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高中必修一牛頓運動定律考點及知識點大匯總,乾貨必轉

2021-12-26 環球物理

一、對牛頓運動定律的理解


 

基礎知識匯總

 

1.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

2.慣性:物體保持原來的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

(1)慣性大小隻與物體的質量有關;

(2)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不是力。

3.牛頓第三定律: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質相同,作用在兩個物體上。

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與平衡力的區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異體、同存、同性質」,而平衡力是「同體」。

5.牛頓第二定律:a=F/m。

✿6.牛頓第二定律具有「四性」:矢量性、瞬時性、同體性、獨立性。

 

 

 

 

 

對牛頓第一定律、第三定律的考查



 

1.考查對牛頓第一定律和慣性的理解

(1)慣性是物體保持原有運動狀態不變的一種性質。物體在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為零時,慣性表現為使物體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不變(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2)牛頓第一定律是慣性定律,它指出一切物體都有慣性,慣性只與質量有關。

2.考查對力與運動的關係的理解

(1)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運動狀態指物體的速度),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2)產生加速度的原因是力。

3.考查牛頓第三定律

區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與平衡力:

一對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

 

 

對牛頓第二定律的理解和應用



 

1.合成法求合外力

物體只受兩個力的作用而產生加速度,利用矢量合成法則;

兩個力方向相同或相反時,加速度與物體運動方向在同一直線上,合成法更簡單。

2.正交分解法與牛頓第二定律的結合應用

物體受到兩個以上的力的作用而產生加速度時,常用正交分解法解題。

(1)分解力求物體受力問題

把力正交分解在沿加速度方向和垂直於加速度方向上,在沿加速度的方向列方程Fx=ma,在垂直於加速度方向列方程Fy=0求解。

(2)分解加速度求解受力問題

分析物體受力,建立直角坐標系,將加速度a分解為ax和ay,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Fx=max,Fy=may求解。

 

考查牛頓第二定律的瞬時性

 

關鍵是分析瞬時狀態前後的受力情況及運動狀態。
兩種模型:

(1)剛性繩(或接觸面):

剪斷(或脫離)後,其彈力立即消失,不需要形變恢復的時間。

(2)彈簧(或橡皮繩)

形變量大,恢復形變需要較長時間,分析瞬時問題時彈力的大小可以看成不變。

 

二、兩類動力學的基本問題

基礎知識匯總

✿1.對牛頓第二定律的理解

加速度是連接力和運動的紐帶及橋梁

✿2.動力學的基本公式

 

 

✿3.動力學的兩類問題

解答兩類基本問題的方法和步驟:

(1)明確題目中給出的物理現象和物理過程的特點;

(2)確定研究對象進行分析,畫出受力分析圖或運動過程圖;

(3)應用牛頓運動定律和運動學公式求解。

 

解決兩類動力學的基本問題

 

有兩種形式的考查:

(1)已知物體的受力情況,求解物體的運動情況。

(2)已知物體的運動情況,求解物體的受力情況。

 

三、利用整體法和隔離法求連接體問題

基礎知識匯總

✿1.連接體:

(1)用細繩連接的物體系

(2)相互擠壓在一起的物體系

(3)相互摩擦的物體系

✿2.外力和內力

系統外物體對系統的作用力稱為外力

系統內各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力稱為內力

✿3.整體法

不要求知道各個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力,且各物體具有相同的加速度,此時把它們看成一個整體來分析,這種方法稱為整體法。

4.隔離法

需要知道系統中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力,需要把物體從系統中隔離出來,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和運動情況,這種方法稱為隔離法。

 

簡單的連接體問題

 

選擇原則:一是要包含待求量,二是所選隔離對象和所列方程數少。

✿1.求解連接體的內力時,先整體後隔離

先用整體法求出系統的加速度,再用隔離法求解出物體間的內力。

✿2.求解連接體的外力時,先隔離後整體

先用隔離法分析某個受力和運動情況,求加速度,再用整體法求解外力。


系統中牛頓第二定律及其在整體法中的應用

 

✿1.系統內各物體的加速度相同

系統看成一個整體,分析受力及運動情況列出方程。

✿2.若系統內各物體的加速度不相同

m1、m2的加速度分別為a1、a2,可用牛頓第二定律列出方程F=m1a1+m2a2。

✿3.系統內各物體的加速度不相同

將各物體的加速度正交分解後,物體系統牛頓第二定律正交分解式為

∑Fx=m1a1x+m2a2x+…+mnanx,

∑Fy=m1a1y+m2a2y+…+mnany。

 

四、超重和失重現象

基礎知識匯總

 

✿1.超重與失重

物體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時處於超重狀態;物體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時處於失重狀態。

當a=g時,物體處於完全失重狀態。

✿2.實重與視重

實重即物體的實際重力,G=mg;視重即看起來物體有多重,它的大小等於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或者對懸掛物的拉力的大小。

 

對超重和失重的理解

 

✿1.對超重和失重的理解

臨界點是物體處於平衡狀態。

(1)與速度方向無關,取決於加速度的方向。.

(2)加速度具有豎直向上的分量,超重;加速度具有豎直向下的分量,失重。

(3)發生超重或者失重,變化的是視重。

(4)完全失重是物體的加速度恰等於重力產生的加速度。

✿2.超重和失重的計算

(1)超重時,物體的加速度向上,F視=mg+ma。

(2)失重時,物體的加速度向下,F視=mg-ma。

 

五、牛頓第二定律的臨界問題


牛頓第二定律的臨界問題


當物體的運動變化到某個特定狀態時,有關物理量發生突變,該物理量的值叫臨界值,該特定狀態為臨界狀態。

需要在給定的物理情境中求解物理量的上限或下限,關鍵點:

(1)臨界狀態的由來

(2)臨界狀態時物體的受力、運動狀態的特徵

✿1.常見類型:

(1)相互接觸的兩物體脫離的臨界條件是N=0。

(2)繩子鬆弛的臨界條件是T=0。

(3)存在靜摩擦力的連接系統,相對靜止與相對滑動的臨界條件是f靜=fm。

(4)與彈簧有關的臨界問題:

①最大速度問題

②與地面或與固定擋板分離

擋板與物體分離的臨界條件是:加速度相同,彈力為0。

✿2.分析臨界問題的思維方法

(1)極限法;(2)假設法;(3)數學法。

 

六、傳送帶及板塊模型問題

傳送帶問題

 

✿1.勻速傳送帶模型

 

 

✿2.物體輕放在加速運動的水平傳送帶上:

(1)物體與傳送帶之間的動摩擦因數較大,而傳送帶加速度相對較小,物體先加速,當物體速度增大到和傳送帶相同時,物體和傳送帶一起加速運動。

(2)物體與傳送帶之間的動摩擦因數較小,而傳送帶加速度相對較大,物體一直向前加速運動。

 

板塊模型

 

✿1.模型特點

滑塊——滑板類問題涉及兩個物體,物體間存在相對滑動。

✿2.兩種位移關係

滑塊從滑板的一端運動到另一端:

同向運動,滑塊的位移和滑板的位移之差等於滑板的長度。

反向運動,滑塊的位移和滑板的位移大小之和等於滑板的長度。

✿3.解題思路

 

往期精彩回顧

高中知識點:

運動的描述|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相互作用

初中知識點

質量與密度|常見的力|運動和力|壓力壓強|浮力|簡單機械 |功與機械能|聲現象|光現象物態變化|熱與能|電流與電路|電壓和電阻|歐姆定律|電能與電功率|電熱與安全用電|電與磁|信息的傳遞|能源與可持續發展

相關焦點

  • 《牛頓運動定律》資料匯總!
    牛頓運動定律包括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和牛頓第三運動定律三條定律,由艾薩克·牛頓在1687年於《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中總結提出。其中,第一定律說明了力的含義: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第二定律指出了力的作用效果:力使物體獲得加速度;第三定律揭示出力的本質: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2。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是高中物理的重點!
  • 高中物理會考知識點總結:牛頓運動定律
    高中知識搜索小程序1.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
  • 高中物理知識點總結:牛頓運動定律
    1.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運動狀態為止
  • 牛頓第一二三定律公式內容是什麼,高中物理必考
    很多高中學生對牛頓第一第二第三定律公式內容是什麼都不太清楚,當然這是高考物理必考內容,而且每年考試佔的比重都非常大。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它又被稱作為慣性定律。
  • 高中物理|會考知識點總結:牛頓運動定律
    1.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運動狀態為止.(1)運動是物體的一種屬性,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2)定律說明了任何物體都有慣性.(3)不受力的物體是不存在的.牛頓第一定律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但是建立在大量實驗現象的基礎之上,通過思維的邏輯推理而發現的.它告訴了人們研究物理問題的另一種新方法:通過觀察大量的實驗現象,利用人的邏輯思維,從大量現象中尋找事物的規律.
  •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及其應用
    牛頓運動定律是高中物理的核心內容,是毋庸置疑的難點和重點。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揭示了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即物體具有保持原來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叫做慣性。量度物體慣性大小的物理量是質量。
  • 高中物理:牛頓第二定律知識點總結
    牛頓第二定律是力學中的核心規律,後續的動能定理、向心力公式等都要用到牛頓第二定律。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也是解決力學問題的一個途徑。務必要理解牛頓第二定律,掌握牛頓第二定律基本應用。一、知識與技能要求1.掌握牛頓第二定律的文字內容和數學公式;2.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義及相互關係;3.知道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牛頓"是怎樣定義的;4.會用 牛頓第二定律的公式進行有關的計算。
  • 第6節 圓周運動 高中物理必修二
    高中學習幫小程序(點擊進入)知識點總結
  • 【高中物理】電荷及其守恆定律!乾貨!
    1600年英國醫生威廉·吉爾伯特(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的御醫),指出琥珀不是唯一可以經過摩擦而產生靜電的物質,他根據希臘文琥珀(ηλεκτορν)引入「電的」(electric)一詞。吉爾伯特還發明了第一隻驗電器。而「電子」這一名稱是由物理學家斯通尼在1891年作為電化學中電荷的單位採用的,原意是定出的一個電的基本單位的名稱。
  • 【高中物理】高中曲線運動知識點匯總及圓周運動中的臨界問題
    ②兩者不在一直線上。⑵速度:①合外力的作用是改變速度(大小、方向)。②任一點的速度方向在該點曲線的切線方向上。③運動中速度不斷改變,是一種變速運動,如果合外力是恆定的,屬勻變速運動。 ②加速度大小不變,方向時刻改變,是變加速運動。⑵物理量:①線速度:V=S/t=2πR/T=Rω,其中S是通過的弧長,方向沿該點圓周的切線方向。②角速度:ω=θ/t=2π/T,單位為rad/s。③周期T和頻率f:T=1/f,在勻速圓周運動中,轉速n=f。
  • 高中物理,高考知識點詳細整理歸納(高頻考點+教材重點)
    物理的基礎知識層次分明,學習時應當不困難,對書本上某些原理、定律、公式,在學習時不應僅僅記結論,還要懂得它的道理,設想一下它是怎麼推出來的,中間經過多少曲折要攻破多少難關,才能得出這個結論。例如用牛頓定律來推理動量守恆定律,高考就曾考過,平時學習時還要多積累其他定律的推理。
  • 高中物理常考十大公式之萬有引力定律公式
    對於高中物理成績不好的同學來說,熟悉複習資料的積累要隨時整理。高考網小編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高考物理必備的知識點,供大家參考閱讀!  宇宙中的星體,都是處在萬有引力作用下的。天體運動是一種處於萬有引力作用下的典型的圓周運動。本文系統闡述萬有引力定律,及處於萬有引力作用下的天體運動。
  • 高中【物理知識點】全匯總&高中物理常考題型與解題方法全匯總
    高中物理考試常見的類型無非包括以下16種,今天為同學們總結整理了這16種常見題型的解題方法和思維模板,同時介紹給大家高考物理各類試題的解題方法和技巧,提供各類試題的答題模版,飛速提升你的解題能力,力求做到讓你一看就會,一想就通,一做就對!
  •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知識點順口溜!
    運動何須力維持,改變狀態才需力,慣性大小看質量,物體天生就具備.
  • 牛頓運動定律知識點歸納
    高中知識搜索小程序
  • 【物理】「牛頓運動定律」知識點歸納
    ;(3)定律說明了任何物體都有一個極其重要的屬性——慣性;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有運動狀態的性質,這就是慣性。慣性反映了物體運動狀態改變的難易程度(慣性大的物體運動狀態不容易改變)。質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4)牛頓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體在不受任何外力時的狀態。
  • 清北教授整理:高中歷史必修二高頻考點大放送,堪比教學筆記
    對於高中歷史來說,很多同學們總是感覺歷史比較繁瑣,書本上的知識點,只是按照章節來給大家呈現,並沒有一個完整的體系,更沒有延伸的知識點。可是想要學好高中歷史,只依靠書裡的知識,是肯定學不精的。所以就有很多同學覺得歷史分數怎麼總是提不高?那就是你的學習資料沒有整理對。
  •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識點總結(最全版),有了它們成績提升沒煩惱
    生物相對於理科中的其他兩科學起來還是比較容易地,在生物必修的幾本書中重點知識點和難點著重在必修2,必修二裡面包含遺傳因子的發現(孟德爾定律)、基因和染色體的關係(件減數分裂)、伴性遺傳(涉及計算概率)、DNA結構、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等相關知識點,都是考試中聯合其他考點一起出題。
  • 高中物理常考十大公式之能量守恆定律公式
    對於高中物理成績不好的同學來說,熟悉複習資料的積累要隨時整理。高考網小編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高考物理必備的知識點,供大家參考閱讀!  能的轉化與守恆定律是一個博大精深的定律,它不僅僅適用於力學,也適用於電磁學、原子物理學、光學、機械振動等領域。本文主要從能量守恆定律的內容,與其他定理定律關係來進行分析。
  • 這是普通生成為高中物理尖子生第一大門檻!跨過後,一切都開竅
    此話幾乎是每位高中物理老師的嘴邊話,也是每位高三理科生最深的體會。此話就是——「力學」是整個高中物理大廈的根基!是每位普通學生成為尖子生的第一大門檻!毋庸置疑的是,如果學不好力學,學習高中物理後續的內容時幾乎寸步難行。而那些凡是能夠把學好力學的同學,再學後面的任何物理內容時,都會迅速開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