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迪士尼影業的電影《花木蘭》在國內上映,我正在讀迪士尼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羅伯特·艾格的自傳《一生的旅程》。為了能更好地理解作者,我不顧《花木蘭》的票房慘澹以及豆瓣極低的評分,還是到影院親自觀看。沒有親身體驗,也就沒有發言權,更難以理解作者在書中的所思所想。
電影《花木蘭》的故事,與我們中學課本中的《木蘭辭》相去甚遠,先來回顧小時候背過的詩: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
電影並不像人們傳說的那樣差,只是西方人眼中的東方故事,展現出的價值觀與國人受到的教育不同,但這樣的價值觀充滿普世價值。據說,這部電影在國際市場的票房尚可,可見國人不能接受的改編,對於外國人來講,也許是一次了解東方的不錯體驗。
事業最灰暗時刻,卻被艾格放在回憶錄首頁
功成名就的艾格在回憶自己一生的時候,沒有將自己創下的一個個輝煌瞬間,作為人們認識他的開篇,卻選擇了人生中最灰暗、痛苦的時刻。就在上海迪士尼開業的那一周,艾格遇到職業生涯中最複雜的情緒波動。沒有什麼人會一帆風順?偉大的人物也是一樣,最重要的是他的抉擇。
奧蘭多鱷魚襲擊事件,受害者是一名小男孩。襲擊事件發生兩個小時以後,艾格在中國上海得到這個震驚的消息。孩子的死使艾格分外傷痛,但接下來的時間裡,他必須強顏歡笑,主持在中國的音樂盛典。沒有人能真正頂住悲傷,尤其是打造孩子們的童話樂園的迪士尼。
艾格不顧法律顧問反對,親自與受害孩子的家長通電話,讓他有任何需求都可以提出來。這無疑從某種程度上承認公司的疏忽,但艾格已經顧不了那麼多,他的身心已經被掏空。如果不盡力這麼做,艾格似乎永遠無法安心。
艾格能夠體會這位父親的苦痛,可能因為自己的父親。他的父母並不屬於成功階層,甚至他父親對人生充滿「失敗感」,為避免重蹈父親的老路,艾格下定決心,決不能度過抱憾的一生。但他也始終感謝自己的父母,他們對自己給予足夠的關愛,這一點已是綽綽有餘。
可見,父母的人生失敗並不要緊,但只要讓孩子在關愛中成長,對於孩子來說,這就是巨大的安慰。
擁有優秀的導師,同時艾格收穫珍貴的友誼
1.魯尼:「為了更好,不惜一切。」這便是他的信條。艾格在魯尼的帶領下,拼死創新、追求完美的製作一個又一個精彩的體育節目,這為他積攢到事業成功的經驗。他總結這段人生經歷時,坦誠地說道:「魯尼對於完美的追求成了我的動力,一直鼓舞著我前行。」
2.麥可:「他是一位令人窒息的完美主義者和微觀管理者。」他不僅能在把控大局的同時注意微小細節,還能思考二進會相互產生何種影響,這種能力對艾格的個人成長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但艾格也體會到,崇尚微觀管理的麥可沒有很好地把握「度」,這讓他的下屬不滿。艾格同意他的管理方法,但仍然覺得需要某些方面的改進。
3.賈伯斯:「他是一位頂級的管理者,具有相當卓越的思考能力。」擔任迪士尼CEO之後,艾格產生收購皮克斯的宏偉計劃,為實現這項偉大計劃,他必須說服皮克斯的最大股東和實際掌權人賈伯斯。在這項偉大的併購計劃中,兩人產生了偉大的友誼,而就在宣布收購成功的前半個小時,賈伯斯卻告訴艾格一個驚天的秘密。艾格沒有聽從賈伯斯取消計劃的提議,堅持相信對方,如此意義重大的一天,兩人並沒有舉杯歡慶,而是一起潸然淚下。
人們往往很難在後半生獲得如此友誼,但當我回望擔任執行長的這些年的經歷,回想起那些最令我感恩和驚喜的事情時,我與史蒂夫結下的深厚友誼便是其中之一。
真人電影《花木蘭》是迪士尼的創造,艾格要開拓未來
你要相信自己和身邊的人有能力朝著最好的結果前進,如果不是真的遇到重大的挫折,那就不要傳達滿盤皆輸的信息。
艾格是迪士尼歷史上最成功的CEO之一,其帶領迪士尼邁入了史無前例的大擴張時代。
2006年起,迪士尼先後收購了皮克斯工作室、盧卡斯影業、漫威娛樂和21世紀福克斯;目前全球票房前十的電影中,有六部來自迪士尼;在艾格的任期內,迪士尼與中國政府展開了十年的漫長談判,並順利讓中國第二座迪士尼樂園落戶上海;他的最新動作是在2019年推動上線了Disney+流媒體平臺。
在艾格帶領下的迪士尼電影,曾試圖講述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故事,1998年的動畫電影《花木蘭》曾火爆一時,這次重構故事並利用真人表演,又是迪士尼的一次新的嘗試,無論成敗與否,卻是又一次新的嘗試,這是艾格的風格,也是他領導下迪士尼的風格。
就像他在剛接手迪士尼公司時,面對質疑他的眾董事,他真誠地給出自己的答案:「我無力改變過去。我們可以討論學到的檢驗,也可以確保將這些經驗用在前進的路上,但是我們沒有任何重新來過的機會。大家想要知道的,是我將帶領公司踏上的道路,而不是公司走過的老路。」
今年5月,艾格接受中國記者訪談時談到:「當時我們冒險投資了一部全黑人陣容的電影《黑豹》受到了全世界歡迎。我非常期待接下來的《花木蘭》,希望全世界會像歡迎一部全黑人陣容的電影那樣歡迎一部全華人陣容的電影。」
當記者要求評價一下自己在擔任CEO的15年裡所作出的貢獻時,艾格說道:「我最大的貢獻是在2005年接過了這家世界著名的成功企業,當我離開這家公司的時候,我領導它變得更加成功。」
結語
《一生的旅程》是本奇妙的書,讓求職者找到立足職場的方式,更讓領導者明白領導的意義;膽小者可以學到勇氣,驕傲者可以學到謙遜;悲傷者可以找到快樂,失敗者可以找到成功的方法。
每一本真人傳記都是一本奇妙的書。迪士尼CEO艾格親筆撰寫的自傳體回憶錄,更能讓我們感受他的情感,尤其是他發自內心的傷痛、彷徨、堅持與追逐。
電影《花木蘭》在中國的慘澹票房,對於艾格來講,不能算是失敗的電影,而只是一次成功的嘗試。因為在他15年的CEO生涯中,他在不斷試錯,並汲取失敗中的養分,然後再一次出發。
(我是作者@那讀,讀書、讀案、讀劇,有溫度、有深度、有態度,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