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我你就按住我
這是Jane私人微信,長按可以加我為好友
萬一通過了呢
曬生活的姿態有千萬種
時髦精們出遊的最新打卡方式
也早就變遼
I Have This Thing With Floors
要說 Ins 這陣子
露臉的怎麼越來越少
聽說是股新風潮
拍照流行不往上看,往下
不拍天空,拍地
不露臉,露腳
這個熱門話題還有個名字叫
I Have This Thing With Floors
它像一個色彩繽紛的畫廊
聚集著來自世界各地的
80多萬張照片
那些鏡頭統統對準腳下的花磚
繁複密集的圖案
猶如萬花筒般絢麗
不輸給任何風景
從傳統馬賽克到多變幾何
從彩色瓷磚到標語吶喊
還有那些精雕的花鳥圖案
這裡融匯的不同國家不同味道
千姿百態的美
花草圖案
花香鳥語的花磚
真是能玩出太多花樣了
路邊的野花、海邊的雛菊
色彩濃鬱的撞色演繹
僅一個小角落就能呈現出田園風情
休閒度假般的那份悠哉快樂
也有稍清新的花草
就像少女感一般
帶點法式中國風的味道
聽說這叫塵土飛揚的玫瑰色
褪色的時候更美
還有拼湊在一起的馬賽克風
超大花朵圖案
更加的靈動
不規則不死板
是很吸眼球的存在
幾何圖案
這種幾何自帶3D效果
清淡中有一抹清涼在裡
很多人都喜歡把它用在廚房裡
是個增強細節的好幫手
還防髒 !
矩形、扇形、各種不規則
有配色的幾何
像是一個人的穿衣風格
含著風情、含著味道
而白色的不規則幾何花磚
則享盡了這些年網紅店的青睞
確實有著提升調性
百搭王的小資在裡
文字標語
文字這個搶手貨
不僅在時裝界混的風生水起
現在還開拓市場
在地磚這也逐漸臉熟了
可以很直接的用slogan表達態度
想說什麼寫什麼
像紋身一樣
給你的家裡,來個紋身吧
say hi
那如今這個火爆ins的花磚風
到底是哪來的呢
南 洋 往 事
花磚的時髦
其實是奶奶輩審美的回流
如今在廈門
乃至整個閩南地區
你都依然會以各種方式與花磚邂逅
最早它出現於歐洲
鋼筋混凝土被廣泛應用後
歐洲人又想到將其壓製成花飾地磚
作為地面裝飾
圖案豐富,色彩鮮豔的花磚
很快就風靡整個歐洲
成為當時的建築潮流
後來一群旅居海外
勤奮且善於經營的閩南籍華僑
衣錦還鄉時
除了攜帶了大筆的財富
還帶回了當時海外的建築形式和風格
多年的南洋生活
讓他們開始仿造洋人建起
西式「番仔樓」
而花磚就是南洋建築裡
非常明快的一筆
堅固耐用,又防潮防溼
這種充滿了南洋色彩的元素
也隨著華僑們遠渡重洋
來到了中國廈門的小洋樓裡
馬上閩粵兩省就成為了
花磚復興的肇始地
之後全迅速向全國蔓延
使花磚盛及一時
這些年,花磚越來越落寞
手藝也逐漸消失
臺灣還建立了花磚博物館
保護這些快要消失的文化燦爛
百般紋樣不同風格
或復古或時尚或異域感
讓人感覺回到芳華年代的懷舊
可以很精緻也可以略顯俏皮
所以近幾年來
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在裝修的時候
選擇花磚
家 中 的 復 古 秘 密
但隨著人們的審美的升級
這種時尚開始變成復古
這幾年在北歐的大風裡
慢慢又流行把這種花磚用在家裡的
衛生間、廚房、客廳等區域
小範圍地入侵
起到吸睛的年輕時尚復古效果
相比於瓷磚的冰冷
花磚在腳感上更暖一點
並且一般花磚都很耐磨
越用越亮
越是經年累月傳下來的越是好看
像在記錄家中的這些年
也別不敢用色
亮色系更像好看的掛畫
花紋連接起來
像無窮盡的壁紙一樣
另人著迷
以後裝飾的時候
大家不妨試一下花磚
原始美的那種復古感
應該會讓你的家,很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