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中秋雙節同慶,愚園路又熱鬧起來:滿是穿著靚衫閒逛拍照的身影,復古與新潮混合、琳琅滿目的沿街櫥窗,愜意時光裡的啤酒和咖啡香。昨天(10月3日),一場名為#Buy Local市集·美好在發生#的市集在愚園路的江蘇路至定西路段精彩亮相,沿街特色商戶及各類有趣攤主匯聚於此,探索「文化的在地性與體驗性」,回歸生活本質的美好。
下午三點,記者來到市集時發現,這條看似短短830米卻滿腹「網紅」特質的愚園路早已是熙熙攘攘、人頭攢動。在創邑弘基創意園廣場的大草坪上,形形色色的遊人聚集在那裡:有家長帶著小朋友親子活動的,有三五好友鋪了桌布享受野餐樂趣的,還有音樂工作室帶來了樂器練習課,只要路過就能加入,尤克裡裡悠揚的旋律在宜人的秋色裡迴響……
市集上,特色地域美食令人目不暇接,堪稱一場國際食肆大賞。從美國、法國、日本等風味美食,到網紅必打卡的咖啡甜點、露地冰淇淋……不少遊人在那裡呼朋引伴,大飽口福。
在滿足味蕾的同時,這裡的文創、藝術氛圍也同樣濃鬱繽紛。越往裡走,別有洞天,穿過充滿國外風情的過道,整個集市就出現在眼前。日本東京時尚文化分享平臺「CATS from Tokyo」,帶來日本潮牌的「新古品」;致力於重新發現城市與鄉村邊界的低碳環保型攤主「原野計劃」,將可持續的生活理念進行到底;「自然小賣部」強調「自然」和「再生」,藕片、辣椒、小雛菊、八角茴香……萬物皆可成藝術品,食物、植物通過蜜蠟封存成為了耳環、書籤等小物件。
來自藝術家發行平臺NUH藝術家們與愚園路商鋪的跨界互動同樣引人矚目。「我們希望通過新鮮玩法和藝術注入,讓這些老店變得更加熱情洋溢、富有生機。」藝術家從不同店家的調性及特徵汲取創作靈感,擬定相應的合作主題道出其背後的匠人匠心。愚園路上開了近30年的老伯伯內衣店,居然搖身成為「形體藝術」展示廳;可愛的「小怪獸」住進了愚園公共市集的「小趙裁縫店」,當起了紅幫師傅的小助手。傳統行業與時尚創新的邊界融合,藝術創作與購物體驗的共鳴對話,不僅讓每件產品有了更深層的表達,也讓消費者與在地商戶產生了有溫度的化學反應。
「這裡是小馬路,這裡也是大上海。」身處深具海派情懷的摩登風景中,聽音樂、看演出也是享受市集必不可少的項目。人人都是生活的藝術家,一臺復古鋼琴前,70歲的爺爺將《紅梅花兒開》彈得熱情洋溢,奶奶在一旁輕聲伴唱;不遠處,一頭髒辮、嗓音醇厚略帶沙啞的熙律STUDIO主唱湯木搖曳著身姿,《此地是愚園路》《一方美好》《弄堂阿姨》《愚園驚夢》……一首首本土原創歌曲,將愚園路的生活百態娓娓道來。
值得一提的是,在市集最熱鬧的攤位前,一群身穿校服的綠領巾們正在攤位前賣力吆喝,笑臉洋溢在他們的臉上。原來,他們是來自愚園路第一小學的「小攤主」們。在爸爸媽媽的協助和紅領巾哥哥姐姐們的帶領下,「小攤主們」把一個個攤位布置得有序而精緻,文具、玩具、書本琳琅滿目,甚至有小朋友把扭蛋機、棉花糖機都搬到了現場。
「我們希望儘快把這些物品賣掉,募集到更多的善款!」 7歲的賀貞禎精神滿滿,她剛剛賣出了一個背包和一個帽子,都是她從家裡帶來的閒置。「我很開心,因為可以幫助別人,有需要的孩子們也能像我們一樣快樂地學習生活!」本次義賣活動與街道攜手,共計籌得2865.5元,所有義賣款項都將用於社區助學。
「生活學習在愚園路,也是愚園路的一份子。」帶隊老師俞禎表示,讓孩子們播撒愛心的種子,用自己的雙手、用辛勤的汗水澆灌著愛的種苗,就能讓愚園路上的愛和暖意不斷傳遞。
據悉,此次市集每天14:30-20:30舉辦,將持續到10月5日。
作者:周淵 王宛藝
圖片由採訪對象提供,部分王宛藝攝
編輯:周辰
責任編輯:顧一瓊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