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湖南醴陵作為全國百強縣,堅持「不為所有、但為所用」的柔性引才機制,堅持實效導向,回應群眾期盼,解決基層需求,創新加強基層柔性引才用才工作,著力加快建設全國最優人才生態區。2019年,醴陵市被湖南省委組織部選為全省柔性引才用才試點。試點以來,醴陵在醫衛、農業、產業、教育、文化等領域積極探索和大膽創新,湧現出一批具有常態、長效、示範意義的典型案例。近期,紅網深入醴陵實地探訪,特別推出「柔性引才看醴陵」系列報導,生動解析柔性引才用才的「醴陵樣本」,展現新時代湖南基層人才工作的新氣象、新面貌、新作為。
故宮博物院專家蒞臨指導。
清華美院專家蒞臨指導。
紅網時刻記者 何超 醴陵報導
玉不琢,不成器。陶瓷亦是如此。一件陶瓷藝術品的誕生,少不了大師們日復一日的技術沉澱,和精益求精的細細雕琢。在「瓷都」醴陵,五彩斑斕、琳琅滿目的陶瓷背後,陶瓷企業和工藝美術大師功不可沒。
湖南湘瓷實業有限公司,作為一家專業從事琺瑯彩瓷、佛彩瓷、釉下五彩瓷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的企業,公司在學術研究、藝術設計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人脈資源和技術優勢。
故宮博物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專家藝術團隊……依託強大的人才團隊,湘瓷實業創新研製出具有皇家文化元素和佛教文化元素的琺瑯彩、釉下五彩高檔藝術瓷,並設有湖南省當代琺瑯彩研究院。2015年,該公司註冊「湘瓷」商標、並擁有發明專利33項、實用新型專利21項、外觀設計專利近百項。
創新永遠是市場最大的競爭力,對工藝要求甚高的陶瓷更是如此。湘瓷實業始終致力於陶瓷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高度重視產品的開發與質量提升,堅持品質支撐品牌、文化藝術支撐品味、優質服務客戶的原則,產品深受市場歡迎。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該公司部分作品被陳列於各國友人指定參觀場所之一——首都博物館。2009年,作品《琺瑯彩黃地和瓶》被選為中國—東協博覽會國禮,作品《琺瑯彩錦春圖葫蘆瓶》在2014年被中南海陳列收藏,此外,還有多幅作品在中國嘉德春季拍賣會上成功拍賣。
「近五年來,湘瓷實業投入研發資金1000餘萬元,與故宮博物院、清華美院等單位建立戰路合作,不斷加強產品研發、豐富產品結構、提升產品品質。」湘瓷實業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聘請了故宮博物院專家陳麗華、於富春、呂成龍為藝術顧問,成功破譯了傳統琺瑯彩工藝,創新了現代琺瑯彩釉料和工藝流程,成功燒制出既展現傳統文化又具陶瓷經典的紅、黃色地琺瑯彩和佛彩瓷,並申請外觀設計專利近200項,其唯一性和獨特性不可複製。
在文創設計方面,湘瓷實業聘請了湖南省陶瓷工藝大師、湖南省工藝美術師丁家富,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湖南省陶瓷工藝大師、 湖南省陶瓷藝術大師肖飛躍為陶瓷美術設計大師,將傳統的中國畫技法和釉下五彩相結合,將傳統與現代工藝美術表現手法融合,設計出清新秀麗、恬淡雅致、獨具靈秀、極富個性的藝術瓷產品。
在陶瓷材料方面,該公司聘請高級工程師董保生為技術副總、黃一兵為材料開發負責人,並展開了一系列陶瓷材料研究與開發,已申請發明專利兩項。湘瓷實業通過多方面柔性人才的引進,為公司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