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數十年間,美國各大學城對一些地區的經濟發展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有龐大的學生消費者作為後盾,「任性」的大學城經濟生態極少受到市場波動的影響。如今,一場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徹底打破了這一經濟格局,隨著學生的大範圍離校,各大學城反而成了國家「最蕭條」的場所。
新華社資料圖 沈霆 攝
坐落於美國麻薩諸塞州的波士頓市因名校雲集,被國內網友親切地稱為「博士屯」。新冠疫情暴發早期,大學城內一片冷清。據了解,波士頓市高校學生總數超過10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1/7。與很多高年級學生一樣,波士頓大學大四生馬默裡一面抱怨著畢業季泡湯,一面慨嘆大學城內的劇變:「附近商業街上的餐廳大都關門歇業。」美國維吉尼亞州布萊克斯堡大學城近期也是格外冷清,公共運輸的日通勤規模僅為三四百人,而在以往這個數字可超過兩萬人。
據美國《高等教育紀事報》報導,「荒涼大學城」的景象在紐約州小城伊薩卡更為明顯:該市坐擁美國「藤校」康奈爾大學和老牌私立學校伊薩卡學院,學生比重足足佔據全市總人口的50%。疫情來襲後,兩所高校高達數萬名學生集體「出走」,很多人可能不會再返回,這種局面使得該市10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工作幾乎無法展開。類似的情況在費城也十分明顯:在該市的大學城區域,學生普查的回應率僅為41%,遠低於10年前的63.5%。據了解,美國的普查工作與聯邦政府撥款息息相關,學生的大規模「減員」勢必會影響高校的科研經費,以及當地社區的公共安全、交通、經濟補貼等多項撥款。
新華社資料圖 沈霆 攝
美國《紐約時報》稱,高等教育向來是美國經濟及就業體系中最穩健的領域之一,該領域的從業者約為300萬人,2017至2018學年度為該國GDP貢獻了超過6000億美元。而一座大學城更是擁有龐大且活躍的消費群體,它的存在可確保校區所在地免受一般性市場的起伏,形成穩定的經濟生態圈。以布萊克斯堡大學城為例,單憑城內維吉尼亞理工學院一己之力,就能挑起當地經濟的半壁江山,每年創造12億美元的經濟價值;在當地就業市場,平均每兩個工作崗位中就有一個與該學府有關。
疫情期間不少大學城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財政緊縮」現象。在密西根州東蘭辛大學城,餐飲業從業者喬安娜表示自己的生意近期縮水高達85%。在北卡羅萊納州的教堂山大學城,當地小型商戶本月初的營收比今年年初時下降20%多,降幅遠超過州平均水平。在伊薩卡大學城經營餐飲、酒店等多種生意的「大老闆」布勞斯表示,他公司的330名僱員如今只剩下100多人。
美國不少大學城歷年都要舉辦一些全美知名的高校體育賽事,其中最為熱門的當屬橄欖球聯賽。在內布拉斯加州的林肯市大學城,高校橄欖球賽事每場比賽能為林肯市直接創造520萬美元的經濟價值,當地承辦一個賽季的收益可超過3100萬美元。在布萊克斯堡,每年秋季的橄欖球賽事可吸引高達40至50萬人次的觀眾。一旦賽季報銷,大學城受到的將是門票、紀念品、餐飲、酒水和住宿等多方面的生意損失,同時直接影響地方財政收益。除了經濟利益外,不少學生和大學城居民更把體育賽事當成不可或缺的「社會儀式」,甚至「文化傳承」。有球迷表示,這樣的人生體驗根本無法取代。
新華社資料圖 沈霆 攝
在美國3月底通過的《新冠病毒援助紓困經濟安全法》中,有一筆140億美元的專項資金用於緩解全美各高校的「燃眉之急」。遺憾的是,該國尚未在立法層面對大學城所面臨的困境進行特別援助。在地方層面,由國際城市與大學協會(ITGA)發起的「危機中的大學城」網絡研討得到了各方的密切關注,校園與社區兩邊形成了「互助小組」,儘可能為商戶提供貸款、解決物資保障等方面問題。
截至28日,美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已經高達251萬例、死亡12.5萬人。作為年輕人高度密集、集體活動頻繁的高校區,大學城也是疫情最容易暴發的高危場所。也許正如彭博社所說,美國大學城體系如今遭受的是「全方位打擊」,它的黃金時代可能已經臨近尾聲。
延展閱讀:
美國應對疫情表現既讓人費解,也令人深思
針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近日再次誣稱中方隱瞞新冠肺炎疫情,並稱這與中方「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承諾不符,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29日說,美國作為全球醫療技術最發達、最成熟的國家,應對疫情爛至如此程度,既讓人費解,也令人深思。奉勸蓬佩奧等美國政客儘早把應對美國國內疫情、挽救人民生命放在首位,不要再胡言亂語、欺騙世人。
趙立堅在當日例行記者會上回答相關提問時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中美展現的是兩種不同的抗疫方式:一種是「生命至上」,為保護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暫停社會和經濟運行,果斷採取隔離等措施,遵循世衛組織的專業建議,科學施策,阻斷病毒傳播,不惜一切代價拯救生命。上到108歲的老人,下至出生僅30個小時的嬰兒,我們都全力救治,中國抗疫效果顯而易見。另一種是「政治私利至上」,為此不惜淡化疫情,不講科學,甚至「甩鍋」推責,從而導致疫情大暴發,人民生命健康受到極大侵害,經濟陷入衰退,引發社會動蕩。根據今年5月美國媒體有關統計數據,美國31個州超過1/3的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來自養老院。
「中國政府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交出的抗疫答卷經得起時間和歷史的檢驗。」趙立堅說,中方多次以時間線的方式介紹了中國抗疫的舉措和成效,發布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中國抗疫的歷程。中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已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但中方絲毫不放鬆、不懈怠,及時撲滅新發疫情。近期北京新發地發生聚集性疫情後,北京有關部門迅速投入戰「疫」,第一時間組建檢疫檢測組並全面啟動核酸檢測工作,截至28日已累計完成採樣近830萬人,完成檢測近770萬人,多措並舉迅速有效控制疫情。
趙立堅說,反觀美國,當前累計確診病例已近254萬,累計死亡病例近13萬,每百萬人口死亡病例387人,這些數據分別是中國有關數據的30倍、27倍和129倍。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主任雷德菲爾德表示,美實際感染新冠肺炎的人數可能是目前已確診病例的10倍多,即感染人數或已超過2000萬。近日美國疫情強烈反彈,6月27日單日新增確診病例超過4.4萬,再創歷史新高,這表明美方「甩鍋」推責根本沒有用。「中美到底誰堅持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答案一目了然。」
新華時評:毫無道德底線的「謊言複讀機」讓美國蒙羞
「謊言複讀機」又開始嗡嗡作響了——圍繞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圍繞新疆和香港事務,圍繞中非合作,圍繞中國發展道路……近期,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再度喋喋不休,編造、散播了一個又一個謊言。
作為外交「掌門人」,蓬佩奧本應以促進美國與他國友好合作為己任,卻一而再、再而三「身份錯位」,以污衊、抹黑、攻擊他國為能事,而且不聽勸說、不知悔改,實在令人費解。
其實,國際社會看得很清楚,那些「蓬佩奧」牌奇談怪論,並不能敗壞他國名聲,唯一能敗壞的只是美國的國家形象和國際信譽。
美國的新冠肺炎疫情數字屢創「新高」,且仍在快速攀升。如果有哪怕一丁點兒的羞恥感,蓬佩奧們都應因羞愧而反思。但他在疫情面前的種種表現,哪裡有為美國人民、為公共利益留下位置?其種種荒謬言行,無非是想把應對危機不力的「鍋」甩向他國。
對國內民眾死活不管不顧,對其他國家人民更何談「關切」。正如美國主流媒體刊文指出的那樣,作為全球新冠肺炎感染病例最多的國家,美國通過持續不斷地遣返「非法移民」,向其他國家和地區輸出了大量新冠病毒感染者。
現在,蓬佩奧又拿新疆、香港、「民主」、「人權」說事,他真的關心中國人嗎?不過是企圖向中國潑髒水、引禍水。
美國歷史上是有為中美關係、為國際合作做出貢獻的國務卿的。歷史因他們在關鍵時刻順應歷史潮流而記住了他們。歷史又將因何記住蓬佩奧?「我們撒謊、我們欺騙、我們偷竊,這才是美國不斷探索進取的榮耀」?
無論是國內政治,還是國際政治,均應有基本底線。然而,在21世紀的今天,美國政壇卻出現了這樣毫無道德底線的政客,實在是令美國蒙羞。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環球網 人民網 新華網
流程編輯:tf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