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意外摔傷多發 這些部位最易骨折!

2020-12-13 騰訊網

資料圖片

正值一年中天氣最為寒冷的時節,天寒地凍,尤其在雪天之後更是結凍路滑,極易不慎摔倒。記者了解到,最近,因為摔傷前往醫院就診的病例明顯增加,主要以老人居多。而老人大多數骨質疏鬆,這一摔,往往容易骨折。

老人摔倒後哪些部位最容易骨折?骨折了該手術還是保守治療?不慎摔倒時,如何做才能把對骨頭的傷害降到最低?記者採訪了寧夏醫療急救中心副主任、自治區人民醫院骨科中心副主任、運動醫學專家趙飛。

寒冬是摔傷高發期

家住金鳳區的王阿姨今年60歲了,患有糖尿病多年,每天飯後都會出去散步鍛鍊。前幾天下雪,王阿姨接到了女兒的電話,囑咐她雪天路滑儘量別出門遛彎了。但王女士想著小心一點應該沒事,沒承想,沒走多遠就摔了一跤。摔倒時,王阿姨用手腕撐地,起身時發現,手腕已經疼得不敢活動。在家人陪同下來到醫院就診,經診斷,是手腕部橈骨骨折,需要住院手術治療。

據趙飛主任介紹,每年12月至次年1月,是摔傷的高發期,「前幾天一場降雪過後,老人摔倒骨折的情況明顯增多,有時醫院一天能接診七八個。」

老人摔倒3處最易骨折

趙飛主任提醒,老人摔倒應該引起重視,及時前往醫院就診處理。摔倒後最容易骨折部位有三處:一是脊椎,即胸腰椎骨折,這個部位骨折後會感到腰背疼痛,直不起腰;二是髖部,也就是股骨頸或股骨粗隆間骨折,這個部位骨折時,會感到髖部疼痛,無法站立行走;三是腕部,即橈骨遠端骨折,這類骨折主要發生在用手扶地時,骨折後感到腕部腫脹、疼痛,局部發生畸形。

骨折了怎麼辦?

「針對老年人手腕部的橈骨遠端骨折,一般先提倡非手術治療,就是透視下手法復位,如果復位失敗,可考慮做內固定或外固定。而對於髖部骨折的老年患者,多半都需要手術治療,因為髖部骨折後,如果採用非手術治療會有諸多不利因素,比如臥床時間長,易導致肺部感染、血栓、骨質疏鬆等嚴重的併發症,所以提倡早期手術,降低併發症的發生機率。」趙飛主任介紹。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骨折,對於老年人來講,一般都需要合併進行抗骨質疏鬆治療。

不慎摔倒時怎麼著地能減少傷害?

雪天,我們可以預先掌握一些有效的應急方法,減少雪天路滑對我們造成的傷害。

趙飛主任建議,雪天出行首先是預防摔傷,建議大家放慢步伐,兩隻腳可以走八字步,並增加腳步的平衡狀態。外出時要避免在走路過程中把手插入口袋,一旦滑倒,身體可以通過雙臂調整平衡。當遇溼滑路段時,可以有意識地彎腰增加身體調整平衡的幅度。同時,要穿防滑性能比較好的鞋。

老人跌倒時常見的摔倒姿勢一是屁股向後坐,這是最要命的姿勢,因為它會引起腰椎粉碎性骨折和骶尾骨骨折;還有一種是一邊屁股著地摔倒,這種姿勢容易導致髖部骨折。如果老人不慎摔倒,相對於臀部著地或一側身體著地,用手撐地給老人造成的傷害以及治療的難度要小得多。「摔倒的時候,如果用手撐地,往往損傷的是腕關節,即便是骨折了也不需要臥床,而且康復訓練也相對容易。」

摔倒後這樣自救

當不小心摔倒後,不要急於嘗試站起來,首先檢查自己的四肢手腳情況如何。

如果發現身體某個部位非常疼痛,這個時候不要強行起來,而是應該尋找援助送往醫院就診。這是因為當骨折發生時,如果出現不正確的移動,容易使原本沒有移位的骨折發生移位,加重病情。

若手腳情況並無大礙,可以先側身,轉向任意你覺得方便、舒服的方向,屈腿翻轉身體,呈俯臥位,使膝蓋和雙肘著地,藉助其力量將整個身體撐起來,在這個過程中身邊如果有比較穩定的椅子等物體,可以藉助它們的輔助站起來。

■特別提醒

老人還要留意3個易摔時刻

除了冬天下雪外出時,還有幾個時刻老人也容易發生摔倒的危險事件,要格外留意。

洗澡時

老年人身體弱、平衡力差,如果浴室狹小、地面溼滑、溫度過高,很容易摔倒。建議老人洗澡不宜超過15分鐘,洗澡時可以帶個防滑小板凳。浴室地面應採用防滑瓷磚,並鋪放防滑墊,儘量安裝扶手或固定物,便於老年人保持平衡。

接電話時

聽到家裡電話或手機響,老人的第一反應通常是趕緊去接,生怕錯過了,但慌張中往往忽略了肢體動作的協調性,容易跌倒。建議老人不要著急接電話,因為手機有來電提醒,錯過了接聽可以再打過去。聽到電話響時,不要著急去接,要慢起、慢站、慢走。

起夜時

很多老年人骨折是起夜時摔傷造成的。這是因為夜晚室內光線昏暗,上了年紀的人視力衰弱,看不清家具擺放位置。再加上夜晚醒來精神疲倦反應遲鈍,一旦重心不穩極易摔傷。想要保證起夜的安全,最好是把燈光開關安置在手邊,或者叫醒家人幫忙。

記者劉威

【來源:塞上清風】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經歷意外的摔傷,出現骨折的症狀,需要避免骨折加重
    導語:因為意外的摔傷,很多人會出現骨折的情況,如果是兒童出現骨折的情況,其實它的治療原則和成人骨折是一樣的,一般都需要進行復位、固定以及功能鍛鍊,但小兒骨折有一定的特殊性,因為兒童如果骨折的話,可能會影響後期的骨骼發育
  • 8歲兒童騎玩平衡車 意外摔傷導致右側胳膊骨折
    近日,淄博市第七人民醫院連續接診4例因使用平衡車摔傷的兒童,其中1例受傷較重,右側胳膊骨折伴橈神經損傷。另2例骨折給予手法復位閉合穿針內固定。還有1例皮外傷給予清創包紮後離院。8歲童童(化名)的母親回憶稱,孩子摔倒時,整個身體右側著地,摔傷後說胳膊不能動,趕緊帶孩子前往醫院治療,「買回來平衡車,孩子就嚷嚷著也要騎,為了安全,我們也給他買了護肘護膝和頭盔,後來孩子熟練了,也就不再戴這些防護用具,而且也只局限於晚上在小區散步時讓他玩。」
  • 老年人跌倒,這些部位最易骨折,為啥呢
    老人跌倒時,這些地方最容易骨折先跟大家聊聊老年人摔倒後容易導致哪些部位骨折:第一是軀幹部位,第二是上肢,第三是下肢。摔倒過程中不管哪個部位先著地,力量最終都可傳導至軀幹部位。軀幹部位承受重量的就是我們的脊柱,其中主要是胸椎和腰椎,受力最為集中的是胸椎和腰椎相鄰的部分。這個部位的骨折就是我們常說的脊柱壓縮性骨折。如果是尾骨部位先著地,也可以出現尾骨的骨折。
  • 假期臨近,摔傷骨折患兒增多,帶孩子騎行別忘了佩戴安全護具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陳凌燕 通訊員李晗)昨日,5歲男童瑞瑞(化名)在小區的廣場玩平衡車時,不慎摔下臺階,導致手臂骨折。據接診的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醫生介紹,由於新春假期臨近,因為玩平衡車、滑板車摔傷骨折的孩子明顯增多,「假期是兒童意外傷害多發的時期,家長們千萬別放鬆警惕。」
  • 95歲老太摔傷骨折「以為只能在床上度餘生」,安醫大四附院成功救治
    日前,因意外摔傷導致右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李奶奶,經安醫大四附院多學科協作手術治療後,在家人的陪伴下康復出院。家住合肥三十頭鄉的李奶奶今年95歲,雖然是高齡老人,但平時的生活都能自理。11月初李奶奶不慎摔傷,右側髖關節處著地,疼痛難忍,不能站立行走,本以為過段時間就能緩解,但在家休息後情況仍無改善,家人趕緊將她送到安醫大四附院就診。
  • 冰雪路滑 冬日摔傷後如何緊急處理?
    厚重的衣物本來就讓人們行動不便,外加冰雪路滑,摔傷、拉傷、扭傷的現象也逐漸增多。  面對摔傷,尤其是稍微嚴重一些的摔傷所帶來的關節腫脹,我們到底應該如何正確應對?  摔傷後是冰敷還是熱敷?如何判斷是可以自行處置的軟組織挫傷,還是必須就醫的骨折骨裂傷?
  • 已致多人骨折、癱瘓,嚴重可致命!最近很多人都在做
    每年這個時候,因為採摘楊梅而導致的骨折屢見不鮮。↓↓↓摘個楊梅竟然癱瘓了浙江省溫州市急救中心近一周內已接到5起市民因採摘楊梅造成摔傷等意外警情。有人爬樹摘荔枝摔成骨折進ICU,有人摘芒果摔傷致死不只摘楊梅,還有人在採摘荔枝、芒果時發生意外而被送進醫院,嚴重的有脊椎爆裂打了6顆鈦釘的,還有不幸死亡的……54
  • 寶寶摔傷,要做頭顱CT嗎?看兒科醫生怎麼說
    ▋ 寶寶摔傷嚴重與否,跟哪些因素相關?▼ 摔傷墜落高度落差越高,遭受的損傷越重,傷情越複雜。研究發現墜落的落差在3m以下的兒童以四肢骨折為主;3m以上墜落者,頭部及腹內臟器發生損傷的可能性增加。▼ 著地部位與成人相比,兒童頭部佔身材的比例較大,墜落時身體重心移向頭側,以致常為頭部最先著地;如果從高處落下,在著地瞬間試圖伸展雙臂阻止向下衝擊的力量,常使上肢傷和頭部傷並存。所以,墜落傷中,兒童顱腦傷和四肢骨折多於成人。
  • 伍佰溜冰出意外左腳腳踝骨折 演唱會被迫延期
    伍佰溜冰出意外左腳腳踝骨折 演唱會被迫延期 時間:2020.08.21 來源:新浪娛樂 分享到:
  • 摔傷後怎麼消腫化瘀 六大食物快速消腫化瘀
    人們走路時難免會遇到不小心摔倒的情況,尤其是小孩子,他們活蹦亂跳的,經常會摔傷,這讓父母很是擔心。有時候如果摔傷不嚴重的話,是可以自己進行處理的。那麼,摔傷後怎麼消腫化瘀?摔傷後怎麼處理?摔傷後吃什麼消腫化瘀?一起來看看吧。摔傷後怎麼消腫化瘀日常生活中難免會遇到走路跌倒摔傷的情況,如果不是很嚴重的話,這時人們經常就會自己買點跌打藥塗抹。
  • 一次室內滑雪,6人摔傷送醫 醫生提醒:摔倒時要雙手抱胸避免受傷
    不過,滑雪有趣亦有危險,31歲男子小陳就因滑雪摔至骨折,同行滑雪的還有5人摔傷送醫。今日,湖南省人民醫院關節與運動醫學科主任王靖提醒市民,滑雪要掌握運動要領,科學熱身,量力而行,避免受傷。家住株洲的31歲男子小陳是名滑雪初學者。近日,小陳和同事來到長沙的一室內滑雪場玩。
  • 解析:奧運項目中 運動員哪些部位最易受傷
    據媒體報導,今年1月份,孫楊在澳大利亞集訓時意外受傷,檢查結果是右腳第5蹠骨疲勞性骨折,5月份又發現一處骨折。事實上,每個運動員都與傷痛為伴。  「競技體育的超大訓練強度超出我們的生理範圍,必然會導致身體的一些關節、器官和部位因為嚴重的磨損而產生一種運動損傷。」專家分析。
  • 男孩玩滑板車摔倒致骨折 專家:一定要戴好護具
    紅網時刻7月10日訊(通訊員 劉振)滑板車作為少年兒童玩耍的工具,變得越來越普及,但因為使用不當而造成的意外傷害卻不容忽視。7月10日,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北院(兒童醫院)發布,本周該院骨科就有5名孩子因為玩滑板車而引起骨折,有手骨骨折、手腕關節骨折等。
  • 兒童骨折損傷預防——「美麗節日」給可愛的寶貝更多關愛
    5、避免骨折後的二次傷害家長應當學會一些骨折後簡單處理措施,當意外傷害發生時,合理、規範的處理措施可以避免對兒童的二次傷害。意外發生後的院前急救流程一旦發生意外傷害我們需要怎麼做呢,我們能做點什麼減少兒童的二次傷害及幫助他們康復呢?1、首先孩子受傷後我們需要初步判斷傷情。
  • 90歲老人摔傷後10天才發現骨折 專家提醒:高齡老人要警惕「隱匿性...
    近日,南京市第一醫院骨科成功為一名高齡老人患者進行了左股骨近端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該患者年近九旬高齡。骨科主任醫師王黎明教授團隊憑藉豐富的手術經驗,成功為患者進行手術,目前患者已經康復出院。
  • 寰椎骨折
    環形的寰椎遭受軸向壓縮和頭部向後、下轉伸時,暴力經枕骨髁作用於寰椎側塊,並引起寰椎骨環爆裂(散)骨折。寰椎的前弓與後弓雙側骨折,以致側塊被擠壓而向四周分離。這種損傷在臨床上雖較少見,但如處理不當可發生嚴重意外,應注意。症狀體徵1.頸痛  較為局限,可通過枕大神經向後枕部放射,活動及加壓時加劇,而在休息及牽引下則減輕。
  • 3D列印技術助力複雜骨盆骨折治療
    3D列印技術臨床應用顯奇效據悉,該例患者為一名年輕女性,從5樓高空墜落,入院時患者面色蒼白,全身多處開放性創口,全身無力,右下肢屈曲畸形,血壓波動在90/60mmHg左右,急查CT提示:L1椎體爆裂骨折,骨折塊向後移位,壓迫硬膜囊,骨性椎管前後經變窄;骨盆及右側股骨上段見多發骨折,骶尾骨為著,斷端嵌插錯位,壓迫硬膜囊。
  • 深圳女子從空中瑜伽繩掉落骨折 健身房拒賠保險之外費用
    然而,市民李女士卻在健身時發生意外,不慎從空中摔落致骨折。好好地健身成了"傷身"。&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女子瑜伽課摔傷骨折 健身房拒賠保險之外費用&nbsp&nbsp&nbsp&nbsp深圳新聞網訊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重視,健身房成了大眾健身鍛鍊的首選地之一。
  • 永州外賣小哥摔傷腿6處骨折 醫生八小時接力 「接骨」
    如今,外賣小哥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以最快的速度為大家送去美食。但是他們的路途上也充滿了許多未知的風險。4 月 3 日,一名外賣小哥不幸遭遇嚴重車禍,經醫療綠色通道緊急送入長沙市第四醫院搶救,骨一科聯合各相關科室,將一名失血性休克、一條腿 6 處骨折、全身多處骨折的多發傷患者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打贏了一場漂亮的 " 生命保衛戰 ",也幸運地保住了那條 " 傷痕累累 " 的腿。
  • 七旬老人騎車時被貨車蹭倒骨折
    本報訊(徐報融媒記者 周愛田 通訊員 王竹玉)十天前,劉先生遭遇意外。他騎著電動車外出時,被後方行駛的貨車蹭倒在地,導致腰椎壓縮性骨折。 在當地醫院經過處理後,劉先生被緊急送到徐州仁慈醫院。在脊柱外科,副主任醫師孟磊藉助「骨科機器人」為劉先生完成了椎體成形手術。昨日,劉先生已經順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