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的「人才夾縫」突圍戰:差異化柔性引才,專注引才「後半篇文章」

2021-01-08 財經網

經過多番比較,從事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研究的馬博士決定從某高校辭職,作為五邑大學引進的高層次人才,跨省落戶到廣東江門。

馬博士2014年於中山大學畢業後,已經在省外安家多年,全家人搬回廣東是一個大工程,也曾有其他城市提出更誘人的機會。「但最終是江門引進人才的誠意,打消了我們全家所有的顧慮。」

按照馬博士二級人才的待遇,她的小孩可以順利進入江門優質的幼兒園學習。馬博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甚至每個月還能申領一筆4500元的租房補貼,這讓她感受到了江門對人才細緻周到的服務與尊重。

像馬博士一樣選擇到江門安家的高層次人才還有很多。一組數據顯示,江門市建有博士博士後科研平臺112家,累計引進博士近千人。2020年,全市累計認定評定高層次人才總量達6141人,專業技術人才總量達20.94萬人。

珠三角向來是「搶人大戰」的焦點,包括深圳、廣州、珠海、佛山等在內的城市都祭出了不同形式的「引才大招」。和其他城市相比,江門的經濟基礎相對薄弱,這個原本身處珠三角「人才夾縫」中的珠三角小城,是如何在競爭如此激烈的「搶人大戰」中突圍的?

在受訪專家看來,弄清楚這個問題,無論對於江門還是其他仍身處「人才夾縫」中的城市而言,都是一件值得關注的大事。

引才先打「三張牌」

江門需要什麼樣的人才?這個問題首當其衝。

作為廣東老牌的工業重鎮,江門的傳統製造業基礎深厚。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鶴山一張氈」「順德一把扇」「新會一條線」的順口溜就在珠江三角洲流行開來。包括鶴山美雅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美雅「拉舍爾」毛毯、新會美達錦綸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錦綸,都是「江門製造」傑出的代表,憑藉過硬的品質風行海內外。

江門市發展和改革局副局長陳小曼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江門曾是珠三角重要的貿易中心和產業基地,至今仍擁有23個國家級產業基地,2個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示範基地。但江門的劣勢恰恰在於缺乏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科技創新人才也相對匱乏。

「江門的科技支撐能力有限,廣東省實驗室和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建設尚未取得突破,加之缺乏有效的人才承載平臺,導致人才吸納能力嚴重不足,受到了發達城市人才『虹吸效應』,人才引不進、留不住的問題較為突出。」她說。

因此,江門很早就將高端人才視為座上賓。自2016年以來,先後組織了數百名國家級專家到江門,與重點企業對接交流、解決技術難題,建立起了人才研修院等。

此後恰逢粵港澳大灣區上升為國家戰略,江門作為大灣區承東啟西的關鍵節點城市,確立了圍繞科技「三張牌」展開人才工作的策略。更是針對高層次人才引育出臺了人才強市「新四十條」,今年僅在人才發展專項資金上的預算就高達2.74億元。

江門市人才工作局相關人士表示,江門積極謀劃了「僑鄉院士大講壇」去打院士牌,圍繞江門五大新興產業邀請江門籍院士回鄉開設講壇。包括塗永強院士、陳小明院士、嶽建民院士等15名院士,與江門建立了長期的合作機制。

除了打好院士牌,江門還積極運用好手裡的大科學裝置牌、高水平理工科大學牌,打造創新資源強磁場,持續推動全國博士後創新(江門)示範中心「1+7」建設,推動江門產業技術研究院落地建設。

馬博士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來到五邑大學繼續自己的科研和教學工作。「江門既有產業群又有學校,很容易開展產學研工作。」今年8月,馬博士負責的「5G通信用低介電常數感光阻焊材料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項目,獲得了2020年廣東「眾創杯」博士博士後創新賽團隊組優勝獎。目前,項目已經與相關企業籤署合同,不久將要落地進行產業化應用。

立足產業優勢差異化引才

今年6月,《江門市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指出,江門除了通過技術改造等方式提升傳統產業外,還要在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提升製造能級、拓展產業布局等方面下功夫,加快把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新材料等5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成超千億元產業集群。

在廣東省社科院人才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遊靄瓊看來,當前江門還沒有吸引大批高端人才的生態,要學會差異化引才。江門是典型的傳統製造業為主的城市,在人才引進時要重視高端人才,更要注意引進和培育本地藍領人才,為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提供支撐。

江門實際上早有探索,尤其是壯大技能人才隊伍方面著力頗重。

2016年,鶴山雅圖仕印刷有限公司(下稱「雅圖仕印刷」)為順應市場發展需求,開始投入並使用新型水油上光印刷技術。但因新物料的特性和生產方式未被掌握,出現產能低和質量不穩定的問題。彼時,藍領技能人才起到了關鍵作用。馮新源便是在推動傳統產業創新升級的眾多技術骨幹中的一分子。

面臨技術難題時,馮新源帶領團隊將新物料在印刷機上反覆進行多次IR熱風測試,分析數據,並確定最佳的上光IR標準值。最終,公司實現了有效地穩定新型水油上光質量,極大地提升了印刷效率,使機臺產能由原先30%提升到95%。

「此舉不僅提高了雅圖仕產品的市場佔有率,還為公司創造了效益。」如今,馮新源已經成長為雅圖仕印刷的印刷技術主任,並成為了技能人才培育體系中的堅實力量。截至目前,通過接受印刷技術培訓而出師的技術人員已超百人,很多已能夠在各自崗位上獨當一面。

江門市人才工作局相關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為吸引和培育更多的技能人才,江門實施了產業支撐人才鼓勵計劃、實施高技能人才引育計劃,對外印發了《關於做好人才政策個人待遇發放工作方案》和《關於做好人才政策企事業單位補貼發放工作方案》《江門市深入推進「廣東技工」「粵菜師傅」「南粵家政」三大培訓工程工作方案》等18個文件,不斷創新技能人才引育舉措,總量達48.31萬人。

遊靄瓊表示,江門肯定不能拿短板與廣州、深圳的長項去比,儘管目前江門整體的人才生態環境不如這些城市,但可以依託當地的製造業產業優勢,制定差異化的人才政策。

「江門可以採取一些以柔性引才為主的引才方式。例如,高端人才不一定非得在江門安家,而是當江門傳統製造業在轉型升級時,能夠引來高端人才提供技術研發和技術創新幫助就行。」遊靄瓊說。

以細緻入微的服務打動人才

多位受訪的高端人才、技能人才表示,人才剛落戶江門,最關注的無非關乎購房、租房、教育等公共服務問題。

今年,江門引進了世界500強萬科集團,希望萬科能夠全方位助推江門經濟發展提質增效、城市品質提升、文化魅力展示以及人才安居環境持續改善,提供細緻入微的服務。

據了解,萬科集團把江門作為中長期布局以及灣區經濟圈深耕的重點區域,積極導入萬科優質資源,設立了江門萬科企業有限公司。

江門萬科企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為了提供一個良好的人才安居環境,公司專門針對高層次人才設立了專項定製服務措施,目前已經為來自多個教育、醫療、高新龍頭企業的部分高層次人才提供專享定製服務。

要真正實現引得來、留得住並用得好人才,還需要做好「引才」的後半篇文章。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注意到,江門市在2018年啟動了一項人才管家服務,江門專門購買了第三方的專業化服務,提供涵蓋高才子女入學、配偶安置、住房、健康管理等涉及高才在江門工作生活方方面面的服務。目前,江門全市已設置了人才管家近200名,開展各類服務8500多人次。

「現在很大一部分人才,包括他的老人、小孩和其他家庭成員在體檢後都沒有醫生給他們分析報告和作諮詢,所以從今年年初開始我們就增加了家庭醫生的服務。自2019年開始,我們也增加了專門的法律顧問,涉及人才在創業、家庭生活用工合同方面等的法律需求,我們都可以提供諮詢。」江門市人才管家某項目負責人張家俊說。

創新性的人才管理制度也可得見江門識才、愛才和容才的誠意。張家俊介紹,人才來了江門以後,第一件事是讓他們認識和了解江門,第二件事是學習自己的專業內容。由於專業性比較強,江門還特意成立了高層次人才發展促進會,以此為高層次人才提供學術研討、項目輔導等創新創業服務。

「最後一件事是創業,有一部分人可能會涉及到創業。一些高才在創業成功,企業上市後,他可能會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比如做義工服務社會。最後他就變成真正的江門人,融入當地。」張家俊說。

遊靄瓊評價稱,在全國各地常見的買房打折、租房補貼等引才政策中,江門的人才管家服務做得貼心、很用心,已經從最初簡單的戶籍代辦升級到了如今不斷增加的個性化服務。

陳小曼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2019年,江門提出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人才集聚高地,「江門人才島」是重點抓手。

江門市人才工作局相關人士提及,「江門人才島」定位為建設成為珠三角高品質人才培養示範基地、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發展示範區、國際人才雲基地。自建設之初就提出了「高規格規劃、高水平建設、高效能管理」要求,強調要按照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要求,致力將其打造為全國樣本、廣東標杆。

目前,江門人才島科技產業園(一期)、江門人才島展示中心、騰訊智慧城市展示中心等重大項目已經建成, 雲集了騰訊、華為、萬科等知名企業, 廣東郵電職業技術學院江門校區、廣東省科學院江門研究院等招才引智平臺成功落戶。

相關焦點

  • 柔性引才看醴陵 丨湘瓷實業:邀約故宮大師,雕琢精美琺瑯瓷
    編者按: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湖南醴陵作為全國百強縣,堅持「不為所有、但為所用」的柔性引才機制,堅持實效導向,回應群眾期盼,解決基層需求,創新加強基層柔性引才用才工作,著力加快建設全國最優人才生態區。
  • 新疆克州面向江蘇柔性引進55名緊缺人才
    對報名人員資格實行用人單位初審、用人主管單位覆審,擇優確定引進對象,由用人單位與引進人才籤訂柔性引進人才服務協議書。  (3)兌現待遇。經審核通過的柔性引進人才在完成崗位目標任務後,用人單位按照《克州柔性引進人才管理辦法》兌現在克州期間服務性津貼補貼。
  • 濟南著力打造精品人才公寓引才聚才
    引才聚才,保障人才安居,在濟南市委人才辦、濟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的指導下,濟南市保障性住房服務中心通過建章立制,多渠道籌措房源,加大租購補貼力度等方式,為在濟人才提供優質的住房條件,助力城市煥發新活力。
  • 海口龍華區成立海外引才基地
    海口龍華區成立海外引才基地「龍華人才之窗」信息平臺上線本報海口12月19日訊(記者 郭萃 特約記者 劉偉)12月19日上午,「奮進自貿港智匯龍華區」2020年海口龍華區人才合作交流會在海口會展中心舉辦。
  • 大興安嶺量身定做「金九條」招賢引才
    2020年年終歲尾,大興安嶺引才工作傳捷報:籤訂框架協議8個,具體合作協議18個,累計4320人參加招聘,與高校應屆畢業生籤訂「三方協議」213個、意向性登記1669人次……從2020年12月初開始,由地委書記李大義、行署專員張寶偉等領導分別帶隊的4個引才工作組,各縣(市、區)和地區衛健委
  • 全球引才南京又出手
    在這個面向全球、線上線下同步呈現的直播中,南京發布人才政策、「四新」新產業人才需求和雲聘崗位需求,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等領導分別為科技貢獻突出的高層次人才、人才服務機構和引才用才示範企業頒獎頒證,並正式成立市級人才基金暨創投聯盟,為獲得人才基金投資、大學生創業項目接力投資和擔保貸款項目舉行「雲籤約」,啟動江蘇省2020年青年雙創大賽。
  • 「引才引智,中荷社招」招聘會鹿特丹成功舉辦
    「引才引智,中荷社招」招聘會鹿特丹成功舉辦 中國日報網 2018-04-24 13:06:28 海外網4月24日電 一個由荷蘭力馬人力資源(MAXHRM)公司主辦,鹿特丹發展局、Capelle aan den Ijssel 市政府協辦的第二屆「職」等你來,「引才引智,中荷社招」人才招聘會,4月22日全天在鹿特丹一座古典風格的建築物Schielandshuis
  • ...酒店式服務、減免租金……引才聚才,濟南著力打造精品人才公寓
    引才聚才,保障人才安居,在濟南市委人才辦、濟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的指導下,濟南市保障性住房服務中心通過建章立制,多渠道籌措房源,加大租購補貼力度等方式,為在濟人才提供優質的住房條件,助力城市煥發新活力。▲丁家莊人才公寓的精裝修房間。 圖片由濟南市保障性住房服務中心提供。◤丁家莊人才公寓管理人員正在與入住後的在濟人才交流,了解需求。 圖片由濟南市保障性住房服務中心提供。
  • 第二屆雄安新區人才智力交流會29日舉辦 百餘家用人單位在線引才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呂若汐)為服務雄安新區建設發展,積極助力雄安新區各類用人主體引進人才,人社部人力資源流動管理司、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河北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將於9月29日聯合舉辦《2020年雄安新區急需緊缺人才目錄》發布會暨第二屆雄安新區人才智力交流會。
  • 隨口提的薪酬校領導一口答應 湖南師範大學人才計劃組合拳引才留才
    風起二裡半 隨口提的薪酬校領導一口答應 湖南師範大學人才計劃組合拳引才留才;「被挖來」的院長:本想讓學校知難而退 來學校幾個月後,蔣洪新和尹韻公交流時,笑著說了番「大實話」:「其實我們都知道,像您這種層次的人才,即使我們不提任何要求,您也會幹得好。」 言出必踐。對於尹韻公的工作,學校也給予了最大的支持。 2019年2月,尹韻公提出建立融媒體研究中心,從報告到批下來,不到一個星期,這種「湖南師大速度」,讓他倍感振奮。
  • 3月中旬西安73家重點單位將組團「赴外」引才
    重點單位優質崗位引高層次人才  截至3月10日,已有73家西安地區重點單位報名參與引才招聘,其中既有西安交大、西北大學等西安地區知名高校,也有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西安飛行自動控制研究所、西安航空計算技術研究所等央企駐西安單位,更有西北有色、西部新鋯等西安地區重點企業,涉及高校、航空、軍工兵器、材料、能源電力、建築工程、電子信息、旅遊、
  • 問策上海2015|後疫情時代,亟需實施人才引領發展戰略
    三是,疫情後西方國家人才和移民政策將進一步收緊,對未來華僑華人科技人才柔性服務祖(籍)國構成阻礙。近年來,隨著美國等西方國家民粹主義思潮興起,政府行為中的反全球化傾向也開始露頭。但「十四五」期間上海人才工作創新發展仍將面臨不少挑戰。一是,引才理念受到衝擊,圍繞人才安全的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有待加強。長期以來,我國實行「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引智政策,疫情後境外民族主義引才政策抬頭,我國的柔性引才的理念將受到衝擊。
  • 廣東聚變人力科技公司周小健:以智引才 成己達人
    兩年來,他始終專注於研發職業生涯教育產品,在探索中堅定前行。拉隊伍深耕生涯規划行業大學畢業後,跟很多本科畢業生一樣,周小健開始投簡歷找工作。步入社會後,他的從業之路並不順暢,經歷過3次大跨度轉行,擔任過機械工程師、行政人員以及運營總監。
  • 鄒平團市委深化「青鳥計劃」品牌建設 做細做實引才工作
    咱們鄒平團市委提供了這麼優惠的引才政策,肯定會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才來鄒平市發展。」  據了解,鄒平市「青鳥驛站」是鄒平團市委貫徹落實鄒平市委市政府「雙招雙引」工作要求,進一步優化人才引進軟環境,深化「青鳥計劃」引才工作,提高廣大青年人才在鄒平工作生活的歸屬感和獲得感,增強城市與人才的情感粘性,緩解來鄒求職的學生住宿貴、求職難等問題精心設計打造的線上、線下服務載體,可提供一站式7天免費住宿、政策諮詢、面試指導、城市融入等服務項目,開展針對大學生求職的「首站」服務和「窗口
  • 80餘家郴企來長引才為何底氣十足?
    中人社傳媒記者 易巧君 通訊員 湯俏連日秋雨初歇,10月17日的湖南人才市場,2020年郴州市「林邑聚才·智匯郴州」專項引才活動恰好上場。
  • 玉山出臺政策吸引在外人才反哺家鄉
    玉山訊近日,玉山正式印發《玉山縣柔性引才匯智工程實施辦法(試行)》《玉山縣本土人才提質計劃實施辦法(試行)》等文件,引發在外玉山籍人才的廣泛關注和熱議。用好在外人才,培育本土人才,玉山縣放眼長遠、立足實際,持續釋放政策紅利,吸引人才回報家鄉,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
  • 溫州精準引才助力高質量發展
    對待像瑞浦能源這樣填補溫州產業鏈空缺的企業,溫州花大力氣牢牢抓住人才這一資源,精準實施「高端人才集聚強鏈」計劃,梳理缺鏈技術、緊缺專業人才目錄,精準搭平臺、出政策,為做強產業鏈源源不斷輸送「創新動力」。
  • 中恆集團:聚智引才增添發展動力
    這一成果折射出中恆集團加快人才服務平臺建設,完善人才服務制度,形成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環境。近兩年來,中恆集團緊緊圍繞建設「壯美廣西」「健康廣西」,積極整合區內外優勢資源和科研力量,著力打造廣西「千億元大健康產業」龍頭企業,在人才資源開發和拓寬人才成長平臺方面頻頻發力。
  • 圍繞產業鏈 打造人才鏈 溫州精準引才助力穩鏈強鏈
    對待像瑞浦能源這樣填補溫州產業鏈空缺的企業,溫州花大力氣牢牢抓住人才這一資源,精準實施「高端人才集聚強鏈」計劃,梳理缺鏈技術、緊缺專業人才目錄,精準搭平臺、出政策,為產業鏈強穩鏈源源不斷輸送「創新動力」。
  • 南安3人(團隊)入選省引才「百人計劃」
    昨日,記者從市委組織部獲悉,日前,中共福建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公布了福建省第四批引進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簡稱省引才「百人計劃」)人選名單。14個團隊、85名個人及41名國家「千人計劃」專家也被列入省第四批引才「百人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