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湖南醴陵 感受釉下五彩瓷大美

2020-12-21 嶽陽市人民政府

新世紀陶瓷藝術館工作人員繪製釉下五彩瓷。本報記者申智林攝

1915九曲水街夜景。陳彥婉攝

到湖南醴陵——

感受釉下五彩瓷的大美(工業旅遊)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符號。對地處湘東的醴陵來說,燃柴起爐,燒坯上釉,是關於這座城市的獨特文化。自五代時期起,這裡就有制瓷的痕跡。

醴陵的釉下五彩瓷,「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曾漂洋過海,在「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斬獲金獎,聞名四方。

上世紀50年代以後,醴陵陶瓷產業蓬勃發展。廠房林立、匠師雲集,成批的陶瓷產品從這裡走向世界。如今,全球每4個瓷杯,就有一個產自醴陵。製造的興盛還帶動起工業旅遊,許多人走進那些陶瓷創作和生產基地,感知一個更加璀璨的醴陵。

一座小鎮 體驗藝術之美

城區西北,臨近嶽汝高速,醴陵五彩陶瓷小鎮如一幅畫卷,在大地上鋪展開來。小鎮是醴陵制瓷中心,170餘家生產日用瓷、藝術瓷、電瓷、特種陶瓷和陶瓷裝備的企業匯聚於此;也是醴陵陶瓷文化和陶瓷產品的集中展示地,科技展館、特色街區以及藝術設計工作室列處其間。

小鎮裡,「1915醴陵國際陶瓷文化特色街區」,是了解醴陵最負盛名的釉下五彩瓷藝術的一個窗口。在這條2017年交付使用的街區裡,30位國家級、省級陶瓷工藝大師設立創作和展示空間。街區盡頭一座黛瓦白牆的瓷坊,則是技藝傳承、師徒相續等重要儀式的舉辦地。

經過瓷坊階前一對墨綠的瓷獅,繞過由數百枚瓷製活字拼成的照壁,進入正廳。4塊巨幅瓷板屏風,端立大廳兩側。這幅由牡丹、荷花、繡球、茶花組成的《四季同春》圖,由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黃小玲創作。「用色清新淡雅,不流於俗;效果明豔秀麗,不可方物」,其最好的版本,2019年被收藏於人民大會堂。

「從制泥、拉坯、修坯、洗水、素燒、勾線、分水、噴釉到燒成,製作一件醴陵釉下五彩瓷器,需要125道細工。而成功燒制一塊高達3.3米,寬1.65米的釉下五彩瓷板畫,有時需要反覆試驗上百次。」瓷坊工作人員介紹。

事實上,精美的醴陵瓷器曾多次在國家級典禮上展露芳容。街區一路之隔的「醴陵瓷谷」,11座恢宏的塑造成碗瓶盤模樣的建築,是目前國內陶瓷行業規模最大的藝術建築群。裡邊包含有醴陵市陶瓷博物館、歷史館、科普館等。

場館內,醴陵窯燒制的部分國宴用瓷、國家外交活動禮品瓷、人民大會堂陳設用瓷等,依照相關規定展有「復刻」版本。2019年,到小鎮「中國陶瓷谷」參觀人次突破200萬。

一家老廠 追憶青春之光

「這裡就是群力瓷廠了。」 58歲的副廠長屈群幹揚手一指,對記者說。順著他指的方向看過去,青藤爬滿斑駁的磚牆,有些殘破的窗欞上結著蛛網,顯示出歷史的厚重感。

醴陵群力瓷廠,有輝煌的過往。群力瓷廠是在1905年開辦的湖南瓷業公司和湖南瓷業學校的基礎上,在1958年受國家批准成立。建廠後的很長一段時間,群力瓷廠生產的高端產品,是中國先進位瓷工藝的代表之一。上世紀60年代,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首都民族文化宮和北京工人體育館所用的3萬多件瓷器,都出自群力瓷廠。鼎盛時期,工廠裡同時有上萬名工人奮戰在制瓷一線。

2000年前後,陶瓷行業整體低迷,群力瓷廠的經營狀況也開始下滑,2011年,終於走到了停產改制的關口。

「別看現在車間已經關停了,但這些車間廠房和制瓷生產作業工藝流程還是醴陵的寶貝。」老屈介紹,早在2004年,群力瓷廠就成為了全國工業旅遊示範單位。

成型車間裡,風乾硬化的瓷泥就擺放在機器旁邊;彩繪車間裡,素燒坯上,有些彩線還只勾到一半……即便沒有講解,當年火熱的工作場景也仿佛曆歷在目。沿著規劃的路線,原貌保存的廠區原料倉庫、制泥車間、制模車間、花紙車間、窯爐車間、檢驗包裝車間等,都自然轉變為特定工藝流程的展示空間。

2019年10月,醴陵群力瓷廠舊址被確認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經數十年風雨,年深日久的老廠房,正在接受保護性修繕。

一群青年 傳承制瓷之趣

「左手保持垂直,穩定瓷泥,右手手掌的肌肉靠住瓷泥根部,像這樣慢慢往上推。」新世紀藝術館的拉坯體驗區,工藝美術師張家兵一邊演示,一邊講解。來研學的湖南師大附中的孩子們,圍在一旁,眼中充滿好奇。

在醴陵,很多陶瓷企業都是「前廳後廠」。生產車間和展覽館廳建在一起,一方面,便於企業將產銷更好結合;另一方面,在醴陵全力推進工業旅遊的大背景下,企業能夠提供必要的社會化服務。新世紀藝術館,就是湖南新世紀陶瓷有限公司建立的一座3A級景區標準的特色藝術展館。

平常,張家兵就在展館裡創作,供來訪的遊客現場觀摩。有時候,遊客看完瓷器現場製作後興致不減,還不忘請張家兵指導著到拉坯區親自體驗一把。工業旅遊,需要的正是這種互動。

在醴陵,像這樣一邊從事創作一邊從事科普、將制瓷工藝傳遞開來的年輕人很多。1915街區裡,28歲的吳子靜是眾多青年創客的一員。得益於醴陵完整且分工明確的制瓷生產鏈,專事繪畫的她,平日裡會採購各種素坯,在工作室教小朋友釉下五彩瓷的分水上色,同時也會根據遊客的需求,定製設計釉下五彩瓷產品。

醴陵也有意創造一個融合陶瓷創作、生產、展示、營銷和旅遊體驗的平臺。每年的醴陵國際陶瓷產業博覽會,不管是企業、工藝美術大師、青年創客,還是陶瓷消費者、旅遊者,都可以滿足自己的需求。

在今年舉辦的醴陵國際陶瓷產業博覽會上,吳子靜也獲得了一個展位。她要利用這個機會,盡力展現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大美。

小貼士

醴陵陶瓷工業之旅推薦路線:

乘高鐵至醴陵東站,約14公裡車程到達醴陵五彩陶瓷小鎮·中國陶瓷谷,參觀醴陵市陶瓷博物館、科普館、歷史館等;遊覽「瓷器口」風情文化街和1915醴陵國際陶瓷文化特色街區;在國際陶瓷展覽中心欣賞各類陶瓷製品。接著,沿城區路線,依次參觀醴陵群力瓷廠舊址、醴陵國瓷館、新世紀藝術館。最後,走醴北旅遊環線約20公裡,到醴陵古窯址核心區——溈山鎮溈山古村參觀。

《人民日報》( 2020年10月07日 第 06 版)

相關焦點

  • 醴陵瓷器聞名天下,有獲得吉尼斯之最的美稱嗎?答案:有
    光緒三十三年和三十四年,湖南瓷業學堂創製五種高火性釉下顏料,為醴陵生產陶瓷裝飾材料之始,也是國內外釉下裝飾顏料首創。在傳統青花裝飾的基礎上,生產出釉下五彩瓷,成為醴陵特色,光緒三十二年開始生產細瓷。Ⅲ、 什麼是五彩瓷?
  • 湖南醴陵這處建築造型奇特,引人矚目,網友說像「杯碗盤碟」!
    因自己所從事的行業與陶瓷、瓷器有關,所以對醴陵較為熟悉。身在長沙的你,肯定不知道位於湖南東部的醴陵市是有名的瓷城,以高溫瓷和釉下五彩的裝飾與繪畫聞名於世。是中國國瓷、紅官窯的所在地,是世界釉下五彩瓷原產地。現如今,醴陵瓷器已經成為這座城市乃至全國一張響亮的名片,可與瓷都景德鎮齊名。
  • 大師話醴瓷丨黃小玲:薄施淡染,瓷上「繡花」,讓釉下五彩雅俗共賞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醴泉窯藝總設計師黃小玲分享正在進行釉下五彩瓷創作。黃小玲作品《晨曦》。紅網時刻記者 蔡娟 攝影 魏瑋 株洲醴陵報導「這是牡丹,這是荷花,這是迎春花……《繁花似錦》裡,我畫了20多種花。
  • 「錦繡瀟湘·十大文旅地標」中國陶瓷谷 五彩新醴陵
    羅銘 攝美術師運用醴陵釉下五彩工藝給陶瓷坯體汾水。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童迪 攝醴陵市陶瓷博物館,遊客在參觀。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童迪 攝文/彭麗娜中國陶瓷谷位於世界釉下五彩瓷原產地、中國「國瓷」「紅官窯」所在地、中國陶瓷歷史文化名城——株洲醴陵,總佔地面積650畝,總建築面積100萬平方米,是以陶瓷文化為主題,集文化交流、會務會展、研發設計、研學旅遊等於一體的大型文旅綜合體,包含國際陶瓷展覽中心、圖蘭朵酒店、醴陵市陶瓷博物館等
  • 醴陵「毛瓷」,一個時代的傳奇,一種價值的創造
    繼「醴陵毛瓷」之後的幾十年,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和醴陵群力瓷廠(紅官窯前身)不僅多次承擔為周恩來、鄧小平等國家領導人的專用瓷,還陸續擴大到為首都十大建築中的軍事博物館、民族文化宮、工人體育館等處特供釉下五彩瓷器(俗稱「三館瓷」 );此外,還有人民大會堂、毛主席紀念堂、中南海、天安門城樓、釣魚臺國賓館
  • 湖南這一個小縣,由株洲代管,被稱為「中國花炮之都」
    醴陵位於湖南省東部,東為江西省萍鄉市湘東區、上慄縣,北靠湖南省內瀏陽市,西接株洲市區以及株洲縣,南為攸縣。醴陵市轄26個鄉鎮、4個街道辦事處、1個經濟開發區,總面積2157平方公裡,總人口105萬。歷史悠久醴陵之名早於秦時,東漢置縣,兩千餘載未易其名。
  • 柔性引才看醴陵 丨湘瓷實業:邀約故宮大師,雕琢精美琺瑯瓷
    湖南醴陵作為全國百強縣,堅持「不為所有、但為所用」的柔性引才機制,堅持實效導向,回應群眾期盼,解決基層需求,創新加強基層柔性引才用才工作,著力加快建設全國最優人才生態區。2019年,醴陵市被湖南省委組織部選為全省柔性引才用才試點。試點以來,醴陵在醫衛、農業、產業、教育、文化等領域積極探索和大膽創新,湧現出一批具有常態、長效、示範意義的典型案例。
  • 淥水河岸的小城——醴陵
    聽說,再過些日子,年關又要到了。時間太快,在我的相機裡,看醴陵這座城。這麼好的天氣,是拍婚紗照的好時機,看著這對準新人,洋溢著幸福的微笑,我在旁邊也默默獻上了最美的祝福。品嘗了醴陵本地的蒸菜,感覺也頗具特色,和長沙的瀏陽蒸菜相比,可以說毫不遜色。
  • 五彩醴陵「陶花」盛放——解讀2020 湖南(醴陵)國際陶瓷產業博覽會...
    五彩醴陵「陶花」盛放——解讀2020 湖南(醴陵)國際陶瓷產業博覽會(之一)2020湖南(醴陵)國際陶瓷產業博覽會。宋丹 攝瓷博會開幕式上,醴陵煙花盛放。劉楓 攝張 咪 李景蘭 彭麗娜 陸杏聰9月28日,2020湖南(醴陵)國際陶瓷產業博覽會在醴陵市五彩陶瓷特色小鎮開幕。開幕式上,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授予醴陵市「中國陶瓷之都」牌匾。當晚,絢爛的煙花齊開盛放,變幻多姿,將整個夜空照亮,猶如漫天繁星,令人驚嘆不已。
  • 胡湘之:好瓷配好茶 共促湖南瓷茶營銷互補、產業互融、文化交融
    醴陵陶瓷與安化黑茶共同推出新品「瓷茶國禮」。紅網時刻8月18日訊(記者 蔡娟 宋沛珊 攝影 朱麗萍 實習生 符邁予 萬怡沁)「瓷與茶都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湘瓷與湘茶都是湖南閃亮的產業名片。瓷與茶有著不解之緣,好茶配好瓷。
  • 經常聽的釉上彩和釉下彩,到底是什麼?
    我國古代陶瓷器釉彩的發展的過程是從無釉到有釉,又由單色釉到多色釉,然後再由釉下彩到釉上彩,並逐步發展成釉下與釉上合繪的五彩、鬥彩。彩瓷主要分為釉下彩和釉上彩兩大類:在胎坯上先畫好圖案,上釉後入窯燒煉的彩瓷叫釉下彩;上釉後入窯燒成的瓷器再彩繪,又經爐火烘燒而成的彩瓷,叫釉上彩。明代著名的青花瓷器就是釉下彩的一種。
  • 老工業城市煥發綠色轉型新活力 看看網絡媒體大咖如何「話株洲」
    採訪團感受醴陵瓷器的魅力 全媒體記者 劉震 攝採訪團參觀山河航空產業基地 全媒體記者 黃婷婷 攝株洲晚報記者 伍靖雯 周蒿12月18日-19日,在株洲參加2020年(第十三屆)全國地市新媒體創新發展峰會暨網絡媒體總編看株洲大型採訪活動的,近百家地市網絡媒體大咖實地探訪
  • 共賞茶瓷融合之美 湖南省瓷茶產業融合發展大會暨文旅推廣活動8月...
    深度融合,五大主題活動展現湖湘「茶瓷+文旅」融合之美湘茶與湘瓷,都是湖南閃亮的文化與產業名片。黑、綠、紅、白、黃,湘茶五彩斑斕;紅、綠、藍、黃、黑,醴陵釉下五彩瓷亦是如此。湘茶,以安化黑茶為代表,產業規模超過200億元,與瀟湘綠茶、湖南紅茶、嶽陽黃茶和桑植白茶構建了「三湘四水五彩茶」發展格局。
  • 編撰英文「說明書」 讓「一帶一路」閃耀「醴陵元素」
    紅網時刻5月29日訊(醴陵站記者 賀宇 張逸鳴 潘婷玉)近日,醴陵高新集團精心編撰「英文說明書」,對醴陵市30家陶瓷、電瓷企業匯總信息,印製成冊,針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精準招商。醴陵高新集團投資策劃營銷部辦公室裡,工作人員抓緊忙碌。大家一邊打電話確認企業資料準確性,一邊將資料精簡併且翻譯成英文。
  • 錦繡瀟湘·十大文旅地標丨株洲醴陵「中國陶瓷谷」
    中國陶瓷谷位於醴陵經濟技術開發區內,是目前中國陶瓷行業規模最大的藝術建築群。中國陶瓷谷的建築以陶瓷器皿作為外觀造型,將陶瓷藝術與中國傳統文化相融合。瓷器口風情文化旅遊街。株洲醴陵「中國陶瓷谷」位於醴陵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總佔地面積為650畝,建築面積100萬平方米,是目前中國陶瓷行業規模最大的藝術建築群,包含中國陶瓷藝術設計中心、醴陵陶瓷博物館、世界陶瓷科普館、陶瓷歷史文化名城館、瓷谷藝術館、瓷谷書吧、瓷器口風情文化旅遊街。
  • 明代五彩瓷詳細區分,五彩斷代看這裡!只此一篇
    五彩瓷是在受唐三彩的直接影響下,在宋元時期釉上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明早期的五彩瓷是以釉下青花與釉上加彩所組成,即釉下高溫彩與釉上低溫彩釉結合而成。五彩瓷中亦有明萬曆五彩和清康熙五彩兩個高潮。萬曆五彩是明朝彩釉瓷的鼎盛時期,康熙五彩是歷史上彩釉器發展到頂峰階段。清後期至今,五彩器銳減,只作為仿古瓷而少量生產,因此亦稱「古彩」。
  • 醴陵望江樓徵聯評審獲獎作品揭曉
    (許徵鵑  湖南醴陵)優秀獎:0962望江樓楹聯一柱擎天,展湘東氣度;五雲出彩,得釉下風流。(陳惠群  湖南岳陽)注:(1)大將,唐大將李靖,曾率軍徵南,行營醴陵,留有遺蹟、佳話。(2)祖師,唐代李畋,醴陵人,曾研發花炮,奉為祖師,仙山公園有李畋殿。(3)少帥,左權將軍,著名軍事家,抗日犧牲時年僅三十七歲,醴陵是其故鄉,仙山公園有左權將軍紀念碑和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