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電影分為五個單元,片中有笑有淚,有激動、有感動、有打動,時不時會「抓」你一下,讓你產生共鳴,每位導演運用最為樸實的語言述說著「你」與家鄉的故事。影片中最有特色的就是以Vblog視頻的形式,完成著一個故事到下一個故事的轉換。
[北京好人]作為全篇開篇,通過以鬧劇的形式,讓「葛大爺」開了一個好頭,寧浩導演確實有一手,印證了那一句話,你大爺還是你大爺,著實被大爺的演技給折服,運用最接地氣的方式,講述著老北京人能幫就幫的樂善之舉。
[天上掉下個UFO]不得不說,個人感受是所有五個單元中最好的一個,黃渤魔性的貴州話太有意思了,一句UFO及後續開拖拉機的名場面從預告片階段就將觀眾們的心徹底「洗腦」,但放眼望去,陳思誠導演真正的背後旨在為早日全國實現脫貧致富,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努力,通過和國家政策相結合,更加能感受到要想真正實現脫貧致富,就需要加入更多的人手,團結就是力量,開闢旅遊業、文化業,帶動鄉村經濟可持續發展。
[最後一課]帶給我的是感動,範偉老師和韓昊霖、李易峰的那場戲,可以說打動了熒幕前所有觀眾,1992年鄉村物質還如此之匱乏,連一盒彩色畫筆都沒有,28年來的經濟發展,使家鄉的路變寬了、整條街大不一樣了、人民的生活也過的越來越好了,但同時提醒著我們,不能忘本,這也是徐崢導演給熒幕前觀眾上的一堂生動而又感動的「最後一課」。
[回鄉之路],我記得片中有位阿媽說過一句話,要想走出這裡,人就得有本事,才能帶領我們擺脫困境,特別是單元片尾拍攝抗沙英雄授予勳章的那一刻,使我激動的留下了眼淚。住在黃土高原的人們,因常年受到沙塵暴的危害,為實現退耕還林,這些英雄做出了許多犧牲。「要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雖然一句從小孩眼裡說出來不起眼的話,但成為單元結尾對這些英雄最為崇高的致敬。另外,影片通過直播帶貨走進觀眾們的視角,是單元中的一大亮點,也為脫貧致富路上打了一針「強心劑」。
[神筆馬亮],小編要在這好好的表揚下閆飛和彭大魔兩位導演,回到了開心麻花首部電影《夏洛特煩惱》時那個水準,非常出色的一個故事,通過講述一名村官的故事,將稻田畫納入當中,電影裡出現人民樸實無華的生活場景,生動且形象,就是有了這種樸實的描繪,使得這個單元才更加的完整,結尾馬麗的態度轉變也反映了當代正需要這樣的國之棟梁站出來,為扶貧事業貢獻一份力量,寓教於樂。
整部影片主題就是脫貧致富,很適合一家人走進影院觀看,因為就是有了這些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故事,才能更加彰顯我們對於家鄉那份執念。好作品,期待二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