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在中國歷史上被嚴重低估的朝代,因過於強盛而滅亡,不是秦朝

2020-12-14 歷史有妖氣

提起中國最強大的王朝,相信大家肯定會將唐朝算進去,畢竟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盛唐」一說,如果唐朝不算強大,哪個才算?不過,隋朝這個跟唐朝綁定的王朝,卻一直沒啥存在感,而且在大多數人印象中,隋朝似乎只是個弱者,註定被唐朝取代。然而,如果人們只知將目光聚焦於《隋唐演義傳》中,宇文成都敗給李元霸一事上,相信永遠也不會了解隋朝真正的強大,要知道,隋朝可是中國歷史上被嚴重低估的朝代。

公元581年二月,北周外戚楊堅外調離朝中重臣,迫使年輕無能的周靜帝禪位於他,從此北周覆亡,隋朝取而代之。8年之後,隋文帝楊堅一舉攻入南陳首都建康,俘獲陳後主,南陳也宣告滅亡。次年,楊堅成功安撫了嶺南地區,結束了300年的分裂局面,重新讓中國進入了大一統時代。統一後,楊堅勵精圖治,知人善任,在政治、經濟、軍事等領域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動了國家發展,促進了社會進步,開創了歷史上有名的「開皇之治」。

如果你以為,楊堅只是個打仗厲害的莽夫,那就大錯特錯了。隋朝以前,政務都是由宰相獨攬的,經常出現欺上瞞下的情況。楊堅當皇帝之後,即刻創立了一個流傳千古的制度——三省六部制。所謂「三省」,指的是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分別負責寫詔書、審核、執行。負責執行命令的尚書省,又下轄六部,即吏、禮、兵、戶、刑、工,各部門分管不同的事務,有效避免了錯亂發生。

另外,隋朝的科舉制度也是一項重大創新,在這之前,古中國曾實行過世襲制和九品中正制,但是弊端太多,很多官員都沒有真才實學,結黨營私嚴重。然而,隋文帝卻打破了這一規則,他通過全國性考試選拔官員,不問出身貧富,完全以成績論英雄,大大減少了關係戶數量,緩和了貴族與平民之間的矛盾,保障了官員的基本素質。

在軍事上,隋文帝想出了兵農合一的法子,和平時期,士兵們種田為自己掙口糧,空餘時間在搞搞訓練科目,每年11月進行一次大演習,時刻保持戰鬥力。歷史學家統計過,隋文帝一系列措施下來,中央朝廷的支出減少了三分之二,地方官府更是減少了四分之三,省下了一大筆費用擴充國力。除此之外,均田制也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根據史書記載,隋文帝晚年的時候,朝廷的糧倉全部爆滿,足夠天下百姓吃上30年。1969年,考古隊在洛陽發現的隋朝含嘉倉遺址內,仍存有50萬斤炭化的穀子,可見隋朝的強盛。

與此同時,隋朝4450萬左右的人口數,是唐朝窮盡一生都沒能達到的高度。然而,如此強盛的隋朝卻在一場戰爭後,慢慢走向沒落。公元598年,隋朝邊境遭到了高句麗的偷襲,損失慘重。隋文帝一怒之下,調集30萬水陸大軍,前去徵討高句麗。意想不到的是,隋朝30萬大軍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就大敗而歸,風災、偷襲,使隋軍完全沒有發揮出戰鬥力。公元604年,隋煬帝楊廣即位,他是個好戰的狂熱分子,先後派兵討伐契丹、吐谷渾、琉球等地,從全國各地徵調兵馬、糧草,加重了百姓負擔。

為了加快進度,楊廣不惜開鑿了總長2300多公裡的運河,直接連接了中國五大水系。然而,在修建運河的背後,是數百萬工人的日夜勞作,在勞累和傷病的侵擾下,半數以上的工人沒能活著回到家鄉,導致民怨四起。後來,楊廣又集結113萬大軍進攻高句麗,但是歷史竟意外地相似,隋軍再次大敗,無奈回國。最終,隋朝的國力在楊廣不斷出兵徵討、遊山玩水之下慢慢耗盡,沉迷酒色的隋煬帝不禁在鏡子面前發出「真是顆好頭,不知會被誰砍掉」的感慨。總之,如果不是隋朝過於強盛,楊廣也沒有底氣幹出那些驚天動地的大事,隋朝也不會滅亡那麼快,大家認為呢?

婉容一年抽多少根煙?溥儀偷偷看了下內務府記錄,耍了一個小手段

梁山好漢中最古怪的5個綽號,聽完後一頭霧水,幾乎沒人能懂

他1歲時被生父拋棄,繼父將他撫養長大,為報恩,他送繼父1000億

專家在一地攤發現「絕世寶劍」,老闆要價200萬,沒想到反虧10億

集中營裡的女看守:一個特殊的收藏癖好,使囚犯忍不住雙腿顫抖

相關焦點

  • 中國歷史上最不該滅亡的朝代,它卻因太強大而滅亡,不是秦朝
    中國歷史上最不該滅亡的朝代,它卻因太強大而滅亡,不是秦朝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上,無處朝代交替變化,放到如今來看,各個政權的興衰,除了宋朝是亡於外患,其餘的皆是滅亡於國內的動亂,這也不由得讓人感到嘆息,畢竟再好的果實,也是從內部開始腐朽的啊!
  • 中國最不該滅亡的朝代,因太強而走向滅亡,不是唐朝也不是宋朝
    中華上下五千年,在華夏大地上,經歷了許許多多朝代的更替,有些朝代存在的時間非常短暫。比如說第一個統一王朝秦朝以及隋朝,這兩個朝代的時間都很短,都沒有撐得過兩代。而有個朝代,被認為是中國最不該滅亡的朝代,因太強而走向滅亡,不是唐朝也不是宋朝。 隋朝
  • 秦朝先後滅六國,統一中國,為什麼短短15年就滅亡?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朝代,是由戰國後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 秦朝在中國歷史上存在的時間不長,一整個秦朝還沒有其它朝代一位君主在位的時間長,但是,它的出現對中國後世2000年的封建王朝都有非常大的影響。可以說是開山之祖。秦始皇可以統一中國,可以說能力實力都是非常強的,為什麼秦朝只存在這麼短的時間就被取代了?
  • 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昏君的朝代,為何不到300年還是滅亡了?
    有一個名詞,每當出現在歷史書中,都會屢屢背上罵名,就是——昏君。 昏君固然是一個貶義詞,但聯想到一個人的生活環境,能夠將明君變成昏君的例子,歷史上也並不是沒有,因此每個朝代的末代皇帝,或多或少都沒背上昏庸無道的罵名,但事實真是如此嗎?並不一定。
  • 中國歷史上沒有昏君的朝代,但不到三百年,還是走向了滅亡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千百個朝代的興亡,當然與處於九五之尊的皇帝有很大的關係,當一個朝代皇帝賢良有德,朝代能維持較長的時間,而一個皇帝變得貪圖享樂,親小人,遠賢臣,這個王國就岌岌可危了。同樣在歷史上,也有一個可以說是唯一沒有昏君的朝代,然而,在三百年內,還是走向了滅亡,這又是為什麼?這就是清王朝時期。為何清王朝沒有昏君?客觀地說,導致朝代滅亡的君主,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王氣在此」的陳後主,「何不食肉糜」像晉惠帝這樣智商平平的帝王,另一種就是不務正業的新朝王莽、隋煬帝、明代崇禎等。
  • 中國最不該亡的王朝,因太強大而走向滅亡,既不是唐朝也不是漢朝
    我們常說「漢唐盛世」、「唐宋經濟發展迅速」,漢朝以及唐朝時期的文治武功與國際聲望都是較為強盛的,漢代時嚴重挫敗匈奴,開闢西域,華夏族逐漸被稱為「漢族」,所說語言稱「漢語」,所寫文字稱「漢字」。
  • 中國歷史上最不該滅亡的朝代,別人是「盛極而衰」,它卻在最強的...
    一般而言,朝代的更替都是因為前朝的實力下降,所以興起了各種反對勢力來推翻了它,即因為弱而亡國的。但是中國的歷史總是充滿了辯證性的,雖然許多國家都是「盛極而衰」,但是也有少數幾個朝代是「強極而亡」,比如隋朝,它就是在最為強大的時候亡國的。
  • 歷史上大一統王朝統一中國都用了多久?保持統一的局面有多少年?
    中國歷史上共有八個大一統封建王朝,分別是秦、漢、晉、隋、唐、元、明、清。大一統王朝簡史一、秦朝西周孝王時期,贏氏祖先秦非子因養馬有功,得到了周天子的賞賜,封地於秦邑,這就是秦國的由來。到平王東遷的時候,秦襄公因護送有功,被封為諸侯,自此,秦朝正式成為周朝的諸侯國。
  • 中國17個朝代,3600年歷史,卻為何每個王朝都不過300年
    我們中國自詡是文明古國,號稱上下五千年,有20個朝代,但是卻有一個魔咒從來沒有打破,那就是王朝不過300年的魔咒。很多人會反駁我說夏商周不都超過300年了麼?其實夏商周最多算是個部落聯盟,周幽王烽火戲諸侯這件事說明各路諸侯王掌握著大量的兵權,這樣一個政體,必然稱不上王朝。
  • 歷史上最詭異的巧合事件,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很難想像,他們其實都是死於同一年1799年,一個留長辮子的古代皇帝,一個穿西裝的美國總統,總感覺不是一個時代的人。但是在幾千年之後,隋煬帝的墳墓卻被當地的一個叫做楊勇的開發商挖掘了出來,不知楊廣在泉下會作何感想。 秦朝和隋朝的覆滅
  • 《大秦賦》中秦人以黑色為基調,歷史上的秦朝為什麼尚黑?
    近日來《大秦賦》這部電視劇正在火熱播出當中,這部歷史相關的影視作品製作宏大、演員優秀、情節扣人心弦,深得觀眾的喜愛。這部影視劇中,整體上以黑色為基調,既突出畫面的質感,而且歷史上的秦朝也確實有尚黑的文化風格。那麼秦朝人為什麼喜歡黑色呢?
  • 中國封建王朝始於秦朝,亡於清朝並非巧合,看它們的拼音就明白了
    我們都知道,秦朝是封建時期的第一個王朝,是歷史上第一個君王秦始皇打造出來的王朝,秦始皇作為歷史上最霸氣的人物,也被後人所追捧 ,而他的王朝也成了不可超越的神話,秦朝一統天下,為後面朝代的發展奠定了很大基礎,尤其是商鞅變法更是在法律上鋪設了一條道路,雖然秦朝的法律嚴苛,但不得不說有些法律還是讓人很佩服的。
  • 中國最有貴族氣息的一個姓氏,人口超過了七千萬,出了66位皇帝!
    第一,劉姓建立了中國第一個鼎盛的封建王朝,雖然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可是秦朝太過短命,僅僅兩世就滅亡了,秦朝的十幾年統治裡大多都是戰亂,百姓長期處於水深火熱中,後來漢高祖劉邦建立大漢王朝
  • 大秦帝國是個勵精圖治的,但秦朝卻被冠以暴秦之說,是真的嗎?
    大秦帝國的強盛,自不用多說,然而秦朝二世而亡,卻給後代歷史留下了沉重的一頁。好一個秦始皇,始皇帝,本想著傳萬萬世,然而,屍骨未寒,大秦已亂。那麼,秦朝到底是為什麼滅亡,真的是由於暴秦的緣故滅亡的嗎?。並非如此。
  • 揭露中國歷史上最大詭異巧合,仿佛冥冥中自有天意
    細讀中國史書,我發現在我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始終有一件巧合的事,仿佛冥冥中自有天意,輪迴一般貫穿中國歷史,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件中國歷史的最大的巧合吧。公元618年,宇文化及等人發動兵變殺死隋煬帝,隋朝滅亡,享國僅38年。隋亡後,李淵擊敗了各地軍閥,建立了大一統的唐朝,這個中國歷史上與漢朝並立的強大國家。唐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萬國來朝達到鼎盛,向其朝貢之國多達三百餘,並借著強大的影響力讓日本、南詔、新羅、渤海國等藩屬國學習自身的文化與制度,至今對中國周邊國家仍有影響。
  • 歐洲歷史十大富強朝代,全都做過歐洲霸主,哈布斯堡王朝不是第一
    歐洲歷史的政治格局跟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很相似,或大或小的君主制國家遍布整個歐洲。當然,有些弱小的君主制國家隨著歷史發展,會被富強的君主制國家滅掉或吞併,或者發展成其它政治制度的國家,這才最終形成今天的歐洲。
  • 9張圖讀懂各朝代版圖變遷,每個時代你是哪國人,答案一目了然
    漢朝漢朝由劉邦建立,是繼秦朝之後的又一個大一統王朝。「九月匈奴殺邊將,漢軍全沒遼水上;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等等,都是在形容強大的漢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武功強盛而又國祚延綿的大一統王朝,領土面積當然不容小覷。
  • 歷史上唯一沒有昏君的王朝,為何不到300年,便走向滅亡?
    中國經歷了朝代更迭,國祚長久的王朝幾乎都是靠戎馬獲得江山的,可惜的是,他們並不能保障子孫後代的賢能與聰明,因而到後期,這個朝代必將走向衰落。然而為何清朝作為唯一沒有昏君的王朝,12任皇帝都勵精圖治,為何還是讓這個王朝發出腐朽的氣息呢?
  • 隋朝和唐朝不是一個朝代,為什麼史學家們喜歡稱之為「隋唐」
    很多朋友想必都閱讀過《隋唐演義》,這本由清初文學家褚人獲所著的優秀中國白話文小說,演繹了各路英雄起義推翻隋朝暴政,以正義為題材的經典之作。《隋唐演義》的故事,時間跨度隋唐兩朝,情節主要發生在隋朝末期和唐朝初期,中國歷史上這兩個強盛的朝代,明明是兩個不同的時期,為什麼會被後世的史學家並稱為「隋唐」?
  • 從秦朝開始,共有「55個姓氏」做過皇帝,你的姓氏有在裡面嗎?
    眾所周知,我們古代的文化一開始就領先世界前列,比如在我們秦朝時期,很多國家還處於彌生時代,連生火做飯都不會,更不用說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了,比如當時的日本和非洲落後的地區就是如此。並且在古代時,我國有很長的一段時生產力水平和綜合國力都處在世界前列,從四大發明就可以看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