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4000多心理諮詢師「在線」

2020-12-15 央廣網

" 我剛從熱線上下來,和一位武漢市民聊了 30 分鐘。" 吳敏告訴現代快報記者,最近她有了一個新身份,除了新疆大學心理中心教師、自治區心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外,她還是教育部華中師範大學心理援助熱線平臺的專業心理諮詢師志願者,通過一根網線,將她與 3280 公裡之外的武漢市民連接。

疫情之下,患者突遭染病,家屬失去至親,醫護高壓工作,居民窩在家裡,工人不上班,學生不上課 ……公眾在這種非正常社會狀態下心理問題越來越凸顯,專業心理諮詢師也陸續加入了這場防疫大戰。

吳敏正是這樣一名心理戰士,數日來,她已經對近 50 個來訪者進行了心理輔導,而與吳敏一樣,2 月 24 日正式對外發布的教育部華中師範大學心理援助熱線平臺上,目前已匯聚了來自全國 1200 多家高校和相關機構、4000 多位心理諮詢師志願者,他們利用現代網絡通訊技術,打破物理阻隔,直抵求助者內心,打開一個個心結,消除籠罩在人們心中的病毒。

勇敢的患者和家屬:堅強之後,一定要來找我做哀傷處理

自吳敏成為熱線平臺的心理諮詢師以來,因為長時間說話,她每天的飲水量是平時的數倍。"2 月 23 日以後,求助者就非常多,24 日一天就接了 9 位求助者。" 吳敏告訴現代快報記者。

△ 吳敏

通過網絡,全國各地來訪者可選擇兩種求助方式,一種是語音電話輔導,時間為半個小時,另一種是文字對話輔導,對話時間為 40-50 分鐘。她利用專業心理諮詢知識,為焦慮的來訪者實施心理輔導。

來自湖南的彭萍和吳敏一樣,是教育部華中師範大學心理援助熱線平臺的心理諮詢師志願者,她本職工作是一名高校心理諮詢教師。" 最近不少求助者都是出院的確診患者。" 彭萍告訴現代快報記者。

△ 彭萍

" 確診病人出院之後,身體依然會有不適、虛弱、失眠,而心理常常還處於恐懼和害怕之中,也難以與親人親近。" 彭萍說,這種情況下,出院患者一般都需要更多的關心、理解和支持,若長時間處於抑鬱狀態,也不利於身體的恢復。

彭萍說,作為心理諮詢師,在她對求助者進行心理輔導過程中,她會努力想像患者是一名怎樣的人,並告訴患者自己對他的感受,想像自己在患者身邊。" 我們要去關注他的人,不是去關注他的問題。這個時候,即使沒見面,也能感覺到心是相通的。讓患者感覺到自己和身邊人的連接,從而疏解自己的情緒。"

患者痊癒出院,在家人陪伴下,心理問題也會逐漸好轉。" 但對於失去至親的人,無論他們怎樣為了鼓勵家人而堅強,我都建議他們積極去尋求專業心理諮詢師的幫助,要及時做哀傷處理。" 吳敏說。

疫情下,諸多家庭有親人因感染新冠肺炎逝世,或者其他原因過世,均無法及時與親人告別,而且一些家屬為了撐起整個家庭,必須堅強,給親人以信心,抑制悲傷。

" 他們都是好樣的。" 吳敏告訴現代快報記者,但我也很擔心,目前他們用另外一種堅強的方式掩蓋了哀傷情緒,這樣會激勵家人戰勝疫情,但從我們專業角度來分析,遇到至親逝世," 每個人其實沒那麼堅強,後續需要去做哀傷處理,可以在心理諮詢師的幫助下,與親人好好告別,將這種哀傷都釋放出來。

應急狀態下的醫護人員:扛過疫情後,要高度關注他們的心理狀態

吳敏說,近日來,她接到了多位醫護人員的求助," 一般都是 30 多歲,長時間在一線工作,巨大的壓力,導致自己失眠焦慮,甚至抑鬱。"

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一位發熱門診醫生告訴現代快報記者,醫護人員現在都處在戰鬥狀態中,在崗位上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悶在衣服中,再加上高強度的診療工作,身心需要足夠強大。

吳敏說,一線醫護人員是在應急狀態下,他們現在最重要關注的不是心理問題,而是生理層面疲憊問題," 白天高負荷上班,下班休息,他們沒時間來思考心理問題,目前階段,我們一般就會建議他們好好休息,同時給他們正向的鼓勵和肯定。" 吳敏說。

但吳敏告訴記者,根據他的判斷,等到疫情結束以後,一線醫護人員們心理問題會被凸顯出來," 因為任何非正常狀態下都有一個規律,全國的醫護工作者從一線下來以後,希望各地要有配套的心理輔導支持。"

" 在大疫情下,這些醫護人員看到太多生命的離開,現在來不及思考,一旦徹底放鬆下來,很多人內心就會開始思考諸多深層次問題。" 吳敏說,這個時候需要我們專業心理諮詢師走進他們的內心,與他們一起度過這段時間。

此外,吳敏還建議,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不能讓一線醫護工作者過長時間地工作,要有人替換,在高壓狀態下,讓身體先放鬆下來。

" 憋壞 " 的家庭關係:親子摩擦不斷,急需心理疏導

北京建築大學社會工作系教師王偉也是該熱線平臺的一名心理諮詢師,在他的來訪者中,最多求助內容是關於家庭摩擦的。" 受疫情影響,孩子不能正常上學,父母不能上班,一家人待一起久了,摩擦不斷,時有口角,無處發洩時,家庭關係會出現問題。"

△ 王偉

" 在家待的時間久了,由於生活方式差異,很多孩子會和父母產生摩擦,孩子容易出現焦躁、自我懷疑的負面情緒。" 王偉說,一位中學生來訪者告訴他,自己在家學習時,父母嘮叨多,還被他們處處監管,久而久之,和父母的摩擦不斷增多,擦痕都留在了心裡。

王偉說,針對這種情況,她會傾聽他的焦慮,與他產生共情,並建議他先感受自己的情緒,了解自己的焦慮所在。" 我發現他有一群好朋友,在和他們聊天之後,情緒就會好一些,這就是我與患者一起共同找到的方法。"

在吳敏的來訪者中,也有很多 " 憋壞 " 了的家長,年齡層多在 25 歲至 50 歲之間,由於長時間隔離,上不了班,出不了家門,很多人心理就會難受、焦慮、暴躁。

" 這樣有嚴重摩擦的家庭建議他們來找我們做心理疏導。" 吳敏說,她還向記者演示了專業諮詢師的疏導過程。

比如,遇到一名高三學生,在家無法自主學習,高考近了非常焦慮,擔心自己考不上目標大學,進而把這種煩躁發洩在父母身上,怎麼辦?吳敏說,在與他產生共情的基礎上,我會告訴他發現了自己自主學習能力不足的一面,這是過去一直忽略的問題,是一種很好的覺察,同時他的焦慮也是積極向上的表現。

下一步,我會詢問他有沒有過曾經靠自己學習某些技能或知識的經驗,和他共同探討這部分的記憶,在探討中找到解決方法。

" 在與父母、同學、老師難以達成平等探討時,我們心理諮詢師就會和他平等互動、剖析問題。" 吳敏說,這種平等感,會讓求助者感覺到我不是給你講道理,而是雙方共同探討,在探討中心理問題得到緩解。

求助心理諮詢師是強者的表現

" 傾聽、共情,然後找到來訪者正向積極的一面,反饋給他,他的心理問題通常會得到一定緩解。" 吳敏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因為任何消極情緒背後都有他積極一面。

吳敏說,每一位心理諮詢師,都有 " 雙重耳朵 ",一方面會看到來訪者所傾訴的問題,另一個方面會看到問題中積極正向的東西,察覺後反饋給來訪者。" 求助者會感覺不一樣,所以心理諮詢師共情理解他之外,還會給他灌注希望。"

但並不是每一個有心理障礙的人都會主動向心理諮詢師求援,對此吳敏、王偉、彭萍三位專業心理諮詢師向全國公眾呼籲,無論患者、家屬,一線防疫人員,還是普通民眾,如遇到心理問題,一定及時向各種平臺的心理諮詢師志願者求助,只需要一通電話,或許就能解開很多心結。

" 現在我們的教育部、清華大學、各地醫院都有免費的心理諮詢熱線電話,我希望處在疫情影響下的人們,都可以打一下這個電話,哪怕是傾訴一下,可能我們心理諮詢師幫不到你什麼,但是我希望他們遇到困擾時,都是可以來求助的,因為求助才是一個強者的表現,而且是現代科學已經證明,心理諮詢一定有效果。" 吳敏說。

華中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常務副院長馬紅宇告訴現代快報記者,1 月 31 日該校就開通了心理熱線平臺。後來教育部向全國高校發出號召,短短 3 日就依託原有平臺,搭建了一個新的教育部華中師範大學心理援助熱線平臺,匯聚了全國 4000 多名心理諮詢師志願者。目前每日可接受來訪者的能力是 1000 人,但實際接到的只有 500 人,她希望,在這個關鍵時刻,各類人員都可以積極來向平臺專業心理諮詢師求助,通過這一根根網線,專業人員會幫助大家解開一個個心結,增強戰勝疫情的信心。

現代快報 +/ZAKER 南京特派記者 熊平平 李楠 / 文 顧煒 顧聞 / 攝

相關焦點

  • 江門心理諮詢師報班學習多少錢?
    ,掌握考試相關的重點和難點,系統講解心理諮詢師的各個知識點,為學員的心理諮詢師考試提供全面的幫助,從而順利的通過考試。考心理諮詢師發展前景怎麼樣?前景廣國外1000人中配一名心理諮詢師,按照國際標準,中國需配備130多萬心理諮詢師,全國僅有4000多名心理諮詢師,市場缺口巨大,拓展發展空間,迫在眉睫。
  • 心理諮詢師就業方向及薪資待遇解讀
    有很多學員都有這樣的疑問:心理諮詢師就業前景怎麼樣?好就業嗎?工作待遇如何? 這些問題一直是想要步入心理諮詢師行業人群關注的重點,今天我們就從多角度一起來分析一下,心理諮詢師可以從事哪方面的工作,就業前景如何?
  • 40餘心理諮詢師在線接診 四類人群均可接受免費服務
    瀋陽晚報訊(沈報全媒體記者王月)日前,民盟渾南區委會和遼寧省心理諮詢行業協會發展與教育專業委員會聯合開展防疫期間免費心理諮詢活動,免費提供網絡心理輔導及心理健康教育服務。活動以網格體系實施進行,1名專業心理諮詢師和5名民盟盟員為一個小組,渾南區10個街道共計10個小組。每5個小組配有兩名監督員,隨時監管諮詢服務回答不及時、涉嫌商業誘導、非法收取「問診費」等問題。民盟渾南區委員會第二組對此次活動進行全程機動調整和督導。同時,40餘名心理諮詢師隨時在線接診,防疫一線工作人員、被隔離人員、受感染人群及市民均可接受免費服務。
  • 在線心理諮詢師:父母經常吵架、打架,對孩子的影響大嗎?
    心理諮詢師回覆:這個問題提得特別有代表性,也是許多家庭存在的現實狀況。在現實生活中,有非常多的女性,她們的夫妻感情早已破裂,甚至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程度,卻因內心認定「離婚對孩子的傷害最大」而勉強維持實際已經解體的婚姻。
  • 一步教育:助力你的心理諮詢師之路
    這些問題如一座座山一般,壓在社會中每個人的身上,很多人也在長時間的強壓之下,產生了心理上的痛苦甚至是疾病。在這樣的局面下,心理諮詢師顯得尤為重要。與心理醫生不同,心理諮詢師的任務正是幫助人們了解到並且解決阻礙內心成長和影響內心健康的問題,協助諮詢者達成個人成長和基本人格轉變,在成長過程中自然減輕身心痛苦、移除症狀。目前國內的心理諮詢師並不多,不能夠滿足日漸增多的心理諮詢需求。
  • 營口考心理諮詢師的朋友注意了 遼寧營口心理諮詢師考試開始報名 錯過等半年
    遼寧營口心理諮詢師的價值隨著社會的變遷,大眾對心理健康越來越重視,尋求心理服務的意識也越來越強。心理服務的主要形式是心理諮詢,而心理諮詢從業人員原則上要接受系統的諮詢心理學專業的理論和技能培訓。由於現在國家心理諮詢師考試已經取消,大家在營口想考心理諮詢師的話,只能考第三方機構的證書。考哪家的證書好呢??
  • 心理諮詢師真的好嗎,為什麼越來越多人報考
    (文章來源:中國科學院行為科學重點實驗室 朱廷劭研究組)近幾年, 各種精神障礙和心理障礙患者逐年增加,造成心理疾病的原因也有很多:超負荷的工作壓力、感情與家庭的變故、對網絡的依賴心理、生活貧困加重心理壓力等等,除了成年人,很多青少年的心理也存在極大問題。
  • 在線心理諮詢師解答:學生上課調皮搗蛋,做老師的該不該管?
    心理諮詢師解答:這個問題非常有代表性,也是眾多在校老師感到困惑的問題之一。這種冰火兩重天的教養方式,導致孩子出現內心扭曲、懦弱、對抗、叛逆、冷漠等心理問題,而這些心理問題的存在,正是老師們感到棘手的部分。說輕了不管用,說重了受不了;管得多了會出問題,管得少了又顯得老師不負責任。
  • 我的心理諮詢師男友
    《我的心理諮詢師男友》作者:筱可耐轉載告知 侵權必究來自粉絲投稿阿殷在這個網際網路如此發達時代,年薪百萬,其實這是個神話,並沒有那麼多年薪百萬的工作31歲的寶媽陳女士,之前在某國企人事崗位工作,不甘於現狀的她,逼自己擠出碎片時間學習心理學課程,後來成為我們平臺的專業情感諮詢師,年薪7位數;28歲的林珊,之前是個全職太太,在家幹啥都總被老公嫌棄,和公婆的關係也不好,後來她下狠心報名學習了心理學課程,成為了一名心理諮詢師。
  • 心理諮詢師報考指南
    二、考試設置 1、心理諮詢師(三級) 三、報考條件 (心理諮詢師,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 初級心理諮詢師報考條件 全國
    初級心理諮詢師報考條件 全國(A)言語交流的內容要貼近嬰兒的已有知識和經驗(B)採取適合與嬰兒說話的語用(C)運用互動方式和促進言語發展策略(D)不斷地叫孩子的名字,並提升語調15、研究者(巴斯等)根據嬰兒對活動的傾向性和行為特徵,將其氣質劃分為(AD)類型。
  • 「心理諮詢師」 頻頻被曝 「偽證」
    >>>> 現在還能考心理諮詢師證? 自2017年9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取消心理諮詢師國家職業資格全國統一鑑定後,我國已沒有心理諮詢職業資格證書,現階段各機構發的證書只能是培訓合格證書
  • 心理諮詢師的月薪多少?
    說道心理諮詢師,現在很多人依然只是對這個名字比較熟悉,對於它具體是做什麼的依然不是很清楚。不過,心理諮詢師行業也似乎不在意這些,依然低調地發展著。但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人們面臨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多,工作、生活都有。
  • 中科院心理諮詢師證書到底怎麼樣?國證?哪裡查詢?是否通用?
    自從去年11月開始心理諮詢師開始全國「推行」後很多學員問到,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到底是個什麼性質的單位?它們頒發的《心理諮詢師基礎培訓合格證書》證書國家認不可用?有沒有用?含金量到底怎麼樣?這個證怎麼去查詢真假?該怎麼報考等等一系列問題,現在銘科君針對以上問題簡單幫大家分析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濟二礦5位職工心理諮詢師在線,幫他們戴好心理「口罩」去戰疫
    疫情防控期間,部分職工和家屬處於焦慮中,兗礦集團濟二礦5名取得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資格證書的女職工全天候微信(手機)在線服務,為幹部職工和家屬開出「心理處方」。「現在工作多,心理壓力也大,很焦躁,跟人說不了兩句話就開始急了,跟我們領導也是,我該怎麼辦?」…… 健康心態是防控疫情的「心理口罩」,戰「疫」初期,濟二礦成立「我們在一起」在線心理疏導志願服務團隊,公布團隊成員的聯繫方式,方便職工和家屬諮詢。 「媽媽的情緒怎麼樣?
  • 焦慮不用怕,洋縣心理諮詢師在線開展減壓疏導
    近日,隨著企業復工復產,管控措施逐步解除,外來人口增加,病毒傳播的風險卻依然存在,戰鬥在一線的工作人員也面臨著更大的身體上和心理上的雙重壓力。為了回應需求,今天起,縣婦聯特邀兩位心理諮詢師針對大家近期的情緒及心理問題進行線上解答,敬請期待!
  • 銘科教育心理諮詢師培訓:中科院心理諮詢師證書是真的嗎?
    自從人社部2017年取消心理諮詢師國家統一考試之後,心理諮詢師培訓機構陷入亂象,市場迫切的需要一個權威的機構進行心理諮詢師的認證工作。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作為專注研究心理學的機構,在國家心理諮詢考試還沒有取消之前就負責考試教材編輯、試卷出題等,在心理學行業的影響力首屈一指。因此,在行業亂象叢生的時候,中科院推出了心理諮詢師基礎培訓證書,目前成為了國內心理學市場上含金量最高的證書,也獲得了社會、企業的廣泛認可。
  • 在線情感諮詢師:老公經常冷暴力,該怎麼辦?
    山東省金牌心理諮詢師芳飛老師回覆:這個問題可能是許多女性的困惑,也是婚姻中頗難解決的問題。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冷暴力與肢體暴力相比,其傷害性似乎沒有那麼強,也不需要負法律責任。作為度麥學苑心理關愛中心專業的心理諮詢師,我能從您的提問中感受到痛苦和無奈。您一方面想要維持婚姻,另一方面卻又覺得難以維持,這種趨避衝突令您痛苦異常。再加上三觀不合,您所承受的煎熬可能比單純的冷暴力更多。但是,婚姻是自己的事,別人說再多,也需要您自己來做決定。
  • 我是「心理諮詢師」,畢業於微信群
    甚至不知道提問者是否還在線。李儼當時的感受是「這什麼跟什麼啊」,還曬了朋友圈吐槽「自己居然當了一顆湊人頭的韭菜」,但他也很快就釋然了,因為有朋友建議他想想自己是怎麼進群的。(對於大多數外行人來說,「國家二級」與「權威」是劃等號的)我查了資料,幫李儼補全了他的記憶:2017年9月人社部取消了原國家二三級心理諮詢師職業資格認證的考試,從2018年開始心理諮詢師由中國職業技能培訓協會負責認證,需要通過全國統考(基礎+實操)才能獲得認證。
  • 一個心理諮詢師的「另類」戰疫,聚焦這些人的心理重建
    編者按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過程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膽當,在各自擅長的領域為戰疫貢獻力量,作者太初是一名心理諮詢師,不管是在疫情期間,還是後疫情時代,他都在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進行心理重建,希望他們對未來多一份把握。