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往前行——深圳臺企看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新機遇

2020-12-18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深圳8月7日電(記者 王豐)站在今年底前將封頂的艾美特大廈前,蔡正富喜上眉梢。作為艾美特電器(深圳)有限公司的創始人之一,他見證了29年來公司在大陸的每一步成長。

「這座大廈將成為我們的總部大樓,標誌著公司進入轉型升級、開拓粵港澳大灣區的新階段。」蔡正富說。

艾美特1973年創立於臺灣,主要生產電風扇、電暖器等家用電器。1991年,看到大陸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機遇,艾美特開始在深圳建廠。經過在大陸29年打拼,艾美特逐漸成長為產品行銷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知名家電品牌。

「在臺灣時,我們一直是個小廠,進入大陸後才實現了『發家』,產值翻了幾十倍,對大陸既充滿感恩之心,又充滿發展的信心。」

蔡正富說,公司進入大陸以來,分享到了大陸發展的紅利,享受到了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惠臺政策。尤其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國家及時推出助力臺企的「11條措施」,成為幫助企業應對疫情和復工復產的「及時雨」。

「社保和稅款可以緩交、減交,銀行貸款額度增加、利息降低,政府相關部門從復工復產指導到防疫物資籌集都給了很大的幫助。4月開始,公司產能實現全面恢復。」蔡正富說。

這段時間,艾美特的生產線上,工人們每天忙碌著將電風扇組裝打包,源源不斷發往國內外市場。蔡正富告訴記者,二季度產品銷售火熱,預計公司淨利潤可達1億元人民幣。

今年底前,艾美特與招商蛇口等合作開發的6棟大樓將封頂,除了艾美特總部大樓外,還有5棟是寫字樓、工業大樓和配套公寓等。

「我們將在這裡進行產品研發和業務拓展,同時將引進更多臺灣和粵港澳大灣區的企業入駐,共同開拓大灣區市場。」蔡正富說。

近期,艾美特與總部位於東莞的建築五金企業堅朗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將攜手致力浴霸、換風扇、風幕機等產品在建築領域的開拓。「這是我們新階段開拓粵港澳大灣區市場的第一步。」蔡正富說。

在深圳寶安區,臺企深圳信隆健康產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也已走出疫情帶來的困境。其主要業務為自行車零配件、運動健身器材和康復器材的研發生產,六成產品出口。

「公司一季度幾乎沒有產能,但二季度開始出口大增。」該臺企執行長廖學湖介紹,疫情期間,政府積極幫助企業復工復產,支持企業穩外貿,強化對企業金融支持,方方面面的政策措施給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助力。

廖學湖告訴記者,目前公司九成的原料來自珠三角,並享受了這裡的區位、政策、人才、發達的製造業基礎等各方面的優勢和紅利,他對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我們希望深耕粵港澳大灣區,借力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東風』,實現產業上的升級。」廖學湖說。

相關焦點

  • 「佛港澳臺青年灣區行」正式啟動 助力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佛山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李政華表示,來到佛山就是佛山人,希望佛港澳臺青年能夠肩負起佛山高質量發展的重任,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出應有貢獻。此後,佛臺經貿交流逐漸熱絡,臺企臺商成為佛山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經濟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年臺商開始隨父輩來到佛山接班傳承、創業發展,成為臺資企業持續發展的新生力量。為了幫助青年臺商儘快熟悉大陸政策環境、了解大陸經濟特點、融入佛山,臺青研修班也隨之誕生。
  • 《粵港澳大灣區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藍皮書(2020)》發布
    1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藍皮書(2020)》(以下簡稱「藍皮書」)在深圳創新創業投資大會頒獎典禮暨大灣區科技大會開幕式上發布。 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高技術專業組常務副主任譚邦佳介紹,藍皮書為大灣區科技大會的重要理論成果和科技領域最新學術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同時也為粵港澳大灣區首部以創新產業的專題藍皮書。
  • 粵港澳大灣區 先行示範區 深圳前海自貿區
    全面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凝聚精神力量,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展示改革開放豐碩成果,展現特區人「敢為天下先」的精神風貌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長江商學院金融MBA 全球領先課程體系 全球跨界學習公司參訪文化體驗廉潔成就前海前海自貿區 功能定位 藉助深圳市場化、法治化和國際化的優勢與經驗,發揮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支點作用,整合深港兩地資源,集聚全球高端要素,重點發展金融、現代物流、信息服務、科技服務及專業服務、港口服務、航運服務和其他戰略性新興服務業,推進深港經濟融合發展,打造亞太地區重要生產性服務業中心
  • 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證網訊(記者 段芳媛)6月28日,由珠海市金融工作局、華發集團旗下珠海華發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華發投控」)主辦的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論壇在珠海國際會展中心成功舉辦,旨在搭建金融監管部門、金融機構與著名專家學者研討交流的平臺
  • ...粵港澳大灣區科創先鋒大賽」頒獎及粵港澳大灣區科創發展論壇舉行
    12月8日上午,第四屆「榜樣的力量——粵港澳大灣區科創先鋒大賽」頒獎及粵港澳大灣區科創發展論壇在廣州舉行,新一年科創先鋒大賽獲獎名單即將張榜,萬眾矚目。  珠水浩蕩,灣區起航。「榜樣的力量——粵港澳大灣區科創先鋒大賽」以打造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資源「連結器」、創新要素供需對接的權威大平臺、助力大灣區企業創新的新標杆為目標,打通科技與金融精準對接的新通道,探路實現創新鏈與產業鏈的開放融合,引領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
  • 2021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國際包裝印刷工業展面向八大終端
    「2021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國際印刷包裝工業展覽會」將於2021年5月13-15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同期增設「2021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包裝製品展覽會暨深圳標籤展」在粵港澳大灣區和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在雙重利好的市場環境下,也迎來了以深圳為核心的粵港澳大灣區包裝印刷及標籤需求的大爆發,新的發展機遇應運而生。
  • 聆聽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的故事-光明日報-光明網
    更關鍵的是,前海為香港打造了人才發展的重要平臺,推動香港人士在前海直接就業,香港人才在前海可享受15%的個人所得稅待遇……這些實實在在的優惠政策讓我們創辦的電商企業迅猛發展。我深切感受到國家政策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並希望更好把握下一個風口。    正當此時,國家進一步推出了重大利好政策——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印發。在我看來,這是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 200多個行業協會助力2021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國際包裝印刷展覽會
    由廣州瑞鴻展覽服務有限公司主辦的「2021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國際印刷包裝工業展覽會」將於2021年5月13-15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在粵港澳大灣區和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在雙重利好的市場環境下,也迎來了以深圳為核心的粵港澳大灣區包裝及標籤需求的大爆發,新的發展機遇應運而生。
  • 香港青年周文港:為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穿針引線」
    「雖然我在香港出生,但我是廣東客家人,大灣區內地城市也是許多香港人的家鄉,我特別關注大灣區的總體發展。」他說。周文港祖籍是廣東。兒時他每年都會和家人回故鄉探親幾次。大學畢業之後,懷著濃厚的家鄉情結以及對內地發展的良好預期,他開始致力於為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穿針引線」。
  • 大佳之作、致遠灣區:2020佳兆業粵港澳大灣區新品發布盛典
    8月30日,「大佳之作 致遠灣區」——2020佳兆業粵港澳大灣區新品發布盛典在深圳圓1滿落幕,在盛典上佳兆業重磅發布地產品牌主張「品質為生活佳分」,並面向全球集中推出2020年16大全新佳作。時值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的特殊歷史時刻,粵港澳大灣區騰飛發展的關鍵一年,佳兆業將緊抓時代機遇,主動承擔社會責任,促進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功能完善升級,為粵港澳大灣區成長為世界四大灣區之一,貢獻新力。
  • 從粵港澳大灣區走向全國市場,卓越地產未來發展潛力值得期待
    作為國內地產行業的實力派,卓越集團起源於深圳經濟特區,一直積極深耕粵港澳大灣區,並以此作為業務大本營,快速推進集團走向全國的戰略步伐。作為旗下核心板塊,卓越地產也受惠於集團近年來提出的「1+1+x」發展戰略,在發展過程中擁有了更加廣闊市場空間,業務的快速迎來了新的機遇。
  • 2020大灣區論壇聚焦醫療健康和新基建機遇 探索香港新角色
    此次論壇的主題為「大灣區﹕前行啟新程」,由中國日報攜手絲綢之路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辦,廣州市穗港澳合作交流促進會協辦,論壇另設三場研討會,聚焦灣區醫療健康服務、新基建機遇、香港新角色。此次論壇吸引了近400名政商學界人士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參加,其中包括25國駐港總領事。
  • 《粵港澳大灣區城市書香報告(2019)》 粵港澳大灣區公共圖書館建設...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表示,要將大灣區建設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文化交往中心。到2035年,粵港澳大灣區應實現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中華文化影響更加廣泛深入,多元文化進一步交流融合的發展目標。 公共文化服務不僅是城市的「良心」,也是經濟發展引擎的「潤滑油」,考驗著城市持續發展的動力。
  • 綠地香港(00337)收購廣綠獲股東大會批准 開啟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新...
    回顧2020年,綠地香港秉持著高質量、低槓桿的穩健發展風格,積極增厚優質土儲。此次收購是綠地香港2013年成立以來的裡程碑事件,公司得以全面進入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發展的想像空間巨大。併購後,公司在長三角區域、粵港澳大灣區及一帶一路門戶區的土儲佔比分別為25%、34%和27%,而併購前公司在廣東省的土儲佔比僅為9%。公司「兩翼一體」的土儲戰略布局在併購後更為清晰,既符合公司在核心區域的深耕策略,又有利於公司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及時調整並捕捉新機遇。
  • 58同城《粵港澳大灣區Q2理想安居指數》:深圳最受置業者青睞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23日訊 自《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面世以來,大灣區便成為最具創新活力的地區之一。近日,58同城、安居客發布《2020粵港澳大灣區二季度理想安居指數報告》,通過對粵港澳大灣區樓市政策、新房成交、購房用戶畫像等不同角度透析當前粵港澳大灣區的整體發展形勢。
  • 直通商學院攻略|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教授林江:如何把握粵港澳大灣區...
    深圳 圖片來源:攝圖網讓區域一體化成為灣區主旋律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稱「綱要」),這一裡程碑式的文件正式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直播中,林江詳細分析了綱要主要亮點,以便考生在報考選擇中,進一步洞悉國家政策和大趨勢的發展,尋找學習和就業的重要機遇。「第一個亮點在於『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這一表述,深圳無疑成為其中的關鍵詞。「林江說。近些年,科技創新被賦予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 粵港澳大灣區美好生活網大灣網
    這裡,就是位於珠海金灣區的保利九洲天和嶼墅——大灣區的人居花園。8月17日,國家發改委對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划進行了批覆。按照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將在近期實施13個總裡程約為775公裡的城際鐵路項目。另外還有5個綜合交通樞紐工程項目,計劃總投資將達到4741億元。
  • 新華財經|看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前景 渣打銀行宣布設立大灣區中心
    新華社上海7月21日電(記者胡潔菲)渣打銀行宣布在廣州天河區設立渣打銀行大灣區中心,該項目是渣打在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戰略項目,將落址於廣州中軸線新地標項目——廣州環貿中心。渣打銀行大灣區中心總投資額為4000萬美元,將支持大灣區內個人及企業銀行業務營運,推動創新金融技術開發及應用,以及加強渣打在大灣區內的跨境銀行業務。該中心計劃從2020年第三季度起陸續投入運作,預計到2023年底員工數將超過1600人。
  • 深圳GDP趕超香港,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經濟總量第一的城市!
    正是這些縱橫交錯的交通措施,推動著我們的社會進步,以及經濟發展。中國近十幾年的發展真是超速,不僅在國內建立了「深圳速度」,在世界上也震驚了許多國家,最重要的是,中國有高鐵、跨海大橋、高速公路建設、護衛經濟發展等基礎設施的補充,中國上下一心,經濟發展速度日益提高,深圳也在每天的發展中,終於在2019年GDP首次隔海相望。
  • 中銀國際資產管理投資總監梁冠賢:關注粵港澳大灣區四大投資主題機會
    中證網訊(記者齊金釗)近日,中銀國際推出了「中銀國際粵港澳大灣區龍頭指數」,在中資同業機構中第一家發布以粵港澳大灣區為主題的股票指數,並分別通過彭博和湯森路透平臺發布。中銀國際資產管理板塊投資總監梁冠賢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當前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正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通過編制粵港澳大灣區龍頭指數,可以幫助投資者更好地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的投資機會,而先進位造業、戰略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現代交通系統與建設等四大投資主題是該指數重點關注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