她說:我就是要把對方逼到死角,看他掙扎後還是不放棄的樣子,如果他能忍到這個階段,我才能相信他愛我。

普通人可能無法理解他們的腦迴路。

因為他們覺得自己不配,當真的有個不錯的人出現時,他們的第一想法就是:假的吧?怎麼可能?

「我得不到那種愛的,我也說不清為什麼。」

3、抗挫能力差

每個人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挫折,問題在於父母是如何對待孩子受挫這件事的。

孩子學不會新知識,有的家長會耐心給孩子講,有的家長5分鐘就急了,還有的家長講一遍,孩子沒聽懂,他就使勁說孩子笨。

孩子想要一個玩具,有的家長會好聲好氣、有理有據地告訴孩子為什麼不給他買,並說明如果以後表現好,可能會擁有更好的;但很多家長則斷然拒絕,像面硬牆一樣瞬間把孩子的渴求打回去,要求孩子先考100分。

4、不希望麻煩別人,也不希望別人麻煩自己

嬰兒時期的需求未被滿足,長大後很容易抗拒親密關係,也容易自卑。

這樣還會形成一個認知——個體會認為「我之所以沒有得到,是因為我的需求是錯誤的、不正確的」。

個體此時會走向另一個極端:不到萬不得已,不會承認自己的需求。

很簡單也很不可思議的例子是,假如同事中午幫大家買冰糕,別人說要芝麻的,她也會說要芝麻的,其實她喜歡的是水蜜桃味道的,但出於「自己的需求不合群、不合理」的認知偏差,她不會說出來。

5、缺愛的人,不一定會拼命找愛

缺愛的人並不是對各種人都來者不拒的,雖然缺愛,但他們對於愛情和友情非常謹慎,不亂交朋友,也不亂搞對象。

因為害怕受傷害,在他們眼裡,一些情感都不太純粹,或者是達不到他們要的純度,所以愛情在他們看來是對自己的捧殺。

缺愛的人,就要帶著傷疤過一輩子嗎?

當然不是。

03

自我幫助指南

■ ■■■■

1、接納曾經發生過的不快

接納不等於原諒。

你的逃避態度,是你無法與過去切斷聯繫的重要原因。

所以,接納、正視曾經的傷害非常有必要。

就比如你是高敏感人格,容易緊張,有效的解決方案就是多見見人,多社交。

這是心理學上的「脫敏療法」,讓你從心理上接受、解決緊張感。

2、了解內心深處的訴求

比如,你覺得小時候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問題,導致雙方產生了矛盾,這些矛盾在你心裡打上了死結。

現在換一個角度想:父母那一代人,經歷的是怎樣的教育,他們是否從自己的父母身上得到了愛?要知道,愛是可以傳承的,他們或許沒有足夠的心理學知識,也缺乏科學的育兒經驗,他們只能用自己的方式,期待你飛得更高。

這不是原諒,這是放過自己,也是對自己好的一種方法。

3、減少負面的心理暗示

沒必要經常提醒自己「我是缺愛的」,沒必要拿缺愛去解釋所有的特別行為——比如高敏感、迴避人格、焦慮、抑鬱等,如果都歸結為缺愛,那你很容易陷入單一歸因的誤區。

4、適當缺愛,沒什麼不好

缺愛的人有自己的優點,比如他們對客觀世界的看法很清晰,很冷靜,心理年齡到了,那就可以活得很通透,不容易被主流觀點蒙蔽。

所以,適當缺愛,是提醒你不斷修行的動力。

5、路是自己走的

放棄對他人的幻想,安全感和愛是自己給自己的。

提升自我價值,是最直接有效的愛自己的方式:自己想要的,自己就能給得起,這比期待他人給你愛,要現實得多。

慢慢體會愛自己的感覺,內心充實強大起來,你也學會了怎麼去愛,所謂愛的能力,其實你已經有了。

愛是從你心裡出發,再回歸到你的內心。

相關焦點

  • 超職教育心理學家解讀離婚冷靜期
    很多孩子都認為父母離婚,錯在自己,所以他們常常會做出一些討好父母的事情,以此讓父母開心,他們認為這樣,父母就不會分開。三、 成為有愛的能力的爸爸/媽媽單親媽媽/爸爸,至少能夠讓自己成為有愛的能力的爸爸/媽媽。
  • 心語小課堂丨緩解心理壓力,積極備戰高考
    心語小課堂丨緩解心理壓力,積極備戰高考 2020-06-26 02: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翻舊帳是一種怎樣的心理?——超職教育
    引申某人對他人的過去耿耿於懷,將他人曾經做過的事、犯過的錯、得過的表彰、經歷過的苦難等等的事情再次講述出來,提醒或是告誡他人。通常是情侶夫妻、朋友或子女吵架,把雙方過去相處中有爭論的事情或者自己曾經的付出說出來提醒對方或講述。
  • 超職教育心理諮詢師談:愛情的7種模式
    更像是朋友之愛,有點類似於我們生活中常說的「紅顏知己」「藍顏知己」。你們會一起分享喜悅,一起分擔憂傷。但是這樣的感情缺乏激情,彼此不會感受到對方的性魅力,很難有怦然心動或者小鹿亂撞的時候。更像是一段旅途中的相互陪伴。
  • 超職教育心理課丨用心理學抗衰老
    這是在打自己的臉?從16歲開始,我就一直擔心自己的身體走形,18歲就開始護膚,當時沒自己掙錢,比較敗家,是什麼好就用什麼,貴婦面霜、神仙水一個不落往臉上糊。營銷是幹嘛的,它也有心理營銷,目的還是為了讓你花錢,特別是讓你覺得,這錢是給自己花的,很值。捫心自問啊,衰老是不可逆的,也是不可抗的,沒有人的20歲和40歲狀態是一樣的,確實有人顯得年輕,但是眼神、氣質完全不同。
  • 超職教育:35歲的職場人都去哪了?人生的天花板,不在年齡
    「工資斷崖式下降,1.5萬到3000塊,我卻終於有了自己的生活」「之前工作忙,我顧不上這麼多,突然沉下來去思考,才覺得未來危機重重,我馬上快30歲,在西安不能安家,身體素質拼不過年輕人,再加上女兒出生,我不敢再跟之前一樣,不要命的工作。」
  • 市婦聯【幸福家庭課堂-心理健康】系列家庭教育主題心理講座走進...
    【幸福家庭課堂-心理健康】系列家庭教育主題心理講座在夾江一小開展,夾江一小六年級的家長們參與了本次講座。,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黨和國家領導人也數次就家庭教育做出一系列的重要指示,重點強調:「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
  • 「彩虹行動」暨「家庭教育楚天行」 線上微課堂(一)丨圖說科普...
    「彩虹行動」暨「家庭教育楚天行」 線上微課堂(一)丨圖說科普:這些兒童防性侵知識要牢記 2020-08-18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教育如何杜絕補課問題?網友:禁止不是解決問題得好辦法
    甚至有的家長覺得他家上了這個班,我要讓我的孩子上更好的班,她家上一個興趣班,我必須逼著我的孩子多上一個班,結果……3.家長推脫責任的心理安慰面對孩子的成績不理想,達不到 自己的要求,很多家長覺得那我送你去補吧,反正我也盡到我的責任了。
  • 多愛自己一點
    ,追求完美遠大的理想,不惜一切地去拼搏奮進,無可厚非,值得讚賞。人生短暫,活得粗糙一些吧。如果生活中活得太精細、太細緻就會把自己弄得筋疲力盡。學著活得粗糙,不是消極頹廢,而是面對生活中的各種磨礪,保持一種鎮定和堅韌。簡單一點,粗糙一些,把敏銳的觸覺變粗糙一些,粗糙的日子,會輕輕鬆鬆,自自然然。學會遺忘,冬天也不會寒冷。
  • 超職教育丨每年必考的心理學知識點!(最好收藏)
    心理學涵蓋的內容雖然較多,但也不是雜亂無章的,掌握好知識體系,在腦海中搭建好思維導圖,再去抓一些必考點、易錯點,一次性通過考試並不是難事。熟記下面這些考點,能夠幫助你快速熟悉心理學體系,對於考試或者是今後的學習都有幫助,建議分享收藏!1.
  • 讓心靈沐浴陽光,讓快樂衝溢課堂」—實驗三小2021年春季心理健康教育培訓
    ,在學術報告廳接受了「2021年春季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有的人刻苦練習,能寫一手好字,有的人喜歡看書,知道的特別多。有的人心靈手巧,會做各種手工;有的人熱心助人,別人一有困難,就盡力去幫助……通過課堂小遊戲,孩子們明白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鄭老師循循善誘,引導孩子們了解讚美別人時我們還需要注意:讚美時,態度要真誠,要面帶微笑,不要不好意思,要發自內心地讚美。
  • 孩子一失敗就怪這個怪那個,從來不是自己的錯,要怎麼教育?
    自己把積木搭塌了,卻怪媽媽剛才不應該路過自己把遊戲打「死」了,卻指責周圍的人喘氣聲音太大吵到他了……總而言之,一旦遭遇挫折和失敗,不是用的東西不對,就是身邊的人不對,反正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自己永遠是最委屈無辜的那一個!
  • 兒保課堂丨什麼?!那些年剪斷的舌系帶都是錯的?
    兒保課堂丨什麼?!那些年剪斷的舌系帶都是錯的?大部分口齒不清的原因是發展性的,不是器質性的,更與舌系帶無關。所謂發展性的,就是有些語音孩子習得較晚,在發這些音時發音器官(如舌頭)擺放的位置和運動的方式不正確(如把哥哥發成得得,即把舌根音發成舌尖音),而如果家長還是不放心,有個簡便的標準在家就可以排除舌系帶問題:如果孩子能夠發出d,t,n,l這些舌尖音中的一個或幾個,那他/她的口齒不清就與舌系帶無關。
  • 女人最可悲的,不是愛錯了人,而是不留「後路」
    本文是《女性課堂:愛情心理學》專欄,通過學習,你可以獲得更多的愛情心理學知識,解決愛情發展中遇到的困擾。讓我們女人學會如何正確對待愛情,以及更懂男人的心理特點,從而尋找到屬於自己的愛情和婚姻。專欄講師:說愛,1000+情感案例研究者,知名心理學博主,專注研究女性心理學有一句俗語叫做「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女人和男人在擇偶和結婚方面有著很大的區別,所以真正的結婚在一起生活,又會不知不覺地出現很多的矛盾。
  • 讓愛陪伴青春之路——文水縣城鎮中學《愛在青春期》主題公益課堂...
    活動現場11月7日,文水縣城鎮中學舉辦主題為《愛在青春期》的第41期名師公益課堂,由縣教科局關工委協辦,邀請呂梁教育學院教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賀利娥講授,二百餘名家長在學校現場聆聽,1700多人線上收看。
  • 小時候被暴力對待,長大後如何正確處理心理問題?超職教育心理說
    當我們看一些罪犯的童年時代會發現,他們的所作所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源自於童年時的心理陰影——被毆打,責罵,甚至是虐待等等。在和孩子的交流中,家長們往往不會主動意識到自己的做法有什麼問題,但「暴力」對待,常常會引發自己和孩子的痛苦。
  • 法潤童心丨法官媽媽進課堂
    法潤童心丨法官媽媽進課堂 2020-12-18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用心澆灌「在線教育」,鷹視教育經營最有溫度的在線課堂
    如何做出最有溫度的在線教育?無須說一千,道一萬,也無須引經據典,用心即可。「用心」是一種自我要求,一種責任,一種負責的態度,更是一種全力以赴的執著作為一家在線教育企業,最值得「用心」的地方在哪裡?鷹視教育引入AI、大數據技術,開拓PC端、微信小程序、手機AAP等平臺,實現全場景覆蓋。提升在線教學質量。鷹視教育聘請國內外名校講師,專研教材,編制教案,深耕考題,考點命中率和學員考取率逐年增高。營造在線課堂氛圍。鷹視教育推出「互動式」教學,調動教學雙方的積極性、主動性和探索性,最大化提高在線教學效果。
  • 兒童保護安全課堂㉒丨3~6歲兒童好思想教育引導
    兒童保護安全課堂㉒丨3~6歲兒童好思想教育引導 2020-12-14 21: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