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隨著疫情在全世界的大範圍蔓延,全球經濟和消費都受到了不小的衝擊,許多人失去了工作,人們的錢包也開始逐漸變得「飢餓」。在這樣的影響下,各大品牌也都開始了各種自救的模式,比如我們熟知的NIKE與阿迪達斯開啟了長期打折活動,北京藍色港灣中的不少商鋪都選擇紛紛閉店撤離。當然,還有像ESPRIT這種,實在是挺不下去而選擇徹底撤離中國市場的。
可即便是各大品牌紛紛放出大招,仍舊抵擋不住業績下滑的頹勢,從二月份開始,阿迪達斯與NIKE的股價便接連下跌,NIKE的市值更是直接賠沒了一個阿迪達斯,而阿迪達斯在自己的大本營德國卻是已經連房租都乾脆拒絕交納了。
但在昨天卻有消息傳出,NIKE似乎有計劃將工廠從中國撤離,搬回美國,而越南等國家和地區的工廠不變。換句話說,NIKE計劃只將位於中國的工廠撤離。其原因除了就業問題之外,再聯想到最近一些狀況,想必大家也能夠猜到是為什麼。
畢竟企業與商人的根本原則是追本逐利,將工廠建在中國對於NIKE來說是一筆包賺不賠的買賣。
一方面,中國工廠因為長期從事外貿加工,已經具備了別的地方的工廠所難以具備的高生產質量以及生產效率。近來不管是阿迪達斯還是NIKE將一些訂單交給了印度工廠或越南工廠,其產品質量下滑程度簡直令人咂舌。
另一方面,將工廠建在中國不僅免去了運輸上的成本,在國內生產的產品直接就可以在國內進行售賣,還可以連帶著增加這個世界最大市場對品牌的好感。畢竟NIKE在中國市場的收入佔到其全球市場份額的15%以上,更是貢獻了其40%的利潤。這就是說,NIKE全球利潤中有將近一半來源於中國。
但NIKE如果真的選擇將工廠搬回美國,從各種利益上的考量,顯然是不符合商業和商人本性的,並不會給NIKE帶來什麼好處,其背後原因不言自明。
不僅如此,考慮到美國員工的工資水平以及環保方面額外的費用和各項關稅及運輸成本,顯而易見的,如果NIKE真的這麼做了,勢必會將NIKE商品的定價進一步上調,以衝抵其上漲的成本支出。實際上,NIKE已經將Air Jordan 1 系列鞋款在美國上調了10美金,那麼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其搬回美國之後的產品定價。
當然,儘管昨天的這則消息需要進一步佐證,但實際上也並非空穴來風。
INS上的一位知名UP主PY在昨天發了一條將底色換上了美國國旗的LOGO,隨後SOLEDEBRIEF對此進行了解讀。
無獨有偶,除了NIKE之外,Kanye West的YEEZY也已傳出YEEZY的團隊將移至懷俄明州。當然,如果只是YEEZY的運營和設計團隊搬至懷俄明州倒也沒什麼,畢竟YEEZY是正規的美國企業,與阿迪達斯只是合作關係罷了。但似乎Kanye WestT並不是如此打算,他曾經在一場活動上表示計劃在美國本土生產產品,那麼他是想要將YEEZY的產品全部搬回美國生產,還僅僅是在懷俄明州的4000英畝牧場上種植生產材料以及樣品的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