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先生,今年54歲,自己經營著一家鮮肉店,生意還算可以,生活也算無憂無慮,兩個孩子都已經成家了。
自家經營著鮮肉店,黃先生又十分喜歡吃肉,經常沒事就招呼妻子給自己做一大碗紅燒肉或是紅燒排骨,有時晚上不吃飯,就著兩個饅頭,吃一大碗紅燒肉。
大約在兩年前體檢的時候,黃先生被查出患有十分嚴重的高血脂症,醫生說要尤其注意飲食,不要常吃脂肪高的和油膩的食物。
但是黃先生感覺不吃肉十分難受,於是還是跟以前一樣,該吃吃該喝喝。
最近一段時間,黃先生時不時的感覺到頭有些暈,但是他也沒怎麼在意,感覺可能是自己在屋子裡待的時間太長了,想著哪天出去跑跑步。
元旦晚上,一家人高高興興的吃完飯後,黃先生自己獨自一人出去遛彎,走到小區附近的一個湖旁,突然感到四肢發麻,完全不受控制,緊接著眼前發黑,倒地不起。
被旁邊的人看到後,撥打120送往醫院。
檢查後,發現黃先生腦內主動脈堵塞,經過溶栓手術後也無濟於事,最終因腦梗不幸離世。
兒女痛哭:「我父親滴酒不沾,也不抽菸,為什麼會患上腦梗啊!」
醫生嘆息:這種食物怎麼能當飯吃呢?奉勸大家別再貪嘴!
醫生了解到黃先生平時有經常吃紅燒肉的習慣,紅燒肉,一般都是以豬身上的五花肉所製作的,其中所含有的脂肪量是非常多的,若經常攝入,很容易引起體內的脂肪含量增加,並且有很大一部分的脂肪微粒可能會進入血液中,導致血液粘稠,在血管內形成斑塊,堵塞血管。
而斑塊隨時可能會脫落,若脫落後流動至腦部,也就會堵塞腦部血管,造成腦梗的出現。
腦梗來臨前,身體很有可能會出現這些異常,發現後,要早做檢查
異常1:頭暈
當腦部血管堵塞後,大腦內血管的供氧量和供血量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較大的影響,可能會出現供氧及供血不足的現象。
而腦部血管一旦受損,則很容易出現頭暈的情況。
異常2:四肢麻木
毫無徵兆的出現四肢麻木的情況,很有可能是腦部血管已經嚴重堵塞了。
腦部內有一個重要的中樞神經,可以負責人體中四肢的活動,若腦部的氧氣和血液減少,容易使中樞神經受損,出現四肢不協調、不受控制等現象。
異常3:眼前發黑、視力下降
腦梗來臨前的一周左右,會有明顯的視力下降情況,並且還伴有眼前發黑。
腦部血管出現堵塞後,可能有部分的血管會出現痙攣或是擴張過度的情況,此時很可能會壓迫到視神經,造成眼前發黑現象。
而視力減弱是由於血脂過高,運輸至眼部的氧氣和血液以及營養物質減少,導致患者出現視力減弱的情況。
保護血管健康,日常建議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習慣1:常運動
運動,是降低血脂的不錯選擇,因為運動時所消耗的脂類物質較多,有助於減輕血脂含量,降低血液的濃稠度。
此外,在運動的時候,還可以提升人體新陳代謝的速度,幫助人體更好的排出毒素以及垃圾,避免血管出現因毒素堆積而病變的情況。
平時可以多做一些有氧運動,不要過量運動,因為過量運動可能會給血管增加壓力,不利於血壓的穩定。
習慣2:常補營養物質
維持人體健康,平時多補充點對人體有益的營養物質是必不可少的,如:硒元素、菊甙、類黃酮等,對血管也有著一定的好處。
雲臺冰菊中所含有的這幾種營養物質較為豐富。
菊甙含有一定的促分解能力,經常補充可以幫助血管減輕壓力,快速分解血液中一些多餘的脂類物質,避免血栓形成;
硒元素是一種具有修復能力的元素,可以對受到損傷的血管壁細胞起到修復作用,並且維持血管壁細胞的完整性;
類黃酮在延緩血管老化、硬化、氧化等方面具有較好的作用,同時還能夠促進毒素的排出。
沸水衝泡雲臺冰菊,其中所含營養物質更易被吸收。
習慣3:常吃蔬果
蔬菜和水果,一般我們減脂的時候主食就是這些食物,因為蔬菜和水果中含有的熱量比較低,同時脂肪也比較少,經常吃不僅能夠穩定血脂,同時還可以增加血管壁的韌性,因為其中所含的膳食纖維比較豐富。
除此之外,平時多吃些五穀雜糧對血管也是有一定的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