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科創先鋒大賽」頒獎及粵港澳大灣區科創發展論壇舉行

2021-01-09 網易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地區,是科技創新要素最為集聚之地區,是謀劃和實施科技創新戰略的先行地。12月8日上午,第四屆「榜樣的力量——粵港澳大灣區科創先鋒大賽」頒獎及粵港澳大灣區科創發展論壇在廣州舉行,新一年科創先鋒大賽獲獎名單即將張榜,萬眾矚目。

  珠水浩蕩,灣區起航。「榜樣的力量——粵港澳大灣區科創先鋒大賽」以打造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資源「連結器」、創新要素供需對接的權威大平臺、助力大灣區企業創新的新標杆為目標,打通科技與金融精準對接的新通道,探路實現創新鏈與產業鏈的開放融合,引領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

  競逐

  5萬科創企業參賽

  灣區科創,誰是先鋒?12月8日上午,第四屆「榜樣的力量——粵港澳大灣區科創先鋒大賽」頒獎在廣州舉行,新一年度科創榜樣即將誕生。

  這是一個科創競逐的賽場。為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服務科創企業的科創專屬賽事,2016年起,「榜樣的力量——『FIT』粵科創先鋒大賽」(「榜樣的力量——粵港澳大灣區科創先鋒大賽」前身)由中國建設銀行科技金融創新中心和南方報業傳媒集團聯袂舉辦。4年來,賽事累計吸引超20個高新技術領域的新企業報名參賽,大賽獲獎主體涵括高端製造、人工智慧、雲計算與大數據等20多個戰略性新興行業,科創企業強手雲集,在粵港澳大灣區掀起了科創熱潮。

  隨著廣東省科技創新氛圍日漸濃厚,「榜樣的力量——粵港澳大灣區科創先鋒大賽」規模和規格逐年提升,眾多參與者百舸爭流,也培育了一批標杆企業——佛山佛塑科技、廣州海格通信、廣州立白集團、廣汽集團、美的集團、TCL集團、珠海格力電器等知名品牌,都曾是科創大賽的「科創先鋒獎」獲獎人。

  今年8月份,第四屆「榜樣的力量——粵港澳大灣區科創先鋒大賽」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升級為由廣東省人民政府和中國建設銀行聯合推動,廣東省科學技術廳、中國建設銀行科技金融創新中心、南方報業傳媒集團聯合主辦的重大賽事,旨在發揮政府、金融和媒體的力量,讓更多的資源投向科創企業,著力突破「卡脖子」技術,助力科技自立自強。大賽累計吸引超5萬家科創企業報名參與,成為了檢驗科創實力的星光舞臺。

  本屆大賽在規格升級的同時,為了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資源要素高效流動和有效配置,大賽參賽範圍拓展至粵港澳大灣區。在粵港澳大灣區範圍主要從事先進位造業、網際網路與移動網際網路行業、電子信息行業、新能源與節能環保行業、新材料行業以及生物醫藥行業等的企業、科研創新人才、港澳創業青年等均可參賽。此外,為了強化創新生態培育、促進創新主體高效聯動,大賽參賽主體也突破傳統,新型研發機構、孵化器、眾創空間等各類科技創新創業載體和公共服務平臺均可參賽,成為一場科創盛宴。

  精準

  金融助力科創企業發展

  「科創企業可以走得更加踏實,也走得更遠,離不開金融的助力。」廣州科創板第一股方邦股份,也是第四屆「榜樣的力量——『FIT』粵科創先鋒大賽」獲獎企業,公司董事長蘇陟在獲獎後曾如此表示。

  自舉辦以來,「榜樣的力量——粵港澳大灣區科創先鋒大賽」不僅挖掘出一大批行業翹楚和領軍人物,更搭建了展示科技創新成果和助力科技成果轉化的大平臺,成為科技與金融精準對接的新通道——獲獎企業有機會獲得建設銀行提供的綜合融資支持、量身定製的專屬綜合金融服務方案,同時安排獲獎企業專場路演,與省內最知名的投資機構面對面交流,優先獲得投資機會。一大批優秀科創企業在這裡實現了科技和金融的精準對接,獲得加速成長的機會。

  當前,創新驅動正在引領粵港澳大灣區產業智造轉型,廣東正牢牢把握大灣區建設機遇,圍繞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聚焦重點攻堅克難,加快推動從創新大省向創新強省轉變,這使得灣區企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創新發展機遇。

  在這場科技創新熱潮中,科技企業對資金的渴望為金融企業打開了新的藍海,也對金融機構服務科創企業提出了新要求。

  「廣東省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超過4.5萬家,其中相當一部分為優質科技創新企業,正處於爬坡越坎的發展關鍵期,急需資本市場助力成長。」中國智慧財產權發展聯盟金融服務專業委員會主任段志強表示。

  以建行廣東省分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既看到科創企業融資市場旺盛的需求,也看到了服務科創企業的迫切性。「抓住了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資源,就是抓住了科技金融未來發展的核心關鍵。」建設銀行相關負責人說,通過大賽,建行廣東省分行引領更多的社會力量加大對科創企業的支持力度,引領更多金融資源投向科創企業,共建廣東科技金融生態圈。

  據悉,早在2015年,該行便在業內率先提出「FIT粵」科技金融的系統設計,聚焦高新技術企業的金融支持,打造一攬子綜合金融服務。2016年,建行總行將全國首個商業銀行總行級科技金融創新中心落地廣東,為科技金融服務的全面升級「加持」。與此同時,由中國建設銀行科技金融創新中心和南方報業傳媒集團聯合舉辦「榜樣的力量——『FIT』粵科創先鋒大賽」(「榜樣的力量——粵港澳大灣區科創先鋒大賽」前身)點燃了南粵大地的科創激情,也成為科技和金融碰撞的舞臺。

  探索

  「技術流」開啟科技金融新時代

  灣區之內,科創企業創新不斷,金融服務變革隨之而來。2017年,建行廣東省分行在全國首創提出「技術流」評價體系,開啟科技金融新方式。

  與傳統的授信評價體系不同,該體系首次將「科技創新」作為企業的核心資源要素納入評價系統,率先從信用評定方面對科技創新型企業作出傾斜。2020年2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於推廣第三批支持創新相關改革舉措的通知》明確提出要在全國推廣「建立科創企業信貸審批授信專屬流程、信用評價模型和『技術流』專屬評價體系」,將科技創新企業創新能力作為核心指標,拓展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

  作為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粵港澳大灣區內聚集著高度發達與門類齊全的產業系統。放眼世界幾大灣區,金融與科技都是兩大重要引擎。如何讓科技金融真正成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動力?這也是「技術流」評價體系瞄準科技金融的超前戰略所在。

  該體系首次將「科技創新」作為企業的核心資源要素納入評價系統,率先從信用評定方面對科技創新型企業作出傾斜,為金融服務科創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新模式。

  隨後,廣東省科技廳聯合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率先在廣州、佛山、東莞等7個地市開展普惠性科技金融試點工作,推動科技金融向小微企業延伸,進一步拓寬了企業受惠範圍。

  與此同時,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對智慧財產權價值的挖掘在不斷深化,陸續推出「專利快貸」智慧財產權金融服務和「知商貸」「科技雲貸」等線上產品,讓科技企業智慧財產權有效轉化為現金流,加快融資速度,優化資源配置。

  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任務之一,發展科技金融將推動金融機構從生產過剩、增長乏力的行業抽出資源要素,減小無效供給,為小微科創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更精準的資金服務。

  據悉,該行自2014年率先推出「FIT」粵科技金融綜合服務方案、科技企業「技術流」專屬評價體系等一系列具有影響力的創新舉措至今,已服務全省高新技術企業超30000家,累計提供金融支持超5000億元,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辦理量近200億元。

  段志強表示,「技術流」評價體系解決了智慧財產權在金融領域的「信用化」「數位化」問題,有機補充了傳統的「資金流」評價模式,有效解決了智慧財產權評估難這個貸款審批和質押融資的關鍵瓶頸。

  在業內看來,「技術流」將有助於提升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型企業在全球範圍內的整體競爭力,撬動著技術與產業的擴張,孕育一批又一批優秀的科技企業。

  南方日報記者 陳穎

  編輯: 謝偉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農業銀行全力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為落實好人民銀行等四部委《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精神,近日,農業銀行出臺《加強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服務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進一步加大金融服務力度,全力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方案》從提升跨境金融服務水平、提升金融創新服務能力、提升綜合營銷服務水平、提供差異化支持政策等四個方面,提出了17條具體工作措施,並明確任務目標、提出實施步驟、完善保障措施,更好地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 香港新青聯攜近百傑生考察大灣區科創建設
    學習之旅由榮譽顧問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新界工作部張肖鷹副部長,榮譽團長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勇先生、立法會議員何俊賢先生,團長香港傑出學生會主席麥成灝先生率領近百傑出學生考察「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之科創建設,了解國家級科創孵化器之最新現況;傑生出席講座,了解國家對「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他們並出席青年論壇,與大灣區青年作深入的科創式交流,向賢達取經。
  • 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證網訊(記者 段芳媛)6月28日,由珠海市金融工作局、華發集團旗下珠海華發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華發投控」)主辦的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論壇在珠海國際會展中心成功舉辦,旨在搭建金融監管部門、金融機構與著名專家學者研討交流的平臺
  • 《粵港澳大灣區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藍皮書(2020)》發布
    1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藍皮書(2020)》(以下簡稱「藍皮書」)在深圳創新創業投資大會頒獎典禮暨大灣區科技大會開幕式上發布。 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高技術專業組常務副主任譚邦佳介紹,藍皮書為大灣區科技大會的重要理論成果和科技領域最新學術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同時也為粵港澳大灣區首部以創新產業的專題藍皮書。
  • 香港青年周文港:為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穿針引線」
    大學畢業之後,懷著濃厚的家鄉情結以及對內地發展的良好預期,他開始致力於為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穿針引線」。因為經常往返內地和香港,周文港深切感受到了這些年來內地的滄桑巨變。他說,自己小的時候,父親還常常以「讀書不好就只能回鄉種田」嚇唬他。
  • 「慧灣杯」2020粵港澳大灣區直播與短視頻創新創業大賽招募中!
    「慧灣杯」2020粵港澳大灣區直播與短視頻創新創業大賽招募已於10月23日正式啟動,作為聚焦「數字經濟」的全國性雙創賽事,掀起了一股強勁的熱潮,吸引了眾多創業者釋放創業激情,展現智慧才華。目前大賽參賽項目仍在持續招募中,報名截止時間為12月13日(延長3日截稿),各位創客精英們,一定不要錯失創業良機!
  • 2020粵港澳電子競技公開賽總決賽暨廣東論壇舉行
    南方網訊(記者/朱江偉 實習生彭奕男)12月19日上午,「鈞明杯」2020粵港澳電子競技公開賽總決賽暨電子競技(廣東)論壇廣州太古倉舉行。中共廣州市天河區常委、宣傳部部長陳曉暉代表主辦方致歡迎詞。舉辦2020致敬未來粵港澳大灣區電子競技公開賽暨電子競技廣東論壇,對於在十四五藍圖即將全面開啟之際,發揮大灣區資源優勢,凝聚發展合力,助推粵港澳大灣區電競產業乃至數字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 TimeTable孵化器: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因個體積聚變得更好
    天銀科創投資有限公司大灣區事業部總監何曉煒在介紹TimeTable精品聯合辦公空間LOGO的時候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說:「對於我們而言,時間和空間是影響效率的兩個最重要因素。」 粵港澳大灣區的時間與空間,對粵港澳的創業青年來說等於機遇和發展。
  • 僑銀環保榮獲「粵港澳大灣區寶藏企業」獎
    原標題:僑銀環保榮獲「粵港澳大灣區寶藏企業」獎   以「暢通雙循環,構建新格局」為主題的粵港澳大灣區
  • 灣區50+丨透視: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支柱是什麼?
    來源:新浪財經來源:《2019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藍皮書》作者:保利投顧研究院、景暉智庫、和訊網和58安居客研究院導語:粵港澳大灣區,國之重略在大灣區戰略發展宏圖下,大灣區內的「城」「產」「人」有怎樣的發展前景,又有何種發展掣肘?這本《2019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藍皮書》或許可以幫助您找到答案。
  • 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論壇召開 聚焦互聯互通共建世界級金融科技...
    雷鋒網AI金融評論消息,6月6日,由騰訊公司、香港科技園公司聯合主辦的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論壇在香港科學園舉行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深圳市人民政府金融發展服務辦公室主任何曉軍、香港科技園公司董事會主席羅範椒芬女士、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金融學院院長賴智明分别致辭,表達他們對於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未來發展的展望與暢想。「金融」與「科技」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兩大助推引擎。
  • 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未來湖南將做這些大事
    《方案》提出了8個方面30條重點任務,進一步推進湖南與粵港澳大灣區在交通、產業、科技、生態、民生等領域對接合作,讓湖南與粵港澳大灣區越走越近、聯繫越來越緊密,一起分享發展紅利。重點打造嶽長株潭衡郴戰略新興產業承接帶2019年2月出臺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粵港澳大灣區將把產業發展重點放在研發及科技成果轉化、國際教育培訓、金融服務、專業服務、商貿服務、休閒旅遊及健康服務、航運物流服務、資訊科技等八大領域。
  • 酒店與地產雙向驅動 築夢粵港澳大灣區
    今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實施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指出廣州將著力建設國際大都市。積極響應粵港澳大灣區「共享共建」、「合作共贏」的號召,以「崛起與騰飛,亞洲新勢力」為主題的2019亞太酒店與地產合作論壇於9月22-23日在廣州保利洲際酒店隆重召開。
  • FM101.2,粵語播音,粵港澳大灣區首個電臺正式開播
    這是我國首個專門面向粵港澳大灣區播出的國家級電臺頻率,這也意味著國家級戰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輿論先行」工作取得重大進展。 粵港澳大灣區之聲正式起航 佐強了解到,粵港澳大灣區之聲播出頻率定為FM101.2和AM1215,全天播音21小時,以粵語播出為主,並設有客家話、潮汕話等方言節目。
  • 《粵港澳大灣區城市書香報告(2019)》 粵港澳大灣區公共圖書館建設...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表示,要將大灣區建設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文化交往中心。到2035年,粵港澳大灣區應實現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中華文化影響更加廣泛深入,多元文化進一步交流融合的發展目標。 公共文化服務不僅是城市的「良心」,也是經濟發展引擎的「潤滑油」,考驗著城市持續發展的動力。
  • 贛州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隨著今年6月江西省政府出臺《關於支持贛州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的若干政策措施》,贛州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按下「快進鍵」,一批協同發展項目「次第花開」。  「贛州與粵港澳大灣區地緣相近、人文相親、產業相連,是大灣區聯動內陸發展的直接腹地。」贛州發改委副主任馬曉聰介紹,贛州常年有200萬人在大灣區城市就業創業。
  • 中銀國際資產管理投資總監梁冠賢:關注粵港澳大灣區四大投資主題機會
    中證網訊(記者齊金釗)近日,中銀國際推出了「中銀國際粵港澳大灣區龍頭指數」,在中資同業機構中第一家發布以粵港澳大灣區為主題的股票指數,並分別通過彭博和湯森路透平臺發布。中銀國際資產管理板塊投資總監梁冠賢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當前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正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通過編制粵港澳大灣區龍頭指數,可以幫助投資者更好地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的投資機會,而先進位造業、戰略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現代交通系統與建設等四大投資主題是該指數重點關注的領域。
  • 2020年第九屆「贏在廣州」暨粵港澳大灣區 大學生創業大賽圓滿收官
    12月10日至11日,由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辦、中國南方人才市場管理委員會承辦的2020年第九屆「贏在廣州」暨粵港澳大灣區大學生創業大賽決賽暨頒獎典禮在廣州天河希爾頓酒店舉行,決賽實況通過騰訊新聞客戶端全程網絡直播。經過為期兩天、共三輪決賽的激烈角逐,歷時半年的「贏在廣州」暨粵港澳大灣區大學生創業大賽圓滿收官。
  • 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懷化配送分中心揭牌營運 首批供粵港澳...
    12月30日上午,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懷化配送分中心揭牌暨首發式活動舉行。首批供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發車。懷化新聞網訊 12月30日上午,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懷化配送分中心揭牌暨首發式活動舉行。市委副書記、市委統戰部部長陳恢清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懷化配送分中心揭牌,並宣布懷化首批供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發車。副市長楊林華參加。據了解,我市首批供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共發貨6車52.2噸,主要包括冰糖橙、獼猴桃、黃金柚子、紅菜苔等12種果蔬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