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就業找工作的時候,有一個問題是求職者最為關心的問題,那就是薪資待遇問題。但是在應聘過程中,求職者經常會犯兩個問題,要麼是不夠自信,不敢和招聘公司談薪資待遇。要麼是不顧實際情況,薪資待遇過於誇大,和社會平均薪資、個人實際能力不符。這兩種情況都會對求職者尋找合適的工作產生不良的影響,那如何在面試時談好薪資待遇呢?
首先,在尋找工作的之前,可以通過招聘網站、就業群等渠道了解當前社會所應聘崗位的平均薪資,在結合個人的工作年限、能力水平等情況後,設定一個適合自己的薪資待遇範圍,然後在後期尋找工作過程中,以薪資範圍為依據進行應聘企業選擇,這樣可以避免後期因薪資待遇不匹配而浪費過多的應聘時間,把有效的精力放到適合的應聘工作中去。
在確定薪資範圍之後,接下來就是對於招聘企業的選擇了。一把企業招聘時只會提供一個薪資範圍,而這個薪資範圍的最低限才是一般應聘者的真正崗位待遇。而有的招聘公司關於薪資待遇,表示是需要面議的,一般來講這樣的工作待遇高低可議性會非常大,主要根據應聘者的面試談話情況而定。在遇到這樣兩種情況之下,求職者對薪資待遇範圍進行評估,然後根據自己的匹配度進行企業應聘選擇。
在確定好應聘企業之後,有兩點需要注意。首先在應聘登記表會有薪資待遇這一欄需要填寫,然後面試官會根據求職者填寫的應聘表進行薪資確定,求職者填得少了,談薪資的時候面試官只會給出與要求差別不大的薪資標準,如果填高了,在考慮求職者能力一般的情況下會刷掉求職者。另外在面試複試時,對於求職者的能力是比較認可了,面試官會最終確定招聘者的薪資待遇,談低了求職者的工資會降低,談高了企業會重新考慮是否接受求職者。
在填寫薪資待遇時,一般建議也是不要填寫,讓面試官不能確定求職者的薪資底線,爭取在最後面試時有更好的選擇範圍。而在複試確定薪資的時候,面試官詢問求職者要求時,可以用以下的方式進行回答,即先描述招聘崗位當前社會平均薪資水平,進而希望公司可以給予同求職者能力相匹配的待遇。此時一般面試官會利用求職者工作經歷能力、職稱等級這些因素進行「壓價」,而好的應對方法就是向面試官闡述個人能力,表明求職者個人能給公司帶來的價值,以之前的薪資待遇作為基準,結合工資構成部分,加上福利給出一個綜合數值,一般來說企業會給予不低於前一份工作的待遇。
在面試應聘時,求職者如果掌握一定的談判技巧和對於個人能力的自信程度,在與面試官進行薪資確定時可以主動爭取。就業招聘是一個雙方選擇的交流,讓求職者自己價值最大化才是合適的就業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