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最不該滅亡的朝代,它卻因太強大而滅亡,不是秦朝

2020-12-09 文史怪

中國歷史上最不該滅亡的朝代,它卻因太強大而滅亡,不是秦朝

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上,無處朝代交替變化,放到如今來看,各個政權的興衰,除了宋朝是亡於外患,其餘的皆是滅亡於國內的動亂,這也不由得讓人感到嘆息,畢竟再好的果實,也是從內部開始腐朽的啊!

有一個政權,也可以說是古代最不該滅亡的王朝,它卻因為太強大而退出了歷史舞臺,這邊是位於公元7世紀的隋朝。

歷史上,基本上每個盛世,都有著另外一個朝代的鋪墊,如果說秦朝奠定了漢朝400多年的典章制度,而隋朝,同樣也可以算是開啟了唐朝200多年的繁榮。但是類似於秦隋這樣的政權,因為改革過多,也往往會導致社會矛盾加劇,從而加速自己的滅亡。

5世紀到6世紀,中國已經陷入了長時間的大分裂時期,北周武帝宇文邕在公元577年攻破北齊之後,割據的局面慢慢發生了變化,宇文邕去世後,關隴貴族楊堅逼迫北周靜帝禪讓帝位給自己,從而改國號為周,建立隋朝。

589年,隋文帝南下消滅南陳,正式完成了全國的統一。隋文帝在位期間,他十分明白「自古帝王未有好奢侈而能久長者」的道理,因此十分注意節儉生活,整頓吏治,寬減刑罰,這也導致了隋朝欣欣向榮。

等到604年太子楊廣上位的時候,天下已經繁華異常,然而也正是在隋煬帝楊廣的手上,隋朝慢慢走向了滅亡。

當時的隋朝有多強大?一串數字就可以看出來,為了徵討高句麗,在612年隋軍第一次進發,軍隊人數就超過了130萬,而運輸的民夫更是軍人的兩倍,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數字都是真實的,不像是過去常用的詐稱。

到了第二次徵討高句麗和第三次,先後也分別動用了60萬和百萬大軍,不過這些戰爭因為高句麗派兵斷糧道,還有詐降,都失敗了。

能夠徵集這麼多軍隊,那麼隋軍的農業也是十分發達的,如今考古開發出的遺址當中,比較著名的回洛倉、常平倉等糧倉,儲存糧食都能夠到達百萬石以上,而在1969年所出土的隋朝糧倉含嘉倉,面積更是到達了45萬多平方米,裡面的還有已經碳化的稻穀50多萬斤,因此足可以見隋朝的富裕。除去徵討高句麗意外,隋朝先後降服突厥,徵服林邑、馴服契丹、攻拔琉球、震服伊吾、攻打吐谷渾。

對外的種種舉措確保了在隋末農民起義的時候,再沒有向晉朝那樣,遊牧民族趁虛而入,篡奪中原,此外,隋朝還開創了科舉,開鑿京杭大運河。這些都是利於中原發展的好事情。

為何隋朝還是失敗了呢,它終究犯下了和秦朝一樣的錯誤,不顧民間疾苦,大興土木,這明顯和隋朝龐大的帝國力量,另外一點則在於,反對隋朝,窺視皇位的權勢同樣也不少,比如代表隴西貴族的李唐,遼東李氏的後人李密,還有扶風竇氏的竇建德等等。

唐朝最終給楊廣的諡號為「煬」,意思是昏庸無能,事實上楊廣或許殘暴,但是從他採取的這些措施來看,絕對不是一個昏庸之人,隋朝的生產力和財富,都讓人感到吃驚,因此隋朝也走上了一個武力擴張的道路。然而它在矛盾重重,內憂外患的情況下,終究也並不見具備盛世的條件。也就註定了會亡於自身的強大。隋朝如果不採取過於激進的方針,而是如同宋朝一樣偏安一隅,或許還會延續得更久一些。當然那樣中國歷史同樣也會發生改變。

相關焦點

  • 中國最不該滅亡的朝代,因太強而走向滅亡,不是唐朝也不是宋朝
    中華上下五千年,在華夏大地上,經歷了許許多多朝代的更替,有些朝代存在的時間非常短暫。比如說第一個統一王朝秦朝以及隋朝,這兩個朝代的時間都很短,都沒有撐得過兩代。而有個朝代,被認為是中國最不該滅亡的朝代,因太強而走向滅亡,不是唐朝也不是宋朝。 隋朝
  • 中國歷史上最不該滅亡的朝代,別人是「盛極而衰」,它卻在最強的...
    一般而言,朝代的更替都是因為前朝的實力下降,所以興起了各種反對勢力來推翻了它,即因為弱而亡國的。但是中國的歷史總是充滿了辯證性的,雖然許多國家都是「盛極而衰」,但是也有少數幾個朝代是「強極而亡」,比如隋朝,它就是在最為強大的時候亡國的。
  • 一個在中國歷史上被嚴重低估的朝代,因過於強盛而滅亡,不是秦朝
    提起中國最強大的王朝,相信大家肯定會將唐朝算進去,畢竟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盛唐」一說,如果唐朝不算強大,哪個才算?不過,隋朝這個跟唐朝綁定的王朝,卻一直沒啥存在感,而且在大多數人印象中,隋朝似乎只是個弱者,註定被唐朝取代。
  • 秦朝先後滅六國,統一中國,為什麼短短15年就滅亡?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朝代,是由戰國後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 秦朝在中國歷史上存在的時間不長,一整個秦朝還沒有其它朝代一位君主在位的時間長,但是,它的出現對中國後世2000年的封建王朝都有非常大的影響。可以說是開山之祖。秦始皇可以統一中國,可以說能力實力都是非常強的,為什麼秦朝只存在這麼短的時間就被取代了?
  • 中國最不該亡的王朝,因太強大而走向滅亡,既不是唐朝也不是漢朝
    唐朝在世界上的聲望就更不用說了,華人在國外聚居的地方便叫做「唐人街」。宋朝則是我國歷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以及科學創新高度繁榮的時代,有人曾研究宋史,推算,1000年中國GDP總量為265.5億美元,佔世界經濟總量的22.7%,人均GDP為450美元,超過當時西歐的400美元。 但有學者研究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歷史,發現最不該滅亡的朝代卻是隋朝。隋朝可以說是我國歷史上的一顆流星,它是璀璨的,但卻是短暫的,歷時38年。
  • 中國歷史上沒有昏君的朝代,但不到三百年,還是走向了滅亡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千百個朝代的興亡,當然與處於九五之尊的皇帝有很大的關係,當一個朝代皇帝賢良有德,朝代能維持較長的時間,而一個皇帝變得貪圖享樂,親小人,遠賢臣,這個王國就岌岌可危了。同樣在歷史上,也有一個可以說是唯一沒有昏君的朝代,然而,在三百年內,還是走向了滅亡,這又是為什麼?這就是清王朝時期。為何清王朝沒有昏君?客觀地說,導致朝代滅亡的君主,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王氣在此」的陳後主,「何不食肉糜」像晉惠帝這樣智商平平的帝王,另一種就是不務正業的新朝王莽、隋煬帝、明代崇禎等。
  • 秦朝的滅亡,真的全怪胡亥嗎?秦始皇的責任最大
    秦始皇出遊南方病死沙丘宮平臺,秘不發喪,在趙高與李斯的幫助下,殺死兄弟姐妹二十餘人,並逼死扶蘇,而當上秦朝的二世皇帝。秦二世即位後,趙高掌實權,實行殘暴的統治,終於激起了陳勝、吳廣起義,六國舊貴族復國運動。公元前207年,胡亥被趙高的心腹閻樂逼迫自殺於望夷宮,時年二十四歲,四十六天後,秦朝滅亡了。
  • 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昏君的朝代,為何不到300年還是滅亡了?
    昏君固然是一個貶義詞,但聯想到一個人的生活環境,能夠將明君變成昏君的例子,歷史上也並不是沒有,因此每個朝代的末代皇帝,或多或少都沒背上昏庸無道的罵名,但事實真是如此嗎?並不一定。
  • 秦始皇統一各國實力如此強大,為何短短時間就滅亡了?
    秦始皇橫掃六國統一天下是如何的威風凜凜,可秦國兩世就滅亡了,這也太快了吧,當年那支無比強大的百萬大軍都去哪裡啦。對於秦朝二世滅亡大家都有一個謎團,就是秦朝的百萬大軍哪裡去了,跟劉邦項羽打仗的秦朝將領章邯帶領的是修建皇陵的囚徒是苦工,不是正規的秦朝精銳部隊,如果當年的秦朝百萬大軍在,也許秦朝就不會這麼快滅亡吧。這些百萬大軍都去守邊疆了,當年秦始皇讓蒙恬帶領幾十萬大軍鎮守北部邊境抗擊匈奴,南邊秦始皇讓趙佗帶領幾十萬大軍震懾百越,而秦朝內部沒剩下什麼軍隊了。
  • 中國史上有沒有沒有昏君的朝代?有!但僅三百年就滅亡了
    在中國古代歷朝歷代,幾乎都會出現幾個昏君,加速國家的滅亡。就像現在人們經常所說的富不過三代,越往後的子孫後代就越會敗家,皇帝也是如此。開國皇帝往往是最懂得保持鬥爭精神的,而後面的子孫一代代傳下來,逐漸就變得荒淫無道。中國史上有沒有沒有昏君的朝代?有!但僅三百年就滅亡了。
  • 中國封建王朝始於秦朝,亡於清朝並非巧合,看它們的拼音就明白了
    我們都知道,秦朝是封建時期的第一個王朝,是歷史上第一個君王秦始皇打造出來的王朝,秦始皇作為歷史上最霸氣的人物,也被後人所追捧 ,而他的王朝也成了不可超越的神話,秦朝一統天下,為後面朝代的發展奠定了很大基礎,尤其是商鞅變法更是在法律上鋪設了一條道路,雖然秦朝的法律嚴苛,但不得不說有些法律還是讓人很佩服的。
  • 他是史上第一太監:弒君、逼死蒙恬、斬殺李斯,加速了秦朝的滅亡
    千古一帝秦始皇,經過十幾年的不斷徵伐,終於將先祖開創的基業發揚光大,統一中國。這是古今中外,自盤古開天闢地以來歷代統治者不曾有過的輝煌政績。但是,疆域空前遼闊,軍事力量強大的秦朝,僅僅過了十幾年就滅亡了。非常不幸的是,秦朝遇見了千古第一太監趙高。
  • 歷史上大一統王朝統一中國都用了多久?保持統一的局面有多少年?
    中國歷史上共有八個大一統封建王朝,分別是秦、漢、晉、隋、唐、元、明、清。大一統王朝簡史一、秦朝西周孝王時期,贏氏祖先秦非子因養馬有功,得到了周天子的賞賜,封地於秦邑,這就是秦國的由來。到平王東遷的時候,秦襄公因護送有功,被封為諸侯,自此,秦朝正式成為周朝的諸侯國。
  • 秦始皇派50萬秦軍已徵服百越,秦朝滅亡時趙佗為何不北上救秦?
    公元前221年,經過幾代君王的不懈努力,秦王嬴政終於掃平六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的大一統王朝——秦朝,並自稱始皇帝。然而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駕崩後,短短3年,秦朝於公元前207年即宣告滅亡。
  • 秦朝滅亡之際,秦始皇統一天下的百萬大軍在哪裡?
    在秦二世胡亥和趙高的胡作非為下,陳勝吳廣為代表的農民起義,吹響了反抗秦朝暴政的號角。公元前208年9月,秦朝大將章邯帶著三十萬大軍將趙王歇與張耳打的抱頭鼠竄。在巨鹿這個地方,秦軍將趙王圍得水洩不通。不過,秦軍在當年十二月遇到了最大剋星——項羽。一場破釜沉舟的不留後路,項羽帶著楚國軍隊將秦國三十萬大軍盡數打散。自此之後,秦軍連戰連敗,逐漸失去了抵抗的勇氣。
  • 中國17個朝代,3600年歷史,卻為何每個王朝都不過300年
    我們中國自詡是文明古國,號稱上下五千年,有20個朝代,但是卻有一個魔咒從來沒有打破,那就是王朝不過300年的魔咒。很多人會反駁我說夏商周不都超過300年了麼?其實夏商周最多算是個部落聯盟,周幽王烽火戲諸侯這件事說明各路諸侯王掌握著大量的兵權,這樣一個政體,必然稱不上王朝。
  • 《大秦賦》中秦人以黑色為基調,歷史上的秦朝為什麼尚黑?
    近日來《大秦賦》這部電視劇正在火熱播出當中,這部歷史相關的影視作品製作宏大、演員優秀、情節扣人心弦,深得觀眾的喜愛。這部影視劇中,整體上以黑色為基調,既突出畫面的質感,而且歷史上的秦朝也確實有尚黑的文化風格。那麼秦朝人為什麼喜歡黑色呢?
  • 秦朝滅亡後,項羽分封了18個諸侯,他們最終結局如何?
    秦朝(前221年~前207年)是由戰國時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中國古代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從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後滅韓國、趙國、魏國、楚國、燕國、齊國,從而建立了秦朝。公元前221年,嬴政稱帝,史稱「秦始皇」。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遊途中病死於沙丘(今河北省廣宗縣)。在秦始皇嬴政去世後,其子胡亥即位,為秦二世。
  • 秦始皇為何鑄造十二銅人,秦朝滅亡以後,銅人去了哪裡
    十二銅人今天已經完全存在於史書中,可當年它就佇立在秦宮和漢宮的門前,彰顯著那個金戈鐵馬時代的英姿勃發。十二銅人每個有34萬斤,按照秦漢時期每克的重量換算下來,平均一個銅人重達83.3噸,秦始皇為什麼要鑄造這麼大的「手辦」呢?十二銅人最後又去了哪裡?
  • 他不會說英語,因血緣關係繼承英國王位,卻建立英國最強大的朝代
    現在要介紹的歷史人物,就是因為血緣關係繼承英國王位,成為英國國王,不過重點是他根本連英語也不會說,只會說自己的母語德語,卻勵精圖治,建立英國歷史最強大的朝代。 這位歷史人物就是英國漢諾瓦王朝開國國王喬治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