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論政策
愛國是公健康助力小康,民生牽著民心。「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把人民身體健康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從維護全民健康和實現國家長遠發展出發,身體力行、率先垂範,正在鋪設一條以人民為中心的「健康之路」。
(一)重要性
1.總書記對我國體育事業寄予厚望,黨的十八大以來多次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重視發展體育事業。
2.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 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首次提出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以及《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首次提出健康中國戰略。
3.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健康領域改革發展成就顯著,人民健康水平不斷提高。同時,我國也面臨著工業化、城鎮化、人口老齡化以及疾病譜、生態環境、生活方式不斷變化等帶來的新挑戰,需要統籌解決關係人民健康的重大和長遠問題。
4.全民健身在提高人民群眾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推動經濟社會和諧發展;提升國家民族綜合實力,倡導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等方面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重要保障。
5.總書記的健康觀充分體現了我們黨情系人民、關注民生、尊重生命、造福百姓的偉大胸懷和責任擔當意識。加快全面小康建設,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
(二)對策展望
1.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26日召開會議,審議通過「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
2.「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是今後15年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行動綱領。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正確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堅持健康優先、改革創新、科學發展、公平公正的原則,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為核心,以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為動力,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顯著改善健康公平。
3.李克強總理強調:「要研究制定有利於健康產業發展的土地、稅收優惠政策,中央和地方財政要健全穩定可持續的衛生與健康投入機制,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債券等融資支持,努力把健康產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
4.要重視少年兒童健康,全面加強幼兒園、中小學的衛生與健康工作,加強健康知識宣傳力度,提高學生主動防病意識。要重視重點人群健康,保障婦幼健康,為老年人提供連續的健康管理服務和醫療服務,努力實現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的目標,關注流動人口健康問題,深入實施健康扶貧工程。
二、熱點案例
案例1:維護人民群眾健康,公共衛生是重要防線。
2015年11月25日,伊波拉出血熱疫情防控工作表彰大會在京舉行,習近平作出重要指示,「要始終把廣大人民群眾健康安全擺在首要位置,切實做好傳染病防控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工作。」愛滋病防治也是總書記長期關注的領域,在第25個世界愛滋病日到來之際,習近平就來到北京市豐臺區看望愛滋病患者,他指出:「防治愛滋病是一個複雜的醫學問題,也是一個緊迫的民生問題、社會問題,需要全民參與、全力投入、全面預防。要從個人健康、家庭幸福、社會和諧的角度,看待愛滋病防治工作。」
案例2:健康扶貧精準發力,三級醫院對口幫扶1111家縣醫院
「扎西德勒!我們是北京的醫生,今天來看看您。」今年7月初,北京胸科醫院院長許紹發走進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一戶農家,看望一位肺結核病人。在「重走長徵路,共鑄中國心」大型公益行動中,全國各大醫院數千名專家來到紅軍長徵路線上的20個貧困縣,開展義診巡診、愛心捐贈、健康講座、救助救治等活動。
案例3:傳統醫學:「中醫藥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
「像我們自己也喜歡看中醫」,習近平在2015年2月15日調研西安,在雁塔區電子城街道二O五所社區中醫館,習近平說:「開設中醫科、中藥房很全面,現在發展中醫藥,很多患者喜歡看中醫,因為副作用小,療效好,中草藥價格相對便宜。」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傳統醫學的治療理念正逐漸為世界所接受,世界範圍內對中醫藥的需求日益增長,這為中醫藥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是中醫學向世界的一次展示。從中醫中走來的青蒿素,對世界人類的貢獻也得到了認可。廣大中醫藥工作者要增強民族自信,勇攀醫學高峰,深入發掘中醫藥寶庫中的精華,充分發揮中醫藥的獨特優勢,推進中醫藥現代化,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切實把中醫藥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在建設健康中國、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徵程中譜寫新的篇章。
三、名言警句
1.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優美的環境——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首次見面會發言
2.「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2014年12月,習總書記在考察江蘇鎮江市世業鎮衛生院時提出的觀點。他談到,醫療衛生服務直接關係人民身體健康。要推動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醫療衛生資源下沉,推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真正解決好基層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3.「全民健身是全體人民增強體魄、健康生活的基礎和保障,人民身體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是每一個人成長和實現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礎。我們要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促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2013年8月31日,習近平在會見參加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表彰會的發言。
4.「年輕人不要總熬夜」。「那個時候我年輕想辦好事,差不多一個月大病一場。為什麼呢?老熬夜。經常是通宵達旦幹。後來最後感覺到不行,這麼幹也長不了。先把自己的心態擺順了,內在有激情,外在還是要從容不迫。」——2015年1月12日,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主持召開座談會,同200餘名中央黨校第一期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暢談交流「縣委書記經」時發言。
5.「要推動養老事業多元化、多樣化發展,讓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習近平
6.「要完善養老和醫療保險制度,落實支持養老服務業發展、促進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融合發展的政策措施。」——習近平
7.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經濟要發展,健康要上去,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離不開健康,要大力發展健康事業,要做身體健康的民族。——2018年4月11日,考察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規劃館時的講話
8.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2017年10月18日,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9.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為重點,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2016年8月19日至20日,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的講話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