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阿布拉莫維奇,這位被尊稱為「行為藝術之母」的神奇女人,來自一個現在已經不存在了的國家——前南斯拉夫。她長期居無定所,四海為家,先後旅居德國、荷蘭、巴西、美國等地,是標準的「國際公民」。按道理來說,不該如此。阿布拉莫維奇的父親是二戰時的英雄,母親則是少校軍官,這樣的家庭足以給她一個安穩的生活。但或許是來自母親的強大的精神層面和性教育層面的威壓,讓阿布拉莫維奇透不過氣來,所以要逃離。這樣緊張而嚴格的關係,成為了阿布拉莫維奇一輩子掙脫不開的心結,並長期存在其藝術生涯之中,伴隨著她摸爬滾打,融入到了創作當中。阿布拉莫維奇坐在由1500個血肉猶存的獸骨組成的骨堆上,一邊洗刷獸骨,一邊低吟兒時的家鄉民歌,語調充滿悼亡之氣,背景是她和父母的影像投影擺脫壓抑的社會、家庭環境,釋放自我,尋求身心極限狀態下的自我解放和某種自由度一度成為阿布拉莫維奇行為藝術創作的內在線索之一。她說:世上有各種各樣的力量,而我一樣都不喜歡,因為它們都暗示著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控制。———— 2 ————
某前知名女星曾說,經得起多大的讚美,就經得起多大的詆毀,那麼同理,你能爬上一座多高的神壇,其中就經歷了多少曲折和陡峭。阿布拉莫維奇站在了行為藝術的巔峰上,但她所付出的,何止是自己的身體和精神。六個小時的創作過程中:
她的衣服被全部剪碎;
有人在她身上劃下傷口;
有人將玫瑰猛然刺入到她腹中;
甚至有人拿起那上了一顆子彈的手槍,放入她的嘴裡意欲扣下扳機,直到另一位觀眾慌忙地將手槍奪走……這看起來甚至不像一場行為藝術,更像是一次眾人參與的施暴過程。沒人想像得到那些衣冠楚楚的觀者的軀殼裡,究竟存在著怎樣陰惡的一面。即便如此,在整個過程中,阿布拉莫維奇的瞳孔裡溢出了淚水,內心充滿著恐懼,但始終沒有做出任何身體上的反應。作品創作結束之後她走下來,害怕被報復的觀眾四下逃散,阿布拉莫維奇心有餘悸地說:這次經歷讓我發現,一旦你把決定權交給公眾,離喪命也就不遠了。這場行為表演不僅考驗了藝術家本身,同時也考驗了周圍的觀眾的道德底線。在確認了自己被賦予的權利之後便開始肆無忌憚,或許這就是潛藏在人內心深處醜惡的東西,只要有土壤就會快速滋生、蔓延。用「觸目驚心」四個字來描述阿布拉莫維奇的作品都毫不誇張,她用自己的身體作為主體、客體和媒介,探索她生存的物質和精神的限制,甚至連刀割、鞭笞、冰凍等自殘手段都一併運用。在她的許多作品中都以探索身體極限為主題,試圖通過這樣的方式讓人感到死亡意向的逼迫,並且通過危險場景引人注目,對觀眾與表演者之間看與被看的固有關係進行了重建。阿布拉莫維奇的作品《512小時》,觀者參與過程中是緩慢的、幾近凝固的,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對現代人具有激進性的身心體驗———— 3 ————
在阿姆斯特丹,阿布拉莫維奇遇見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業夥伴、以及靈魂伴侶:來自西德的行為藝術家烏雷。緣分、愛情與藝術的融合,讓他們倆一拍即合,為彼此帶來了事業的高峰。1976年,他們開始合作實施一系列與性別意義和時空觀念有關的雙人表演的作品。在作品《時間中的關係》中,他們背靠背,將彼此的頭髮緊緊纏繞在一起,自稱是「聯體生物」,對彼此有著全然的信任。《時間中的關係》
《空間中的關係》
1977年的《明亮/黑暗》中,兩人以飛快的速度互扇對方巴掌。他們想表達,兩個相愛的人,不應該彼此傷害。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上的創傷,日積月累留下的,只有傷痛。《明亮/黑暗》
1978的作品《吸呼》,兩人將嘴巴對在一起,互相吸入對方呼出的氣體。17分鐘後他們的肺裡充滿了二氧化碳,都倒在地板上昏迷不醒。這一表演所要表達的,正是親密關係中一個人「吸取」另一個人生命的毀滅性能力。《吸呼》
《潛能》
《情人——長城》
2010年,阿布拉莫維奇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表演了一場名為「藝術家在場」的展覽。從博物館開門起,她靜坐了716個小時,接受了1500個陌生者的對視。有人對著她大叫;
有人默默垂淚;
有人試圖用沉默對抗沉默;
有人和她穿了一樣的衣服現場向她求婚;
有人在她面前突然脫下衣服……
沒有任何人能激起她的情緒,她始終直視前方,面無表情,就像一座冰雕,沒有任何波動。直到烏雷的出現,十幾秒的功夫,阿布拉莫維奇潸然淚下,這對曾經同生共死的戀人在眾目睽睽之下握住彼此雙手,宣告和解。最後,他們依然沒有走到一起。原來,彼此的親密無間最終也會成為無法觸碰到的過眼雲煙。———— 4 ————
現在已經年過花甲的阿布拉莫維奇依然沒有輕易放過自己,她戲稱自己為「行為藝術的老奶奶」,歲月在她的身上沒有成為限制,反而使她愈發地強大自信。她登上TED為大家講解行為藝術;她計劃建立自己的藝術機構;甚至自己的行為藝術學院……她讓藝術存在於生活中,生活變成了藝術,正如她所說的:歡樂並不能教會我們什麼,然而,痛楚、苦難和障礙卻能轉化我們,使我們變得更好、更強大,同時讓我們認識到生活於當下時刻的至關重要。一面是苦悶的現實世界,一面卻是不斷追尋的內心世界。不同環境的生活造就了她,讓她意識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也許這看起來有些極端,但是卻在無形中形成了一個對於自我的修行,亦如寺廟裡的苦行僧一樣。如果人們被現場裸露的人體所震驚,那對我來說,才是令人震驚的事。作為「行為藝術之母」的阿布拉莫維奇用最直接的視覺衝擊來挑戰這個世界對行為藝術的看法,而其中晦暗莫名的思考和精神境界,還需要我們自己一點點去摸索……本文轉自公眾號「NOTHINGART」(ID:nothingart9)
「分享」給更多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